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赤壁賦》課文原文及譯註

《赤壁賦》課文原文及譯註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8W 次

  《赤壁賦》課文

《赤壁賦》課文原文及譯註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爲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 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爲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共適 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詞語註釋]

壬戌(rén xū):宋神宗元豐五年,歲次壬戌。古代以干支紀年,該年爲壬戌年。

既望:農曆每月十六。農曆每月十五日爲“望日”,十六日爲“既望”。

徐:緩緩地。

興:起。

屬(zhǔ): 通“囑”,致意,引申爲勸酒。

明月之詩:指《詩經·陳風·月出》,詳見下注。

窈窕(yǎo tiǎo)之章:《月出》詩首章爲:“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窈糾”同“窈窕”。

少焉:一會兒。

鬥牛:星座名,即鬥宿(南鬥)、牛宿。

白露:白茫茫的水氣。

橫江:籠罩江面。

此二句意謂:任憑小船在寬廣的江面上飄蕩。縱:任憑。一葦:比喻極小的船。《詩經·衛風·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航)之。”如:往。凌:越過。萬頃:極爲寬闊的江面。茫然:曠遠的樣子。

馮(píng)虛御風:乘風騰空而遨遊。馮虛:憑空,凌空。馮:通“憑”,乘。人教版改爲“憑”,但原文應爲“馮” 。虛:太空。御:駕御。

遺世:遺棄塵世。

羽化:道教把成仙叫作“羽化”,認爲成仙后能夠飛昇。

登仙:登上仙境。

扣舷(xián):敲打着船邊,指打節拍。

桂棹(zhào)蘭槳:桂樹做的棹,蘭木做的槳。

空明:月亮倒映水中的澄明之色。

溯:逆流而上。

流光:在水波上閃動的月光。

渺渺:悠遠的樣子。

美人:比喻心中美好的理想或好的君王。

倚歌:按照歌曲的聲調節拍。

和:同聲相應,唱和。

怨:哀怨。

慕:眷戀。

餘音:尾聲。

嫋嫋(niǎo):形容聲音婉轉悠長。

縷:細絲。

幽壑:深谷,這裏指深淵。此句意謂:潛藏在深淵裏的'蛟龍爲之起舞。

嫠(lí)婦:寡婦。白居易《琵琶行》寫孤居的商人妻雲:“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艙明月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這裏化用其事。

愀(qiǎo)然:容色改變的樣子。

正襟危坐:整理衣襟,(嚴肅地)端坐着。

何爲其然也:簫聲爲什麼會這麼悲涼呢?

所引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詩句。

夏口:故城在今湖北武昌。

武昌:今湖北鄂城縣。

繆(liáo):通“繚”,盤繞。

鬱:茂盛的樣子。

孟德之困於周郎:指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吳將周瑜在赤壁之戰中擊潰曹操號稱八十萬大軍。周郎:周瑜二十四歲爲中郎將,吳中皆呼爲周郎。

以上三句指建安十三年劉琮率衆向曹操投降,曹軍不戰而佔領荊州、江陵。方:當。荊州:轄南陽、江夏、長沙等八郡,今湖南、湖北一帶。江陵:當時的荊州首府,今湖北縣名。

舳艫(zhú lú):戰船前後相接,這裏指戰船。

釃(shī)酒:濾酒,這裏指斟酒。

橫槊(shuò):橫執長矛。槊,長矛。

侶:以……爲伴侶,這裏爲意動用法。

麋(mí):鹿的一種。

扁(piān)舟:小舟。

匏樽(páo zūn):用葫蘆做成的酒器。匏,葫蘆。

寄:寓託。

蜉蝣(fú yóu):一種朝生暮死的昆蟲。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暫。

渺:小。

滄海:大海。此句比喻人類在天地之間極爲渺小。

須臾:片刻,形容生命之短。

長終:至於永遠。

驟:多。

遺響:餘音,指簫聲。

悲風:秋風。

逝者如斯:流逝的像這江水。語出《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逝:往。斯:斯,指水。

盈虛者如彼:指月亮的圓缺。

卒:最終。

消長:增減。

曾不能:固定詞組,連……都不夠。曾:連……都。

一瞬:一眨眼的工夫。

是:這。

造物者:天地自然。

無盡藏(zàng):無窮無盡的寶藏。

適:享用。《釋典》謂六識以六人爲養,其養也胥謂之食,目以色爲食,耳以聲爲食,鼻以香爲食,口以味爲食,身以觸爲食,意以法爲食。清風明月,耳得成聲,目遇成色。故曰“共食”。易以“共適”,則意味索然。當時有問軾“食”字之義,軾曰:“如食吧之‘食’,猶共用也。”軾蓋不欲以博覽上人,故權詞以答,古人謙抑如此。明代版本將“共食”妄改爲“共適”,以致現行人教版高中語文誤從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