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魯教版《西湖遊記二則》教案

魯教版《西湖遊記二則》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6W 次

一、教師的話

魯教版《西湖遊記二則》教案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之美重在西湖。西湖景美,曾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到此遊覽,

並留下了許多千古佳作。蘇軾就曾寫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那麼西湖最美是何時呢?宋朝詩人楊萬里說“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而我們明代的大文學家袁宏道卻自有一番獨到的見解。

  二、作者簡介

袁宏道——明代文學家。字中郎,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合稱“三袁”。他的文章“不

拘一格,獨抒性靈”,重在抒發自己獨特的感受。29歲那年他曾到杭州西湖遊覽,寫下了很多有關西湖的遊記。今天我們就來共同欣賞其中的兩則。熟讀這兩則遊記,疏通文意,並體會作者的心境,是本課的學習目標。

 三、學習步驟

  (一)朗讀課文,注意文中字詞的讀音。

  (二)正音

wù zhào jiá hān ē yŏu

突兀 棹 頰 目酣神醉 東阿王 丁酉

lán lè kuì shuò wán chōng

夕嵐 勒 石簣 數 羅紈 夕舂

(三)再讀課文

 (四)結合書下注釋,翻譯課文

注:重點詞解

棹——船槳,這裏指划船。名詞作動詞。

去——1、離開

2、距離

爲——1、是

2、被

3、對,向

始——1、開始

2、剛剛

3、才

“去”、“爲”、“始”都是多義詞。

 (五)賞析課文

1、文中“從武林門而西……則已心飛湖上”,寫出了作者非常想見西湖的迫切心情。“即棹小舟入湖”中的“即”也寫出了作者急不可待的心情。劃小舟入湖以後,作者便急不

可待地描寫了西湖的全景。“山色如娥……波紋如綾”用四個比喻句構成排比,寫出了西湖秀美的風姿。看到這樣美麗的景色,作者的心情如何呢?“才一舉頭……初遇洛神時也”,這幾句便寫出了作者初遊時的心情,並且反襯出了西湖的美麗。

2、西湖景美,那麼何時最美呢?袁宏道認爲“西湖最盛……爲夕嵐”,這幾句其實是全文的“綱”,下面的語段都是圍繞這兩句話來寫的。

3、西湖最美麗的時候是春天,而今年的春天尤其美麗。因爲雪大,梅花被寒氣所抑制,故而形成了梅花、杏花、桃花相繼開放的局面。這爲下文作者不去看梅而留在西湖觀賞

景色埋下了伏筆。那麼作者留在西湖觀賞到了怎樣的景色呢?“由斷橋至蘇堤一帶……

豔冶極矣”這幾句寫出了西湖美麗的景色,同時也照應了文章開頭的“西湖最盛,爲春”。

4、白天花開得豔麗,遊人也很多,然而作者認爲杭州人只知西湖白天的景色美麗,卻不知西湖早晨、黃昏、月下的景色更美。於是作者說“其實湖光染翠……始極其濃媚”,照應了開頭的“一日之盛,爲朝煙,爲夕嵐”。而“月景尤不可言……一種趣味”則照應了開頭的“西湖最盛,爲月”,月下的景物在作者的眼裏都成了有情之物。然而這樣的景物並不是人人都能領略到的。文章結尾句“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安可爲俗士道哉”滿含譏諷之意。那麼這裏與“俗士”相照應的“山僧遊客”有指誰呢?當然便是指作者本人及其同道中人了。

小結:欣賞完這一課,也許我們會有許多啓發,也許以後觀賞景物時會有許多別樣的感受:遠山近水皆有情!

  (六)欣賞完了課文,下面我們就來共同探究一下課後練習二。

提示:要比較二者寫景方式的不同,首先要明確兩位作者各自的寫景目的。白居易寫景是爲了表現自己輕鬆、愉悅的心情;而袁宏道在此處寫景是爲了說明“西湖最盛,爲春”,因此白居易便抓住那些讓他心情愉悅的景物:初生的湖水、早鶯新燕、春花春草和綠楊陰裏的白沙堤。而袁宏道不僅寫了優美的景物,還寫了被景色吸引的衆多遊人,並且自然景物只是作爲畫面的背景。

這道題重點在於引起同學們探究的興趣,希望同學們多讀、多品味,有自己的獨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