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複習知識點總結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複習知識點總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3W 次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複習知識點總結】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複習知識點總結

【第1課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一、注音

確鑿(záo) 菜畦(qí) 桑椹(shèn) 油蛉(línɡ) 腦髓(suǐ) 陌生(mò)  秕穀(bǐ)

斑蝥(máo) 珊瑚(shān hú) 攢成(cuán) 長(chánɡ)媽媽 斂(liǎn) 覓(mì)食 宿儒(sù)

蟬蛻(tuì) 竇(dòu)  厥(jué) 倜儻(tì tǎnɡ) 叵(pǒ) 拗(ǎo) 盔甲(kuī) 錫箔(bó)

二、詞語

確鑿 輕捷 脊樑 納涼 收斂 腦髓 鑑賞 秕穀 恭敬  菜畦 陌生 覓食

和藹 淵博 消釋 宿儒 嚴厲 蟬蛻 倜儻 盔甲 繡像 人跡罕至 人聲鼎沸

1.爲什麼說百草園是我的樂園?

一面是與三味書屋的枯燥乏味相比,而我美好快樂的童年在百草園中度過,百草園自然是我的樂園,給魯迅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2.揣摩下面語句,體會作者感情。

(1)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說明封建社會的教育體制的失敗。在我們看來很平常的事物,卻在兒童的心中卻完全不一樣,認爲那是十分有趣的。可見童心的可貴。

(2)總而言之,我將不能常到百草園了。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

作用:承上啓下 直接抒發了“我”對百草園難分難捨的感情,表達了我對百草園的依戀和對三味書屋的反感。“我將不能常到百草園了”,表示了“我”遺憾的心情,“常”字用得十分準確。到三味書屋不是不能到百草園,而是不能經常到。

(3)我就只讀書,正午習字,晚上對課

從“只”中可知道魯迅對封建社會的教育體制反感,它的失敗。

(4)他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矩,但也不常用,普通總不過瞪幾眼,大聲道:“讀書!”

表現出了先生的正直,與前“先生是極正……”相照應。再說,先生再狠,也不應該體罰學生。在此之中,我認爲,魯迅是將他的啓蒙老師刻畫的較好,與當時社會成反比。

3.瀏覽課文,說說“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中有那幾件事情令我念念不忘,這幾件事情表現了兒童的哪些特點。

①百草園的樂園生活。2-8段寫在百草園中的春夏秋三季的景色;阿長給“我”講美女蛇的神奇傳說;冬天的百草園;離別百草園。這一部分緊緊扣住“樂”字寫“我”在百草園中的無窮樂趣。

②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

10-11段,寫三味書屋的陳設和“我”對先生的印象。

12-24段,“我”在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主要寫了幾件事:1、提問“怪哉”一蟲的事;2、到三味書屋後面的小園裏去尋找樂趣;3、師生讀書的場面;4、學生做戲、畫畫兒。

③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追求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

4.課文前半部分寫百草園,後半部分寫三味書屋。對這兩部分之間的關係,它們所表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大致有下邊三種說法。你有什麼看法?理由是什麼?

(1).襯托關係。用百草園自由快樂的生活襯托三味書屋枯燥無味的生活,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脫離兒童實際的私塾教育。

(2).對比關係。用百草園自由快樂的生活同三味書屋枯燥無味的生活作對比,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同時對束縛兒童身心發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滿。

(3).統一關係。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美好生活的回憶,表現兒童對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理。

【第2課 雪地賀卡】

《雪地賀卡》的作者是我國當代着名的蒙古族作家鮑爾吉·原野,其散文睿智典雅、細膩寧靜,獨具特色。

①《雪地賀卡》是一篇以敘事爲主的散文,記敘了自己偶然發現一個孩子給雪人送的賀卡、以雪人口吻回覆賀卡、爲呵護孩子純真的心靈停止回覆賀卡的經歷,表現了童心的美好純真和我精心呵護童心童趣的高尚情懷。

②《靜默草原》是一篇以抒情爲主的散文,以細膩的筆觸、層層推進的對比,抒發了草原之子對草原深沉的愛,抒發了自己因對草原深沉的情感而形成對生命富有哲理新的感悟:要像草原一樣有善忘(豁達坦然)的胸襟,要像草原一樣靜默,沉穩而不張揚。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懂得珍惜純真的童心。

(2).熱愛生活,對生活充滿信心和執着追求。

2、爲什麼說“帶有祕密的童年是幸福的”?

與大人相比,兒童的心靈比較純真,情感比較真實;心理上更爲好奇,更趨於趣味和幻想,思維更簡單,生活的經驗更有限。因此,兒童們往往把神話、童話,乃至夢幻當作真實,把動物、植物乃至石頭、桌椅都當作有人一樣的生命感覺,乃至“也有爸爸媽媽”;喜歡沉浸在自己所感覺的美好的趣味盎然乃至奇異的世界裏。其中自己感覺特別珍貴,或特別鄭重其事,或特別神祕的東西還往往會把它當作自己心靈王國的祕密。這些孩子氣感覺的最可貴之處就是它的純真、美好,就是他往往把大人們視爲微不足道的東西看得很有興趣。隨着逐漸長大成人,現實的、理性的、功利的東西在人身上會不斷增加,在喪失孩子氣感覺的同時,往往可能也流失了一部分純真、美好和趣味。所以作者會說,相信神話、帶有祕密的童年很幸福。

3、小結:文章的最後一句是對全文的總結,點明瞭主旨,同時也是對童心的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