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中國歷史人物簡介:惠施

中國歷史人物簡介:惠施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9W 次

惠子(約前370年—前310年),名施,華夏族,戰國中期宋國(今河南商丘)人。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學家,是名家學派的開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施是合縱抗秦的最主要的組織人和支持者,他主張魏國、齊國和楚國聯合起來對抗秦國,並建議齊、魏互尊爲王。後又爲伐齊存燕使趙。

中國歷史人物簡介:惠施

  人物生平

主要在魏國生活的惠施學識很淵博,魏惠王十分讚賞他的博學,經常聽他講學,還十分器重他,拿他與管仲相比。當然,惠施對魏王也很忠誠,作爲合縱抗秦的倡導者,他在各國享有很高的聲譽,因此,常被魏惠王派到其他各國處理一些外交事務。

張儀來到魏國後,打算爲秦連橫,一起進攻齊楚。惠施因與其政見不合被迫離開了魏國。

他先到楚國,又回到家鄉宋國,在那裏遇見並結識了莊子,與之交遊甚好。後來魏惠王離世,張儀失寵離開,他又得以重回魏國。

惠施爲魏國制定了很多法律,但因其著作散失,這些都沒能流傳下來。《莊子·天下篇》用“惠施多方,其書五車”來形容惠施的知識淵博,藏書也很多。成語“學富五車”便是由此而來。

惠施十分善辯,常與莊子討論問題,其中,濠上觀魚的故事,就是兩人的著名辯論。

莊子與惠施交遊於濠水的橋上,看見水中魚兒悠然戲水,便說道:“你看魚兒在水中多麼快樂呀!”

惠施反駁道:“你又不是魚,怎麼知道魚快不快樂?”

莊子回答說:“你又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快不快樂?”

惠施很機敏,立刻利用莊子的邏輯反駁莊子:“我不是你,當然不會知道你的想法,但是有一點很清楚:你也不是魚,所以你也不可能知道魚是否快樂。我們沒必要再爭論下去了!”

辯論到這裏,莊子本已無話可說,因爲惠施用的正是莊子的論據。然而,莊子突然話鋒一轉道:“那我們就再回到剛纔的對話,你問我,‘你怎麼知道魚快不快樂?’既然你這樣問了,你便是已經知道我知道魚是快樂的了,否則怎麼會這樣問呢?那麼,現在我可以告訴你:我是在這濠水橋上知道的!”

這則故事被記載在《莊子·秋水篇》裏。惠施死後,莊子曾感慨世上再無可言之人……惠施主張廣泛地分析世界上的事物,認爲在廣袤無垠的宇宙裏,任何時間、空間上的差異都是微不足道的,萬物的相同和相異都是相對的,是在不斷變化的,看似相異的對立之中有着同一性,這便是“合同異”。

爲此,惠施提出了“歷物十事”等命題來進行論證。《莊子·天下篇》記載了這十個論題,後世稱之爲“惠施十事”。比較著名的有:“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

惠施說的“萬物畢同畢異”,是指萬物各有一個“自相”,例如一胎裏生不出兩個完全一樣的兄弟;一棵樹上開不出兩朵完全一樣的花;一朵花上找不出兩片完全一樣的花瓣……這便是萬物的“自相”。

有自相,所以“萬物畢異”,但萬物卻又都有一些“共相”。

例如男女有別,卻同是人;人與禽獸有別,卻同是動物;動物與植物雖有別,卻同是生物……這便是萬物的“共相”。有共相,所以“萬物畢同”。

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惠施的這一思想與莊子“齊萬物爲一”的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

從整個名辯思潮的發展來看,惠施與一般只着眼於社會政治倫理問題研究和只停留於思維形式研究的諸家不同,他是先秦時期注重研究自然,頗具科學精神的一位思想家。他注重從事物的聯繫和發展來看待事物的差異,發現差異的相對性,這對當時以靜止觀點看待實物的形而上學思想是不小的衝擊,在中國古代哲學上具有積極的進步意義。但他過分誇大了事物的同一性,忽視了個體的差別和相對穩定性,因而又走向了哲學的另一個極端—相對主義的錯誤。[1]

《戰國策》是這樣記載的:

張儀逐惠施於魏。惠子之楚,楚王受之。馮郝謂楚王曰:“逐惠子者,張儀也。而王親與約,是欺儀也,臣爲王弗取也。惠子爲儀者來,而惡王之交於張儀,惠子心弗行也。且宋王之賢惠子也,天下莫不聞也。今之不善張儀也,天下莫不知也。今爲事之故,棄所貴於讎人,臣以爲大王輕矣。且爲事耶?王不如舉惠子而納之於宋,而謂張儀曰:‘請爲子勿納也。’儀必德王。而惠子窮人,而王奉之,又必德王。此不失爲儀之實,而可以德惠子。”楚王曰:“善。”乃奉惠子而納之宋。惠施是戰國時的名士。《戰國策·魏二》、《韓非子.說林上》記載說,惠施的友人田需一度受到魏王的器重和寵用,惠施於是告誡他說:“你一定要很好地對待魏王身邊的人。比如那楊樹,橫着栽下能生存,倒着栽下能生存,折斷栽下它也能生存。但是如果十個人栽它而一個人拔它,那它就難以生存了。十個人栽這一易生之物,卻抵不過一個人的破壞,原因就在於栽起來困難,而拔除它很容易。你今天雖然能使自己受器重於君王,但如果想要除掉你的人多了,你必定就很危險。”

田需受到魏王的器重,一定具有他取得魏王器重和賞識的某方面能力。然而,不管田需的個人能力有多大,都不能必然地保證他長久地受到君王器重,因爲魏王作爲一國君主,他處在國家政治活動圈的中心,受到許多公侯大臣和左右侍臣的拱圍,他必有自己身邊的一批親信之人,這些人物參與他的決策和用人,影響他對事物的判斷,甚至會動搖他的某些既成觀念,田需如果不能爭取到這批人物的認可和支持,那他們必然要在魏王面前詆譭田需,最後勢必動搖魏王對田需的信任,使田需失去已經獲得的寵信地位。

楊樹是一種易生之物,但它一經栽下,卻經不起一人的拔除,要想使它生存下去,就必須戒除任何人的拔除。同樣,田需雖有贏得君王重用的能力,但他也經不起人們的詆譭,要想取得君王的長久信任,也必須防止人們在君王面前的詆譭。惠施把這一道理明白地告訴了田需,從而教給了他一種實用的保寵之方。

惠施的保寵之方向人們無意間透露了社會生活的複雜性,它告訴人們,一個人在社會上受器重的程度,不僅取決於他的個人能力,而且取決於他與周圍世界的人際關係,取決於他聯繫大衆的程度。良好的人際關係能夠保證個人的潛在能力得以在社會上實現。

惠子死後葬於現的滑縣八里營鄉冢上村,佔地4000平方米,高於地面30多米。後人稱之謂惠子冢。冢內建有磚砌墓,外用土封,上建三宮殿、琉璃殿、鐘樓、鼓樓等,民國年間全部拆掉。冢下爲龍山文化遺址,目前保護較好,爲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思想體系

  文學

《莊子·天下》說:"惠施多方,其書五車。"是說他知識淵博,書也很多。有個名叫黃繚的人問惠施"天地所以不墜不陷、風雨雷霆之故",他不假思索,隨口回答,說得頭頭是道,可惜他的著作早已失傳,否則當是最有價值的科學遺產。《莊子》保存了惠施的"歷物十事",②即分析物理的10 個命題。《荀子》、《韓非子》和《呂氏春秋》等書也保存了一些惠施著作的片斷。我們分析惠施的思想,主要是根據《莊子·天下》的"歷物十事"。

惠施的"歷物十事"貫穿着"合同異"的思想,他是名家"合同異"派的代表人物。他說:"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這裏是指事物本身的同一與差別的相對性。"大同"和"小同"有差異,這就叫"小同異";萬物都相同又都不同,這就叫"大同異"。什麼是"大同"呢?比如馬;凡是屬於馬這一類動物都包括在內,這就是"大同"。其中黑馬、白馬、大馬、小馬等等又有差別,這叫着"小同"。馬這個大類概念與黑馬、白馬這些小類的概念有差別。如果從相同的方面看,這些都是馬。由此可以推知,萬物都有相同的一面。如果從不同的方面看,這些馬又都有差異。由此可以推知,萬物都有不同的一面。惠施對事物的統一和差別的相互關係,有一定的認識。他認爲事物都有相同之處,同時又有差別。事物的相同和差別是相對的,它們同處於統一體之中。然而惠施特別強調事物的差別是相對的,相同纔是絕對的,所以他得出萬物"畢同"的結論。這樣就把相同的事物和不同的事物都抽象地統一起來。他更進一步推論出:"氾愛萬物,天地一體"的結論。《呂氏春秋》說:"天地萬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謂大同。"①這是對惠施"氾愛萬物,天地一體"的解釋,這已與莊子的"萬物皆一也"②很接近了。但是,惠施的思想與莊子的相對主義還不能等同。莊子的`相對主義否認事物之間有質的差別,實際上是否定了事物的客觀存在。惠施並沒有完全走入這樣的主觀主義。惠施對"大同異"、"小同異"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進行了分析,看到了其間的變異,只有這樣分析,才能如實反映客觀事物。而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又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缺一不可。因此,主張"合同異"的惠施,也不可能絕對不講"離"。同樣道理,主張"離堅白"的公孫龍,也不可能絕對不講"合"。不過,惠施雖然講"離",但最終還是講"合",而公孫龍雖然講"合",但最終還是講"離"。由此可見,惠施着重在概念外延的擴大,而公孫龍則着重在內涵的分離。這樣看來,"合同異"、"離堅白"兩派的名稱還是符合惠施、公孫龍思想實際的。

惠施的"歷物十事"研究的對象是物質世界。他善於對物質世界的本質和規律作出哲學的概括。在"名"、"實"關係上,他是從現實存在出發的,承認"實"是第一性的,而"名"是"實"的反映,是第二性的。他和公孫龍的詭辯是有所區別的。

  哲學

惠施和鄧析、公孫龍一樣,是名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也和墨家一樣,曾努力鑽研宇宙間萬物構成的原因。據說,南方有個奇人叫黃繚的,曾詢問天地不塌不陷落以及風雨雷霆發生的原因,惠施不假思索,立刻應對,“遍爲萬物說”(《莊子·天下篇》)。莊子曾說惠施“以堅白鳴”(《莊子·德充符篇》),批評惠施“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堅白之昧終”(《莊子·齊物篇》)。可知惠施的論題,主要的還是有關宇宙萬物的學說。他的著作已經失傳,只有《莊子·天下篇》保存有他的十個命題。

惠施的十個命題,主要是對自然界的分析,其中有些含有辯證的因素。他說:“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大一”是說整個空間大到無所不包,不再有外部;“小一”是說物質最小的單位,小到不可再分割,不再有內部。

這和後期墨家一樣認爲物質世界是由微小的不可再分割的物質所構成。萬物既然都由微小的物質構成,同樣基於“小一”,所以說“萬物畢同”;但是由“小一”構成的萬物形態千變萬化,在“大一”中所處的位置各不相同,因此又可以說“萬物畢異”。在萬物千變萬化的形態中,有“畢同”和“畢異”的“大同異”,也還有事物之間一般的同異,就是“小同異”。他把事物的異同看作相對的,但又是統一在一起的,這裏包含有辯證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