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關於蕭統的故事

關於蕭統的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5W 次

蕭統,南朝的照明太子,也是梁園文學的發起者。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蕭統的軼事趣聞,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關於蕭統的故事

  蕭統的故事 篇1

蕭統求雨蕭篁塘

在義西蕭皇塘村一帶的地裏勞動,經常可以挖掘到一些破碎的磚瓦。而民間傳說,在很久以前,這一帶經濟曾經較發達、人口衆多,不到四五平方公里的山溝,就有村莊18個。可是到了南北朝的樑朝時,天遇大旱,莊稼顆粒無收,再加上瘟疫流行,村民餓死病死的很多,村落就此衰敗蕭條。

此時樑朝大興佛教,昭明太子蕭統巡視各地,代父親在全國各地選擇地方建造寺廟。這一天他來到義烏,聽人說義西大旱又生瘟疫。他爲救民於水火,立即赴義西賑災。

他從吳店經野毛山往裏走,沿途只見百姓紛紛外逃謀生,一路上他費盡口舌勸說百姓回鄉居住。當他來到蕭皇塘一帶,只見十室九不全,村民個個有病色,已無法再正常生活。他立即放糧賑災,然後又親自進山尋找草藥。他不顧山路崎嶇陡峭,荊棘遍野,爲此他還扭傷了腳。經過衆人一起艱辛的努力,他們找到了治療瘟疫的藥。回村後他又親自爲村民們熬藥送藥。村民服藥後疫情得到了控制。他又與村民一起在村子西北面的'一口圓塘邊築壇做法事,親自誦經求雨。法事做了7天7夜,天開始轉陰,但雨還是不見下來。他覺得可能上蒼怪他不誠心,又向村民打聽是否有更清靜的地方,村民說覆釜巖景色雄奇,清靜秀麗。

他一聽不顧腳痛,拖着傷腳一拐一拐上山。一路上他顧不上欣賞沿途美景,一口氣登上巖頂。站在山頂,但見四周崖石陡峭,壁立千尺,只有一條人工開鑿的石徑通巖頂,再無他途可攀。腳下闢峯村落盡收眼中,崖邊幽竹秀木,清風徐徐,頓感心曠神怡。蕭統不由讚歎道:“真是孤峯獨秀,佛門聖地。”於是他就跪在巖頭誦經求雨,老天終於下起了雨,旱情得以解除。

昭明太子見18莊人煙稀少,就動員倖存者搬遷集中居住,他還親自爲村民選擇安家之所,規劃村子佈局。從清朝光緒23年繪製流傳至今的蕭皇塘村陽宅圖看,該村仍顯得錯落有致,佈局美觀合理。

村民們爲了不忘太子恩德,就在覆釜巖築廟供奉他的塑像,並把此巖改名爲蕭皇巖,而把做法事的那口塘和村子都稱爲蕭皇塘。

  蕭統的故事 篇2

昭明太子讀書處

據清乾隆《烏青鎮志》記載,樑天監二年(503年),蕭統曾隨老師沈約來烏鎮讀書,並建有書館一座。後來,書館塌毀,遺蹟殘存。

古池州城秀山門

秀山門是古池州城的一座城門。歷史上秀山門,是宋朝池州太守爲紀念樑昭明太子蕭統,而將原城西秋浦門易名秀山門。

襄陽古城昭明臺

昭明臺是襄陽市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襄陽古城正中。爲紀念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而建。昭明臺爲襄陽標誌性建築。史載:“樓在郡治中央,高三層,面南,翼以鐘鼓,爲方城勝蹟。”

蕭統讀書招隱山

鎮江市的南郊,有座招隱山,山上有一處坐北朝南的三間平房,窗明几淨。窗外有古鬆修竹,窗下是清泉幽澗。這就是樑太子蕭統的讀書檯。

  蕭統的故事 篇3

衣冠冢太子廟

昭明太子長期深受秋浦池州人民愛戴,是因爲昭明太子不僅學識淵博,而且關注百姓生活。519年以前,池州一直大旱,田間顆粒無收,在池州百姓發生嚴重的饑荒時,蕭統(昭明太子)目睹這一切,多次上書給皇上,親自安置送糧賑災,才使池州百姓度過劫難。在蕭統逝後,池州百姓哭聲一片,因敬昭明之德,仰昭明之才,特向朝廷請來了昭明的衣和帽子,在昭明生活過的秀山建造了昭明太子的衣冠冢和太子廟。世世代代都供奉着昭明的牌位(稱作“案菩薩”)至今。

昭明釣臺

昭明太子與貴池有着特殊的關係,貴池當年叫石城,是昭明的封邑,昭明是貴池人民心目中的救世主。天監年間,石城大旱,田地龜裂,禾苗枯死,赤地千里,餓蜉遍野。昭明太子聞訊趕來石城,開倉放糧,救濟災民,深受百姓愛戴,頌爲救星,視作神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