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高中文言文《阿房宮賦》教學反思3篇

高中文言文《阿房宮賦》教學反思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3W 次

  《阿房宮賦》教學反思1

高中文言文《阿房宮賦》教學反思3篇

①爲什麼選定《阿房宮賦》作研究課?

基於兩點考慮:一是長期以來,文言文教學偏重詞語教學,忽視對篇章結構、寫作技巧的鑑賞。即使講,也只是給結論,幾乎沒有鑑賞過程,形成了一種可怕的“程式化”教學模式。二是新的語文教學大綱在教學目的中特別強調提高學生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新編語文教材中文學作品約佔60%,文言文約佔40%,《阿房宮賦》既是文言文,又是文學作品,從這個角度看,最有研究教法的價值。

②爲什麼從“鑑賞角度”解讀文言文?

錢夢龍先生說“經過千百年時間的淘洗而流傳下來的一些膾炙人口的文言文(包括古詩歌)是詩文中的極品,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精華..這些作者千錘百煉的語言,斐然可觀的文采,匠心經營的章法,也都足以垂範後世。”於是把教學重點定位在“賞結構”“品語言”上。

③設計三個教學環節的思路是什麼?

整個教學中由“賞結構”“品語言”“作評價”三個審美環節構成。三個環節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即:整體—局部—整體,避免了語文教學中“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教法。再有,教學中還有意安排了三次誦讀:默讀、輕聲讀、比較默讀,三次誦讀分別穿插在三個教學環節之中,每次誦讀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讓學生在誦讀中理解,在誦讀中陶醉,在誦讀中作出理性的評判。在整個審美活動中,不但可以充分發揮“鑑賞主體”的個性,還可以培養學生髮現美、欣賞美的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阿房宮賦》教學反思2

清人王扶九在《古文筆法百篇》中稱杜牧的《阿房宮賦》“古來之賦,此爲第一,所以家傳戶誦,至今猶新也”。最近再教此文,產生了一些新的想法,覺得以前教學此篇的時候,有些地方沒有講到位。

最讓我佩服的是杜牧的此文的結構。古代作文講究氣脈,一貫到底,見出精神。樊川此賦最爲出神的地方是起筆十二個字。上課的時候,我讓學生去討論爲什麼這十二個字傳神,究竟好在哪裏?經過熱烈的討論,大家一致認爲妙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起筆非常簡潔,而且直奔主題,緊扣阿房宮;其次,這十二個字寫盡了秦統一六國的氣勢,真叫個風捲殘雲,勢不可擋;第三,用一“兀”,一“出”,寫盡了阿房宮建築耗費的財力物力,秦國的豪奢和淫逸由此可見。起勢如此給力,直如天雷滾滾,橫空出世。難怪他的外甥裴延翰在《樊川文集序》中說“仲舅之文”,“若大呂勁鳴,洪鐘橫撞”。

而我在想,最爲妙絕的是我們讀完此文,掩卷遐思,不禁會提出一個問題了,如此強大的秦國,誰可以滅了它呢?既然沒有人能夠憑藉自己的力量滅了它,哪是誰滅亡了不可一世的秦國?這些疑問讓人感受到了杜牧的賦文文理綿密,無懈可擊。更加令人欽佩的是,層層鋪敘之後,杜牧同樣以十四字作結:“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反差如此強烈,讓人唏噓不已。正所謂盛極而衰,自然之理也。我在教學中給學生設計了一個問題,如果說此文以“阿房宮”爲鋪敘對象,那麼這一段當屬可有可無了?去掉這一段可否?大家經過討論以後,一致認爲:不行。理由有三,一是因爲從結構上看,寫到這裏似乎是宕開一筆,而轉入抒情或議論,使得文章的結構富於變化;一是因爲這裏再以對比的手法寫盡秦王的驕奢淫逸,仍然是圍繞阿房宮從另一角度進行鋪敘,並且在內容上進行了拓展;三是與開頭形成強烈的對比,暗含秦滅亡的原因並非是六國天下之人,而正是秦人自己。

  《阿房宮賦》教學反思3

阿房宮賦》是必修2第四單元的第一篇文言文,對於現在的高一學生來說,這是一篇讓人很難愛上的文言文,它是我們高中目前爲止最長的一篇文言文,而且讓學生感覺難的是,這篇課文要求全文背誦並能默寫,且裏面的知識點很多,而其中有不少是有爭議的知識點。如何教就成了我在教學中要解決的首要問題,經過一番思考和實踐,我突然悟出了一個道理:原來古文可以這樣教:

《阿房宮賦》是一篇賦,同時它也是一個歷史故事,一個鮮爲人知的有趣的故事,那麼,要吸引學生去讀,去記,去愛上這篇課文,其實不必強調它在我們考試中的重要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與其讓學生因爲這篇課文的重要而去學習它,倒不如讓學生先對它感興趣,而主動去學習它。於是我的教學第一步是吸引學生對這篇課文的關注,爲此,我在課堂上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阿房宮賦》被稱爲唐朝第一賦,爲什麼?一個問題激起千層浪,很多學生都已經預習了課文,可教學輔助資料都沒有談到這個問題,這也引起了學生的求知慾望,接着,我提出了第二個問題:阿房宮是怎麼樣的一座宮殿?第三個問題:如此雄偉壯觀的阿房宮用來幹什麼的?第四個問題:這個阿房宮的珍寶來自於哪裏?第五個問題:爲什麼我們現在只能看到阿房宮的廢墟?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從來不提這篇課文的知識點,那些字詞是重要的,那些字詞是要求知道意思的,也沒有讓學生把課文翻譯出來,而是用十萬個爲什麼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去解開疑問,讓學生在好奇中對課文產生興趣,在興趣的驅動下,自己去了解故事的來龍去脈。而只要學生把這五個問題都解決了,課文也就爛熟於心了。有了興趣,當然就要乘勝追擊,16、7歲的高一學生不但好奇心十足,而且好勝心也不弱,要他們把課文背下來,不能硬性要求,得及激起他們的好勝心,在第四課時,我就專門來了一個背誦比賽,看誰不但記憶力好而且普通話標準,這個時候,學生背起書來就動力十足了。

有人曾說,“古詩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經歷了一場美妙的發酵。”常讀常新,“每次品讀,心靈都如初讀一般悸動,每次都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好的文章何嘗不是這樣。因此,我覺得在文言文的教學,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文章產生興趣,有去欣賞好文章的衝動,以此來陶冶他們的性情,讓他們得到美的享受,這纔是學習語文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