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中考作文 > 【實用】中考作文600字彙總四篇

【實用】中考作文600字彙總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5W 次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考作文600字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中考作文600字彙總四篇

中考作文600字 篇1

她,沒有沉魚落雁的容貌,沒有任何獨特的才藝,更加沒有無人能及的智慧,然而,她卻是世界最富有的人。因爲,她給予了愛,收穫了愛。

她18歲那一年離開家鄉馬其頓,來到了那個素有“惡夢之城”之稱的加爾各答。在那兒,她看見有病的人無人照看,孤獨的男人們和女人們躺在街上等死,成千上萬的失去父母的兒童四處遊逛……她感覺到了,感覺到了心靈的震憾;她聽到了,聽到了那一聲聲的呼喚,尋求她的幫助的吶喊。她脫下修女服,開始了她的救助窮人的工作。

她擁護自己的愛心和行動,用自己至真至善的心靈,幫助那些困難的人們。在街頭,她親手握住快要死的窮人的手,給他們臨終前最後一絲溫暖;在醫院,她這個受着病痛折磨的瘦小的修女親吻艾滋病患者的臉龐,爲他們籌集醫療費用;在戰爭中,她給柬埔寨內戰中被炸掉雙腿的難民送去輪椅,也送去了生活的希望;在危房下,她細心的從難民潰爛的傷口中撿出蛆蟲,幫助他們減輕痛苦……。

她無私奉獻着自己的青春,在她心靈中有一盞明亮的燈,它時時刻刻發出光和熱,溫暖着窮苦人民的心靈,點燃他們生活的希望和信心。因此,她贏得了那些受到她的幫助的人們的尊敬與愛戴。

1979年,她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面對着巨大的榮譽,她平靜的答道:“今天,我來接受這個獎項是代表世界上的窮上、病人和孤獨的人。這個獎是對貧窮的世界的承認”。

她就是特蕾沙修女,一位滿臉皺紋,瘦弱文靜的修女,她用自己樸實的語言提醒大家關注貧困的世界。1997年,她去世了,印度政府爲她舉行國葬,全國哀悼兩天,無數人民冒着傾貧大雨走上街頭,爲她送行。

美不僅是外在的容貌,漂亮的衣服,更應該是愛的代名詞,美只有與愛相結合才能散發出永恆的魅力。

愛心如水,心地清澈如水,本性柔和如水,虛懷沉默如水,只要每一個人,心中充滿愛心,樂於助人,世界纔會美好,善良與微笑結緣,纔會煥發出最美的光彩。

中考作文600字 篇2

只要我們心中有愛,我們就會發現——人間處處有真情。真情的含義很深,它包含無數的愛,只要有愛,就有真情。

在我心裏就埋藏着這樣一件事,是我親眼見到的,那愛是那麼的深,那麼的無微不至……

那是一個寒冬的深夜,時鐘已敲過十二下,可對我這夜貓子來說,這正是我活動的時候。從屋裏哪出一個洗得發亮的蘋果,披上一件厚得不能再厚的棉衣。我站在陽臺欣賞着這寒冬的深夜,天上沒有星星,很黑,只有月亮孤零零的,它發出微弱的光,正在這時,一陣小孩“哇哇”大哭的聲音傳到了我的耳邊。我隨聲望去,只見對樓的四樓裏的燈打開了,不是很亮,有些微微暗黃,但還看得清裏面的人在幹嗎。我打趣地向那望去,原來是她家的小孩哭了,只好起牀看看。那小孩看起來才一歲左右,很小,她的樣子看不清楚,畢竟離得還是瞞遠的嘛!

只見她母親披着一見不算太厚的小棉衣,好象有些發抖。呵,的確啊,她穿得那麼薄。她急急忙忙的幫孩子換尿布,這下,那可愛的小孩子總算安靜了。可她媽媽還是不肯睡下。她發抖着,這可以從她唱的搖籃曲中聽出,雖然隱隱約約,但還是可以聽出,因爲夜實在是太安靜了,我覺得好奇怪,爲什麼她媽媽幫她換完尿布,她也安靜的睡着了,可她媽媽還是把她摟在懷裏,不看睡下呢?突然,我隱隱約約的看見從那母親的眼裏流下一顆晶瑩透明的東西,我知道,那是滾滾淚水,她爲什麼要哭?我有點莫名其妙。

第二天,我才知道,原來那孩子剛生下來就有病,是個不健康的孩子。我的.記憶中,只要生出來的孩子有病,大多數母親都會把孩子丟棄,再生一個。而這位母親她沒有,她沒有丟棄她的孩子,即使她家不算很富裕。她是一個好母親,母愛是偉大的,是的,的確如此……

晚上,我再次看到如此的情景,而不同的是,這次我哭了,流下了熱淚,因爲我明白一點:人間處處有真情!只要有愛,就有真情存在!

中考作文600字 篇3

成長的記憶

1.內容具體,有真情實感; 2.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3.不少於600字。

成長的記憶

“咦,這條路呢?”我自言自語着。

我呆滯站在一條整齊的水泥路上,一臉迷茫的望着前方那個曾經是我兒時的“天堂”

一頭短髮,一雙明亮的眼眸,一副充滿好奇的表情。我彷彿回到了過去。

小時候的家,後面不遠處有一片很小的“森林”。森林的深處不時傳來各種清脆的蟲鳴聲。每縫放學,我都會和同伴們三五成羣地去“森林”裏探險,有一次,我發現了一棵挺奇特的樹,我就在樹的一側較低處刻上了一個符號,並埋下了我當時全部的“家當”。

兒時的夜晚,是一天中最愜意的時光,奔跑在門前不遠處一片草地上,呼吸着新鮮的空氣,觸摸着撲面而來花草的芬芳。累了,往地上一躺,幻想着:將來要做一個大英雄....

七歲的一個陰天,媽媽高興地打着傘來接我,說是我們搬家了。

一陣剎車聲,一棟大大的房子聳立在我們面前,到新家了。環顧四周,乾淨的牆壁,整淨的傢俱······

這個週末,我路過以前的家,已經變成了一個“設施工地”牌子。我萬般失望地尋找着兒時埋下的“寶藏”。

一棵參天大樹下,我在努力尋找兒時刻下的標誌,可是沒有任何發現,我突然想到:樹也回長高的啊!擡起頭來,終於找到了那棵"x"標誌,我有點感動地撫摸着大樹,這麼多年,它一直和我一起在長,我深情地注視着這棵大樹,好像遇到了分別已久的故友一樣。

一陣寒風吹來,我不由得囉嗦了一下,披上了外套。平靜的晚自習添了幾分寒意。我停下了手中的筆,望着教室牆壁的瓷磚想:爲什麼我小時候不願意上幼兒園……

中考作文600字 篇4

人生在世,免不了與人交往;與人交往,就免不了大事兒小事兒;有了大事兒小事兒,就免不了磕磕絆絆。面對這些磕磕絆絆的時候,我們該用何種態度來處理呢?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謙讓是一種禮儀,也是一種美德。孔融祖父六十大壽的時候,他才四歲。當時來了很多客人,有一盤酥梨,放在壽臺上面,母親叫孔融把它分了。於是孔融就按長幼次序來分,每個人都分到了自己應得的一份,唯獨給自己的那一個是最小的。父親奇怪地問他:“別人都分到了大的梨子,你自己卻分到小的,爲什麼呢?”孔融從容答道:“樹有高的和低的,人有老的和小的,尊敬老人孝敬長輩,是做人的道理!”孔融小小年紀就如此謙讓,我們遇到麻煩事兒的時候,難道還不如一個四歲的娃娃?

“讓廉頗,大局爲重,憑的是一腔熱情。”退讓,對於強者來說,是一種謙和,也是一份灑脫。藺相如因公被趙王封爲上卿,地位在廉頗之上。廉頗不服氣,所以處處刁難藺相如。藺相如爲避免與廉頗發生衝突,處處退讓。大家很疑惑,藺相如卻說:“吾所以爲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正因如此,纔有了“負荊請罪”,纔有了“將相和”的美談。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古往今來,遇事忍讓的故事數不勝數,“六尺巷”的故事更是傳爲美談。清朝康熙年間大學士張英與一位姓葉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兩家比鄰而居,都要起房造屋,爲掙地皮,發生了爭執。張老夫人便修書北京,要張大學士出面干預。張大學士看罷來信,立即作詩勸導老夫人:“千里捎書只爲牆,再讓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老夫人見書明理,立即主動把牆往後退了三尺。葉家見此情景,深感慚愧,也馬上把牆讓後三尺。鄰里之間相互忍讓、相互諒解,還有什麼問題解決不了呢?

讓,是待人接物的素養;讓,是寬宏大量的胸襟;讓,是聰明睿智的取捨。只要我們遇事“謙讓、退讓、忍讓”,生活中就會少了一些煩惱,而多了許多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