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中庸之道》教學參考

《中庸之道》教學參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W 次

 一、“中庸”的基本含義及勸導對象

《中庸之道》教學參考

國學大師林語堂曾說,我像所有中國人一樣,相信中庸之道。“中庸在當代人口中的含義:和事佬,兩面討好,沒棱角。我們說人中庸時是一種什麼口氣?帶何種感情?

明確:你這個人很中庸,言下之意,不敢得罪人,怕擔責任,不敢說真話。和稀泥,無原則的調解或折中。

但在孔子看來,中庸卻是一種至善至美的道德。學習6。29

子曰:“中庸之爲德也,其至矣乎!民(多指社會各級貴族,諸侯卿大夫)鮮久矣。”

中庸:孔儒“中庸”本義,鄭玄本講得極明白:“名曰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爲用也。”(《禮記目錄》)

書上的註解:中庸,中和可常行的意思。分別領會“中““庸”。

問題1: “庸”的基本含義

課文註解,庸,用,一說,庸,常。

②時常,經常。《尚書·皋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周秉鈞譯爲:上天規定了人的尊卑等級,推行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和庶人這五種禮制,要經常啊!)

庸德之行(常以德行事),庸言之謹(常說話謹慎)

③經由,《詩經·齊風·南山》:“魯道有蕩,齊子庸止。”(程俊英、蔣見元譯爲:魯國大道平坦坦,文姜從這去出嫁。)

④用。《國語·吳語》:“王其無庸戰。”(學生最後歸納,庸,經常用,也對吧)

問題2 “中”的基本含義

①課文註解,“折中、適當”“中和”。

②內,裏。《論語》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③內心,內情。《詩大序》:“情動於中而形於言。”

④中間,當中。《天說》柳宗元:“渾然而中處者世謂之元氣。”(那茫茫一片充塞在天地中間的東西,人們把他叫做元氣。)

⑤正。《呂氏春秋·誣徒》:“故不能學者,遇師則不中,用心則不專。”

關於“中”的聯想:

中心思想:文章、發言中的主要思想內容,是中心核心的意思。

人的中,是肚臍.

一語中的:不偏不倚,是正中的意思。

北方人說“中不中”,中用中看中聽)

中華的含義:舉世各族的稱號,多以血緣立名,獨我族特以德自名曰“中華”。《說文》:“中,正也。”損有餘補不足,使兩端趨中而天下平,人心和。政之正、公、平、和,皆用中之力也,非執兩用中不可致。

《說文通訓定聲》:“開花謂之華,與花朵之華微別。”《書·堯典》帝舜曰“重華”,《疏》曰:“文德之光華。”《國語·魯語上》:“以德榮爲國華。”可知“中華”以德行中正文明綻放如花光爲共同追求的道德聯合體,五千年一直以“中正光華”自成天下特色。

孔子觀魯桓公廟欹器(一種放在座右自戒之器),悟持滿之道:“虛則欹(傾斜),中則正,滿則覆(翻倒)。”

蔣介石,字中正,中才能正。

小結:朱熹注: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

中庸,中和可常行。是指人人可以實踐、應當實踐的行爲生活,即是中庸之道。

例:“舜其大智也歟!舜好問(瞭解下情)而好察(分辨)邇言(淺近的平常話),隱惡(不瞭解所揭發的錯話)而揚善,執(拿着)其兩端(指過激和不足,控制住兩頭的偏失),用其中於民(制定適中無偏的政策讓人民執行,這個道理,是堯傳給舜,舜傳給禹)。其斯以爲舜乎!”(《中庸》子曰)這是古代聖賢治理複雜世事的簡要方法,左傾右傾的總是少數,用中才可。

歸納:中庸即用中和爲常道。不是道理之體(如仁義忠信可謂儒學定理),而是道理之用,是行事的常法,待人的原則。

 二、中庸的背景

孔子祖孫爲什麼要提出中庸之道?有什麼現實意義?當時是一個什麼時代?

出示::劉向整理《戰國策》後作的《書錄》講得很清楚:“仲尼既沒之後,田氏取齊,六卿分晉,上下失序。至秦孝公,捐禮讓而貴戰爭,棄仁義而用詐譎,苟以取強而已矣。夫篡盜之人列爲侯王,詐譎之國興兵爲強……遂相吞滅,並大兼小,暴師經歲,流血滿野,父子不相親,兄弟不相安,夫婦離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絕矣。”孟子描述現狀爲:“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而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於死!”

引導:(1)孔子祖孫提出中庸的最終目的應該是什麼?

明確:實現社會的安定太平,停止戰爭。

(2)如何能實現這個目標?

明確:君主能行中庸之道。用中,則不偏私公正處事;公正,百姓心中才能舒坦平和;平和,不起紛爭,天下才能和睦安定。中——正——和

“中國”初因地居天下之“中”而名,“國”本象城邦之形,外有四圍牆,內有國土社神與國民自衛。周公敬德保民,極端熱忱。克商定亂後周王卜遷新京,築臺觀日影測定天下土之中點,務求“王道蕩蕩,無偏無黨。”別人都說王都宜擇居險阻可守之地,周公說:“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萬一后王行暴政,亦便四方伐罪!

周公的話出自大公無私,他不是爲維護一己王權之私。所以孔子希望君子能行中庸。中庸是對君子的勸導。

(3)出示:《中庸》開篇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三、中庸不可能的原因

中庸並非難在理解而是難在實踐,孔子說說“民鮮久矣”,“中庸不可能”之類的話呢?中庸之道之所以難以實現的原因是什麼?

明確:(1)智者過之,愚者不及,個人天賦秉性不同。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鮮能知味也。

(2)因人的行爲,常出於自己生理慾望的衝動,而失掉應有的節制。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3)因人常常不能抵抗外面政治社會環境的壓迫、誘惑,以至於喪失其所受,而同流合污。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惟聖者能之“,用現代術語來講人是社會動物政治動物,所以社會與政治是對人最大的誘惑力,也是最大壓力,抵抗這些誘惑力不是容易的事,所以孔子說“惟聖者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