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三年級下冊《寓言兩則》說課稿

三年級下冊《寓言兩則》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W 次

  教學目標:

三年級下冊《寓言兩則》說課稿

1.學會本課的生字生詞,能夠正確讀寫。

2.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兩則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兩則寓言的寓意

教學準備:相關教學課件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

一課時(亡羊補牢)

教師活動及主要語言

 學生活動

  一、提問導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什麼是寓言嗎?你們讀過寓言故事嗎?(板書:寓言)

“寓”,是寄託的意思(板書);“言”,講道理。寓言的意思就是通過一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啓發和教育。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兩則寓言。兩則就是兩篇的意思。我們先來學習第一篇:亡羊補牢。(板書)

2.讀題,誰知道“亡”、“牢”分別是什麼意思?

(“亡”的意思是失去。“牢”畜的圈。)

3.誰能連起來把題目解釋一下?

(羊丟失以後修補羊圈。)

 二、初讀課文。

1.畫出課文中的生字生詞,不明白的查字典和聯繫上下文解決。

2.邊讀邊思考,這則寓言說明了什麼道理?你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

 三、檢查複習。

1、指名讀課文,糾正讀音,提醒學生應注意的問題。

“羊圈”的“圈”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讀“ju4n”,不要讀成“qu1n”。

“窟窿”的“窿”讀輕聲。

2、檢查字形

“叼”:左右結構,左邊最後一筆是“提”,不要寫成“撇”。

“悔”:左右結構,左邊是“忄”不要寫成“ 十” 右下方是“母”字,不要把兩點寫成豎。

“修”:左右結構,右下方是“三撇”,不要寫成“三點”

 四、學習課文內容,理解寓意。

1.出示課件,思考:《亡羊補牢》寫的是一件什麼事?

2.養羊人對街坊的勸告開始是怎麼想的?後來又怎麼想的,怎麼做的?結果怎樣?

開始想:羊丟了,修圈已晚,沒用。

後來想:如果現在不補羊圈,就不是丟一隻、兩隻的事,而會丟得更多。因此現在修還不晚。做:動手,堵上,修得結結實實。

結果:從此,他的羊再也沒有丟過。

  五、小結。

1.明確寓意。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人有了錯,只要認真改,就不算晚。

2.聯繫實際,談感想。

 六、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師活動及主要語言

學生活動

 一、複習導入。

今天,我和同學們合作,學習一個新的成語故事。

板書課題:南轅北轍

請學生觀看動畫片《南轅北轍》問:動畫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拿出字典,自己讀書,試着讀懂課文。

遇到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生字。

2、教師啓發學生找找生字的特點,比如:

“轅”和“轍”都有車字旁,表示和車有關係。

“固”很有趣,古表示它的讀音,大口框表示它的意思是非常結實,可以組成“堅固”、“牢固”。

“駕駛”都是形聲字,“馬”表示意思,“加”、“史”表示字的讀音。“奔馳”這兩個字在電視廣告上見過。

3.在小組內互相聽讀課文,讀通課文之後,看看有沒有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

 三、再次朗讀,解決問題。

1.請大學帶着剛纔的問題再讀課文,看看你有什麼發現。

2.我們要想解決剛纔的問題弄清到底是誰不明白,就應該弄清車下的人跟朋友說了什麼,我們該怎樣來讀他們的對話呢?

3.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後學生評價。

4. 請同學們在小組內分角色讀書,並討論剛纔的問題。

 四、討論。

1、同學們,到底是誰不明白,誰來談一談?

不是車下的人不明白,是而車上的人不明白。因爲通過讀書我們知道,是車下的人告訴車上的人去楚國應該往南走,往北走錯了。所以,是車上的人不明白。

2、老師對同學們的發言給予充分的肯定性評價

通過學習本文,你明白了一個什麼道理?

3、體會寓意:

通過學習知道一個人如果走的方向不對,是實現不了目標的。

  五、表演課文。

下面我們跨越時空,飛到古時候去感受一下南轅北轍的故事,我們把這個故事演一演吧!(學生分角色表演)

 六、課堂延伸。

1.假如車上的人來到我們中間,你想對他說些什麼?

2.如果自己做錯了事情,朋友給你指出來,你該怎麼辦呢?

複述《亡羊補牢》的內容和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