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天遊峯的掃路人》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天遊峯的掃路人》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5W 次

  《天遊峯的掃路人》第一課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天遊峯的掃路人》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的教學往往容易被人忽視,然而它又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後面的教學起到了相當重要的鋪墊作用。如何有效落實第一課時的教學?我想,一些常規的字詞教學是必不可少的,課文的朗讀也相當重要。因此,本節課注重生字詞及課文朗讀的教學,適當學習課文的第一部分,以期能達到夯實基礎,爲第二課時奠基的目的。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憑藉具體的語言文字,感受天遊峯“高”和“險”的特點,並感知描寫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憑藉具體的語言文字,感受天遊峯的特點,並感知描寫方法。

  【課前準備】

學生常規預習課文;投影。

  【教學過程】

一、啓發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在以前學習過的課文中,我們認識了許許多多的人物,哪些人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爲什麼?

2.今天我們要隨着作者章武去認識一位普通的老人,這個普通的老人有一份非常普通的工作——掃路。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天遊峯的掃路人。

(板書課題,齊讀)

掃路人也就是清潔工人,他們爲了人們能有一個清潔的.環境,付出了辛勤的勞動,讓我們帶着崇敬的心情再來讀一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這位掃路人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下面就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這篇文章,注意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能讀出感情來就再好了。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同學們課前已經預習了課文,剛纔又讀了課文,現在老師來檢查一下同學們的學習情況。出示三組詞語。

掃帚 宿鳥 打量 撲棱棱

精瘦 褪色 黝黑 瘦削 豁達開朗 自在悠閒 炯炯有神

飄飄悠悠 層層疊疊 頂天立地 望而卻步 半途而返

(1)出示詞語,開火車讀。

(2)指名讀第一組,大家看看這組詞語有什麼共同點?(都有一個多音字)你能用另一個讀音組個詞嗎?

(3)指名讀第二組詞語,這組詞語在文中都是寫誰的?(掃路人)文中的掃路人給你怎樣的印象?(例如樸素、健朗、精瘦等等)

(4)指名讀第三組,這組詞語都與什麼有關?(天遊峯)你讀懂這些詞了嗎?說說你的理解,也可以用其中的詞語來說一句話。

(5)齊讀這些詞語。

  三、初步認識天遊峯:

1、文中開頭就說“沒攀登過天遊峯的人,不能算到過武夷山。”那麼天遊峯到底是一座怎樣的山峯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相關句子,用橫線畫下來。

3、出示句段1:

天遊峯——武夷山第一險峯。九百多級石梯,像一根銀絲從空中拋下來,在雲霧中飄飄悠悠,彷彿風一吹就能斷掉似的。那天,我終於順着這根銀絲上了頂峯,心裏好不得意。

(1)自由讀讀這段話,用筆圈出表現這座山峯的特點的詞語。把你所理解的天遊峯的特點就寫在字詞的旁邊。

板書高、險、窄

(2)指導朗讀:那麼高,那麼險,能讀出這種感覺嗎?誰來試一試。評讀,再指讀,齊讀。

4、出示句段2:

我擡頭望了望在暮色中頂天立地的天遊峯,上山九百多級,下山九百多級,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級。那層層疊疊的石階,常常使遊客們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卻步,半途而返。

(1)你又從這段話中讀出了什麼?集體交流。

(2)指導朗讀。

5、(1)這麼高,這麼險,這麼陡峭的天遊峯,讓我們來親眼看看她的雄姿。

(出示組圖,並配樂朗誦介紹天遊峯的語段)

(2)看了圖片,聽了老師的介紹,同學們想說些什麼?(學生自由說觀感)

(3)再讀兩組句子。

6、天遊峯高大,險峻,從古到今,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他們瀏覽後留下了許多的詩文。

(1)出示三組詩句和一句名言

天遊峯

不臨溪而能盡九曲之勝,此峯固應第一也。 ——徐霞客

武夷山

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 ——郭沫若

武夷佔盡人間美,願乘長風我再來 。——劉白羽

(2)自由讀,看看你能讀懂那句詩?

(3)齊讀,要求讀出雄偉,讀出讚歎。

  四、二識天遊峯:

1、在我們和“遊客”的眼中,天遊峯是如此的——高、險、窄,充滿着挑戰,而在這位掃路人的心中,這又是一座怎樣的山峯呢?他又是怎麼形容自己的工作的呢?再次瀏覽課文,用波浪線畫出有關句子。

2、出示: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掃上山,傍晚掃下山,掃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說得輕輕鬆鬆,自在悠閒。

(1)師:“掃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天遊峯是如此的秀麗、險峻,掃路人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爲如此峻秀的天遊峯讓他忘卻了一切的疲勞與辛苦,真是累在腳下,樂在心頭啊!

(2)板書:好山好水 指導朗讀。

3、過渡:可這位掃路人畢竟是七十來歲的老人了,也該早點退休了呀!是這麼讓他執意要把他的生命都奉獻給這座山呢?一起來看這段話。

4、出示:

老人搖搖頭,伸出了七個指頭,然後悠然地說:“按說,我早該退休了。可我實在是離不開這裏: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種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氣,而且還有花鳥作伴,我能捨得走嗎?”

(1)是什麼讓他執意要把他的生命都奉獻給這座山呢?

(2)師:老人捨不得天遊峯的,是雪花泉的水、是自己種的大米和青菜、是清爽的空氣、是花鳥作伴。僅僅是這些嗎?還捨不得什麼?(天遊峯的雲靄朝霞、絡繹的遊人……)

老人對天遊峯有着一種怎樣的情感?(依戀不捨、像自己的母親……)

板書:不捨 指導朗讀。板書:一生依戀

五、總結全課:

作爲一位步履匆匆的遊客來說,天遊峯留給我們的是美麗的景色、陡峭的山峯,而作爲一位與山爲伴的掃路人來說,天遊峯留給他的,是好山好水,是無盡的樂趣,是相依爲伴的情感!下節課我們再繼續下走進掃路人的內心世界,去感悟他的精神品質。

 板書設計:

15天遊峯的掃路人

高 好山好水

窄 不 舍

  《天遊峯的掃路人》第一課時教學設計二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課文中描寫天遊峯的部分,體會天遊峯高達險峻的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習課文中描寫天遊峯的部分,體會天遊峯高達險峻的特點。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1、遊覽過哪些名山?由哪些感受?

2課件展示武夷山的景色,激發學習興趣。

 二、預習反饋。

1、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生字讀音。

(2)檢查生字讀音,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

2、完成《與課堂同行》第1、2題。

 三、質疑討論,引導梳理。

1看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麼?

(1)天遊峯是什麼樣的?

(2)天遊峯的掃路人是一位怎樣的人?

2通讀課文,繼續質疑。

(1)提出讀書要求。

(2)學生按要求讀書、質疑。

  四、精講點撥。

天遊峯是一座怎樣的奇峯?你們想知道嗎?

1、讀課文,找出課文中描寫天遊峯的句子。讀一讀,體會天遊峯的特點。

2、討論交流:

“天遊峯是武夷山……似的。”

(1)這句話告訴我們什麼?

(2)這一句是用什麼說明方法來寫天遊峯的?

(3)從這個比喻中,我們可以看出天遊峯的石梯怎樣的特點?

(4)指導有感情朗讀。

“我擡頭……半途而返。”

(1)從這些句子中體會到什麼?

(2)指導有感情朗讀。

 五、練習運用。

完成《與課堂同行》衝浪區。

 六、遷移創新。

1、預習課文,感受掃路老人的特點。

2、想想課文是怎樣描寫掃路老人的。

  教學反思:

“四習六步”教學法是學校大力推行的教學模式。作爲一名語文老師,我按照學校的要求,積極探尋“四習六步”教學法的實踐經驗。這節課,我按照六步的要求,精心設計教案,力爭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大膽質疑,積極討論,獲得真實的體驗。課題的質疑與梳理,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明確了課文的兩個重點內容,使得後面的教學脈絡清晰、水到渠成。在學習了課文關於天遊峯的部分之後,安排了完成《與課堂同行》衝浪區的練習,起到了鞏固加強的作用,還減輕了學生的課後作業負擔。

當然,在教學中還存在許多不成熟的地方。第一,對於課文的朗讀處理得不到位,過高估計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習慣,導致部分學生文本生疏,增加了理解文本的難度。第二,對於課題的質疑之後,應放手讓學生把提出的問題進行歸納,而不應該自己代替學生總結,失去了一次讓學生鍛鍊歸納、篩選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