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蘇教版語文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文言文試題及答案

蘇教版語文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文言文試題及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2W 次

 蘇教版語文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文言文試題及答案

蘇教版語文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文言文試題及答案

 閱讀下面兩則文言文,完成題目。(12分)

【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爲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爲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爲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乙】子墨子曰:“萬事莫貴於義。今①謂人曰:‘予子冠履而斷子之手足,子爲之乎?’必不爲,何故?則冠履不若手足之貴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殺子之身,子爲之乎?’必不爲,何故?則天下不若身之貴也。爭一言②以相殺,是貴義於其身也。故曰:萬事莫貴於義也。”

【註釋】①今:若,如果。②一言:指一句關係到正義與不正義的話。

8.解釋下列句中加線的詞或短語。(4分)

(1)故患有所不闢也( ▲ ) (2)賢者能勿喪耳 ( ▲ )

(3)予子冠履 ( ▲ ) (4)必不爲,何故 ( ▲ )

9.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鄉爲身死而不受,今爲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爲之。 ▲

(2)爭一言以相殺,是貴義於其身也。 ▲

10.兩文都很推崇“義”,請選出下列最符合“義”的品質的一組。(2分)

①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②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牆角的花!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

④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魯智深大鬧野豬林。

⑤香港義工阿福在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災區爲搶救六名被困師生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⑤

11.兩文都運用了比喻論證來闡明觀點,請擇用兩文中的原句回答下面問題:(2分)

【甲】文用“ ▲ ”論證了“捨生取義”的觀點;

【乙】文用“ ▲ ”論證了“萬事莫貴於義”的觀點。

 參考答案:

8、(1)“闢”同“避”躲避(2)不喪失罷了(3)給你(4)爲什麼 (4分答對1個給1分。)

9、(1)原先寧願身死也不肯接受,今天爲了所認識的貧困的人感激自己的恩德卻接受它。(2)爲一句話而爭鬥,以至互相殘殺,這是由於義比他們的身體貴重啊!(每句2分。扣住關鍵字:“鄉”“德”“相”“貴”,意對即可)

10、C(2分。)

11、【甲】文“舍魚而取熊掌”;【乙】文“冠履不若手足之貴”或“天下不若身之貴也”。(2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題。(14分)

國有三不祥

景公出獵,上山見虎,下澤見蛇。歸,召晏子而問之曰:“今日寡人出獵,上山則見虎,下澤則見蛇,殆所謂不祥也?”晏子對曰:“國有三不祥,是①不與焉。夫有賢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謂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見虎,虎之室也;下澤見蛇,蛇之穴也。如②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見之,曷爲不祥也!”

注:①是:這件(事); ②如:去,到。

10、下列各句中與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

例句:歸,召晏子而問之曰

A.夫有賢而不知,一不祥也 B.若夫日出而林霏開

C.先天下之憂而憂 D.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11、下列加點文言實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香遠益清(遠:遠播) 以光先帝遺德(光:發揚光大)

B.學而時習之(時:按時) 腰白玉之環(腰:腰上繫着)

C.斟酌損益(益:增加) 晏子對曰(對:回答)

D.薄暮冥冥(薄:迫近) 悽神寒骨(悽:淒涼)

1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13、晏子借 的機會,巧妙向君王進諫,他委婉地建議君王要 。(4分)

閱讀《論美》選段,完成14~15題。(7分)

①有些老人顯得很可愛,因爲他們的作風優雅而美。拉丁諺語說過:“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而儘管有的年輕人具有美貌,卻由於缺乏優美的修養而不配得到讚美。

②美猶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爛而難以保持的。世上有許多美人,他們有過放蕩的青春,卻迎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吧。只有這樣,美才會放射出真正的光輝。

14、畫線句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有何作用?(4分)

15、第②段中“真正”一詞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3分)

 參考答案:

10、B 11、D

12、(1)用這些來激勵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堅忍,從而增長他的才幹。

(2)幾個人在一起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師。

13、爲景公解疑 發現人才,重用人才,信任人才。

14、用了道理論證(引用論證)、比喻論證,生動形象地論述了有些老人因爲具有豐富的內在修養而顯示出不同尋常的成熟美。

15、“真正”表示名副其實,突出了作者強調內在的德行美,勉勵人們“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