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中考作文 > 【熱門】中考作文6篇

【熱門】中考作文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3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考作文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門】中考作文6篇

中考作文 篇1

快樂是什麼?就是誰少吃一口東西,讓誰多吃一口東西。

——題記

爸爸和媽媽的心中都有一個小九九,爲了他們所愛的人,計算着一道又一道加減法。

中秋節,一家人在一起本來快快樂樂的。可家裏多了兩桶好米,爸媽間竟少了一份寧靜。

爸爸的戰友來我家串門,帶來一箱大米。他說,雖然大米只有10斤,但這不是一般的大米。它不但是綠色食品,還經過了精細加工,市面上10塊錢一斤。

戰友走後,爸爸打開彩色的紙箱子,裏面是兩個精緻的鐵桶,封閉嚴密,設計得十分講究,每個鐵桶裏裝了5斤大米。

爸爸想了想對媽媽說:“這麼貴的大米,自己吃有些捨不得,不如送人。”媽媽白了他一眼說:“一共就10斤大米,送人太少了。再說,咱們平常也不可能花錢買這麼貴的大米吃,有人送,就應該嚐嚐。”爸爸搖搖頭說:“送人能換個人情,交個朋友。自己吃了能得啥?”媽媽點了他腦門一下:“就你會打算,連好大米都捨不得吃,天天把朋友掛在嘴邊,朋友好不好也不差這點大米。”爸爸說媽媽不明事理,告訴她,古時候講的“八拜之交”都是從窮的時候結交下的。媽媽說爸爸讀書讀傻了,“醒醒吧,這又不是古代。古時候好,找古人過去吧!”

真是清官難斷家務事,最後還是我提議:“你們倆一人一份,自己隨便處理。”

其實爸爸早就留了個心眼兒。晚上,趁媽媽不在家,他讓我把大米給爺爺送去。“你爺爺辛苦一輩子,也沒吃過這麼貴的大米,讓他老人家嚐嚐吧。”

少了一桶大米,媽媽連問都沒問,爸爸還挺佩服她的守信。

過了兩天,姥姥叫我們一家去吃飯。爸爸無意間竟發現姥姥家有一桶精裝大米,他明白了,媽媽說自己嚐嚐,但最後也沒捨得吃。他倆的心中都有深深惦記着的人。

家裏少了兩桶米,愛的港灣又恢復了寧靜。

兩桶米,在爸爸媽媽算來算去,加加減減中,我感受到了一份別樣的溫情!

中考作文 篇2

情感真切充沛有兩層含義:一是情感要真,不能爲情造文,更不能無病呻吟;二是情感要飽滿充實,做到“情動於中而行於言”。要做到情感真切充沛,考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一、事件真實,有感而發

有的同學在寫作上下了很大功夫,可是寫出來的作文卻不感人,主要原因是敘述的事件不夠真實。只有真實的事件,纔能有感而發,才能引起讀者共鳴。如魏巍的《我的老師》中,所寫的蔡芸芝老師就是實有其人,文中所敘述的七件事也都是真實發生過的。因此,作者在敘述過程中,才能不時被這些事所感染。敘述第一件事“她從來不打罵我們”後,作者寫道:“我用兒童狡猾的眼光察覺,她愛我們,並沒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們是多麼善於觀察這一點啊。”這種學生愛老師,老師愛學生的感情就顯得非常真實。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我們在寫記敘文或小小說的時候,也可以虛構,但這種虛構是建立在生活基礎上的(即生活中這樣的事確實存在過或將來會發生),也非憑空編造。都德的小說《最後一課》即是如此。普魯士軍隊侵佔了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強迫這些地方的學校改學德語,這樣的事情是真實存在的。

二、抓住細節,精心雕琢

朱自清的《背影》何以如此動人?那是因爲作者抓住了父親幾次“背影”的細節,尤其是爲“我”買橘子過鐵道時的細節,作了細緻的描繪。如:“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是對父親外貌和動作的細節描寫,字裏行間飽含着作者對父親的拳拳之心,和父親不顧年邁親自爲兒子買橘子的深沉的愛。生活中每個人的外貌和動作等都有其各自的特點,抓住這些細節作精心描繪,你的情感也就自然地融入其中了。

三、融情於景,情景交融

“一切景語皆情語。”情與景總是不可分割的。有時候我們只要把景物描繪出來,情感和心情也就表現出來了。如魯迅的《故鄉》開頭:“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着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這幾句深冬荒涼景色的描寫,就將“我”悲涼的心情融入了其中。

此外,還可以融情於事,即在事件的敘述中,不動聲色地融入自己的情感。

真題再現

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陶淵明的“閒”;“可以調素琴,閱金經”,這是劉禹錫的“閒”;“月色入戶,欣然起行”,這是夜遊承天寺的蘇軾的“閒”……閒中有愉悅,有閒適,有悠然,有豁達,有淡泊……

日月星辰,山林湖泊,花鳥蟲魚……琴茗書畫,吟詠歌舞,靜思遐想……田野村莊,萬家燈火……皆爲“風光”。生活體悟,萬千種種。

請以“閒對風光獨自遊”爲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自選文體(詩歌除外),不少於600字;(2)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感情真摯,不得抄襲;(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4)請認真書寫。

試題解讀

此題是一道提供材料的全命題作文。文題分爲三個元素,即“閒”“風光”“獨自遊”。

從第一段材料可以看出,“閒”和“獨自”是相呼應的,因爲“獨自一人”,所以“清閒”;因爲“心境恬淡”,所以“悠然自得”。第二段材料提示了文章的主體——“風光”,可以是自然景色,可以是人文意象,也可以是心之所愛。

就整個文題來說,意即閒時(或褒或貶,可以是主動“清閒”,也可以是被動“寂寞”)沉浸於一種風光(可取各種意象),自得其樂。

文章主題可以寫寂寞不可怕,一個人也可以享受某種風光的快樂;或是保持恬淡寧靜的心態,有利於充分感受一件事物的美等。

本題的題眼爲一個“閒”字,文章中要充分體現這個字,如果只寫了“感受××的美”“我從××中獲得快樂”,或者乾脆寫了一篇單純的遊記,那就偏題了。

記敘文大致可以這樣寫:前面寫有一次和旅行團出遊,跟着導遊跑,走馬觀花,只忙着拍照,回來後一直有遺憾。然後寫某次有機會,自己一個人故地重遊,優哉遊哉,方全身心投入美景中,感覺這纔是真正的旅行,才真正感受到了美。文章要着重前後對比。

這是最原始的模板,可以對其進行改造,主要就是寫“閒”與“不閒”對風光(意象)的不同感受,強調要“閒對風光”。也可以直接寫以閒適的心態做什麼事都能感受到快樂的過程,全篇勝在描寫細膩,文筆要好。

中考作文 篇3

眼下同學們或在調整備戰狀態,或在抓緊最後的時間爭取多記點兒知識、多拿點兒分兒,其實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了解考試技巧和閱卷規則,這對高效率得分非常實用。本文僅以作文爲例,看看這一項佔分值最多的考試項目都命中了哪些閱卷規則呢?

一、第一印象很重要

對於任何主觀試題,第一印象都很重要,考試作答的筆跡(字體、字號、行間距)等等都關係到老師是否喜歡。我們不知道有幸讓哪位老師判到自己的試卷,不知道ta的體貌特徵興趣愛好,不知道ta閱卷的時候是不是心情不錯……我們可以做的是——書寫要整潔,把答題步驟寫得清楚明瞭。

對於作文,更是如此。好幾百字的作文,密密麻麻呈現在有限的空間內,單憑字體的美觀程度、卷面的整潔程度足以給老師們5分的印象分空間。如果字寫得不夠漂亮,沒關係。一定要控制好字號,不要給老師帶來識別困難。要知道閱卷也是講效率的,老師不可能爲了看清你的每一個字浪費很多時間,所以控制好字號和字間距,讓全文讀起來不困難,就能保證起碼少失分。

此外,減少錯別字的出現頻率,老師發現一個錯別字,就會特別留意是不是有第二個、第三個……,所以要注意這一點,實在拿不準可以換一個詞語表示。錯別字問題會讓老師覺得你的語文底子不夠,從而形成不好的印象。

二、找到拿分點

在主觀題的判分標準中,每題的答案都會依題意設置若干個評分點,只有按規定的評分細則的採分點答題纔給分。閱卷老師的注意力一般都集中在關鍵詞上,所以往往只注意答對部分,對於答偏答錯部分常常無暇顧及。“答對得分,答錯不失分”的現象非常普遍。所以任何作答都要將關鍵步驟展示清楚。

作文評判也會有明確的標準,例如:符合題意、符合文體要求、思想健康、結構完整、語言通順等等。我們想拿分,一定要通過“作文表現”清楚地告訴老師:這些點我做到了!比如說在作文過程中,要注意開題、點題、扣題,在文中開頭、中間、結尾的部分與文章標題或中心思想進行呼應,以表示沒有跑題,一直在圍繞中心展開;在文體方面,要注意敘述、描寫、議論、詩歌等的語言特點,對於事件經過(敘述)、細節展示(描寫)、擺事實講道理(議論)等明顯的文體表現形式要用較長的段落進行詳寫;在文章中心思想方面,如果蘊含的深意不夠凝練,覺得老師較難把握,可以明確提出來引導他們去理解。

總之,要對拿分點熟記在心,並在答題過程中充分體現。

三、好則更好 差則更差

與第一印象類似,閱卷老師會將他對整篇試卷的評價無意識地帶進對一些題目的評判上,如果一張試卷前面都答得很好,這名學生會被默認爲一名不錯的學生,然後有些小馬虎似乎是可以被原諒的,一些活動的分數似乎就加上去了,反之亦然。

對作文也一樣,如果一篇作文思路新穎、選材適當、語言優美,即便主題突出上欠缺一些,詳略上差一點,但老師也會覺得這位考生思考深入、語文功底好,值得培養和鼓勵,從而適當多給一些分數。

基於這一原則,考生在答題時,一定要注意結合題目本身,多展示學科基本功,獲得老師的鼓勵分。

中考作文 篇4

剛剛抖落一身的稚氣,剛剛放飛完美的天真,青春的微笑還很矜持。

——題記

我喜歡清澈見底的灕江水,也喜歡平波展鏡的西湖水,然而,生命之長河中那灣青春水更是我愛的至點。

定立於青春水邊,沉思着如何渡河,水中嬉戲的魚兒或許會擾亂你的思緒,在這樣的擾動下,或許你會放棄原有的那份真摯與純潔,悄悄地走上"完美的殿堂"。因爲青春的心總是溢滿幻想,然而,朋友,你是否想過青春水很急,不允許我們過於追求完美,過於追求完美,總是以不完美收場。

喜歡大霧瀰漫的天氣,因爲它呈現給我的是一片朦朧。然而,青春月光所呈現的那一片柔和的朦朧亦是我愛的屋脊。

籠罩在月光下,一顆幼稚的心昇華至頻頻的跳動,那股柔情的襲擊,你或許按捺不住心中的悸動,在無聲無息中,你邁進了"朦朧的宮殿"。因爲青春的心充滿驚奇,然而,朋友,你是否知道,青春月光所散佈的那一片朦朧需要擦拭你的雙眼,在平靜中觀賞美,不要在朦朧的美麗中迷失了方向。

喜歡溫柔多情的春天的生機勃勃,因爲它給我帶來的是希望與寧靜,然而,夏天無情的狂風暴雨更是我,即從名甲天下的"灕江水"和"西湖水"說起,自然引出"我愛的至點""青春水",進入愛的心極,因爲它象徵的是青春的火熱熾情。

躺在青春中春天的懷抱,因爲"春天是希望的象徵",你忘記了追求,沐浴於陽光下,給你帶來的是一份安逸。然而,生活的過度安逸卻是通往滅亡的起點,或許,你的結果便由"死於安樂"來印證。青春是充滿激情的,多情的夏天給它注入新的活力,讓它有了搏擊人生的資本。春天的幼芽還很羞澀,豐碩的果實還有待於夏天狂風暴雨的考驗。

漫步於青春中的四季,不要對春天的景緻流連忘返,緊緊地擁抱夏天吧!

珍惜所擁有的青春,因爲青春的'微笑還很矜持。

中考作文 篇5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一老僧見一隻蠍子在水流中掙扎,迅速將其撈起,怎奈,被蠍子刺傷。次日,這位老僧又遇一隻蠍子在水流中掙扎,不假思索,又迅速將蠍子撈起,又被刺傷。路人不解,問:大師爲何不吸取教訓?如此毒蠍,由它去吧!老僧曰:蠍蜇人乃天性,不蜇人,失其性,非蠍也;佛救蒼生於水火亦乃天性,不施救,失其性,非佛也!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範文:

尊重天性,保持善心

蠍蜇人乃天性,不蜇人,失其性,非蠍也;佛救蒼生於水火亦乃天性,不施救,失其性,非佛也!

老僧的話深中肯綮,發人深省。“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蛇蠍心腸的確難以改變,我們只好尊重它們的天性,讓它們在地球的生物圈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救蠍子一命,正是佛心的體現,也是老僧的天性使然。在他看來,救蠍子挨蜇,得能償失,利大於弊。

但畢竟是隻蠍子,如果是毒蛇、惡狼呢?農夫與蛇的悲劇,東郭先生的寓言,恩將仇報的成語,都在提醒我們:尊重天性也要看對象,保持善心也要愛自己。

問題是,我們在生活中遇到最多的既不是蛇蠍,又不是惡狼,而是人心叵測的同類。南京的彭宇扶起摔倒的老太太,被反咬一口,又輸了官司,不就像這個被蠍子蜇的老僧嗎?因爲法院不做無罪推定,根據所謂“常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給好人撐腰,導致社會道德嚴重滑坡。而小悅悅事件便是一個明顯的低谷:兩歲小女孩多次被碾,十八個過路人雙眼結冰,連軍醫也回天乏術,嗚呼哀哉!

幸而還有道德領域的中國脊樑在。不久前,上海人潘躍昀開車赴婚宴途中,見到一個遭到土方車碾壓的四歲小女孩,便毫不猶豫地把她送進醫院,還墊付了幾千元醫療費。事後有人問他怕不怕被賴上,他說:你沒辦法判斷別人是好人還是壞人,但你自己可以做一個好人。

潘躍昀的話振聾發聵,但我還想補充一句:特別是要做一個有防備的好人。做好事不留名可以,但要留證據。最好合夥做好事,有人用手機拍;要把做好事當成技術活兒。

以往訛人的往往是擔心自己的醫療費太高。而現在,醫療體制改革已初見成效,大部分醫療費都能報銷,新農合的報銷比例還比較大。有了這種物質保障,爲了一兩千元的實際費用而不講廉恥的人會越來越少。當然,不管是道德、輿論還是佛法,都不具備強制性的約束力,必須通過立法和加強執法,嚴懲見死不救和反咬一口等惡劣行爲,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做好人流汗又流淚的問題。

讓我們尊重天性,保持善心!讓我們見死即救,都做好人!讓我們保存證據,謹防耍賴!人我們完善法律,浩氣長存!

中考作文 篇6

那時花開,在於自己

成功之花,人們往往驚羨它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它的芽兒卻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的!

人的成長,就必須有一種堅持下去的力量。人要成長,必有原因,背後的努力與積累一定數倍於普通人。所以,關鍵還在於自己。

那時花開,在於自己的堅韌信念。你,司馬遷,在獄中仍奮鬥着,牢獄宮刑也無法收攏你創作的光明,數載的努力終於實現了“辯萬家之諫,成一家之言”的美好願望,開出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花朵。與其說成功是不容易的,不如說籌備成功更不容易。正如黎明的前夕是黑暗,迎來成功不可能沒有付出。我們總是看到成功之花的明豔,卻很少留意它的芽兒卻浸透了奮鬥的淚泉。我們總是羨慕別人的成就,卻都不願付出人家背後的痛苦。堅韌,成就了那時的花開。

那時花開,在於自己的執着忍耐。勾踐戰敗,爲奴三年,忍辱偷生,十年之久,睡與柴草之上,吃睡必嘗苦膽,以讓自己不忘國仇。復國的執着與恥辱的忍耐,讓他擁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力量,最終大敗吳國,重登九五之尊,成爲霸主。失敗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敢於面對,敢於重頭再來。無論何時失敗對於我們都是悲傷的、沉痛的。在沉痛之中,勾踐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心懷大志,暗自充實自己鍛鍊自己,不斷讓自己更強大,然後等待機會,等待重新破土的日子。忍耐,成就了那時的花開。

人生路途上的花開花落,亦在於自己。他是中山靖王之後,是西蜀帝國的開國之主。他既沒有曹操那般的家族勢力,也沒有孫權父兄遺留的基業,但他卻憑着自己的寬厚和耐性,白手起家,爭得三分天下,在江山姓氏的帛捲上寫下他劉備二字,成就了一段永恆的歷史。感情用事,爲報弟仇,七十萬大軍揮戈南下,勞民傷財卻無功而返,致使蜀漢的政治、經濟、軍事一落千丈,轉眼間,留下的只是扶不起的阿斗治理江山淒涼的場面。“興亡誰人定啊?盛衰豈無憑。”魯莽,導致了那時的花謝。

人生的花開,在於自己能否修煉出堅強的毅力,執着的信念,開出一朵綻放絢麗的花。那時花開,在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