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九年級語文上冊《故鄉》教案

九年級語文上冊《故鄉》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7W 次

  教學目的

九年級語文上冊《故鄉》教案

1·瞭解對比的寫法和在記敘中運用議論的作用。

2·學會辨析段的類型。

3·通過對這篇小說內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舊中國帝國主義、封建主義不僅是我國農村經濟凋敝、農民生活日益貧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靈魂上對農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激發起學生熱愛新中國,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強烈願望。

  教學要求

1·明確教學重點

2·抓住小說中閏土、楊二嫂、我人物性格的分析,突出一個變字,從中聯繫人物所處的典型環境,以及造成主要人物悲慘命運的社會根源。

  教學難點

1·辛亥革命後農村經濟衰敗和農民生活日益貧困的社會原因。

2·本文結尾的議論:希望是本無所謂有……也便成了路。應該怎樣理解它的深刻含義與作用?

(分析:這句充滿哲理的名言告訴我們:只有希望而不去實踐,等於沒有希望。作者以路作比,形象地說明,只要大家一起去鬥爭、實踐,就能創造出一條美好的生活道路。這種富有哲理的議論,使小說的主題昇華到一個新的境界,增加了作品的亮色,起了鼓舞人們創造新生活的勇氣與信心的作用。)

教具準備少年閏土畫像

  課時安排

1、2課時:通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分組討論預習題。

3、4課時:精讀課文,全班討論,理解文章主體思想。

5·小說以我回故鄉的見聞和感受爲線索(線索是貫穿在整個作品中將材料串聯組織起來的某個事物,它可以是某個人物、事件、實物……,小說就是圍繞線索來選取和組織材料的。閱讀時若能抓住線索,就能理清小說的段落層次,把握它的結構。),按順序安排情節。全文可分成三部分,即、、。

6·小說開頭描寫了故鄉哪一季節,怎樣的景色?我的心情怎樣?這個景物描寫揭示了怎樣的社會現實?

7·根據自己的理解回答:

①閏土由少年時的小英雄變成中年時的木偶人的原因是:

②故鄉的山水也都漸漸遠離了我,但我卻並不感到怎樣的留戀。這是因爲

③我只覺得我四面有着看不見得高牆,這高牆指

④希望的有無,決定於

8·課後題二、三

9·給少年閏土,中年閏土,和楊二嫂各畫一幅畫像。

(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五個自然段,這一部分主要寫我回故鄉。我在故鄉所見到的蕭條景象以及我的悲涼的心情,並且交待了回故鄉的目的。第二部分從第6自然段開始到·…¨已經一掃而空了。寫我在故鄉。這是小說的主體部分,主要刻畫了閏土和楊二嫂兩個人物,深刻反映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給中國農村帶來的苦難,給中國農民帶來的心靈上的創傷。第三部分從我們的船向前走……到全文結尾。)

6·從陰晦的天氣、鳴鳴的冷風、蒼黃的天色、縱橫零落的荒村等方面描繪了江南農村的凋敝、荒涼及毫無生氣。反應出辛亥革命後,中國農村衰敗、蕭條、日趨破產的悲慘景象。看到這一切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

7·①反動統治壓迫剝削的結果,是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以及封建等級觀念,對神佛崇拜的思想束縛等因素造成的。

②故鄉的蕭條衰敗,與閏土之間形成的厚障壁,已覺得故鄉不值得留戀了。

③當時社會造成的人們之間思想感情上的隔膜。

④實踐與鬥爭。

8·課後題二:閏土是這篇小說的主要人物,作者運用對比手法,從不同角度寫了他的變化。先細讀課文,摘錄關鍵詞語填寫下邊的表格,然後說說作者想通過這些變化告訴人們什麼。

通過這些變化揭露帝國主義的侵略、封建主義的壓榨給人民造成的苦難,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揭示當時社會的弊端,從而啓發人們去深思,去探索,去走希望之路。

課後題三:作者是怎樣寫楊二嫂的變化的?從這種變化中可以看出她是怎樣的人?這對錶現主題思想有什麼作用?

20年前的楊二嫂,人稱豆腐西施,她終日坐着,因爲伊,這豆腐店的買賣非常好。那時的楊二嫂還是個安分守己的人。20年後,她變得潑悍、放肆。對我,虛僞的吹捧、尖刻的嘲諷:忘了?這真是貴人眼高……,迅哥兒,你闊了,你現在有三房姨大大;出門便是八擡的大轎,還說不闊?對閏土,她惡語中傷,說閏土在灰堆裏埋了十多個碗碟,在運灰時一齊搬回家。從這些變化中,可以看出,楊二嫂曾是一個被稱作豆腐西施,充當招徠生意的廣告,被侮辱、被損害的人物。由於長期艱辛生活的磨難,她變得尖酸、刻薄、庸俗、勢利。她是一個貪小便宜、自私的小市民,辛苦恣睢的典型。

楊二嫂前後的變化說明;在軍閥勢力和封建勢力的統治下,故鄉的日趨破產以及城鎮市民的日趨貧困。

(在小說中,楊二嫂是做爲陪襯人物出現的,楊二嫂的尖刻、自私襯托了閏土的憨厚朴實。)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解題

我於1919年12月回故鄉紹興接母親到北京,目睹農村的破敗和農民的悽苦,深切感受到少年時的好友與鄉鄰同我之間的巨大隔膜,引起我內心無法消除的痛苫的感情波瀾,同時也激起了我要求改變現狀的強烈願望。

把小說同時代背景聯繫起來,我們不難發現,我記憶中的故鄉及人物與眼前的故鄉及人物所以發生了巨大變化,有其深刻的歷史根源和社會根源。

故鄉這一題目,不僅交待了事件發生和發展的具體地點,而且爲人物活動提供了特定的場所和環境。

題目還有更深一層的含義。俗話說:親不親,故鄉人。對於一般人來說,故鄉總是美好的,親切的,值得懷念的。但是在我眼中故鄉卻是如此衰敗、蕭條,讓我感到悲涼、生疏,特別是人與人之間,都隔着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令我寒襟。

三、導入

魯迅先生是1898年離開故鄉的,1919年12月第二次回故鄉,目的是變賣老屋接母親到北京。小說以我爲線索展開故事情節。那麼我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又有怎樣的想法和感受?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