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議論文作文 > 傳承傳統文化的議論文

傳承傳統文化的議論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6W 次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論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論文可以有效訓練我們運用理論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的能力。寫論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承傳統文化的議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傳承傳統文化的議論文

衆所周知,文化興,民族興;文化衰,民族衰。在歷史長河中始終遵循這麼一個定律,一個民族的興盛,必定是從文化的繁榮開始的;一個民族的發展,也離不開文化的支撐。而當歷史的塵埃落定,有許多東西都化爲烏有的時候,唯有文化以物質的或非物質的形態存在着。這便是文化對於一個民族而言的靈魂作用。

隨着傳統的民俗活動等逐漸遠離我們的視線,京劇等優秀劇種在流行音樂一浪高過一浪的發展勢頭中瀕臨危機,特色的民間手工藝因後繼無人逐漸衰落,我們不難發現,傳統文化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它的流失,一定程度上影射了傳統民族精神的逐漸缺失。因爲傳統文化的發展是傳承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也是民族凝聚力之所在。

那麼,誰來承擔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的重任呢?

作爲一名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不能因爲久居芝蘭之室而不聞其香。我們在傳統文化的傳承方面也有着自己應盡的責任。當本民族的藝術精品被外來的泡沫文化所淹沒時,我們應該做些什麼?我想不僅僅是記於心中那麼簡單。我們要守住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血脈,老祖宗留下的傳統文化是幾千年來一直髮光發亮的遺產。譬如,國粹京劇,詩詞歌賦,我們的仁、義、禮、智、信的儒家傳統美德,各類傳統節日等等。這是在我們華夏子女血脈裏流淌的使命,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忽略它放棄它呢?也許,我們無法杜絕外來快餐文化的侵略,但是民族使命要求我們記得在情人節送玫瑰的同時,也必須記得七夕時牛郎織女的相會,我們知道在感恩節吃火雞的同時,也必須不忘元宵時的湯圓,我們必須記得每個中國傳統節日所蘊含的意義,這代表了中國,代表了中國文化,代表了我們沒有忘記,我們在走着自己的文化之旅,我們欣賞國外的很多風景,但我們絕不摒棄我們的文化大餐,我們在學習,我們在傳承,我們在進步。

我們應該還記得那句歌詞“五千年的風和雨啊藏了多少夢,黃色的臉黑色的眼不變是笑容……”我們同爲中國人,不僅僅因爲我們是黃皮膚、黑眼睛,會說一口中國話,真正讓我們中國人感到是同氣連枝、血脈相連的是來自於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延續。傳統文化是民族的身份證明,是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精神紐帶,它也構成了人們生活和追求幸福的不懈動力,構成了中華文明生生不息、蓬勃向上的民族精神。

今天,我們要傳承我們的民族文化,繼承我們的優良傳統,深深的銘記我們的血脈中噴薄的中國精神。讓我們向我們的民族致敬,向我們的民族文化低頭,謙虛的表達我們最虔誠的守候!

作爲華夏兒女,中國的文化想必每個人或多或少都知曉一些。作爲一個擁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泱泱大國,中國的文化可以說是現存的歷史最久的國家。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從人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就能體現出來,今天就讓我們來談一談中國的飲食文化。

中國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其飲食文化可大有講究。首先是人們對食材的講究。對於北方人來說,他們以麪食爲主,肉食爲輔。由於地理環境的因素,北方的氣候條件更適合豬、牛等牲畜的生長,所以他們做菜以牛羊肉居多。而南方的居民們則偏向於水產品、家禽等。南方人以米飯爲主食,因爲南方氣候條件溫和,適合水稻種植和魚類養殖。除了南北地域的劃分,沿海地區的人們世代居住在海邊,以海產品爲主,所以當地人們大多都吃海鮮。這些便是對於食材的考究。

劇。唯有敞開胸襟,接受不同文化水平的智慧,才能得到繼承與發展,促成文化繁榮進步。時代需要包容,傳統文化亦需包容。無論何時何地,傳統文化止於獨行,而盛於大衆。

中國素稱“禮儀之邦”之稱,“禮”在社會無時不在,出行有禮,坐臥有禮,宴飲有禮,婚喪有禮,壽誕有禮,祭祀有禮,征戰有禮等等。中國傳統禮儀文化應被有批判的繼承,而非一票否決。

禮是文明和野蠻的分水嶺,禮是人與人交往的方式,禮還是日常生活的準則。富貴而知好禮,則不驕不淫;貧賤而知好禮,則志不懾,左傳中有言道:“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民之所以生也;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者。”足可見禮儀在文明社會和民生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而中國傳統禮儀文化經歷了千年的歷史洗濯和沉澱的,那些優秀的文化價值禮儀不應被摒棄,而應被完善、繼承和發揚。

駐德全權大使吳紅波曾被德國問道“德國人能從中國學到什麼?”,吳紅波答道:“謙虛。譬如:中國人完成一個項目,他不會突出自己的作用,他首先講得是他的團隊,他的導師,較少提到自己”,自卑尊人便是中國禮制精神原則所在。所謂“自卑”不是要故裝卑微自己,而是放低姿態,謙恭待人。若要好,大敬小。這種誠敬謙讓,合衆修身的禮儀原則在當代社會仍值得提倡。

傳統禮儀還傳播了許多優秀的基本價值觀,如敬、恕、誠、信、仁、愛。在現代功利主義教學模式下,我們早已忘了傳什麼“道”,中國應該傳什麼“道”。而禮儀文化卻給我們提供一個精神平臺來領會這些優秀的精神內核。著名文學史者劉夢溪指出:“敬、恕、誠信、仁、愛等,應成爲中華兒女的文化識別符號。

然而,傳統禮儀也有其閉塞成舊的一面。如古時女子以纖小玉足爲美,從小裹腳造成女子足部骨骼被硬性彎折,嚴重影響了其正常的生理活動;兒女應聽父母媒約,指腹爲婚是謹守孝道的錯誤觀念也使許多有情人分隔天涯。傳統禮儀的封建思想一定程度框限了思想的自由,也阻礙了社會文明的進一步發展。

中華禮儀文化雖有落後、陳舊弊端,但究其本質是對現代社會極有現實意義的優秀精神遺產,永不過時。擇善而之,其不善而改之,讓其成爲國人深層價值的“根”。

教育之道,尤重童蒙。許多人回憶起人生開學的第一堂課,都津津樂道,因爲這是跨入知識之門的第一步,是成功的起點,意義重大。荀子在《勸學》中說:“禮恭,而後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後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後可與言道之致。”先知禮,而後聞道,這是古人的教育觀。如今,以一項隆重的儀式來紀念幼學啓蒙,何樂不爲?不論這項儀式是沿襲傳統,還是新造之物,它畢竟傳達了一種重教、崇知的積極觀念。

但社會上對“開筆禮”的批評,不在它積極的一面,而在它與傳統的扞格。

穿漢服、點硃砂、寫毛筆字……每一項看似都與傳統有關,但捏在一起,塑成一個“開筆禮”,冠之以“繼承傳統”“發揚傳統”之名,就有點裝腔作勢、不倫不類。這種打着“傳統”旗號附庸風雅的情形,在當今社會所在多有。一些人宴席上推杯換盞、酒酣耳熱,美其名曰“酒文化”;成書於順治初年的《弟子規》,在文化商人的推波助瀾下,登堂入室,成了與“四書五經”並列的儒學經典……凡此種種似是而非的“僞傳統”大行其道,廣爲傳播,對我們傳承文化究竟是福是禍?

作家史鐵生說:“傳統,也許不該把它理解爲源,而應該理解爲流。”我們的傳統文化像一條大河,流到每個時代,每個時代的人都注入了自己的文化創造,同時也體現了這個時代的文化品格。

禮爲傳統之形,道爲傳統之核。過於重視傳統中形式的、表面的東西,就會流於庸規陋俗,成了裝腔作勢、言過其實、表過其裏的“附庸風雅”,是《儒林外史》中杜慎卿所謂的“雅的這樣俗”,是魏禧《與友論文書》中所道的“如市肆之列雜物,非不炫目,正嫌有市井氣耳!”傳統的表現是延續,延續根源是內在的生命力,正因如此,它就不是某種表層的思想外衣,不是想扔就能扔掉、想保存就能保存的身外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