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陳與義《登岳陽樓》(其一)賞析

陳與義《登岳陽樓》(其一)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2W 次

岳陽樓(其一)

陳與義《登岳陽樓》(其一)賞析

陳與義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書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遊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弔古風霜裏,老木滄波無限悲。

 【賞析】

首聯“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寫景,一”東”一”西”形象生動的說明了岳陽樓的地理位置,“簾旌不動夕陽遲”由遠及近,從”簾旌”到”夕陽”,描繪出了一幅靜謐而慘淡的的夕陽入山圖。面對這樣的景色,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活,詩人不由悲從心來。

頷聯中,“登臨吳書蜀橫分地”從歷史角度介紹了岳陽樓,此句仿杜詩中”吳楚東南” 意境雄偉, 讓人想起戰火紛飛的三國時代,懷古傷今,怎能不讓人” 徙倚”在山水之間。在這樣美麗的岳陽樓畔,詩人卻提不起半點觀賞山水的雅興,僅”徙倚”二字,便把詩人那滿腔愁緒表現的淋漓盡致。

頸聯從杜甫”萬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脫胎而來,而又未生搬硬套,”萬里””三年”說明了詩人逃難時遙遠的路途以及具體的時間,恰當的表現了自己背井離鄉,漂泊不定的生涯。

尾聯情景相生,”風霜”既指秋色濃重,又與自己的”白頭”相映襯,且暗示了當時政治局勢的嚴峻,”老木滄波”既指眼前實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飽經風霜的自我寫照.這樣的蒼涼氣韻,與杜詩中”無邊落木瀟瀟下”,”艱難苦恨繁霜鬢”相同。同樣的國破家亡,天涯淪落,此時此刻,杜甫成了詩人患難中的知己,因此,詩中自然有了杜詩中雄闊慷慨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