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高二語文上《祝福》教學反思

高二語文上《祝福》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W 次

  《祝福》教學反思【1】

本節課我講的是小說單元的《祝福》第二課時,主要任務是分析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我”、柳媽、魯四爺。

高二語文上《祝福》教學反思

小說中需要學生們深刻了解的是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特別像魯迅的小說,對於典型環境和典型人物及兩者之間的關係,更是千絲萬縷,所以,我採取了立案調查的方式,先了解典型環境——魯鎮,進而對人物在這個舞臺上進行分析。分析得時候主要是“授之以漁”,然後再讓他們自己通過方法去自己分析。

這節課基本上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通過這種方法也基本上了解了典型人物的形象特點。但不足之處是學生在課前沒有充分預習,以至於在課堂上分析的時候有些吃力。而且,側重於對人物的解讀,反而忽略了課本的文學性。

整體來看,主要還是細節的處理不恰當,語言不夠精煉準確。

  《祝福》教學反思【2】

《祝福》是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名篇,所以,可講的內容非常多,但是,一節課又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我選擇了讓同學們探究“祥林嫂的死因”,選擇這個問題主要基於兩點考慮:第一、在找尋死因的同時,可以帶動同學們對課文的信息進行分析整合,而對文中信息的分析整合是高考現代文的一大考點;第二、關於祥林嫂的死因,歷來衆說紛紜,所以,放開讓同學們進行討論,能夠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積極思維、辨證思考的能力,又符合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要求。

現將教學過程中的幾點收穫總結如下:

第一、 同學們都能夠踊躍地發言,並且養成了以小組爲單位討論的習慣,我想,這主要得益於平時在班級設置了小組競爭機制,這一點,今後,我會繼續實行下去。

第二、 這堂課上,同學們都提出了各自的見解,儘管有個別同學提的見解有點偏差,但是,通過和其他同學的辯論、交流,最後,我能走出自己理解的誤區,所以,今後的課堂,我會秉持着讓同學們多想、多說的方式,而我則是做點補充,真正把課堂的發言權交給學生,而不是教師死死抓着指揮棒。

當然,這堂課,還有些不足,而體現得最明顯的就是我的板書,板書過於潦草,原因在於,使用了多媒體,佔用了半個黑板,而且小組競爭的排行榜又佔了三分之一的黑板,可用的空間驟然變小,而課後仔細反思我的多媒體使用情況,其實,多媒體完全是不需要使用的,只是因爲課題上報時,選擇了多媒體課,所以,就主觀地認爲一定得使用多媒體,但是,一堂課下來,其實多媒體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小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計,而我的這種行爲無異於“削足適履”,我想,今後,我會用一個比較理性的.態度來對待多媒體的使用。

  《祝福》教學反思【3】

《祝福》是一篇老教材了,教了無數次,可仍然覺得不容易教。這是因爲此文學起來較難。學生學習時不感興趣,對那個時代的背景不瞭解。

從授課過程來看,學生並不能理解祥林嫂生活的那個時代及那個時代的人,不瞭解爲什麼祥林嫂的再嫁居然會有那麼大的悲劇,居然會遭到那麼多人的歧視。因此授課過程中總是出現一些不和諧的因素,面對着祥林嫂的悲慘遭遇,學生居然可以笑得出來,面對祥林嫂反覆地說阿毛的故事,學生更是不解。祥林嫂在學生的眼中是個不值得同情的人。

面對學生的笑聲,我竟無言以對,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面對我的提問,學生竟然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的課的設計是不成功的,因爲我沒辦法讓學生入境。教學的切入點真是不容易找啊.

經典如何上好,這是擺在我們現代語文教師面前的難題。那個時代那些人那些事,對學生而言是陌生的,我們如何能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明白,把學生深深地帶進去,再淺淺地走出來,這是一線語文教師要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