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長春版八上第13課《老人與海》精品教案

長春版八上第13課《老人與海》精品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8W 次

 一、教學目標

長春版八上第13課《老人與海》精品教案

1.瞭解《老人與海》整部作品的梗概。

2.結合心理描寫品味人物思想性格。

3.感悟學習老人身上的那種不向命運屈從,與自身、自然進行挑戰的決心和勇氣。

4.品味作品不贅述情感的、簡樸客觀而具體的語言風格。

  二、教學重點

心理描寫在塑造人物性格上的作用。

 三、教學時數

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課

  (一)導入新課

如果你被告知,有人寫了篇只有幾十頁的小冊子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你一定會感到很難相信。但這就是事實,這個人就是海明威,這本小冊子就是《老人與海》。

 (二)作者簡介

(出示海明威照片)一個酷愛打獵、釣魚的作家。他到過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他的身上中過237片彈片。他的頭上縫過5 7針。他曾在非洲兩度飛機失事,嚴重的腦震盪使他的視力和健康每況愈下。這就是海明威。他的經歷,孕育出他那硬漢的性格。

  (三)整部作品簡介

(出示《老人與海》圖片)這篇小說描寫的是一位孤獨的古巴老漁夫在加勒比海捕魚的前後所發生的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故事,從而塑造了一個在重壓下仍然保持優雅風度、在精神上不可戰勝的老人形象。小說一出版,就創下了人類出版史上空前的一個記錄:48小時售出530萬冊,而且作品在當年就獲得了普利策獎,兩年後又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四)熟讀課文,瞭解節選部分的內容。

這是老人自出海以來,第三次見到日出,這時魚打起轉來,撞擊着牽扯它的鐵絲導線,試圖把鉤住它的魚鉤甩掉。老人在應付魚的同時,還要和自己的身體抗爭着。在這場勇氣、毅力和堅韌的較量中,老人用智慧和經驗取得了勝利。他將魚叉扎向了游到自己小船旁邊的大馬林魚,大馬林魚的鮮血染紅了海水。

  (五)小組交流預習中查到的字詞及其他相關資料。

 第二課時

  (一)研讀細賞

1.請同學從以下幾個方面複述老人與大馬林魚搏鬥的情景(可由多人互相補充提示完成),同時把學生的複述語言同小說的語言比對,引導學生品味海明威簡樸客觀的描述。

(1)搏鬥中的老人;

(2)搏鬥中的大馬林魚;

(3)搏鬥的結果。

2.問題研討

(1)搏鬥中,老人獲勝的原因是什麼?

在這場勇氣、毅力和堅韌的較量中,毅力支撐着老人的身體,希望支撐着老人的精神,而經驗使老人獲得希望。年老的聖地亞哥用智慧而不是靠僅有的體力,用知識和機智而不是靠僅存的傲慢來支撐自己,最後取得了這一次的勝利。

(2)老人在內心中對大馬林魚持什麼態度?

大馬林魚是作者謳歌的對象,文中在寫老人扎死它的同時,又帶着不無讚揚的語氣寫大馬林魚的高與大,給讀者展示它的力與美。“我從沒見過比你更龐大、更美麗、更沉着或更崇高的東西,老弟。來,把我害死吧。我不在乎誰害死誰。”

看來,在老人眼中,大馬林魚代表了堅強和勇猛,是一個真正的對手和老人夢寐以求的東西。

(3)體會文中聖地亞哥老人的內心獨白,談一談你對他的印象。

老人是海明威塑造的衆多“硬漢”中最完美的形象,他是真正具有男子漢氣概的人。他沒有從危險、殘酷或現實中“退卻”,而是勇敢地接受現實;他憑藉自己的意志力量塑造了現實,贏得了哪怕是非常短暫最終慘敗的勝利。在海明威的筆下,老人是要竭力超越自身極限的人。

  (二)拓展延伸

有人評價《老人與海》是 一曲英雄主義的讚歌。故事中的老人儘管一開始就處於不利地位,84天都沒有捕到魚,別的漁夫都把他看成失敗者,而且還“消瘦而憔悴”,手上有“刻得很深的傷疤”,沒錢買吃的,然而他的英勇卻正在於知其不可爲而爲之,在第85天決心“駛向遠方”去釣大魚。真的釣上一條從未見過的大魚,明知自己力量有限,還是拿出“我跟你奉陪到底”的意志。當第一條鯊魚來襲擊,並吃掉了大魚約40磅肉後,老人想的是“人不是爲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給打敗。”對此,你怎樣看?

  (三)小結

《老人與海》文字雖然簡單,卻是千錘百煉的精粹。主人公聖地亞哥不被乖舛命運擊敗的毅力及享受孤獨而不寂寞的精神,正是作者對人生永不放棄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