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議論文作文 > 關於居安思危的議論文大綱

關於居安思危的議論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4W 次

居安思危,戒奢以儉。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居安思危的議論文,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鑑!

關於居安思危的議論文

  關於居安思危的議論文篇一:

古人有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直至今日,這句話仍爲一句至理名言爲世人傳承。而又有誰能真正做到。憑藉一己之長,便高枕無憂,安於享樂,而卻毫無憂患之心,無疑自取滅亡。

古有神童仲永,寫字作詩信手拈來,一時人們爭相求之,而其父卻毫無憂患之心,以仲永之詩作換取銀兩,而“不使學”,其年長,才氣漸減,“不能稱前之所聞”,及其成人,“泯然衆人矣”。可見,上天賜予仲永常人之不及的聰慧,而他和他的父親卻沒有任何憂患意識,最終跌倒在自己的優勢上。

反之,一代至聖孔仲尼,生來爲常人,無任何優勢,並且要面對家族沒落的現實,而他卻勤奮刻苦,博覽羣書,周遊列國以求教,以“學無止境”勉勵自我。他深知上天沒有賜予他任何多於常人的優勢,於是常常自勉,每日三省其身,“學而時習之”,學思並存之理長存於心。那一根根燃盡的蠟燭,那一個個漫漫長夜,那一頁頁翻過的書柬,造就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千古一人:孔子。

然而,憂患之心不僅是對個人的告誡,更是治國之道。

清朝無疑是缺乏憂患意識的典型。清朝前期的“康、雍、乾”盛世,使之過於自滿,自以爲天朝上國,以爲維持有先天優勢,便可將“蠻夷”之國踩在腳底。但夢總是要醒的,西洋火炮的一聲震響震碎了清政府的美夢。軟弱無能將遼闊疆土拱手相讓,閉關鎖國將大好河山毀於一旦。

今日之中國,今日之青年,如不存憂患意識於心,又如何能長存,只怕又會步入清朝的後塵。

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便深諳又換知道,雖然他在詩作方面已大有成就,成爲宋詞豪放派代表,他卻沒有就此止步,書法繪畫方面鑽研,廢寢忘食,不捨晝夜,將竹畫得栩栩如生,至於“胸有成竹”的地步。

王羲之亦是,即使書法已經爐火純青,但他仍不斷練習,將家中的一譚清水燃爲墨色,最終達到“入木三分”之境地,他不懈的追求與勤奮練習使它成爲千古書法大家,僅留下千古絕唱“蘭亭序”,引無數風騷瞻仰求之,後人晚輩望塵莫及。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面對卻顯示,我們總是小心翼翼,唯恐出現差錯;而面對優勢,我們往往自以爲是,忘乎所以,最終跌倒在自己的優勢上。

人生之路漫漫,吾輩應常存憂患之心,進而上下求索。

  關於居安思危的議論文篇二:

我上課時總會看到教室右側的那塊天藍色的廣告牌上的數字在不斷地減少。我心想,哎呀,中考迫在眉睫了。

地理生物的雙A有多重要,我身邊的人總是跟我強調。美珍老師開玩笑說:“一般大家都喜歡錢,在這幾天裏,把‘雙A’當作二十萬。如果‘雙A’了,就賺20萬了。”雖是玩笑話,我們班的同學還是很受鼓舞的。只有我不以爲然,認爲這兩科要“A”,輕輕鬆鬆。

但是,挫折來了。

第一次月考,我的生物勉強壓線,我認爲要開始死磕生物。然而生物上來了,地理的考試又考了一個“84分”,這使我又緊張起來。大家常說做人要有危機意識,過分的自信總會讓結果事與願違。在離中考還有三十天的時候,我開始改變了。我再也不怕地理老師拿着那根極粗的棍子走進教室巡邏。我也明白,這是複習階段,單靠棍子的壓迫是沒有用的,關鍵是要“自助”。不要以爲自己一定能考好,努力纔是保證。

正如2016年NBA的勇士隊,常規賽打破了歷史“勝場”記錄,在總決賽也取得了三比一的領先。他們以爲總冠軍到手了,就放鬆了警惕。後來呢?他們目送着詹姆斯的騎士隊完成了連勝三場的大逆轉,給克利夫蘭帶來了五十二年來的第一個總冠軍。地理生物固然不難,但不等於可以輕視,否則就如勇士隊“即將到手的總冠軍”。在複習這兩科時,我總覺得自己的知識層面在增加,在考試中考到自己讀過的知識點,何嘗不是一種享受呢?

不僅是我,其他的同學也意識到了居安思危的重要性。看,鄭宇豪正拿着考卷,細心的給旁邊的同學答疑解惑;學霸鍾文婷,不爲現在的成績而滿足,正抱着提綱努力鑽研着;蔡騰翔也很投入,地理生物的輔導從來不缺席一次。在他們的帶動下,教室後面的陳宇哲和陳浩也開始發奮努力,誰能想到他們曾在被勸退的邊緣呢?“志在雙A,必得雙A”的目標在我們身後的黑板上方熠熠發光。大家都明白,不能過分的自信,誰也不確定自己能否取得讓自己滿意的成績。正是因爲如此,我纔看見了有史以來最認真、最努力的七班,相信這樣下去,在最後的大考中,我們將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左丘明說過:“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地理生物的複習,正如未知的人生路,不可能永遠平穩。唯一的辦法,就是居安思危,讓自己變得更強,纔能有信心拿下“雙A”。

  關於居安思危的'議論文篇三:

時代的發展潮起潮落,國際風雲變幻莫測——曾經攝影界的無冕之王尼康,只因智能手機的出現而退出中國;曾經受人們一致好評的康師傅統一方便麪,只因那迅速崛起的外賣平臺如今也風光不再。房玄齡曾諮嗟嘆曰:“思危所以求安,慮退所以能進。”所以,任何人都應該站在時代的潮流之上,居安思危,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安逸是羈石,會阻礙我們前進的腳步;安逸是毒藥,會麻痹我們進取的內心。君不見,昔日顯赫一時的大清帝國,因安於現狀,認爲自己是天朝上國,最後在戰爭的一聲炮響中轟然瓦解。袁燮雲:“居安思危,可無備禦。”這樣豐富的哲理,不僅對國家、對企業具有警示和指導意義,對於個人亦然,能居安而思的人,必然是永遠走在時代前列,永遠成爲生活的強者。

北島曾問:“當一個小人物衝向大時代,有多少傷害埋伏左右?”今天的人們,已然被時代傷得太深。當李世石與人類棋手鬥智鬥勇時,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有一天竟會輸給人工智能阿爾法狗;當手機已成爲人們的日常,可曾有人記得柯達退出中國市場時的黯然神傷。由此觀之,時代打敗你,可能並不是你違背了歷史潮流,而只是因爲你只是在時代潮流之中不能立於潮頭。每一個“弄濤兒”只能向濤頭而立,方能“手把紅旗旗不溼”。

生於此世,很多人驚呼於人工智能“搶飯碗”,卻無遠見提高自身素質;悲嘆於科技發展擠壓人的生存空間,卻沒有看到生產力發展帶來社會質的飛躍。其實,真正的強者不是抱怨事物的客觀環境,而是在危機還未降臨時,就深深憂慮。所以,“永遠戰戰兢兢,永遠如履薄冰”的提醒,使張瑞敏率領海爾走向世界;“我們離破產永遠只有十八個月”的告誡,使比爾·蓋茨率領微軟席捲全球;“我們要麼是在危機中,要麼走向危機”的警惕,使馬雲讓阿里巴巴不斷崛起。

在經濟發展迅猛、生活環境不斷改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人們往往會過度沉浸於自我的優越感之中,而忽視了來自周圍的危機和挑戰。要知道,你未來的對手可能是“智能手機”“外賣”等你意想不到的“敵人”。而作爲一個人,一個社會,甚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摒棄盲目的優越感,樹立必要的危機意識,我們才能在發展路上越探越深,越行越遠。

拓寬眼界,創新不敗,思危則昌,求安則亡,請始終秉承着“生於憂慮,死於安樂”的理念,在順境中看時代,在危機中求生存,如此,你的人生將更加穩定和開闊,更加豐富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