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議論文作文 > 以儀式爲話題的議論文(精選14篇)

以儀式爲話題的議論文(精選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6W 次

相信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尤其是有嚴密的邏輯性的議論文,議論文是以議論爲主要表達方法的評論是非曲直、表明主張態度的文體。那要怎麼寫好這類型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以儀式爲話題的議論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以儀式爲話題的議論文(精選14篇)

以儀式爲話題的議論文 篇1

在一片浩瀚的星海中,總有幾顆特別閃耀的星星,正因有了它們的存在,整片星海就變得獨一無二、令人癡醉。我們的人生中,也藏匿着令人驚喜的“星星”,只有把握它們,創造它們,才能繪就獨屬於自己的星空。

農曆二月十二是花朝節,在古代,人們都要在那日走親訪友,帶着自己滿心的歡喜,與愛人、友人、親人,互相贈送花的種子。有能力的人家,還會舉辦花卉展覽,參會的人們都會穿着淡雅乾淨的衣裳來共賞花卉之美。這一節日出於人們對花的愛慕與尊重,也使平平淡淡的日子中增添了幾抹絢麗的色彩。

清明節去掃墓,重陽節去登高,中秋節與家人團圓,在獨特的時刻做獨特的事情,享受那一分一秒的不同,在記憶中留下美好這就是人們追求儀式的意義所在。但現在很多人把儀式感扭曲了,過分追求儀式。例如明明承擔不起巨大的開銷卻還因面子的脅迫執意辦一場盛大的婚禮。其實唯有物質軀殼的昂貴禮物,其實還不如一個真情實意的擁抱,一顆無法代替的心。

儀式感不需要特別的隆重。在寫作業時,陽光正好灑進房間,而你把書桌整理得乾乾淨淨,掩上門,安安靜靜地寫作業,享受筆尖滑過紙的舒暢,這也是一種儀式感。窮苦不堪的男子與自己心愛的女子生活在一起,每天都要拿起那本讀過千百回的詩集,一臉深情地對着女子讀詩,女子也同樣幸福地望着男子。這些儀式感都是平常生活的小事,但都在用心豐足生活,而儀式感也正是爲了讓生活成爲生活,而不是生存。

在早晨太陽升起時,靜靜躺在牀上聽聽鳥鳴;在傍晚夕陽西下時,朝着夕陽的方向悠閒散步;在夜晚月光灑下時,獨自欣賞皓月瑩亮。拾起生命中的點點星星,不辜負生命,不辜負自己,不辜負那繁花開放、歲月靜好的日子。

以儀式爲話題的議論文 篇2

儀式感,使我們自己心中的那份美好有意義。

儀式感究竟是因什麼樣儀式的舉行而衍生的呢?如果是爲了某種情緒,某種心底的懷念,那麼並不需要跟隨其他人一起在某個特定時間去進行。就好比清明掃墓,大可以在想念祖先時就去掃,不需要非要等在清明節這一天。對於儀式感而言,節日這一因素並不必然。曾經的天才詩人海子,在大學時有一個心愛的女生。畢業後,海子每天爲她寫一首詩,這也是一種儀式。

遇到一位老師後,我對詩歌非常得沉醉,也期望寫出“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那樣優美的詩句,也想擁有海子那樣驚世的文采。我試着寫詩,一竅不通的情況下,詩句總是亂七八糟,每天寫一首詩對我來說是很艱鉅的。妥協於“才智所限”,我的每一寫一首詩,暫時變成了每天讀一首詩,品一首詩。

我想我選擇這一儀式是對的。樣梵說過,“詩歌會喚起那些被我們忘卻的東西,那些被浮華繁華遮蓋住的美好過往,那些已經陌生着婉約,隱逸,跡簡,意淡的詩意生存。生活本就是充滿着離亂與溫暖,當一地雞毛成爲不可避免的日常,保留着初心的嚮往與詩意的安放,便顯得尤爲彌足珍貴。”詩歌總是很美,愛讀詩的人總不是爲高雅而讀,而是爲那一份輕盈的觸動。也許是出於儀式感,我讀詩總要放幾首純音樂,讓詩句中充沛的情緒在樂聲中跳躍,讓品詩更有意境。

儀式感是一種“感”,藉助於外物來加強儀式是必要的嗎?我想不是,心中的美好,纔是儀式感聚焦的終點。

馬德說,相思是“燭滅了,燈亮了;燈滅了,月上了;月隱了,朝出了;夕陽盡了,大地暗了,心亮了。”這句話不只用於相思,我覺得用在儀式感再適合不過。

以儀式爲話題的議論文 篇3

儀式有着基本固定的流程,確定的意義,是不容易改變的。因爲有了它,生活才變得更充實和更有韻味。

記得很清楚,那是姐姐出嫁的大好日子,家裏正在爲姐姐出嫁做準備,人人都忙碌着。我請假回了家,做姐姐的伴娘。那天,姐姐像一個美麗的公主坐在牀上,正等着我的未來姐夫來迎娶她。姐夫和一大羣人來了,首先,我們七個姐妹把姐關在房裏。他們來了,姐妹們要一個一個向未來姐夫索取紅包,然後才讓他們進去抱新娘,進到房裏還要把預先藏好的鞋子找出來,然後纔可以把新娘迎出房門。

正因爲有了這種儀式,才把姐姐結婚那天的氣氛搞得如此的熱鬧。但這還不是高潮。你們看,大人們正準備席子,新娘準備出大門口的時候,先要向祖先敬酒,然後燒香磕頭,然後未來姐夫向爸媽敬茶,新娘準備出門口時要穿過那個火盆。這是暗示一定的意義的,至於什麼意義,我也忘記了。姐姐向門口車子進去的時候,我這個伴娘可是要爲她撐着一把紅色的雨傘。

那時候的場景可熱鬧了。爸媽看着自己的女兒出嫁也感動得流眼淚了。

姐姐出嫁那天的儀式可多了,那是一種很傳統的儀式,很有意義。流程也很明瞭,由此我也上了一堂很重要的傳統習俗課程,我的生活也多了一些韻味,從而變得充實而又精彩。

過年的時候,年三十晚,一家人團團圓圓的。桌子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菜,甚爲豐盛。雞,是必不可少的,不要問我爲什麼,因爲那是“無雞不成宴”的傳統;魚,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爲它預示着年年有餘;生菜,也是一種有韻味的菜,它與“生財”諧音,因而更受人們喜歡。除夕之夜的團年飯實在太豐盛了,可是,大年初一,我家的桌子上就只有素菜了。我當時很不明白,媽媽說,這是祖先定下來的規矩,而且還不能洗頭,不能掃地呢。每年過年都必須做的這些儀式,讓我瞭解了傳統文化與風俗,也豐富了我的見識與生活。

清明節要拜祭祖先;中秋節要吃月餅;端午節要包糉子;年輕夫婦生育了小孩,孩子滿月時還要擺滿月酒;家裏蓋了新房子,要入住了,也要在家裏擺上好幾桌酒席……這些都是包含着傳統文化在內的儀式,有着豐富的文化。

在我看來,它並不麻煩,反而我還覺得它爲生活增添了濃郁的喜慶氛圍和樂趣,使生活顯得更精彩!

以儀式爲話題的議論文 篇4

有儀式感的人,總能把枯燥乏味的生活,變得歡樂有趣,總能化解人生裏的煩惱和苦澀。

爲工作創造儀式感,日子就不會難熬

注重儀式感的人,就有能力把每件事都做成值得回味的紀念版。

我的上司,她特別喜歡買花,隔三差五就買花回自己的辦公室,有時候是百合,有時候是玫瑰,有時候是雛菊。

我們都很好奇,爲什麼有人那麼喜歡花呢?一次吃飯的閒聊中,就問她,她說:在辦公室裏面插上一瓶話,讓自己在想起中開始一天的工作,讓自己工作起來覺得更加愉快。

後來我去觀察了她的辦公室,發現她的辦公室無論是視覺上還是嗅覺上都給人很美的享受,比其他主管的辦公室讓人舒服。

她很喜歡將自己辦公桌面整理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的,電腦、資料文件等都沒有亂來擺放,都有固定的位置。

她每天到辦公室第一時間就是整理好桌面,然後插上鮮花,這是她每天工作開始前的儀式感。正是因爲有了這個儀式感,工作起來更加有條不紊,在繁忙的工作中也能感受到很多的愉悅。

對於上班族來說,朝九晚五的生活真的很讓人覺得枯燥和疲憊,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精神來,如果你能爲自己的工作創造一些儀式感,相信你的日子就不會那麼難熬了。

有儀式感的人事半功倍

最近我報了一個拉丁舞班,在這個班裏面,我是跳得最爛的一個,每次去上課都覺得很自卑,都不敢擡頭看老師。但是我發現班裏面有個女生跳得特別好,那舞步簡直可以跟老師的相比。

我觀察了她一段時間,就發現她跟其他的同學很不一樣,最大的特點就是,她跳舞的裝備很正式,一雙銀色中跟皮底的拉丁舞鞋、一身緊身閃着金色珠片的拉丁舞裙,這樣的穿着讓她看起來很有跳拉丁舞的儀式感。

她那姣好的身材在音樂裏擺動,隨着旋律靈動地旋轉,優美極了。

有一次在課堂休息的時候,我就跟她聊天,本來以爲她跳得那麼好,肯定是從小就開始練習的了,沒想到,她也是才練了十幾堂課而已。她說:其實拉丁舞不太難,但是在開始之前最好買一套漂亮的戰衣和戰鞋,暗示自己這是一個學拉丁的儀式,這樣自己才更加有信心,更加用心去學,去跳。

聽完後,反觀一下自己和周圍的同學,都是差不多穿了運動服就來了,這樣的裝備根本就沒有跳拉丁舞的儀式感,就感覺像是來玩玩而已,所以一直都認真不起來,跟着老師來跳也是跳得扭扭歪歪的。

從那之後我就知道了,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先有態度,有儀式感的人,更加享受事情的本身,因而就會事半功倍。

有儀式感的人都重視過好每一天

生活裏重視儀式感的人,在潛意識裏最懂得暗示自己享受每一天、做好每件事。

我的同事,是市場部的品牌經歷,每次見客戶的時候,都會穿上正式的套裝,化個淡妝,再才上十釐米的高跟鞋,非常有範,從來都不馬虎。

這是她在工作時候的儀式感,只要一穿上戰袍,她就是職場女性,就進入談業務的狀態中,拿下一筆筆的客戶訂單。穿着儀式感,讓人工作起來更加有自信。

在生活的時候,她也很重視儀式感,比如說她沐浴的時候,浴缸裏撒上玫瑰花瓣,浴缸周圍點滿了香薰蠟燭,看起來非常浪漫,她說自己每週都會讓自己享受一次有儀式感的沐浴,這是在繁忙工作裏的一次放鬆。

所以如果你覺得你身邊的一切都索然無味的時候,就是需要一些儀式感了。

就是因爲她懂得日常生活中儀式感的重要性,她比一般人更加享受生活,過好每一天。

以儀式爲話題的議論文 篇5

人爲什麼要有儀式感?我想對於愛來說,儀式感就是尊重,就是讓自己感覺是,我在熱鬧的生活。

在婚禮上,表哥莊重地宣言,戒指的佩戴,香檳的噴灑,我想這些儀式環節都是一種愛的表達和對美好未來的期望。

在十週歲生日會上,家長們爲我們精心佈置場地,準備食物,老師們爲我們準備演講,我想這些都是真正愛我們的人,雖然是集體的生日,但也是屬於自己的生日會。在家裏過生日就是吃碗麪條,但在這場生日會上,家長們驚心裝飾,老師爲我們演講,讓我的這次十週歲生日過得是那麼的精彩。

在爸媽結婚紀念日的時候,爸爸都會爲媽媽準備一大束鮮花,我想這就是他們對彼此愛的表達吧。他們一起走過了這麼多年,一起經歷了生活中的風風雨雨。即使每年都差不多,但每年的感覺都是不同的。我相信他們對彼此的愛是不會改變的。這也是屬於他們彼此之間的浪漫。

每當我們有所成就時,父母爲我們準備蛋糕,我想這個儀式也會讓我們記憶深刻。

像那些得癌症的人,他們吃了五年的藥,當吃最後一粒藥時,我想這也需要有儀式感。因爲他們終於不用再吃抗癌的藥了。雖然他們這五年過得很辛苦,但是他們堅持下來了。他們熬過去了,他們再也不用與病魔抗爭了。他們吃了五年的藥終於結束了。

儀式感不需要多麼的隆重,聽聽你的聲音,重新延續她的夢想,我想那些都是最好的儀式感,都會讓人記住它,心存溫暖。

對待那些愛過的人,每個人表達的方式儘管不同,但愛的情感都是相同的。

每一個儀式感需求的背後,都藏着一份對愛的表達,和人人都有的被愛的渴望。

以儀式爲話題的議論文 篇6

對一般人而言,儀式是每年清明莊重的焚香祭拜,是國慶節肅穆的升旗儀式,是畢業典禮時回味悠長的一句祝願。儀式,因它的舉行次數少,參與人數多,富有紀念意義而爲人銘記,而在我看來,平凡的生活裏也可以每天有儀式,這樣的儀式,讓生活更美好。

林清玄曾說:”柔軟心是大悲心的芽苗,柔軟心是菩提心的種子。”有一顆把平凡生活過出儀式感的柔軟心,往往是“感知自我之清明”的泉源。德富蘆花在茶花飄香的傍晚,聽着慄樹在風中搖擺的聲音,唱一支古老的西行的歌謠,是對晚秋舉行的一次送別儀式。村上春樹在小酒館裏點一份炸的酥脆的牡蠣,用筷子把殼輕輕剝開,再配上一點點燒酒,是對愜意生活的一場讚美儀式。上海姑娘蔡雅妮推出《一人·食》系列紀錄片,片中一人獨自享有的精緻食物是對孤獨之下的自由的一場表彰儀式。儀式,不一定要辦得華麗花哨,別具的情趣與慧眼是它的必要條件,它應該是一種情懷,一種生存方式。

平凡生活中的儀式,柯一師一種文化與精神的傳承。于丹說:“文化不應是囚於塔之中的玩賞,它更應是一種生生不息的生活方式。”從藏地僧侶轉動的經筒,到蒙古人每年舉辦的那達慕大會;從西伯利亞人舉辦的馴鹿大賽,到古印度人每天用恆河水淨身的習俗,我們看到的是他們對本民族文化的敬畏與傳承·。從星野道夫堅持不懈拍攝極光,到服裝設計師馬可舉辦“無用回家”的作品發佈儀式;從壽司師傅小野二郎五十餘年來天天親手打造藝術品般的壽司,到張大千在每一張作品上莊嚴地刻下專屬的印章,我們看到的是他們對職業的熱愛與對使命的堅守。本是平淡的事物,在日復一日的重複雕琢下,竟也產生了神聖的色澤,這或許就是儀式的神奇力量,它讓心境更明澈,讓生活更美好。

真正的儀式,應是出於一種虔誠,莫讓它淪爲形式!某一中學的羅校長逼迫學生下跪祭拜孔子,這樣的儀式除了讓學生反感,還有別的作用嗎?形式主義上的儀式,非但不能讓生活更美好,還會成爲滋生虛僞功利的溫牀。

時代在改變,跟上時代步伐的儀式正豐富着人們生活的意義。讓一個簡單的儀式帶我們遠離日日奔忙的勞累,沉潛心靈,看到更美的五湖山月。

以儀式爲話題的議論文 篇7

在這個莊重不如世俗有魅力的時代,現代化的風沙在傳統禮儀的古老大地上肆虐,撕扯着禮儀文化的風華。有人叫囂不合時宜的儀式應被廢除,而我以爲在人們被時代洪流裹挾向前趔趄時,恰需莊重的儀式來平衡我們漸失喘息的生活。

“儀式與行爲實質互爲表裏,缺一不可”蕭伯納道。在經歷了高喊口號的過度形式化儀式化的十年,失去理性的大衆轉而投向另一個極端——徹底的否定儀式,他們高呼“儀式之皮毫無用處”。但其實“裏”恰需“表”來體現,無“皮”的內在是難以存活的。

近些年來隨着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網絡拜年、上網掃墓等“新潮”的過節方式。這些行爲看似是對儀式的所謂“累贅之處”的簡化,實則是內心對這些儀式背後的精神實質的忽略的體現。互相恭賀後再呈上飽含心意的紅包的傳統百年習俗如今被簡化爲微信上動動手指便能隨手發出的數字金額,雖增加了“搶紅包”時的趣味性,卻減少了人們在虔誠執行儀式時相互交流所帶來的人間溫情。當需精心備制的祭祀用品被替換爲一張張所謂的“掃墓貢品”圖片,人們對祖先、聖賢的尊敬也都成了毫無份量的數碼圖像。我們失去的不僅僅是儀式之表,更是失去了內涵之實。

儀式不是膚淺的懷舊情緒,而是生存之必要,當人們的現代化成就像氫氣球一樣飛向深不可測的高空時,儀式就是那僅存的維繫着氣球與大地之間的繩帶,一端是現代化生活的天空,一端是傳統文化的土壤。在糉葉飄香的端午時節飲雄黃、掛菖蒲、賽龍舟,在皓月當空的中秋之夜嗅桂香、放飛燈、品月餅……農業社會的節日被四季輪迴所牽引,其中的儀式亦帶有家族與血緣的印記,它溫暖人心、維繫情感,在愈益充滿冷漠與隔閡的現代社會亮如啓星。它讓人們仍能站立在堅實的大地上,仍能感受到春花秋月的韻味,仍能體察到“晝眠聽風,夜坐聽雨”的美妙。若無儀式,人們大概是無法擁有靜心行使儀式時內心迴響起的古老音調了吧,只能匆匆前行,連回頭的餘地都沒有了。

祭祀、婚事等諸多重大的儀式如日曆般讓生活有了刻度、有了值得回味的生命嚴肅之瞬間,而日常生活中種種細小的儀式也點綴了普通而不平淡的生活。歐美宗教信徒餐前必在心中默默感謝主的隆恩,日本人民在吃飯前也會雙手合十地喊道“我開動啦!”。這不是無聊的迷信,亦不是空洞的形式,而是承載着對生活感激之情的衷心祈願。反觀失去對食物與勞作、對生活的敬意的無儀式、無所畏之人,如爲了面子而點了衣着吃不完的飯菜官場飯局請客者,又如爲了利益而推平整個墓山的地產開發商,實是可笑悲哀。

省去無意義的形式,保留有價值的儀式,是對傳統也是對生活的尊重與保衛。

以儀式爲話題的議論文 篇8

受制於快節奏生活,人們漸漸把儀式看作流水線上滑動的商品,一步接一步,周而復始,無聊枯燥然而儀式之富有內涵應不止於表面流程,而在於儀式本來的意義。

儀式是人們表達美好祈願的方式。一白臉一黑臉,一賣肉人一補鞋漢,再得須鬢飄揚的紅臉壯漢,捧一罈酒,於桃花之芳園,敘結義之樂事,焚香斟酒,一個小小的結拜儀式,成就了以後生死不離的劉關張。中因一句“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使死亡也捎上了一點美好的意味。我想,這就是儀式的魅力所在。儀式所帶給人的不只是形式上的束縛,更是心靈上的契約。

儀式的舉行,往往給人一種莊嚴感,責任感。三尺講臺上,老先生那一聲“上課”“起立”洪亮如鍾。這看起來似微不足道的課前儀式,實際上是在表達對教育對知識的崇高敬意。

抑或是家祠裏的無言對拜,都是對婚姻,對身旁的人一次莊嚴的承諾。儘管流程不一,所發展的內涵與情感是一致的。有人說:“每個哭着來到這個世界的人,帶給親人的是無盡的喜悅。而每個笑着離開這個世界的人,帶給親人的卻是無盡的悲痛。”這份喜悅,這種悲痛需要一個莊重的儀式來承載。就如劉亮程所說:“我們都活得太累,以至於忘了對一朵花微笑,這一片新葉欣喜若狂。”儀式並沒有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只是跟不上人們的物慾賽跑。當“雙11購物節”比中秋節更讓人們欣喜時,我們是該譴責中秋家庭團圓儀式太繁瑣,還是反省一下自己的迷失呢?清明祭祖,端午賽龍舟,春天播種,秋天收成者是儀式。傳統文化是星火,儀式是火把,而我們都不是點火的人。我們要做的是小心翼翼地從上一代手中接過明亮的火把,維護它,珍惜它,跑過一段從搖籃到墳墓的路途,然後把它穩穩地交給下一代。

不要再爲儀式的繁文節而抱怨,儀式不止於流程,儀式其中的內涵纔是儀式的真正意義。

以儀式爲話題的議論文 篇9

清明節,家人按着習俗祭拜先祖,婚禮上,新郎等着牧師唸完禱告才能抱美人歸,畢業典禮中,畢業生聽着講話回憶校園生活。生活中儀式幾乎無處不在。我認爲,儀式是必要的,不可缺席的。

儀式不可輕易抹去,在儀式中,我們宣泄內心的情緒。在博士畢業典禮中有一個傳統儀式,那便是將博士帽拋上天空。這一拋,代表着博士們學業的完結,且釋放出他們內心中的喜悅。在08年雅典奧運會上,劉翔打破世界紀錄奪得奧運會冠軍。在冠軍頒獎儀式上,劉翔身披五星紅旗躍上冠軍領獎臺。在如此神聖的儀式中,劉翔躍出了他心中的激動,躍出整個中國的騰飛。在儀式中,劉翔和畢業的博士都將內心壓抑已久的情緒釋放,顯示出他們的喜悅。

儀式不可輕易除去,它詮釋了我們對自然,對先祖的尊重敬畏。端午節人們從古就有賽龍舟,吃糉子等紀念屈原的儀式。在賽龍舟的陣陣喊聲和糉子香甜中,我們尊重屈原,敬畏他爲國捐軀,他“世人皆醉我獨醒”的清白。在遊牧民族中,儀式是對死者最大的尊敬,也是對大自然的敬畏。遊牧民族以這種儀式將自身與自然緊緊相連,表達了他們對騰格爾的敬意。

儀式一旦被輕易除去,人們可能失去精神支柱,導致內心世界的崩塌。在“時間就是金錢”的快世界裏,基督的祈禱彷彿是最無用之事。但祈禱這儀式給他們帶來內心世界的平和,帶來對世間萬物的感激,是他們精神世界的重要支柱。除去他們的祈禱儀式,就彷彿禁止中國人吃飯不用筷子一般不可理喻。

然而,凡事都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於糟糕的儀式,我們自然要除去。中國一小學生在埃及遊玩時在一文物上留下“xxx到此一遊”。他“舉行”了他每到一地留跡的儀式,而這種儀式卻毀了一件珍貴文物。在社會中,某些毫無意義有過於繁雜的儀式理應除去,它消耗着人們的時間,降低了社會的效率。

在時代潮流中,儀式不可輕易除去。在不可缺席的`儀式中,我們能找到幸福、安康,甚至生活的意義所在。

以儀式爲話題的議論文 篇10

日常生活中,儀式可大可小,卻伴隨人生,無處不在。今日,有人以儀式程序之繁瑣言應棄之,有人說其落後理應更之。而在我看來,儀式是心靈對事物尊重的外在表現,承載了厚重的情感,是心靈的紛紛起舞,不容輕易改變。

儀式種類之盛,難以言盡。從國家、組織到個人,從人類歷史的起點直至今日,儀式伴隨着時間滔滔流動。但無論何種儀式,背後必蘊含着敬意、希望與愛。宗教儀式承載着人對神的虔誠,祭祀儀式飽含人對自然的敬畏,甚至即使是對所有物的署名,也是人們愛的體現。正是有了儀式,我們內心無盡的情感才藉以此身表達。個人的儀式是情感的流露,集體的儀式卻可傳承人類共有的美好情感和古老的敬意。

儀式之中,我們的身與心一同起舞。儀式是心靈的躍動,是閃爍的生命火焰。

然而放眼今日,許多傳統儀式式微。儀式變成了固化的程序,僵化的心靈在其中邁着死氣沉沉的舞步。我們不無悲哀地看到:清明祭祖儀式子孫僱他人“哭墳”,自己不現身,轉而投入生活的喧譁;畢業典禮上,早已失去昔日“長亭外,古道邊”的氛圍,伴隨校長演講的只有稀稀拉拉的掌聲和稀稀拉拉的呼嚕聲。傳統儀式式微,也許體現了時代的變換,而我卻感受到了心靈的空洞與生活的匆匆。曾有人說:“有一種悲劇,不是人們不再笑,而是人們不知道爲何而笑。”那麼我認爲,這些失去了內心情感的儀式的悲劇也正在於此:他們確實存在於我們的生活,而確實有許多人不知道其爲何存在了。

這大概就是爲何現在許多人以浪費時間爲由,要去除許多儀式了。

生活的匆匆讓心靈也變得匆匆。匆匆的心靈無暇顧念那些多餘的溫情與敬意,於是那些溫情與敬意便流走了。失去了溫情與敬意的心靈變的沉寂,再也不能邁起舞步,只是偶爾,在外力的拉扯下僵硬地扭動。個人儀式的缺失,可能導致生活活力的丟失,而若一個集體少了儀式來傳遞彼此的情感,那麼集體也將散亂而空虛。

儀式不容輕易改變,而應被傳承。儀式承載了共有的情感,是心靈的舞蹈;每一顆心靈若能紛紛起舞,生命與世界也因此斑斕起來。

以儀式爲話題的議論文 篇11

人生的儀式有繁有簡,是新娘的一方紅蓋頭,是信徒轉經轉佛塔的虔誠,是祖母藏起的孫兒第一顆乳牙,在我看來,人生的儀式並非是繁瑣拖累,它是人內心的自我照應,儀式不是天在看,而是心懷儀式的我們通過儀式一步步找回內心的安定。

人生的儀式中暗含着一種敬畏之心,在最接近天國的西藏常常能看到虔誠的信徒一路跪拜,他們以匍匐的姿態接受洗禮,塵灰覆面,矢志不渝。在朝聖路上,低頭叩首那不是痛苦的負擔,而是心中通往天國的儀式。儀式並不一定都如信徒跪拜般沉重,但它以一種神聖的方式來表達我們內心的敬畏。在儀式中我們獲得了內心的安定,正如梁啓超筆下用來佐證“敬業樂輝”的百丈禪師的典例。這位得道高僧信奉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飯的準則。雖然高齡的他不會承擔重事,但禪師仍堅持做事,這種堅持來自內心的敬畏,儀式的執行讓他安定。

人生的儀式中蘊藏着一種生活態度。古人好講究儀式,女子成人有及笄之禮,男子有束冠之式。一種儀式,用神聖的方式將成年確立爲人生一個重要的節點,象徵着人由純真懵懂走向成熟。這種對於成長的重視是古人對於人生珍視的態度。不僅如此,儀式還往往體現在生活的細枝末節上,穿衣戴帽佩玉之禮,煮茶濯手焚香之式,那上好的明前龍井需是年輕女子素手於清明前摘下頂端最嫩的芽尖,於茶的滋味或許並無影響,於心,清香之味由此珍重的儀式透出。儀式中蘊藏的便是這種珍重之情和追求極致的生活態度。

有人認爲儀式是因生活而產生的,應隨着加快的生活節奏變化。的確,快節奏的生活不可能存在儀式,因爲儀式需要執行者安然靜心後內心的敬畏、珍重。但不是儀式需要改變,而是人更需要通過儀式來回歸內心,在這紫陌紅塵、名城鬧市中尋得安然之心。

心懷儀式,安然若定。在這流水平常過的人生,心懷虔誠,謙卑地去執行一些儀式吧,通過儀式找回那些越來越遠的自己。

以儀式爲話題的議論文 篇12

面對生活中種種儀式,有人視爲陳規陋習,棄之如敝屣;有人尊爲聖賢之禮,尚之若至德。然我以爲此二者皆不可取,須知面對儀式,破則不當,過猶不及。

儀式的傳承本身自然蘊含了古人的經驗智慧,而現代科學也爲儀式存在的意義作過解答。賓夕法尼亞大學對“吃”這項基本活動做過研究,發現絕大多數情況下,人內心感受都取決於“怎麼吃”,而不是“吃什麼”。當吃這項基本活動被賦予意義並附加儀式,人們的行爲將引導內心更專注於食物本身,體察到更細微的滋味。這給我們一個啓示,即看似多餘累贅的儀式卻恰恰使人得以迴歸活動的本質,使人得以體察事物的內核。

更何況,當下價值取向多元的社會也日益呼喚儀式來喚醒人們內心的敬畏。千年以前的先賢們早已認識到禮樂之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重要性,而今天我們更難以想象一個儀式缺席的世界。當鼠標漫不經心的敲擊可以傳達對先人的追思,當畢業成人淪爲扔書合影的狂歡,我們不得不警醒和反思儀式感、敬畏感的缺席對現代生活的侵噬。

這或許也解釋了,爲什麼安迪沃霍爾與幾位攝影名將都有過殊途同歸的宣言,“我追求的一切都是形式。只有形式,別無其他。”與其將之歸爲狂傲不羈,不如說是他們參透了藝術的形式對其表達內容的決定性。儀式,同樣的,往往決定了人們所要傳達的思想與情感。

我們也因此能夠理解,爲什麼主張日本茶道“和敬清寂”的千利休要定下沐浴更衣等一衆繁瑣的儀式。這正是因爲他懂得儀式之將人與日常瑣事的分隔,從而使人更好地直面內心,凝思昭達。

然而過猶不及,我們不應囿於儀式本身。正如龍應臺認爲的所謂“現代不在於其呈現的外貌,而在於各階層通過交流思辨達成共識的過程”,儀式的意義也並不在其外化的形式,而在於我們通過儀式所傳遞的對天地萬物、自然本心的尊重。

過猶不及,也意味着儀式決不可流於形式。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誠哉斯言。

面對種種儀式,我們當交出內心誠摯的敬畏,不破之,亦不過之。

以儀式爲話題的議論文 篇13

儀式,一種何其古老而崇高的活動啊,然而時至今日,多少肅穆的儀式淪落成荒誕的形式。在我看來,儀式的影響至深至遠,而它與形式的差別就在於參與集體活動時靈魂是否在場。

儀式從來不曾遠離,它不僅伴隨着每個人的一生也伴隨着人類的發展。要想一探儀式的本義,我們必須回到它的本源。這讓我想到了數百萬年以前人類的祖先。廣袤的非洲草原上的一個山洞中,一羣身披獸皮的原始人圍着肆意燃燒的篝火跳舞,他們在等待火中即將烤熟的食物。這,大概是人類最早的儀式。他們眼中明亮的火焰透射出的是後人所謂的專注與虔誠,是他們對生存的渴望,對情感的昇華。面對這團火,人們盡情地傳達對自然饋贈的感謝,在這個原始的儀式中人類第一次感受到敬畏,第一次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在純動物性的身上滋長。我想,人之所以爲人,能在其進化路途中擺脫一部分動物性,產生其它生物沒有的複雜情感,自我約束,與儀式的誕生有着莫大的關係。

可見,真正的儀式的作用是無與倫比的,它絕不應除去,而事實上真正影響人正常生活的,是現代社會中比比皆是的形式。一個合同的簽署,一個項目的啓動,不在談判桌上、會議室裏進行,卻偏要舉行一個盛大的“儀式”,邀請各路媒體和無關官員,擺出各種握手言談的樣子拍照合影,這就是形式。一項活動,當它的進程已經畫上了句號,還要狗尾續貂,那些多餘的部分就是形式。在形式中,人們心不在焉地念出事先準備的發言,按步就班地走過每一個流程,於是便有了這樣的調侃:“專心致志做形式,一心一意走過場。”

當“走過場”之風遂漸盛行,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便離我們而去,而傳統節日便是其中一個。節日何嘗不是一種盛大的儀式啊!中秋之夜,本是億萬人放下俗事、舉杯邀月、濃情寄遠的美好而溫情的儀式,而今卻成爲讓人們苦於思索短信羣發、囿於吃月餅的形式;端午佳節,原是國人緬懷屈原的儀式,而今也淪爲一桌桌飯局、一家家送禮的形式。從儀式到形式,人們普遍的精神赤貧與饑民心態被照得如此蒼白。

正視儀式、珍視儀式、重拾儀式、摒棄形式,用心去投入生活中的儀式,我們的生活纔有意義,我們的文化纔有希望。

以儀式爲話題的議論文 篇14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很看重儀式。入學禮、加冠禮、封禪禮都是我們所耳熟能詳的儀式,可見古人在很久之前就懂得去追求一種有儀式感的生活。不僅在中國,外國人也保留着這樣一些生活上的習慣,諸如吃飯前唸誦的約翰福音,週末到教堂裏的做彌撒,此種種都是生活中儀式感的體現。

對於任何人來說,儀式感的生活都是應當被推崇的,儀式感並不是嬌柔造作,虛榮的表現,它所反映出來的是一種對生命的尊重,對活着的感激。

生命總是周而復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久而久之,人們難免會變得漸漸麻木起來,從而失去對生活的期待,這無疑是可怕的,更是可悲的。

演戲,是我活着的方式,繪畫,是我活着的儀式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得主阿德里安布勞迪曾在一次採訪中說過這麼一句話,或許人們所羨慕的那些看起來光鮮亮麗的職業,對於從事者來說,一樣是重複而無趣的。於是他選擇了繪畫,作爲一種生活的儀式,他認爲儀式是很講究,是純潔無污的,是不能隨意的,正是這樣的儀式感,才能將人們從千篇一律的生活中解放出來,從而去證實生活,思考生活在採訪的結尾,他還改引了尼采的名言,每一個不曾追求儀式感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生活已經夠無聊了,爲什麼不能做點什麼,讓它鄭重一點過起來更有意義一點呢?

是的,也許儀式真的不能改變什麼,但至少在某一刻它能給人以觸動,引起人們對某些事物的追求,這就已經足夠了。

一場升旗儀式並不能讓所有人都成爲愛國者,但聽到威嚴的國歌之時,至少會讓們覺得——哦,新的一週開始了;一場開學儀式並不能讓所有人都成爲尖子生,但聽到鏗鏘的演講時,也會明白——哦,新的學期開始了;一場新春的慶典,不一定真的就能帶來好運,但是當十二點的鐘聲正式敲響的一刻,人們也會知道——哦,新的一年開始了;同樣,有儀式感的生活,也能給人一種暗示——哦,新的一天開始了,面對新生活,人們往往充滿了幹勁,儀式可以爲枯燥的生活帶來動力,人們需要這種儀式感的生活。

每一個不曾追求儀式感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