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綠色蟈蟈》課堂閱讀訓練及答案

《綠色蟈蟈》課堂閱讀訓練及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4W 次

  【作家作品】

《綠色蟈蟈》課堂閱讀訓練及答案

法布爾,法國著名昆蟲學家,科普作家。他窮畢生之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完成了《昆蟲記》這部昆蟲學鉅著。

  【基礎積累】

1.下列加點字讀音有誤的一項是( )

A.哀號(háo) 喧囂(xiāo) 弱肉強(qiáng)食

B.喑(yīn)啞 靜謐(mì) 開膛破肚(dù)

C.篡(càn)奪 劫掠(lüě) 津(jīng)津有味

D.隱(yǐn)約 猶鬱(yù) 更勝一籌(chóu)

2.指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表達效果。

(1)在我國北方,人們卻讓蟬篡奪了你的名聲!

(2)蟈蟈這蟬的屠夫在吃肉喝血之後,也吃水果的甜漿,有時沒有好吃的,甚至還吃一點兒青草。

3.請將橫線處的文字表述替換成成語

(1)耳朵靈敏的人,能聽到動物中弱者被強者吃掉處四周的綠葉叢中,蟈蟈在竊竊自語。(  )

(2)表面上很大而實際脆弱的東西常常成了綠色蟈蟈進攻的目標。(  )

(3)蟬則驚慌、害怕得不知如何是好地飛起逃竄。(  )

(4)它們對這道菜吃得特別有興趣。(  )

4.解釋下列與昆蟲有關的成語和俗語的含義。

(1)蠅頭小利:

(2)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3)螳臂當車:

(4)蜻蜓點水:

(5)噤若寒蟬:

(6)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課文探究】

5.這篇文章寫了綠色蟈蟈的哪些習性?

6.本文對蟈蟈的說明十分生動,作者運用了哪些方法來寫蟈蟈?

7.作者在文中不斷地變換對蟈蟈的稱呼,閱讀課文,完成下面填空。

當蟈蟈捕殺蟬時,作者稱呼蟈蟈爲 ;當蟈蟈成爲作者籠中觀察和實驗的對象時,作者稱呼蟈蟈爲 ;當蟈蟈吃蟬肉時,作者稱呼蟈蟈爲。作者不斷變換稱呼,其表達效果是 。

  【文段精讀】

閱讀“在6月份,我捉了不少雌雄的蟈蟈關在我的金屬罩網裏……只能哀鳴踢蹬”,回答問題。

8.給句中的空格處選擇合適的詞語,並說明理由。

(1)我( )了過去,那是一隻蟈蟈正在( )着處於絕境的蟬的肚子。

A.走、咬 B.跑、啄 C.望、吃 D.跑、吃

選( ),理由:

(2)有時我甚至還看到蟈蟈非常勇敢地縱身( )蟬,而蟬則驚惶失措地飛起( )

A.追趕、逃跑 B.追捕、躲避 C.追擊、避讓 D.追捕、逃竄

選( ),理由:

9.本段介紹了蟬哪些方面的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作者在介紹蟈蟈捕蟬時,拿鷹追捕雲雀相比。蟈蟈與鷹相比有哪些不同點?

11.作者是怎樣寫蟈蟈的外形特徵的?這樣寫有何表達效果?

  參考答案

  1.C

  2.略。

  3.(1)弱肉強食(2)龐然大物(3)驚慌失措(4)津津有味

  4.略。 5.寫了蟈蟈的“歌聲”,即鳴叫的習性,寫了蟈蟈的食物習性。

  6.一是運用擬人手法,使文章自然、親切,增強了可讀性。二是通過比較的方法來寫蟈蟈,寫叫聲時,拿蟬的叫聲作比較;寫它吃肉食時,拿螽斯作比較。三是運用生動傳神的語言,逼真地寫了蟈蟈的習性。

  7.狂熱的狩獵者 籠裏的囚犯 蟬的屠夫 使行文更生動,描寫得更形象,給人更深刻的印象。

  8.(1)B,“我”是一個對自然界充滿好奇心的人,所以“我”應該急切地“跑”過去,而不是慢慢地“走”過去。蟈蟈嘴小,蟬大,應該是蟈蟈在一口一口地啄蟬,來把蟬啄死,而吃和咬都沒有這個意思。

  (2)D,“追捕”更明確地表明蟈蟈攻擊蟬的目的;“逃竄”比其他詞語更突出蟬的速度快,而且感情色彩更明顯。

  9.漂亮的外形,追捕蟬時動作敏捷迅速、勇敢頑強。

  10.鷹是以強欺弱,而蟈蟈是不甘示弱,敢於向比自己強壯的敵人挑戰。

  11.從結構上說,先總寫“非常漂亮”,後分寫“色”、“身”、“翼”;從內容上看,運用生動優美的語言刻畫了蟈蟈的外形,生動形象,充滿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