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爬天都峯》說課稿精選2篇

《爬天都峯》說課稿精選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8W 次

  《爬天都峯》說課稿(1)

《爬天都峯》說課稿精選2篇

今天我爲大家說課的內容是小學語文第五冊《爬天都峯》,文章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的。課文開頭簡單地交代了“我”和爸爸去黃山爬天都峯這件事;接着圍繞着爬天都峯,按事情發展順序講了三層意思:第一層是作者站在天都峯腳下看到的情景。講了兩點:一是山峯的“高”,二是山峯的“陡”。第二層講爬天都峯前的情況。先講“我”擔心能否爬上,接着講“我”和老爺爺相互鼓勵下一起爬。第三層講“我”和老爺爺、爸爸一起爬上了天都峯;課文最後三個自然段講了爬上天都峯之後的情況。先講在鯽魚背前“我”和老爺爺照相留念,接着“我們”互相道謝,最後課文用爸爸的話對“我”和老爺爺講的話進行總結。

針對課文的內容,我利用 frontpage軟件製作了一個相關課件,首先展現在大家眼前的是課文的封面,封面上有兩張照片,這張是太陽升起時的天都峯,這張是雲霧繚繞中的天都峯。緊接着,我們可以看到天都峯的文字介紹。進入“學習重點”,我們看到了……,圖片欣賞“學生可以看到……點擊”影片欣賞“精彩的短篇展現在眼前。”討論交流“中,學生可以粘貼……最後一張是我運用網絡上現成的資源作的連接。例如……

  【教法運用】

教學中充分藉助集聲、色、光、音於一體的視頻片段圖象,讓學生展開想象,進行形象思維訓練。從圖中理解,讀中理解、體會;教師通過”教、扶、放“讓學生從學會到會學;讓多媒體輔助教學,以”情景教學法“激發興趣,使其樂學,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教學環節】

拿到教材後,我仔細地閱讀了教材的內容,確定以下的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1、理解詞語以及文中的長句。 2、抓住重點詞語,體會人物思想感情。

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人物語氣和感情。2、能夠通過網絡收集圖片,並對所選圖片進行復制、粘貼。

情感目標:1、教育學生學會從別人的身上汲取力量。2、培養學生從小就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風格。

教學重難點:體會句子的含義,能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我是如何把教學目標與製作的網頁結合在一起的呢?我把這堂課分成分成三個環節:一、圖片欣賞,分析題眼

課一開始,我就引導學生觀看天都峯的介紹,然後讓他們交流,說說:你收集到什麼資料?引出天都峯的高和陡。

然後通過比較”登山“與”爬山“,讓他們體會到”爬山“說明是要手腳並用的。這爲後面的體會思想起到了鋪墊的作用。

 二、說演結合,培養能力

課文的分析,我主要抓住了課文中的一句話,展開教學。首先,我向學生提供了理解這句話的方法,……學生可根據這三步來學習,學生可定會問”汲取“是什麼意思?於是我引導他們利用”金山詞霸‘來理解。聯繫上下文照相關的句子,我爲學生提供了BBS的交流平臺,學生可以把找到的句子,複製粘貼下來。通過公告板,學生之間可以閱讀到自己的、別人的,教師也可以輕鬆地掌握每個學生的反饋情況,便於加以指導。學生還可以通過閱讀,把自己推薦給同學,大家一起來評一評、議一議,這樣,交流面大大地擴大了。便於學生理解內容,我還提供了一個短篇,學生再次感受到天都峯的“高”和“陡”。圖片欣賞中,鯽魚背的照片解決了一個難點內容。學生還可以通過……

  三、拓展閱讀,培養能力

在理解了重點內容以後,我讓學生髮揮想象,把老爺爺和小女孩的對話演一演,再次體會到他們身上克服困難的精神。並且,讓他們收集黃山的圖片。拓寬知識面。

 【設計理念】

1、現代技術爲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信息,生動、形象、直觀的畫面,能夠幫助解決教學中的難點,我個人認爲,爲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資源與創造空間,未必要花很多時間來精心製作網頁,在有限的時間內,我們可以直接把現成的資料做成連接。讓後運用到課堂上,例如……我都採用了這個方法。面對學生的有些提問,我引導他們運用“金山詞霸”軟件自己解決問題。例如:……

2、小學語文課是一門基礎課。在古詩的教學中,詞句的理解,基礎知識的訓練固然重要,但最終還是要歸宿到能力的培養上。這樣的方法,爲學生學習古詩提供了一把鑰匙。因爲葉聖陶先生說過:“教是爲了不教。”另一位先哲也曾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些都說明了培養能力的重要性。對於古詩教學來說,它也是十分重要的。

3、利用多媒體的優勢,營造一種學生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學習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其主體作用得到更好的發揮。利用互聯網學習可以充分激活學生主動學習的狀態,多媒體的最大特點是生動性、形象性和直觀性,而小學生的思維又以形象思維爲主,難於理解的抽象內容,學生可根據媒體上提供的內容,一一找到答案,例如在“背景資料”中,學生會得到許多與長征相關的信息,然後與他人交流。其實,學生收集資料、交流信息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自主學習過程。

  《爬天都峯》說課稿(2)

  一、 教材簡介(課件)

[!--]

今天我爲大家說的是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第5冊第一單元第3課《爬天都峯》。課文描寫了在暑假裏,“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峯,路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大爺,“我們”互相鼓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終於一起爬上了天都峯。課文向人們揭示了在困難面前,要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要善於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共同進步的道理。本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是理解“我”爬天都峯的過程。難點是讀懂課文最後一段中爸爸的話。

  二、 教學設計舉要(課件)

課標對3—4年級階段的學生要求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注重體現人文精神。具有初步理解詞句意思的能力;學生能初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我根據本課的重難點,擬定了以下教學設計

 (一)藉助課件體會“險峻”。感情朗讀,熟讀成誦 (課件)

1.板書:天都峯,(課件)。簡介:天都峯位於黃山東南,海拔1810米。古稱“羣仙所都”,意爲天上都會,故取名“天都峯”。此峯險峭雄奇,氣勢博大,在黃山羣峯中,最爲雄偉壯麗。有民謠說:“不上天都峯,等於一場空。”意爲遊黃山而不登天都,等於虛此一行。

2、板書:爬(課件) 提問:“爬”還可以換成什麼詞?(課件)作者問什麼要用“爬”字而不用“登、上、攀”等字?

這裏從研究文題中的“爬”字入手,引導學生去閱讀課文,抓住天都峯的特點,

3、(課件)圍繞問題,先自主探究,再合作交流。①天都峯有哪些特點?②它給作者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學生圍繞問題,邊讀邊想,再通過小組討論,弄清楚天都峯的險一是高(課件),高,高得如上青天,二是陡(課件)。陡,陡得似直上直下。再通過反覆的有感情朗讀,讀出天都峯的險峻峭拔,難以攀登,令人望而生畏;讀出“我”缺乏自信,畏懼退縮的心理。(課件)爲學習下文寫爬天都峯作好準備。

4.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背誦課文(課件),進行語言積累。

  (二)角色朗讀,學習對話,體會一老一小的不怕困難、互相鼓勵(課件)

我” 和老爺爺的兩次對話可以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

(課件)第一次,一老一少的對話,雖然只有三句,卻體現了他們的複雜心情。提問:(課件)1、聯繫上下文,想一想兩個人在互相詢問之前都想了什麼?2、老爺爺在決定之時在想什麼?讓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補充兩個人心理活動。這樣才能更深刻的理解課文,從而把分角色對話部分讀好。

(課件)第二次對話可先引導學生揣摩“奮力”“一會兒……一會兒”“爬呀爬”“終於”等詞語,體會“我”登山的艱難和奮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

再引導學生想象老爺爺是怎樣攀登的?

朗讀對話時,要先抓住“居然”的意思,體會小朋友的言行對老人起到的鼓舞作用。朗讀時還要着力讓學生從兩個“謝謝”中體會兩個人的激動的心情,體會他們是怎樣從對方身上汲取力的。

最後從爸爸的話中分析他們能爬上天都峯的原因。原因有兩個,一是能從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於向他人學習。二是他們個人的奮鬥和努力。這是《爬天都峯》這篇課文給人的重要啓示。

(課件)結束語:以上教學本着培養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能初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等《課標》要求進行設計。教學中以讀代講,以背代練,以想象代分析。學生在全情投入的閱讀中積累了語言,發展了能力,提高了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