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山居秋暝》說課稿+教學設計

《山居秋暝》說課稿+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3W 次

  《山居秋暝》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高中語文教材第三冊《近體詩六首》之《山居秋暝》。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分析、教學重點分析、教法與學法、課堂設計等五個方面進行說課。

《山居秋暝》說課稿+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近體詩定型於唐代,是與古體詩相對而言的,包括律詩、絕句和排律幾種。這種新詩體的出現,給詩人們馳騁才力、抒發性靈開闢了新的途徑,也大大地拓寬了詩的題材。本課所選的六首詩是唐宋著名詩人的名篇。

王維的山水名篇《山居秋暝》,於詩情畫意中寄託了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詩歌的重要藝術手法,是心自然美來表現詩人的人格美和一種理想中的社會之美,運用比興手法,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志,含蘊豐富,耐人尋味。

  二、教學目標

從提高學生語文素質出發,體現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結合的特點,確定本課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瞭解我國詩歌的發展史,特別是近體詩的發展情況及體例(如節拍、對仗、押韻等)。

2.掌握詩歌誦讀的基本方法。

3.瞭解詩歌的常見表現手法。

4.掌握詩人的精湛構思和獨特風格。

能力目標

1.多誦讀,多推敲,理解詩中的言外之意。

2.瞭解常見的藝術手法並運用其解讀古代詩歌、體味意境。

3.把握重點詞語,分析景物意象,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層意蘊。

德育目標

感受詩人的高潔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瞭解創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鑑賞詩歌的表現手法及其表達效果。

3.把握詩歌的景與情,感受品味詩歌的意境,體會王維“詩中有畫”的創作風格。

 四、教學與教法

古代詩歌特別是近體詩的誦讀與鑑賞常常是合二爲一的。教學時應特別注意讓學生作好課前預習,在反覆誦讀中自行揣摩詩句含義及藝術特色,爲課堂教學作好準備。另外,在鑑賞詩歌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的基礎上,給學生講一些詩的句法和章法,格律常識等,但不要講的過多、過深。

1.反覆吟誦,細細品味詩歌蘊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詩歌的聲韻美。

2.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採用講析和討論相結合的方法。

3.運用多媒體課件等輔助教學手段進行教學,突破教科書、黑板、粉筆的侷限,加大課堂的信息容量,渲染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在聲像創設的情景中得到感染,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4.在理解詩歌意境的基礎上進行寫作訓練,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加深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課堂設計

(一)導語設計

中國是個詩的國度。源遠流長的中國古代詩歌,到了唐代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迎來了她的第一個高峯。詩人燦若星河,作品浩如煙海,風格異彩紛呈。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首具有代表性的經典作品,走進詩人的心靈世界,感受他們卓爾不羣的藝術才情。

(二)解題(多媒體顯示有關知識)

1.近體詩

2.王維與《山居秋暝》

(三)誦讀

1.播放誦讀錄音。

2.正音指導。

3.介紹誦讀技巧。

4.學生誦讀。

(四)品味鑑賞

1.疏通詩意。

2.體會意境。

3.想象訓練(學生寫作)。

4.理解“詩中有畫”的風格,感悟優美意境。

5.理解詩人的高潔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五)小結

(六)練習

  《山居秋暝》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 從意象入手,認真品味詩歌

(1) 自然美、生活美、音樂美

(2) 高潔的情懷和理想

2、品讀同類詩歌,古爲今用,在認真鑑賞的基礎上,組合同類詩歌,進行古爲今用的創新實踐活動:爲旅遊公司做一個創意策劃

  二、教學過程

  1、導入

蘇軾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瞭解到王維能詩善畫,一個人能畫畫又會做詩歌,是挺了不起的一個人,但練老師今天告訴你們,他的本領其實還不止這些,你們知道嗎?(任太樂丞,音樂上有着非凡的天賦)

(老師可以介紹一個小典故:有人藏有一幅“奏樂圖”,在誰都不知道奏的是什麼曲子的情況下,王維看了看畫,僅僅憑畫中演奏人物手的姿勢,便斷定彈的是《霓裳羽衣曲》,並且說出是此曲中第三疊中的第一拍。一些好事之徒馬上召來樂工奏之,結果奏到第三疊的第一拍的時候,那樂工的姿勢和畫中人物的姿勢果然無一差錯。王維對音樂的功力精至於此,不能不讓我們驚歎。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他的一首優美的山水詩。)

  2、讓學生找出意象

(讀詩就是要讀意象)

(意象:暗含詩人主觀情意的客觀事物。)

意象--------(空)山、雨、鬆、月、泉、竹、浣女、漁舟

老師可以請一些學生大方地談一談自己比較喜歡的意象,答案不定,但你作爲老師完全可以大膽地贊同一些學生的選擇。當我的一個男學生稍帶靦腆的說到喜歡浣女這意象的時候,練老師就是這麼做的!

  3、山的美

就像大海吸引普希金一樣,王維對山也有着一種特別空靈的愛。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人都迷路了,一下子讓人感覺出山的遼闊和荒遠,就如本詩第一句的“空”字,一下子讓人想到山的空曠、靜謐。寫來都極爲精彩,不像你們的練老師,看到山,只能說:啊!山真美啊!如果碰上一個不僅像練老師無才,還無德的人,他就會這樣:啊!山真他媽的美啊!

昨天傍晚大家看見我帶着一個小女孩,在學校裏逛逛,很好奇。今天我告訴大家,她其實是我的一個小師妹,她的家就在這個鎮,因爲近,所以過來看一下你們的老師,也因爲沒地方可去,老師就把她帶到懷情樓的樓頂,去鳥瞰我們的校園,就這樣她問我:“東石美嗎?”我說:“美。”後她又問:“龍巖呢?”我說:“嗯,我的家鄉山很多!”她:“啊!真的嗎?有機會一定去看看!”對山的愛瞬時溢於言表,讓人着實親切。

  4、雨的美

雨是我們生命中很特殊的一個情結,極易呼喚出深埋在我們內心的`情感。也許是你有一次被雨淋得特別慘,因此你永遠記憶猶新;也許是因爲你曾經和自己最心愛的人在雨中,同撐一把傘,度過一個美麗的黃昏,因此每逢下雨,你就柔情滿懷;或者下雨讓你想起你愛的人的流淚,惆悵不已。

而練老師喜歡雨,也不妨說一下,是因爲老師喜歡看沒帶傘的人被雨淋,這時我通常不會忘記高呼吶喊: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這裏的雨給了詩人什麼感覺呢?

雨後的山-------更是一塵不染

雨後的鬆-------更蒼翠

雨後的泉-------更動人

雨後的月-------更亮晶

 5、明月

師問:這裏的明月有什麼妙處呢?

月亮通常能帶來一種神祕的力量,之所以稱之爲神祕,是因爲這種力量我們不可捉摸,但確實又存在。也許你們認爲老師說得神祕兮兮的,隨便舉個例子,大家通常都選擇在花前月下,對心愛之人表達愛慕之情,你們誰見過哪個人頂着炎炎烈日向別人表白呢?就如你們的老師如果現在在衆目睽睽下突然對你說:“哦,你好特別!”你感覺肯定怪怪的,以爲老師對你不懷好意。如果對我不客氣的話,說不定,色鬼、變態的話也罵得出,但如果我是在月下對他仍然這樣說:“哦,你好特別!”結局又會怎麼樣呢?那足以讓他追隨我一生一世!

這裏的月光我們也不妨好好體會一下:

誠如我剛纔講的:

雨後的明月

明月下的雨滴------------交織在一起

明月下的鬆

明月下的泉

  6、鬆、清泉

(1)、月光鋪灑松林的景況美嗎?月光從疏疏朗朗的松葉之間傾瀉下來,似乎月光可以用心去數一數,而這些能讓你想起哪部電影的哪個鏡頭?

(2)、在月光下,清泉從石上流過,你首先看到一條白練,還不僅於此,“噓-------”等悄無聲息的時候,還讓我們彷彿聽到了清澈的泉水流經石上的潺潺、淙淙之聲,並且在空曠遼遠的山間傳得很遠很遠!

王維在音樂方面的天賦,使他能比一般的詩人更能敏銳地捕捉到自然的各種聲響。

 7、竹與浣女

浣女:洗衣服的女人,讓人很容易想起朱自清“剛出浴的美人”,都寫出一種纖塵不染的美。而且這些浣女是隔着竹林來看的,因此更具一種美學效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用你們的話說:遠看一朵花,近看是地瓜。

 8、漁舟

生活之美,勞動之美

 9、詩人理想

這裏一草一木,一泉一石,是如此的美,生活在這裏的人們是如此的美,因此詩人大發感慨,“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春草就隨它衰敗吧!如此清幽、恬靜、淡遠的秋景,自可以留住王孫去靜靜地欣賞品味,表明自己的人生志趣和追求。

 三、作業:完成企業創意書。(註明:由網上一教學設計改編而成)

——公司形象:本公司的“雙休遊”旨在讓遊客在緊張工作之後的雙休日裏,走進自然,走進農家,找到輕鬆、閒適而又不乏文化品位的感覺。

——景區設置:桃花源村、陋室、故人莊、山居、田園居、南山。

——日程安排:桃花源村(第一天上午及午餐),陋室(第一天下午),故人莊(第一天晚餐),山居(第一天晚),田園居、南山(第二天)。

——具體景點設計:以“山居”爲例:

①松林散步,傾聽天籟,體味自然。倘有月亮,會有“明月窺人”或“月亮走我也走”的美景出現。②清泉漂流,體會“清泉皮筏石上流”的趣味。

③溪中泛舟採蓮,時有“驚起一灘鷗鷺”的情景再現。

④泉邊浣衣、竹林篝火。

——經營方式:與中央電視臺合作開發,或與其他影視機構合資開發,既作旅遊景點,又作影視劇外景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