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九年級下冊中考古詩詞賞析練習

九年級下冊中考古詩詞賞析練習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7W 次

導語:下面是九年級下冊中考古詩詞賞析練習,歡迎大家前來練習,提高古詩詞賞析能力。

九年級下冊中考古詩詞賞析練習

 賞析《雁門太守行》,回答問題。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爲君死。

①全詩採用了 的手法,把戰鬥的氣氛渲染得凝重而慘烈。 (1分)

②這是一首以邊塞戰爭爲題材的詩,突出了將士的高昂士氣和 。 (1分)

(6)①誇張 ②愛國熱情 評分說明:(1)一(5)題共8分,每空1分。錯別字、漏字、添字則該空不得分。 (6)題(2分)每小題各1分,第②小題只要有“愛國”字樣,即可得分。

  閱讀下面一詩,回答其後問題。

蒹葭(節選)

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其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1)簡要分析“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所表達的思想感情。(2分)

(2)請寫出此詩押韻的漢字。(1分)

【答案】(1)通過描寫“蒹葭蒼蒼,白露爲霜”展現了一幅蕭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1分),表達了一種追求“伊人”求之不得悽清、冷落(或纏綿悱惻)的思想感情(1分)。

(2)蒼、霜、方、長、央。(1分,漏一字不得分)

 閱讀下面古詩,完成8—9題。(5分)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報攜玉龍爲君死。

8.本詩描繪了一場邊關戰爭,表現了守邊將士什麼精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黑雲壓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試分析其成爲名句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8.誓死報國、英勇赴戰的精神。

9.示例:一個“壓”字,把敵軍人馬衆多,來勢兇猛,以及交戰雙方力量懸殊、守軍將士處境艱難等等,淋漓盡致地揭示出來。運用比喻和誇張手法,渲染了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情勢。

59.(2011·湖南省永州市)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後面的問題。(4分)

從軍行 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爲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1) 下列四項是對該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 這首詩採用從一個典型場景跳到另一個典型場景的跳躍式結構,寫出了書生投筆從戎、出塞參戰的全過程。

B. 首聯中的“照”字意在表現烽火很大很亮,在遠遠的西京都能看見;“自不平”中的“自”字,表現了書生從軍的願望和衛國的堅強決心。

C. 頷聯由“辭”到“繞”寫出了行軍的迅速和軍隊凌厲、逼人的氣勢。

D. 頸聯以北國的雪(暗)風(多)烘托戰鬥的激烈悲壯。

(2)“寧爲百夫長,勝作一書生”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2分)

【答案】表達了詩人投筆從戎、衛國立功的豪情壯志。

19.(2012·貴州省安順市)閱讀下面古詩,按要求完成10—12 題。(6 分)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10、這首詩歌中運用了景物描寫,這些景物描寫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 分)

11、你如何理解這首詩所抒發的感情?(2 分)

12、重章疊唱是《詩經》典型的藝術特色,請簡要分析這首詩重章疊唱的表達效果。(2分)

【答案】

10、(2 分) 這首詩向我們展示了一幅蕭瑟、悽清(或冷寂、蕭索、淒涼)的晚秋畫面。

11、(2 分)對美好愛情(戀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嚮往或相思之苦。(意對即可)

12、(共2 分)全詩三章,採用重章疊唱的形式,一唱三嘆,節奏鮮明,旋律優美(1 分),而且還顯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層加深,具有強烈的感染力(1 分)。

37.(2012·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詩詞鑑賞。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7~8題。(每小題3分,共6分)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韓 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欲爲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7.對這首詩的內容理解不當的一項是(3分)

A.本詩是韓愈寫給自己的侄孫韓湘的,詩題中“左遷”一詞是“降職、貶官”之意。[來&源B.“聖明”在這裏指皇帝,與聖上、陛下、天子等詞意義相同。

C.“家何在”“馬不前”,表明作者感到回朝廷無望和前途渺茫。

D.“肯將衰朽惜殘年”,傳遞出作者由於年老而不得不屈服的悲憤之情。

8.對這首詩賞析不當的一項是(3分)

A.“朝奏”和“夕貶”兩相對照,突出時間之短,說明獲罪之速,隱含作者憂憤之情。[中B.“橫”寫廣度,雲橫而不見家,也不見長安;“擁”寫高度,風雪載途,英雄失路。

C.頸聯雖隱去了詩人的自我形象,但蒼涼的畫面仍具有撼動人心的力量。

D.表現手法上,本詩採用敘述手法入詩,體現了韓愈詩“以文爲詩”的特點。

【答案】7.D 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