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戴望舒《雨巷》教後反思

戴望舒《雨巷》教後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5W 次

  《雨巷》教後反思之一

我覺得我最大的特點在於挖掘文本的時候,有一個強烈要求獨立的自我存在。反覆讀文本,以獲得自己對文本的真切感受,這很重要。主要思路是自己的,這個課上起來就遊刃有餘了。主要思路出來以後,再參考一下網絡資料,完善一些細節的東西。

戴望舒《雨巷》教後反思

《雨巷》前面有一個環節,就是“以文解文”,用文字本身讓學生感受丁香姑娘的意象,感受江南小巷的情景。這個東西不是我的,是來鳳華老師08年暑期培訓的示範課的東西,我們都看過了。我在備課的時候極力想超越他,但是我發現做不到。這個環節的高明之處就在於,減少視覺的直接感受,讓學生體味文字本身的魅力,我覺得不能再弄什麼花招了,就這樣吧。絞盡腦汁之後,我不得不借鑑了他的東西。我當時很苦惱,因爲別人的東西再好也是別人的。你模仿他,他模仿你,最後都丟掉了自己,這是一種現代人的通病。但是這個環節上我沒有辦法,我只好在細節上做了一些變化,比如丁香意象這個地方,讓學生聯想美麗的容易消逝的東西,這個想法得到了學校教科室張主任的肯定。比如讓學生讀江南小巷的文字,而不是教師讀。所幸的是正式上課那次,那個女生讀得聲情並茂,效果很好。

挖掘文本,必須體現強烈的自我意識。要麼深刻,要麼新穎,最好兼而有之。《雨巷》一課我最滿意的地方在於對“憂傷美”的挖掘。我在讀這個詩歌的時候,心變得很平靜。於是我設身處地地從戴望舒的角度考慮,那是一個怎麼樣的人才能夠寫出這樣平靜的詩?特別是在當時黑暗的時代背景下。而作者是依靠什麼東西傳達出自己的平靜和從容?在這首詩裏最主要的就是它的節奏,復沓句式的運用。而憂傷美的更高明之處在於感情的拿捏。所謂“克己復禮”,“發乎情,止乎禮”都體現了儒家剋制自己的感情,哀而不傷,留一點希望,留一抹亮色的創作理念。這在杜甫的詩歌裏體現得比較明顯。《雨巷》一詩,融合了中國古典文學的優秀傳統和西方象徵主義的手法,這正是文本的獨到之處。再結合單元話題“美的真諦”,我更加確認這一課的教學方向,就是引導學生體會憂傷美。

必須走在於別人不同的路上。與衆不同比出類拔萃重要,尤其是在藝術領域,沒有了創新就沒有了生命。語文教學是一種藝術,不是技術,設計教學思路的時候,不能盲目借鑑拼湊教參上的網絡上的東西,一定要體現自己的求新、求異的精神。

這堂課沒有人提出質疑,是最大的遺憾。因爲這首詩以高中生的水平,初讀是很難讀出美感的。大膽提出質疑,方能在課堂上形成觀點的碰撞。學生知道優質課要配合老師講,所以總是順着教師的思路發言,課堂顯得太順利了一些。如果是家常課,相信會有學生提出疑問的。

  《雨巷》教後反思之二

戴望舒的《雨巷》是表面上言情,寫思慕追求一位有着丁香般美麗的姑娘而不可得,實則是象徵在生活的重壓下一部分人的精神狀態的詩歌,是一幅寫意畫,是詩人意識流動中的一個境界。內容完整和明朗,形式不刻意雕琢。意境朦朧,耐人尋味。

在講《雨巷》時,我搜集了戴望舒以及江南雨巷的有關資料,特意選用了撐着油紙傘,身着紫色旗袍的女郎走在彎彎曲曲的江南小巷作爲背景,並配之以《神祕園》的音樂烘托氣氛。

果然如我所料,學生雖還未讀《雨巷》,就已經被朦朧、寧靜、悽美的情境所感染,神情嚴肅而感傷。

此時,我話鋒一轉,對學生說,讓我們走進《雨巷》,去探究詩人戴望舒的真實心靈。我認爲:課堂教學應該體現師生雙向合作的精神,努力形成一種師生互動的對話機制。沒有互動,沒有交往,就不存在或未發生教學師生互動是藉助特定的課堂情境實現的`,具有臨時的生成性特點,課堂情境是引發師生互動的先決條件,對師生互動產生現實的牽引作用。可是我的這節課並沒有達到我預想中的這種效果。

接着讓學生自由讀,目的是先對文本有一個大致的印象,儘管這種印象可能是粗糙的、不完整的,但它所喚起的最初的審美體驗卻是真實的、重要的。

在學生朗讀的基礎上,我展示課件,畫面集中了江南各種形式不同的小巷,讓學生髮揮想象自己描述心中的“雨巷”。

羅生布拉特曾說:“閱讀材料、閱讀情境與閱讀者的心境呈現某種一致性時,那麼閱讀的效果就好。”創設閱讀與鑑賞情境的最大目的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就沒有閱讀的積極情感,學生對文本的閱讀就無內化可言,用圖畫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感悟詩意。使此時較爲成熟的感受與自己原初的感受構成比較,從而更深入地理解詩歌,提高學生的閱讀欣賞水平。

緊接着共同探究三個問題:“《雨巷》象徵了什麼?”“爲什麼逢着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你最喜歡詩中的哪些句子?”詩中的"雨巷",狹窄破舊,陰暗潮溼,斷籬殘牆被迷茫的悽風苦雨籠罩着。從這雨巷我們可以聯想到當時令人窒息的時代氣氛,"風雨如磐"的社會面影。詩中那個"我",一腔愁緒,滿腹哀怨,正是當時被環境憋得透不過氣來的人們的精神狀態的寫照。他們帶着心靈上的創痛在思索着,追求着。而那夢幻般出現又幽靈一樣地消逝的清麗不俗的丁香姑娘,不就是作者熱切追求而實際上不可能得到的希望的象徵嗎?

自此,學生豁然明白。

我講《雨巷》時一直在追求一種詩化的語言,總認爲沒有很好的語言,就難以把這篇朦朧詩講到極致,但卻掉入了另一個誤區:語言過於唯美化,使學生無法很好的和課堂融會在一起,好像我是在自言自語,學生只是一個旁觀者。

另外我提出的問題也不夠貼切,有時學生回答的很吃力,需要我一遍又一遍的啓發,如:“你們能否用詩化的語言來描述一下“雨巷”這個環境呢?”

記得我在講課的過程中提到了兩首古詩詞,可是我並沒有對這兩首詩詞進行分析,而是一帶而過,使這兩首古詩詞沒有真正的發揮好在這篇課文中的作用,也是我講課的一個失誤。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力圖避免上述這些問題,創造一個師生互動的生動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