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初中文言文《陳涉世家》教案

初中文言文《陳涉世家》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9W 次

 一、教學目標

初中文言文《陳涉世家》教案

1.瞭解陳勝、吳廣起義的原因、經過及其歷史意義。

2.學習本文用人物自己的語言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

3.初步瞭解文言文中一詞多義、成分省略等語言現象。

 二、重點、難點

重點:疏通文意,尤其是對陳涉語言的認識,理解它在事件發展過程中的作用。

難點:分析人物的語言、動作,體會其表達作用。

 三、課時安排

3課時

 四、教學步驟

 第一課

  教學內容

解題;整體把握全文;掌握正確的讀音及重點詞的意義;理清文章脈絡;分析第1段。

 一、創設情景

 導入新課

展示“揭竿而起”的圖片,讓學生說說圖片揭示的歷史事件。教師語:在中國歷史上發生過多次農民起義,這些農民起義,爲殘酷的封建統治所迫,充分說明了官逼民反的道理。每次農民起義都沉重地打擊了黑暗的封建統治,有的甚至推翻了封建王朝。成爲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是發生在秦朝末年的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這次起義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農民政權——張楚政權,給予秦朝的暴政以致命的打擊,促使了秦的速亡。那麼陳勝、吳廣是什麼樣的人,他們是在什麼情況下發動起義的,起義的經過怎樣?我們學習了司馬遷寫的《陳涉世家》就知道了。

 二、自主學習

整體感知:

1.藉助《自主學習卡》瞭解作者、作品。

2.瞭解文言文的學習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如:(1)一詞多義現象。(2)通假字。(3)古今詞義的區別。(4)句讀。(5)常見實、虛詞的運用。(6)特殊句式(倒裝句、省略句、賓語前置句狀語後置句等)(7)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8)重點段的背誦。

3.讀課文,注意一些字詞的讀音。(見自主學習卡)

4.學生結合課下注釋默讀課文,疏通課文。(重要加點字見多媒體展示)

  三、相互交流、點撥探究

指導學生學習第1段。

(1)齊讀第一段。品味疏通課文。

(2)你認爲本段應掌握哪些詞語?

嘗:曾經。輟:停止。之:去,往。悵:失望。苟:如果。若:你。太息:長嘆。燕雀:比喻見識短淺的人。鴻鵠:比喻有遠大抱負的人。

(3)組織學生討論下列問題:

討論一

1、表明陳勝少時身份的句子是:嘗與人傭耕

2、表現陳勝擺脫貧困、改變自身命運的願望的句子是:苟富貴,無相忘

3、表現陳涉年輕時就有非凡抱負的一句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4、本段敘述了陳勝青年時代的遠大抱負,有什麼作用?爲以後領導起義作伏筆。

討論二:

(1)第一段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陳勝的?

(2)爲什麼先寫這段?”

這一段從籍貫、身世、志向等方面來介紹陳勝。(1)“與人傭耕”,表明陳勝是個被剝削受壓迫的窮苦農民;(2)“悵恨久之”,說明他對所處的貧困地位的不滿;(3)“苟富貴,毋相忘”,表達出他有福同享的思想意識;(4)“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用形象的比喻說明了他的遠大志向。

先寫這段主要是表明陳勝後來發動起義並非偶然,早有其思想根基。

 四、歸納反饋

總結:這節課我們懂得了作者司馬遷的經歷及他的作品《史記》在歷史上的地位。通過整體感知課文我們知道大澤鄉起義的起因、經過及結果,並分析第1段,瞭解陳勝這個起義領導者從小就有遠大理想及抱負。

課堂檢查:時間許可的情況下,鞏固一下課堂知識。

  五、佈置作業

翻譯第1段,預習第2~3段。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分析課文第2~3段,瞭解陳勝、吳廣農民起義的原因、經過和起義後的浩大聲勢及陳涉的語言及作用。

 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1、採用比一比,賽一賽的方式檢查字詞的解釋和句子翻譯

2、提問: (1)簡介司馬遷和他的《史記》。(2)陳勝是什麼出身,他有什麼性格特點?

教師歸納:課文第1段介紹陳勝傭耕出身,又通過對話表現他有要擺脫貧困,幹一番事業的雄心大志。這是介紹被立傳的人物。接下來寫被立傳人物所經歷的史實,以印證被立傳人物的性格特點。於是課文第2~3段轉入寫陳勝、吳廣所領導的農民起義。本課時我們瞭解這次農民起義的原因和經過,討論陳勝在起義中所表現出來的性格,以及這次起義的歷史意義。

  二、自主學習

整體感知:

讓學生體會到課文第2段主要交代了陳勝、吳廣起義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並寫了決定起義後陳勝、吳廣進行了哪些起義前的準備工作(造輿論:問卜、念鬼、魚腹藏書、篝火狐鳴等),鼓動人心,樹立威信,使人們相信“大楚興,陳勝王”是必然趨勢,結果在士卒中很快得到了反應。陳勝的做法雖然是藉助鬼神迷信來爭取羣衆,但作爲一種策略,充分顯示了陳勝、吳廣的鬥爭才智。

課文第3段:敘述發動起義到建立張楚政權的經過。陳勝、吳廣把發動起義計劃得十分周密:第一步是借吳廣被笞以“怒衆”,使戍卒站在自己的一邊;第二步是殺尉,置戍卒於欲退不能的境地;第三步是向大家講明兩種前途,以“死即舉大名”相號召,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激勵衆人的反抗決心。起義軍建成後,進展神速,從“車六七百乘,騎千餘,卒數萬人”“陳守令皆不在”等語可以看它從者如雲、所向披靡的情況,生動地表現了陳勝的“首事”之功。

  三、相互交流、點撥探究

㈠指導學生分析課文第2段。

1.學生主動朗讀課文第2段,參閱註釋理解文義,並注意下邊加粗詞的意義。

爲(wéi)屯長:作爲。度(duó)已失期:猜想,估計。陳勝、吳廣乃謀曰:於是就。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是,判斷動詞。上使外將兵:率領。爲天下唱:向,倡導。或以爲亡:有人,逃跑。吳廣以爲然:對的。有功:建立功業。

2.分組討論下列問題。

(1)起義的導火線(直接原因)是: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

(2)起義的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

(3)決定起義後,陳勝、吳廣做了哪些起義前的輿論準備工作?

置書魚腹,篝火狐鳴。

(4)第二段記述了陳勝起義的哪些史實?怎樣看待他們所採用的迷信手法?

①起義的時間、地點、發起者、參加者及其人數。秦二世元年七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發動“閭左適戍漁陽”的九百人舉行推翻秦王朝的起義。②起義爆發的原因。“天下苦秦久矣”,暴虐的秦朝專制統治給人民帶來無窮無盡的災難,造成社會普遍的怨憤和仇恨,這是起義爆發的根本原因。“失期、法皆斬”,秦朝嚴酷的法令逼使戍卒揭竿而起,這是起義發生的直接原因。③起義前的謀劃、準備。陳勝、吳廣商定假公子扶蘇、楚將項燕之名以號召天下,爭取響應,借鬼神意旨以威服士卒,籠聚人心。

採用“置書魚腹”、“篝火狐鳴”等迷信的方式,這是根據當時的的具體情況而採取的鬥爭策略,說明陳勝、吳廣的足智多謀。

㈡指導學生學習第3段。

(1)教師領讀或由學生自讀課文後,結合註釋理解文意,並注意下面加粗詞的意思。

吳廣素愛人:一向,向來。廣故數言欲亡:故,故意;數,多次;亡,逃跑。陳勝佐之:幫助、協助。戍死者固十六七:固,本來。十六七,十個裏面有六、七個。從民欲也:服從。爲壇而盟:建築。祭以尉首:用。車六七百乘:古時一車四馬爲一乘。騎千餘:古時一人一馬爲一騎。將軍身被堅執銳:通“披”。陳涉乃立之王:於是被擁立。諸郡縣苦秦吏者:被……壓迫的。

分組討論(一)

1、哪一句表明吳廣在戍卒中有一定的威望?:

2、“廣故數言欲亡”的目的是什麼?

3、最能表現陳勝反抗精神的一句話是:

思考

1、本段開頭描述了哪三個場面?反映了什麼精神?

並殺兩尉 召令徒屬 爲壇而盟

表現了陳勝、吳廣的機智勇敢和反抗鬥爭精神。這三個場面,體現了陳勝、吳廣把起義運動計劃得十分周密,很有謀略。

分組討論(二)

1、“諸郡縣苦秦吏者”照應上文哪一句話?天下苦秦久矣

2、“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照應上文哪一句話?宜多應者

3、這兩句話的前後照應說明了什麼?

說明陳勝的分析完全正確,局勢的發展恰如他起義前所料。

思考:

哪些詞語表現了起義軍的勝利進軍情況?結尾一句有什麼作用?

“攻”“下”“收”“皆下”等動詞,表明陳勝、吳廣起義勢如破竹、所向披靡。

攻陳,陳守令皆不在:說明起義軍所向披靡的聲勢

最後一句說明:局勢恰如陳勝起義前所料結尾一句進一步反映起義的影響、號召力之大;農民起義風暴席捲各地,猛烈地動搖了秦王朝的統治。同時也告訴人們,這場農民運動的爆發是歷史的必然。

 四、歸納反饋

總結:本節課我們分析了課文內容,瞭解了陳涉起義的原因、過程和起義後的浩大聲勢。也讓我們瞭解到起義領袖敢於反抗、善於鬥爭,要爲國家幹一番事業的雄心大志。

  五、佈置作業

1、掌握重點字詞和重要句子翻譯

2、完成課後練習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分析人物語言、動作對錶現人物性格的作用。

2.瞭解文言文中成分省略、一詞多義等語言現象。

  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上兩節課我們對課文進行了全面分析,瞭解了陳勝、吳廣起義的原因、經過和起義後的浩大聲勢。那麼,課文在敘述農民起義的過程中是怎樣刻畫人物形象的,作爲起義領袖的陳涉的性格又是如何表現的呢?這節課我們再研究。

 二、自主學習

  整體感知

在前面分析的基礎上,本節課重點分析人物的言行對錶現人物性格的作用。疏通全文,重點突出幾個句子的翻譯;本文涉及到了通假字,一詞多義及成分省略現象,在提問練習時做重點體現;文言文的背誦是學文言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激發背誦熱情是當務之急。因此本課可以展開背誦競賽,以此調動積極性。

 三、相互交流、點撥探究

朗讀課文,分組討論

(1)文中哪句話表現了陳勝青年時就對被壓迫剝削的僱傭生活強烈不滿,希望擺脫痛苦處境,有遠大的志向?

答:“苟富貴,無相忘”“嗟夫,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2)“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表現了起義領袖的什麼抱負?

答:鮮明地表現出他們起義的決心和爲爭取自由、擺脫壓迫而死的抱負。

(3)“……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表現了陳涉的什麼決心?

答:表現出陳勝、吳廣對王侯將相的蔑視,對推翻統治階級舉行起義的嚮往和決心。

(4)第三段中哪些動詞表現了陳勝、吳廣的機智勇敢?

答:數言欲亡,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並殺兩尉。

概括:少年時期的陳勝(胸懷大志、遠大抱負)—— 敢於鬥爭

起義初期的陳勝(謹慎謀劃、輿論策略)—— 善於鬥爭

起義時刻的陳勝(周密部署、號召激勵)——超人的才略膽識

起義以後的陳勝(攻城掠地、據陳稱王)—— 卓越的組織才能

思考:

1、從全文來看,陳勝是一個怎樣的人?

陳勝年輕時就有遠大的抱負。在起義中表現出機智、勇敢,極強的洞察時局的能力。總之,他是一位農民革命運動卓越的組織者和領導者。

2、司馬遷對於陳勝持何態度?

從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司馬遷對陳涉的才幹和功勞是予以肯定和讚揚的。

3、齊讀課文,研討這段文字在材料安排上有什麼特點?

材料安排上的特點是詳略得當。詳寫起義的發動經過,並把敘事和對話結合起來,使起義領袖的機智、勇敢及強烈的反抗精神得以充分的體現。而對起義後的浩大聲勢及建立張楚政權的經過則略寫。這樣做詳略得當。

課文小結:

課文記敘了陳勝、吳廣領導的我國曆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的原因,經過和浩大聲勢,表現了農民起義的偉大力量,讚頌了陳勝、吳廣的反抗精神及歷史功績。

 四、歸納反饋

總結:通過三節課的學習,我們對本課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對其中心、寫法有了瞭解,並且也培養了同學們口頭表達能力(複述)、思維能力(如質疑),解決了重點、難點的問題,爲以後學文言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五、佈置作業

1、 全篇翻譯(筆譯)。 2、背誦課文

 參考資料:

 譯文

陳勝是陽城縣人,表字叫涉。吳廣是陽夏縣人,表字叫叔。陳勝年輕的時候,曾經跟別人一道被僱傭耕地。(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邊高地(休息),悵然地嘆息了好長時間以後,對同伴們說:“有朝一日有誰富貴了,可別忘記咱們窮哥兒們。”同伴們笑着回答他:“你給人家耕地當牛馬,哪裏談得上富貴啊!”陳勝長嘆一聲說:“燕雀怎麼能知道鴻鵠的凌雲壯志啊!”

秦二世皇帝元年七月,徵召窮苦的平民900人去戍守漁陽,臨時駐紮在大澤鄉。陳勝、吳廣都被編進這支隊伍,並擔任小隊長。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計已經誤了期限。誤了期限,按秦王朝的軍法,就要殺頭。陳勝、吳廣在一起商量,說:“如今逃跑(抓了回來)也是死,起來造反也是死,反正都是死,倒不如爲恢復楚國而死,這樣好嗎?”陳勝說:“全國人民長期受秦王朝壓迫,痛苦不堪。我聽說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兒子,不該立爲國君,該立的是太子扶蘇,扶蘇因爲多次勸諫始皇的緣故,始皇派他到邊疆去帶兵。最近傳聞說,並不爲什麼罪名,二世就將他殺害了。老百姓大多聽說他很賢明,都不知道他已經死了。項燕擔任楚國將領的時候,(曾)多次立功,又愛護士卒,楚國人很愛憐他,有人以爲他戰死了,有人認爲逃走了。如今假使我們這些人冒充公子扶蘇和項燕的隊伍向全國發出號召,應當有很多人來響應的。”吳廣認爲(這個見解)很正確。(二人)於是去算卦。那算卦的人知道他倆的意圖:“你們的事都能辦成,能建功立業。不過你們還是去問問鬼神吧!”陳勝、吳廣很高興(又)捉摸這“問問鬼神”的意思,終於悟出:“這是教我們先在衆人中樹立威信啊。”於是用硃砂在綢條上寫了“陳勝王”三個字,再把綢條塞進人家網起來的一條魚肚子裏,士兵買魚回來烹食發現了魚肚子裏的綢條,本來已經覺得奇怪了。(陳勝)又暗地裏派吳廣潛藏在駐地附近被草樹包圍着的祠堂裏,天黑以後點上燈籠(裝鬼火),裝作狐狸的聲音,向(士兵們)喊道:“大楚復興,陳勝爲王。”士兵們一整夜既驚且怕。第二天,大家到處談論這件事,都指指點點的,互相示意地看着陳勝。

吳廣平時很關心周圍的人,士兵們大多願意爲他出力。(那天)(兩個)軍官喝醉了,吳廣故意再三的提出要逃走,惹他們起火,讓他們責罰他,藉此來激怒士兵羣衆。那軍官果然鞭打了吳廣。(衆士兵憤憤不平)軍官(剛)拔出劍來威嚇(士兵),吳廣一躍而起,奪過劍來殺死了他。陳勝協助吳廣,一同殺了兩個軍官。陳勝把衆戍卒召集起來,宣佈號令,說:“各位(在這裏)遇到大雨,都超過了規定到達漁陽的期限。過期到達就要殺頭。就算僥倖不殺頭,而戍守邊塞的人十個中也得死去六七個。再說,大丈夫不死則已,死就要幹出一番大事業啊。王侯將相難道是天生的貴種嗎?”衆戍卒齊聲應道:“一定聽從您的號令。”於是就冒充公子扶蘇和項燕的隊伍,爲的是順從百姓的願望。大家露出右臂(作爲義軍的標誌),打出大楚旗號。又築了一座高臺,舉行誓師儀式,用那兩個軍官的頭祭祀天地。陳勝自立爲將軍,吳廣任都尉。起義軍(首先)進攻大澤鄉,佔領該鄉後接着進攻蘄縣。攻克蘄縣後,就派符離人葛嬰帶兵攻取蘄縣以東的地方。(陳勝自率主力)攻打銍、酇、苦、柘、譙等縣,都拿下來了。一路上收編人馬,等打到陳縣的時候,已有戰車六七百輛,馬一千多匹,士卒幾萬人,進攻陳縣時,郡守和縣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帶兵在譙門中應戰。起義軍(一時)不能戰勝,(不久)守丞被人殺死,大軍才進入陳縣,幾天後,陳勝召集當地的鄉官和有聲望的人共同商討大事。這些人異口同聲的說:“將軍您親自披甲上陣,手拿武器,討伐殘暴無道的秦國,恢復楚國的社稷,論功應當稱王,於是陳勝被擁戴稱王,宣稱要重建楚國。這時,各郡縣受秦朝官吏壓迫的人都紛紛起事懲辦當地的長官,把他們殺死來響應陳勝的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