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A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冊《學弈》教案大綱

A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冊《學弈》教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8W 次

  教學目標

A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冊《學弈》教案

1.運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掌握難認難寫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根據課後註釋疏通全文,瞭解故事內容。從課文中體會到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教學重點

正確地斷句、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結合註釋理解句子的大意。

  教學準備

由文言文改編的動畫課件。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

一、新課導入

1.今天我們學一篇古文,古代的文言文,和我們現在的白話文有很大的區別。現代白話文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開始興起的。古文與白話文有很大區別。比如這個字(板書“之”),誰能爲它組詞?(光榮之家)

3.知道詞語的意思嗎?(光榮的家庭)其中的“之”字怎麼講?(當“的”講。)

4.對,當“的”講。這個“之”字是古文中常用的一個字。現在用它一般都當“的”字講;但在古文中,它卻有許多種講法。我們今天這篇課文裏,“之”字先後一共出現了六次,大致有三種講法。有時即使是同一個用法,所指的對象也不同,真的有點複雜。大家一會兒讀的時候要注意細心區分、理解。現在大家打開課文,讀一下課題。

師:翻開後頁的註釋,看看這個“弈”字是什麼意思。(下棋)

師:“學弈”呢?(學習下圍棋)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1.下面大家各自讀讀課文,儘量讀通順。(學生各自朗讀課文)

2.能讀給大家聽嗎?

3.敢讀就很好!雖然有些地方讀得比較吃力,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最值得稱讚。這樣吧,跟老師一起讀。標記註釋,理解字、詞、句。給大家5分鐘時間。(生開始按要求自學課文)

4.師評價:有進步!理解了每句話的意思,同學們會讀得更好。比如,出示第一句“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這句話怎麼理解?你是怎麼弄明白的?

5.師小結方法:看註釋,逐詞翻譯,把每個詞語的意思連起來,注意把意思說通順,這樣就能理解每句話的意思。請同學們運用這個方法自學課文,把不懂的句子畫下來。

6.交流彙報。你讀懂了哪些句子的意思?哪些句子還不理解?

7.根據學情,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學生理解每一句話,再讓學生試着全文翻譯,把握大意。

三、再讀課文,熟讀成誦

1.讀古文講究“斷句”。原來古文是沒有標點符號的。我們的課文爲了大家學習方便,加上了標點。讀課文時,有標點的地方當然需要停頓,但在一些句子中,根據它的意思,那些沒有標點符號的地方,需要有停頓。這樣讀,你自己比較好理解,聽的人也容易懂。大家拿出筆來,聽我讀一遍,注意聽我讀到哪裏沒有標點卻停頓了,你就在哪裏畫一條斜線。(板書畫斜線“/”)爲了大家便於聽和畫,我讀得慢一些,停頓也放長些。明白嗎?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爲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爲/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爲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1.下面各自按照畫出的斜線朗讀一次,停頓的地方,可以誇張些。(學生各自練習朗讀)

2.古人讀書講究吟詠,讀得入情後還要搖頭晃腦,甚至身子也跟着節奏晃動。(師示範)你們也試一試,看看能讀出滋味來嗎?

(學生練習)

3.大家讀得真不錯,敢站起來“晃一晃”嗎?

4.再重讀一下這一句。(示範:“爲是/其智/弗若與?”)注意是問號。(多讀幾遍)

5.誰再來讀?(先後四人讀課文,師隨機指導、示範。再齊讀。)

四、作業

1.抄寫生字。

2.熟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1.聽寫生字詞。

2.指名讀課文。

二、品讀課文

1.“弈秋”是什麼意思?講詳細點。

①他的棋藝到了什麼程度?

②該怎麼讀第一句話?生試着讀。

③這句話中“者”字是什麼意思?如:作者、讀者、勝利者中的“者”呢?

④這樣看來,這個“者”字,嚴格地說應該當“……的人”來講。你看你剛纔講的:作者——作文章的人,讀者——讀文章的人,勝利者——獲得勝利的人,都是“……的人”。(生答是)

2.第二個問題:作者假設弈秋幹什麼?(教兩個人下圍棋)

3.第三個問題比較難答,這兩個學生表現怎麼樣?學習的結果怎麼樣?一個一個說。

(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人雖然聽弈秋的教導,但一心以爲有天鵝將至,想拉弓射箭。第二個人不如第一個人。)

同學們很會利用註釋,所以講明白了,很好。這段話你是說明白了,但聽起來有點硬邦邦的感覺。爲什麼呢?因爲你只是把註釋原封不動地套了進去,顯得有點死板。其實你把註釋的意思理解了,然後把它變成自己的話,很自然地講出來就行了。現在大家練習說一下,同桌的兩個人互相說一說,再全班交流。

4.最後一個問題:造成他們學習結果不一樣的原因是什麼?作者是怎樣分析的?先把有關的原句讀出來。大家一起讀,看你們的想法一致不一致。

生:(齊讀)“爲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師:誰能直接用自己的話把它解釋出來?

5.好了,這幾個問題一討論,課文內容就都明白了。誰還有不懂的地方,提出來。

三、拓展延伸

1.大家感覺到了文言文學習的`滋味了嗎?其實原文前面還有一句:“今夫弈之爲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能自己理解一下嗎?

2.你們需要什麼?(註釋:數〔shù〕,技藝,技巧。)

3.出示註釋,學生自學,全班一起交流。

4.我對這句話有了一些改動,看能否懂。懂就自己給自己鼓掌。讓我們把這句話記在自己的心中。來,一起讀:專心致志,則得也!

四、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抄寫生字詞。

課後習題

一、看拼音寫字詞。

xuéyì()hóng()鵠zhuānxīnzhìzhì()

二、請你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使弈秋誨(huìhuǐ)二人弈

曰(yuēyē):非然也。

三、按要求寫四字詞語。(至少寫四個)

(1)誇誇用心學習的人:

(2)形容不用心學習的人:

用上其中的兩三個詞語寫一段話,注意把事情說清楚。

四、聯繫課文內容,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1)善弈()

A.好B.與“惡”相對C.擅長,善於

(2)其一人專心致志()

A.語氣詞B.其中C.他

(3)非然也()

A.對,不錯B.然而C.如此,這樣

五、聯繫課文內容,說說下列語句中“之”是什麼意思。

1.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2.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

3.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4.思援弓繳而射之()

5.一人雖聽之()

六、仔細閱讀課文後填空。

1.兩個人同時學下棋,後一個人卻不如前一個人是因爲()。

2.課文中兩個人跟弈秋學下圍棋,一個(),一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孟子簡介

孟子(約公元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今山東鄒縣)人。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後的儒學大師,被尊稱爲“亞聖”,後世將他與孔子合稱爲“孔孟”。《孟子》是孟子與他的弟子合著的,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等。全書分《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等七篇。本文原文如下:“孟子曰:無或乎王之不智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爲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爲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爲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爲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屈原與《天問》

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由於受楚國統治階級內部一些人的嫉恨,他一生長期被流放,但他卻九死不悔,深深地熱愛自己的祖國。他在代表作《離騷》中留下這樣的千古絕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其實,屈原也可以說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在他流傳後世的25篇詩作中,他以詩化的語言對宇宙的起源等問題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究,其中最重要的作品是《天問》。

在《天問》這首長詩中,屈原大膽破除了對天的迷信,敢於對天發問。在詩中他共提了170多個問題,內容涉及宇宙起源、天地萬物的生成、自然界古往今來的演變等問題。對這些問題的追問充分體現了屈原思想的宏遠博大和探索真理的可貴精神。

顯然,對天的起進行追問,在古代思想家那裏是非常重要的事。因爲不進行這種追問,人在天之下的生活便會因無知而惶恐不安。所以,當時有許多思想家都對“開天闢地”提出了不同見解。一些人認爲天地是神創造的;一些人認爲天地起源於“虛無”;還有一些人則認爲天地從來就是如此的,各種學說可謂五花八門。

屈原在《天問》中則以詩人的奇思妙想對這一問題作了如下種種的追究:遠古開端的情況,是誰傳述下來的?上天下地沒有形成前,根據什麼去考察它?晝夜不分而混沌一片,又是誰能清楚地認識它?元氣充滿宇宙瀰漫四方而沒有形狀,如何去辨別?晝夜交替不休的原因是什麼?陰陽兩氣結合產生了萬物,可哪是本原?天高有九層,是誰將它建造出來的?旋轉的地軸又插在何方?天有多少曲度?地有多少角落?太陽月亮怎麼掛在天上?羣星又如何安放得牢靠?

這些在今天看來幾乎是常識的問題,在當時能提出來是非常了不起的。

屈原這些追問所顯示出的探索精神比當時的天命論者和神祕論者要合理得多。從詩人尖銳的提問中,我們可以看出,詩人對天地宇宙起源與演變的問題是持唯物主義立場的。透過《天問》的字裏行間,詩人其實告訴我們宇宙是自然生成的,陰陽二氣是天地間一切變動的根本原因。

《天問》對宇宙起源問題的唯物主義追問,對後人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戰國後期荀子的《天論》,東漢王充的《談天》《談日》,唐代柳宗元的《天對》《天說》和劉禹錫的《天論》,宋代朱熹的《天問注》,明代王廷相的《答天問》,都顯示出《天問》在我國古代思想史上的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