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人教九上:《怎樣讀詩》教學案例

人教九上:《怎樣讀詩》教學案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1W 次

【案例背景】

人教九上:《怎樣讀詩》教學案例

針對學生的現狀,我設定了古詩詞閱讀技巧指導方案,具體步驟是“初讀——問讀——解惑——美讀——訓練”,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有規律的訓練,很快深入詩歌內部情感,與詩、與詩人有一個深層的交流,並準確把握詩情,以達到做題的目的。同時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對詩產生興趣,樹立獨立閱讀的自信心,爲以後的現代文閱讀的複習打基礎。下面就以《小園》爲例說明以上教讀過程。

【教學過程】

師:今天我們複習古詩詞(學生不感興趣)。我知道大家對詩不感興趣,並不是不認同詩歌之美,我們以前也學過許多詩,美詩,大家也經常誦讀於口,讚歎不已。只是面對一首新詩,我們無法很快的品出其中之美來,今天老師就要和大家一同品味一首新詩,探求一種很快對詩詞進行深層閱讀的方法。請翻到《小園》,現在我們齊讀。

(生齊讀。)

師:讀得不錯,沒有錯字,但能聽出來對此時感受不深。再自讀一遍。

(生笑,之後讀。)

師:請複述詩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描述。

(生複述。)

師:請結合標題分析,本詩重點描寫什麼?

生:小園。

師:爲什麼?

生:以“小園”爲題。

師:對!圍繞小園還寫了哪些內容?

師:我給大家範讀一遍,請大家找出讀不懂的地方?

(生認真地畫出問題。)

師:請將找出的內容聯繫起來,想象描繪了一種什麼樣的意境?

(生邊讀邊問,互動解決問題,複述概括。)

師:說出你在理解內容的過程中的疑點,或者把你們討論的成果拿出來給大家分享,請自主發言。

生:“水影”動“深樹”,什麼是“深樹”?

師:有人能回答嗎?

生:深色的樹,可能是枝繁葉密的樹吧!

師:真棒!超出老師的想象。

生:可是“水影”是如何動“深樹”的呢?

師(啓發):“水影”是什麼影?

生:樹在水裏的倒影。

師:“動”怎麼動?

生:風。

師:對!繼續你的思路,說下去。

生:樹影倒映在水裏微風一吹,水中的樹影就動了。

師:美嗎?靜動結合。想象一下。

生:我們討論了一下“山光窺短牆”一句中的“山光”。

師:如何?

生:同學們回憶起以前學過的“山光悅鳥情”“山光物態弄春暉”的句子,認爲“山光”是指“山中的風光”。“窺”是偷看的意思,“山光看短牆”。

師:爲什麼要看短牆?“短牆”是什麼牆?

生(站起來回答):短牆是不是小園的圍牆,山裏的風光在看小園的圍牆。

師:對,但不是看牆。

生:是在看牆裏的景色。“窺”擬人手法,說明小園裏的景色太美!

師:真棒!了不起!請大家重讀這兩句詩,閉眼品味小園之美。“水影動深樹,山光窺短牆”。

生:照做。

師:水影動深樹,園內之景,正面描寫。山光窺短牆,是什麼寫法?

生:側面描寫。

師:效果是什麼?

生:山光已很美了,但還要偷看小園,投來羨慕的眼光,說明小園太美。

師:對,這本來是人透過短牆觀賞“山光”,詩人卻巧妙變換角度,運用擬人手法,寫“山光”因好奇而探頭探腦,看園中。大家說妙不妙,美不美!

生(興趣大增):美!有些同學臉上露出了笑意。

師:讓我們繼續我們的揭祕。

生:“秋村黃葉滿,一半入斜陽。”我們重點討論了一下“一半入斜陽”,不懂什麼是“一半”。

師:以前我們學過“一半”的詩句嗎?

生:不解。

師:請大家看窗外,現在正是斜陽餘暉之時,有“一半”“一半”嗎?以前我們還學過 “半江瑟瑟半江紅”的句子。

生(頓悟):我知道,是一半被斜陽照到了發出亮光,一半沒有照到發暗。

師:什麼被照到了?

生:黃葉。

師:對,是秋林滿地的泛着金黃的樹葉。在斜陽照下一明一暗,色澤層次分明,盡顯秋林之美。

師:請大家閉眼回味。

師:繼續我們探索。

生:“幽竹如人靜,寒花爲我芳”是在寫小園之物。(同學們對此詩是越來越有感覺了)。

師:有什麼特點?

生:竹、菊是高潔、貞美、勁節的象徵。

師:和“人”“我”有何關係?

生:以物來寫人,由物及人,詩人就象物一樣高潔、貞美。

師:拍桌叫好!那麼讀到此時,這個“人”和物已經是化二爲一,物我兩忘了,說明什麼?

生:詩人已經陶醉於小園之景中。

師:請大家閉眼想象以上幾句詩。品位其中美!

師:“小園宜小立,新月似新霜”中“小立”是什麼?

生:小立一會。

師:是“小立”一會嗎?

生:不是,是從“斜陽”到“新月初升”立了很久。

師:爲什麼?

生:因爲詩人被小園之景所陶醉,不知不覺被吸引住了。(拖口而出)。

師:真棒,現在齊讀。

(全班學生的興趣都被提起來了。)

生:美美的在讀,帶着情感在讀。

師:這首詩寫的美嗎?

生:美!

師:此詩寫出了什麼情感?寫出了一個什麼形象?

生:對小園的喜愛之情,一個孤高清潔的形象。

師:請大家總結詩中所寫之景和所塑造的形象之間的關係,體會詩歌意想、意境、情感的關係。

師:現在請大家動筆做題。注意一定要語言規範。

師:巡迴觀看,點評,誇獎!

做完之後,又將已打印好的前人賞析文發給大家,同學們一邊看一邊感嘆,原來剛纔自己的分析也不次於大家的分析。

我相信此時的學生已經開始有了信心。自信從孩子們的眼裏發出了光亮。

師:大家的聰明才華遠遠超出我的想象,大家不僅感動了自己,也感動了我,相信大家以後在鑑賞古詩時,一定會越來越有感覺越來越癡迷。

請大家趁熱打鐵看另外一首詩《溪居即事》。

生:初讀——問讀——解惑(討論)——美讀——訓練

(這次學生主動性強了,興趣也高了。)

【案例分析】

閱讀是一種交流——心靈和精神,讀者和作品,讀者和作者的交流。閱讀教學追求的最高階段是讓學生自主閱讀文本,把自己置身於其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增進對文本的理解。詩歌的閱讀又不同於一般文學作品的閱讀,因爲它凝練、集中、含蓄,又具有跳躍性,且離我們的生活又遠,所以學生們很容易厭倦。不容易快速投入,需要老師循序漸進地潛移默化地把學生引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