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中考作文 > 中考勵志作文錦集五篇

中考勵志作文錦集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6W 次

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考勵志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考勵志作文錦集五篇

中考勵志作文 篇1

執着,是邁向成功的鋪路石,是攀登高峯的墊腳石,是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夥伴。

執着是不到最後決不放棄,只要有1%的機會就做出100%的努力,全力以赴的爭取勝利。這種執着往往會創造出驚人的力量,產生意想不到的結果。許多體育比賽莫不如此。今年九運會乒乓球男雙決賽中,劉國正與馬林在落後兩局的嚴峻形勢下仍然穩紮穩打,執着的追求着冠軍。最後,奇蹟出現了,他們連扳三局,反敗爲勝,將對手斬於馬下,將金燦燦的獎牌收入囊中。勝利的光環永遠屬於那些執着的披星戴月、永不言敗的趕路人。

執着,就是精誠所致,金石爲開。愚公不怕移山之難,發動子子孫孫都來移山,結果感動了天敵,命令二神搬走了大山。一滴水的力量是微弱的,但這微弱的力量一點一滴的凝聚起來,執着的、堅持不懈的向着一個目標滴去,竟然穿透了堅硬的石頭!八年抗戰的道路是漫長的,而敵人又很強大但中華民族正是靠着堅韌不拔的執着精神一步一步地走來,經過了戰略防禦、戰略相持階段,最後大舉反攻,逐步地將日本鬼子趕出中國。“紅軍不怕長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也正是帶着對新中國的執着追求,紅軍在敵人的圍追堵截以及惡劣的自然環境下,征服了千山萬水,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奇蹟。中國足球隊在征戰世界盃的漫漫長路中,經歷了44年的漫長等待,經歷了多少次與世界盃擦肩而過之後,可謂歷盡苦難,癡心不改。依然執着的追尋着世界盃之夢。終於,苦天不負有心人,在中國隊第七次向世界盃發起進攻時,賽程尚未結束,中國隊就已歷史性的進入了世界盃的大門。

任何體育比賽以及人生的競技都必須依靠執着。開始領先者未必就是勝利者,披冠折桂者正是笑到最後的。

與執着結伴同行,你將無悔這一生,無論成功與否。

中考勵志作文 篇2

她,沒有沉魚落雁的容貌,沒有任何獨特的才藝,更加沒有無人能及的智慧,然而,她卻是世界最富有的人。因爲,她給予了愛,收穫了愛。

她18歲那一年離開家鄉馬其頓,來到了那個素有“惡夢之城”之稱的'加爾各答。在那兒,她看見有病的人無人照看,孤獨的男人們和女人們躺在街上等死,成千上萬的失去父母的兒童四處遊逛……她感覺到了,感覺到了心靈的震憾;她聽到了,聽到了那一聲聲的呼喚,尋求她的幫助的吶喊。她脫下修女服,開始了她的救助窮人的工作。

她擁護自己的愛心和行動,用自己至真至善的心靈,幫助那些困難的人們。在街頭,她親手握住快要死的窮人的手,給他們臨終前最後一絲溫暖;在醫院,她這個受着病痛折磨的瘦小的修女親吻艾滋病患者的臉龐,爲他們籌集醫療費用;在戰爭中,她給柬埔寨內戰中被炸掉雙腿的難民送去輪椅,也送去了生活的希望;在危房下,她細心的從難民潰爛的傷口中撿出蛆蟲,幫助他們減輕痛苦……。

她無私奉獻着自己的青春,在她心靈中有一盞明亮的燈,它時時刻刻發出光和熱,溫暖着窮苦人民的心靈,點燃他們生活的希望和信心。因此,她贏得了那些受到她的幫助的人們的尊敬與愛戴。

1979年,她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面對着巨大的榮譽,她平靜的答道:“今天,我來接受這個獎項是代表世界上的窮上、病人和孤獨的人。這個獎是對貧窮的世界的承認”。

她就是特蕾沙修女,一位滿臉皺紋,瘦弱文靜的修女,她用自己樸實的語言提醒大家關注貧困的世界。1997年,她去世了,印度政府爲她舉行國葬,全國哀悼兩天,無數人民冒着傾貧大雨走上街頭,爲她送行。

美不僅是外在的容貌,漂亮的衣服,更應該是愛的代名詞,美只有與愛相結合才能散發出永恆的魅力。

愛心如水,心地清澈如水,本性柔和如水,虛懷沉默如水,只要每一個人,心中充滿愛心,樂於助人,世界纔會美好,善良與微笑結緣,纔會煥發出最美的光彩。

中考勵志作文 篇3

生活因挫折更精彩

夜深了,月光透進了窗扉,撒了一地。我獨自坐在書桌前,任憑眼淚“叭嗒,叭嗒”地打溼那份分數少得可憐的試卷。初中勵志類作文。

這次期末考試,我又是遠遠沒有達到預想的結果。我委屈,爲什麼我付出了那麼多,但每次連一點收穫都沒有,我怨老天不公。不覺又想起了那挑燈夜讀的情景,又想起父母爲我送來麪包和牛奶的情景。爲什麼,爲什麼,難道我真不是學習的那塊料嗎?

算了,不去想它了,開燈看一看課外書吧,我拉亮了檯燈。發現桌上的餅乾渣在動,我推了推眼鏡,想看個清楚,只見幾隻螞蟻在搬這餅乾渣,餅乾渣一動一停,好像它們搬起來很費勁,真有意思!我拿來放大鏡,想仔細看一看這些小東西。我還要給它們設點“障礙“。我將鉛筆放在它們面前,只見它們要改變方向,結果被我用筆團團圍住,看它們這回怎麼辦!我用放大鏡仔細觀察,一個帶頭的螞蟻首先爬上了筆,這就像一個指揮官,陸續又有幾隻螞蟻爬上來,它們想用力將餅乾渣託過去,可是試了幾次都沒有成功,那隻帶頭的螞蟻將餅乾渣擡起來,後面的螞蟻用力推,就這樣花了大約三十分鐘,餅乾渣終於被螞蟻從鉛筆上運了過去。

我突然領悟到,連這麼小的螞蟻面對挫折都毫不喪氣,我們人類更應該敢於面對挫折,我又想起:愛迪生的實驗室被炸,面對這樣的挫折,愛迪生沒有喪失鬥志,而在短短的三週內,便成功地發明了留聲機;貝多芬雙耳失聰,對一個音樂家這無疑是最大的挫折,而貝多芬面對挫折卻絲毫沒有退縮之意,他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就這樣貝多芬創作了舉世聞名的《命運》交響曲。

人生路上有風有雨,到處是荊棘叢生,只有我們去奮鬥,去拼搏,就一定會有鮮花和掌聲在等待着我們。名人說過,挫折對無能的人是一個無底深淵,而對那些敢於面對挫折的人來說,它是一塊成功的踮腳石。

我又再一次打開課本,這時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射進屋內,在哪摔倒,就在那爬起來。我笑了,挫折,我向你挑戰,生活因挫折更精彩。

後記:我後來的成績如芝麻開花節節高,我感謝那個不眠夜,在那個夜晚我品味了挫折,讀懂了它的內函,我感謝挫折!

它厚厚的手掌,粗粗的手指,上面還長滿了老繭,誰都會認爲那是雙男人的手,但它是我外婆的手。

那是一雙粗糙、長滿老繭的手。

小時候,依偎在外婆的身邊,我總會輕輕地外婆說:“婆婆,我背上癢。”這時的她,親切地對我笑了笑,將那雙寬大、粗糙的手伸進我的衣服裏,輕輕地上下地移動,只覺得她手上的老繭在我的背上滑過,真舒服!就這樣便在外婆的懷抱中睡着。那種感覺真舒適、親切。

那是一雙靈巧、細心的手。

有時媽媽工作忙會把我放到外婆家,年紀小小的我根本不懂得打扮自己,蓬着一頭又長又多的頭髮真不知道該怎麼辦。外婆看到後,笑着說:“我來給你梳頭吧!”我遲疑地走過去,坐在外婆身邊,只見外婆拿起一把木梳,小心翼翼地輕輕地按住我的頭,把頭髮梳通順,我會因爲頭髮打結感覺到有點痛,稍微一動,外婆就會心疼地說:“很痛嗎?”於是更加小心認真了。接着她把頭髮分成兩半,用一根紅色的繩子一頭咬在嘴邊,一頭一道一道綁在頭髮上,很熟練地,又輕輕紮了一個小蝴蝶結,然後她又把我鬆散的頭髮綁成麻花辨,看着我可愛的樣子,外婆開心地笑了。雖然外婆是個農村婦女,她的手仍和小姑娘一樣靈巧。

那是一雙結實、有力的手。

在烈日下,外婆用手扛起一袋袋水泥,簡直比有些男人還有力。種莊稼的時間到了,她總是在田地裏奔波,親手種下一片片稻田。忘不了一個冬天,我們都冷得把手縮進衣服了,外婆爲了不讓莊稼凍死,用塑料棚將莊稼蓋起來,她的手不停地在田地間舞動,像一隻冬日裏飄揚的蝴蝶。而親眼看到那雙手,才發現已被凍得乾裂,一條條血絲刺進我的心中。雖然外婆年歲已不小,可她的手仍然是那麼結實、不怕痛。

忘不了那雙粗糙、長滿老繭的手,忘不了那雙靈巧、細心的手,更忘不了那雙結實、有力的手。

中考勵志作文 篇4

人生如此,只要種子還在,希望就在。

很久以前,爲了開闢新的街道,拆除了許多陳舊的樓房。然而新路卻久久沒有開工,舊樓房的地基在那裏,任日曬雨淋。

有一天,一羣自然科學家來了這裏,他們發現,在這一片多年來未見天日的地基上,這些日子裏因爲接觸了春天的陽光雨露,竟長出了一片野花野草。奇怪的是,其中有一些花草卻是當地從來沒有見過的,它們通常只生長在地中海沿岸國家。這些被拆的樓房,大多都是建造的,大概花草的種籽就是那個時侯被來了這裏。它們被壓在沉重的石頭之下面,一年一年,幾乎已經完全失了生存的機會。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一旦它們見到了陽光,就立即恢復了生機,綻開了一朵朵美麗的鮮花。

小小的種子真令人驚歎,它們是如此的脆弱卻又如此的堅韌,即使在沉重的壓力下,數百年,它們依然能夠保持自己鮮活的生命。一旦雨露滋潤,它們便又煥發出了生機,一粒種子,即使被埋沒數百年,依然蘊藏着生的希望,那麼一個人,當他處於困境時,又能如何呢?有一年,一支探險隊進入撒哈拉沙漠的某個地區,在茫茫的沙海里跋涉。陽光下,漫天飛的風沙像炒紅的鐵砂一般,撲打着探險員的面孔,口渴似炙,心急如焚——大家的水都沒了,這時,探險隊長拿出一隻水壺,說:這裏還有一壺水,但穿越沙漠前,誰也不能喝。一壺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之源,成了求生的寄託目標。水壺在隊員手中傳遞,那沉甸甸的感覺使隊員們瀕臨絕望的臉上又露出堅定的神色。終於,探險隊頑強地走出了沙漠,掙脫了死神之手。大家喜極而泣,用顫拌的手擰開那個水壺——緩緩流出來卻是沙子!炎炎烈日下,茫茫沙漠裏,真正救他們的,又哪裏是那一壺沙子呢?他們執着的信念,已經如同種子,在他們心裏生根發芽,最終領他們走出了“絕境”。

事實上,人生從來沒有真正的絕境。無論受多少艱,無論經歷多少苦難,只要一個人的心還懷着一粒信念的種子,那麼總有一天,他就能走出困境,讓生命重新開花結果。人生如此,只要種子還在,希望就在。

中考勵志作文 篇5

小時候,家裏老屋拐角處的屋檐底下,鑲着一塊青石板。每逢下雨的時節,雨水會順着屋檐彙集而下,滴在青石板上。

那年月,沒有電視、報紙,可閱讀的書籍也很少,除了教科書之外,幾本搜刮來的小人書早已滾瓜爛熟。沒有喜歡的娛樂消遣的時候,坐在小板凳上發呆,也是一項可以反覆運用的消遣方式。

發呆並不需要十足的場景。你只需把心收攏,把眼光投向一個固定物,或者射向那遙遠的未知,一切便安然就緒。一個人的時候,我常對着天空發呆。而在這樣的一個雨季,足不能出戶,又無一件饒有興趣的事可做,那麼,發發呆便是最好的選擇了。

雨,時常會攪擾我的靜默。雨點們就像一隻只小蝌蚪一樣,擠進我的視線。屋檐下的地面,經過雨點的多次擊打,已經形成了一條細長的溝壑。而那塊青石板,似乎沒有絲毫的損傷。雨點掉落在它的表面,又被無情地彈射回來。“滴水穿石”忽然躍入我的腦海。如果可以,那又需要經歷多少歲月的敲打呢?我暗自思忖。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青石板依舊完好如初。因爲求學,我離開了家鄉。在那些離鄉背井的日子裏,我的心變得浮躁與忙碌。漸漸地,故鄉遠離了我的視線,同時遠離的還有那些發呆的日子裏的一個個遐思。

多年之後,我忽然想起了那塊青石板。只是不知道它是否一如從前那樣完好無損。於是,藉着一次探親的機會,我終於解開了心中的謎團。

青石板還在原地。只是在雨水“滴答”的地方,明顯出現了一些“凹”痕。

很多時候,僅憑我們的肉眼,並不能立即看不出事物的某些細微變化,但是時間就像是一架高倍顯微鏡,讓我們能清晰地感知事物任何最細微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僅僅反映在事物的表面,也體現在事物的內在特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