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五年級作文 > 孝道五年級作文(通用20篇)

孝道五年級作文(通用2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3W 次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孝道五年級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孝道五年級作文(通用20篇)

孝道五年級作文 篇1

我們中國人幾千年以來都是以孝爲先。弟子規上也說過:“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這句話的意思是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讓他們暖和,夏天要讓他們涼快;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請安,晚上要替他們鋪好被褥。

在古時也有像前面所說的一樣孝子。他就是黃香,黃香小時母親早逝、和父親相依爲命。他對父親使人孝順。炎熱的夏天,他用扇子吧父親的枕頭和席子扇的涼涼。在冬天,他又用自己的提問幫父親暖和被窩。才請父親安睡。

其實,在我們現在也有許多像黃香一樣孝順的兒女。在我們家樓上的那位叔叔就是這樣的孝子。

這位叔叔的父母在很早以前都去世了。是這位奶奶養了他。但是她對這個乾兒子一點也不好。但是,這位叔叔卻不這樣認爲。他覺得老奶奶能把他養大就是對他最大的愛了。

老奶奶的身體不是很好,但她的親生兒女都不來照顧他。最後,還是他的乾兒子來照顧她。給她做飯、洗澡,家裏的活他全包了。

我們現在雖然不能幫媽媽、爸爸幹那麼多活。但是,我們可以從小事做起,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洗洗、拖拖地、掃掃地,在爸爸媽媽下班回來時送上一杯熱水,爸爸做飯時,幫爸爸洗洗菜。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做一個孝順、懂事的好孩子。

孝道五年級作文 篇2

親情是人性。每個人都需要。家庭無私,偉大。因爲家庭只有“奉獻”二字。有多少孩子沒有父母,感受不到親情?然而,我們生活在一個吃飯伸手的生活中,這一切都是因爲父母,他們給了我們如此美好的生活。和那些孩子相比,我們有什麼可抱怨的?難道不應該回報父母嗎?

“要想報答父母,不必做什麼驚天動地的事。只需要在生活中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稍微順從父母一點。他們一定很高興。”老師曾對我說過這句話。

有一次,老師留了個作業,叫《我爲父母做一件事》。我在辦公桌前呆了半個小時也沒有頭緒,只好自己去體驗。我給媽媽洗腳。母親什麼也沒說,臉上卻留下了兩行淚水。淚水不鹹不甜,因爲它們是動人的淚水。

一切美德,孝爲先,這是中國永恆的美德。現在的人那麼注重錢,卻不注重“孝”字。多少老人流離失所,但都是成雙成對的孩子。

孝順,爲什麼現在有那麼多不孝的孩子?孝是從小養成的。只要從小就有孝心,長大後就能成爲一個令人敬佩的孝子。

對父母心存感激意味着尊敬他們。爲什麼要當不孝的關鍵,大家都罵我們?孝順,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從我做起。

孝道五年級作文 篇3

孝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古往今來,孝文化在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維繫家庭和睦,增強民族團結,穩定社會等方面,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這些膾炙人口的名言名句,是教育我們要孝老敬親,從小就要對父母、親人百般孝順和愛護,我們幾乎就是揹着這些名言名句長大的傳承孝道,傳承美與愛作文傳承孝道。幼時,我們一定想:長大後一定要對父母和親人好,可是現在社會上有些人的行爲動作令人髮指。我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則令人心酸的,又令人髮指的新聞:一位母親親手把兒子撫養大,她的兒子長大了,竟然覺得母親很礙事,便將母親掃地出門。無論颳風下雨,老母親只能一人流落街頭,靠乞討爲生。看完後,我憤怒了:怎麼可以這樣?有這樣的兒子還不如沒有,簡直衝破了做人的底線傳承孝道,傳承美與愛作文文章傳承孝道,這名男子的做法簡直有辱我們這個一直以來以孝聞名於世界的中華民族!

當然,世界上也不缺乏有孝心的人。看完下面這個故事,也許你會欣慰多了。

孫朋美,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只因爲她的一片孝心,感動了千千萬萬個山東人。她剛嫁給丈夫時,丈夫就經常生病,以至生活不能自理。婆婆也愈漸年邁,從此,家庭中一切重擔就落在了她一個人身上。

她每當幹完農活就趕緊回家,她知道,年邁的婆婆肯定會很擔心。

傳承孝道。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她無怨無悔地照料着年邁的婆婆和多病的丈夫,風雨無阻地撐起一個家。如今,她把婆婆照料地很好,丈夫的病也有所好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她的臉上充滿了美麗的笑容。這笑容,這孝心,有誰能不感動呢?

孝老愛親,也要我們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傳承一代又一代的美與愛。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儘量爲父母做什麼:比如幫他們多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幫他們捶捶背,揉揉肩,不要讓他們操心……這是我們每個子女都應該做的。

孝道五年級作文 篇4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點一滴的彙集,是一絲一縷的關懷,是春風化雨的滋潤,是冬日陽光的照耀,是心靈深處的呼喚,是歲月留痕的踐行。爲了不讓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和悔恨,不讓自己的父母而爲此傷心,那麼就請你爲自己的父母送上一句簡單而又溫馨祝福吧!其實孝無處不在,孝就在我們身邊。

當然,說起來容易,要做起來並不那麼簡單,它需要有堅強的精神支柱才能實現。首先,是要牢固樹立起孝道觀念。這種觀念是自覺的、發自內心的真摯感情。就拿前幾天在《讀者》上看到的一個名叫黃鳳的女孩來說吧,自從我看完那篇關於她的文章後,我被她的那份孝心着實地感動了,那一刻,我哭得“稀里嘩啦”。在黃鳳六歲時,她爸爸在打工時意外摔成高位截癱。幾個月後,媽媽離婚改嫁他人,從那以後沒再支援家裏一分一毫。奶奶眼患疾病視力模糊,黃鳳不得不獨自擔起照顧爸爸和奶奶的重擔。踩着小板凳在竈臺炒菜、煮飯、下面條,摸索着給爸爸餵飯、擦拭、換洗、按摩、翻身,跟奶奶和鄰居學着打理菜園、種菜、醃菜??在黃鳳11歲時,她更是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那是2008年的3月9日,黃鳳在鄰居的幫助下搭上了去上海的順風車,隨行的還有躺在鐵板車上不能動彈的爸爸和時年已七十二歲並患有眼疾的奶奶。祖孫三代準備開始過邊乞討邊求醫的生活!我被這樣一個本應在校園裏讀書而小小年齡卻肩負起家庭重擔的女孩深深的打動了。想想我們現在的小學生,身爲同齡人,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就只是因爲自己一個人能獨立上下學、獨立完成一點生活瑣事而沾沾自喜,卻不知道,在華夏版圖的另一個角落,有一個農村女孩比你們早8年就會了這些你們到現在可能還不會的家務。讀完這篇文章,我越發的想了解這個女孩。於是我打開電腦,在電腦上輸入了“黃鳳”這個名字。立刻,成千上萬條有關她的詞條跳了出來。我試着打開了一個詞條,那是一段視頻,是黃鳳在上一個電視節目。在那段視頻中,我看到了黃鳳,她長得很清秀,可以說是漂亮。但是,這種漂亮中又含着淡淡的哀傷。她說話時有一種與她的年齡極其不符的成熟感,也許是小時候經歷了太多生活中的磨難吧!在看這段視頻中,我又哭了,那時黃鳳在講述她媽媽離開她和爸爸時的場面,她說:“她(媽媽)離開的時候,我去追過她,追了好久,在後面不停的喊‘媽媽不要走,媽媽別走’但一切都無濟於事,後來我跑累了,又被一塊石頭絆倒了,我就趴在地上,一直衝她哭,一直衝她喊,可她還是頭也不回的走了??”主持人問她:“那你恨你媽媽嗎?”黃鳳回答道:“一開始恨過,恨她離開了我和爸爸還有奶奶,但後來就不恨了,因爲她畢竟是我的媽媽,她應該也有苦衷吧。”我被黃鳳那種感恩,博愛的品質打動了。而她隨之而來的那句話讓我對她又有了一個新的印象,她說,我不會離開爸爸!“我不會離開爸爸!”一句樸實卻鏗鏘的話,區區七個字卻表達了她對爸爸的愛的責任!其次,是要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不能強調工作忙而冷落老人。前不久聽同事說鄰莊一位八旬老太獨居多年,向法院起訴,討要精神贍養。其兒子因忙事業,經常不見人影。但法院在調查中發現,各方面都證實其兒子對老母照顧有加。對此,老太太解釋說,兒子是對我好,我就是想看看他,想天天看到他。經法院調解,要求其兒子要常聽聽老母嘮叨,盡到精神贍養的義務。當然,我們不能要求做子女的天天陪在父母身邊,現在市場經濟競爭激烈,特別是年輕人,爲了創一番事業,經常在外面辛苦奔波。但不論如何忙碌,隔十天半個月,擠點時間看看父母,聽聽父母的嘮叨,總是可以的!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孝不僅體現在物質方面,更多的是要在精神和情感上的關懷。老年人需要心靈的關愛,老人的一生閱歷,有豐富的生活和社會經驗,多是憶舊寄懷。故此,爲人兒女的應該儘量多抽點時間去陪同老人聊天,以慰藉其心靈上的孤獨和寂寞。

我不禁發問:何爲孝?

其實孝,就是在父母口渴時,遞上一杯清香的綠茶;在父母疲憊時,幫他們放鬆放鬆;在父母飢餓時,做上一桌可口的飯菜……年少輕狂的我們,只要聽父母的話,不把他們的教誨看作嘮叨,不讓他們受傷,就是給父母最好的孝。

孟子說過,“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尊敬自己的長輩,天下就太平了。”

因爲每個生命都是一個過程的輪迴,人都會蒼老的,都會有年老體衰步履蹣跚的時候,回報父母曾經的付出,感恩父母一生的至愛,讓他們安享一個幸福的晚年,是每一個子女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也是人性應有的光茫。孝道是有心靈感應的,具有強烈的輻射作用,更有行爲的示範效應,它可以影響一個人品格的形成,決定着一個人價值的取向。我曾經看過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主要講:有一個很老的老人,他眼花耳聾,膝蓋不停地哆嗦着,他兒子和兒媳婦把他趕下飯桌,讓他用木板吃飯,老人的孫子看見了,也想用木板給他父母做碗,讓父母老了以後用。父母知道後,明白自己錯了,把老人接上了飯桌和他們一起吃飯。第二個故事講:一個男人很討厭他的父親,讓他的父親帶着一條毛毯出去“闖闖”。這時他不會說話的兒子居然說:“父親,你不必給爺爺一條毛毯,給他半條就行了。剩下的半條請你好好收藏起來,等我長大後可以把它給你們,讓你們到外面“闖闖”。孩子的父母認識到錯誤,趕緊留住了老父親。從這兩個故事可以看出,父母是孩子的模範,所以父母在做各種事情時都請考慮一下:“我這麼做會不會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另外還可看出,父母是必須受到尊重的。對父母盡孝,就是給子女樹立榜樣,就是爲自己晚年的生活鋪展一個廣闊的舞臺。因爲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那薪火相傳的美德就是在言傳身教、身體力行中得以延續得以流傳得以弘揚……

我認爲孝,其實就體現在生活的細節上,體現在家庭的和諧中,體現在社會的關愛中,體現在生命的品格中,體現在歲月的檢驗中,體現在人性的良知中……

老有所養、老有所靠、老有所醫、老有所爲、老有所樂,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也是老年生活應有的幸福景象。作爲子女作爲晚輩更要有一顆感恩的心來回報他們的養育之情,爲他們創造更加舒心的生活環境,讓孝道的光茫永遠溫暖着每一個老年人的心靈……

同學們,好好孝順父母吧,不要等到以後再怪自己年少無知;叔叔阿姨們,努力孝順父母吧,因爲你們的機會已經不多了!“孝”不用大家做得轟轟烈烈,只要大家從日常小事中做起。相信我,如果你孝順父母,那麼你一定能笑口常開,因爲,“孝”=“笑”!

親愛的朋友們,世界需要更多的孝心,更多的關懷,行動起來吧!孝敬長輩,從現在做起……其實,孝,就在我們身邊哦!

孝道五年級作文 篇5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的事蹟另人震撼,孝可以讓家庭美滿,我們努力起來,讓孝在人們心田中迴盪,讓孝永不失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隨着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人更需要人們的關懷,在生活條件逐漸富裕的今天,好多老人缺少的不是金錢和物質,他們缺少的是心靈的關懷,他們害怕孤獨和寂寞,極需要和晚輩情感交流。

可是在今天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很多年輕人忽視老年人的存在,認爲只要在物質上滿足了老人,便是孝順了,殊不知,老年人同樣需要交流,同樣渴望情感的關懷。對老人冷漠,無視他們的存在,其實也是一種暴力,一種家庭冷暴力,孝順老人,關心老人,這是一種天職,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不論你工作有多忙,不論你與父母相隔多麼遙遠,都要在節日的時候,在雙休日的時候,在父母想你的時候,需要你的時候,回家看看,不需要帶更多的禮物,父母只是想看看你,聽你談談工作,聽你談談家庭,這就是他們心靈最大的滿足!

前幾天,看了一篇文章,讓自己心靈得到很大的震動。她說,孝順長輩要乘早,不要等到了長輩不在的時候,空留遺恨!那時的後悔比什麼都心痛,以前,一直認爲自己父母身體尚健,不需要時時去探望他們,總是找種種理由,爲自己不去父母那裏辯解,現在想起來,覺得很是對不起他們,父母是那樣將我時刻掛在心上,不需要我的任何禮物,只望着我去看看他們。是的,父母是偉大的,無私的,但又是孤獨的,寂寞的,我們沒有理由不去愛他們,敬他們,就是這樣,我們也永遠報答不了父母的養育之恩!

其實,天下的父母是最能理解和體諒孩子的。無論你是多大的官,還是世間潦倒人,無論你是百萬富翁,還是窮困貧子,在父母的心裏,你都是父母的骨肉心血,你富了父母的也不想貪,你貧窮爹孃的也不嫌棄。唯一的一點就是孩子有孝心即是最大的安慰也。你有錢就多給,這也是應該的,天經地義的;錢少少給,父母也不會責怪,也不會有怨言。沒錢哪怕買個小禮品、哪怕是爹孃愛吃的一塊餅、一條魚甚至一粒糖,也是孝敬之心,父母也是高興的,我想天下的父母都是如此寬仁也。再退一步,你實在沒錢也沒關係,因爲孝敬父母,並不完全在於錢物禮品,方式方法有多種多樣,關鍵在於你的孝道是否真心、誠心。

我認爲:孝順父母不一定要有錢給父母纔是孝心,而最重要的是做子女的要有孝道、要真心愛父母、讓他們歡悅、心喜、享受天倫之樂,哪怕你沒錢沒物,也應給精神上的奉獻,天下第一快樂事,首數父母俱存。要知道父母恩深終有別,父母之年,日日減少、年年不多、漸至哀老,近在眼前。如若父母百年之後,想盡孝道都來不及、後悔都太遲了。所以做兒女的應該在父母有生之年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孝順父母,從物質上、從精神上、從生活上、從心底深處去關愛自己的父母。

孝道五年級作文 篇6

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鳥,方成其壯闊。世間萬物,莫不存感恩於心中。落葉飄旋在大樹周圍,撰寫着一曲安詳的樂章。那是對大樹哺育的感恩,白雲浮沉在藍天之上,刻繪着一幅溫馨的畫卷,那是對藍天孕育的感恩。因爲感恩世界纔會變得如此多彩,因爲感恩親情纔會顯得如此真摯,因爲感恩纔會有工作承載的責任,因爲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感恩是一種孝道,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美德。心繫感恩,胸懷孝道,感謝父母,生命源自於您們的全心呵護,成長源自於您們的含辛茹苦,幸福來自於你們的.始終如一。從幼時的嗷嗷待哺到如今茁身壯材,父母傾注了無私的心血與汗水,十年如一日,爲我們編織出五彩繽紛的搖籃。俗話說,滴水之恩應當涌泉相報,對於父母,我們更應該胸懷孝道,懂得感恩於父母。

心繫感恩,感恩於給予了我生命、哺育我健康成長的父母;感恩於給了我教誨、讓我增長知識的老師;感恩於給了我友愛與情誼,使我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不再孤單的朋友;感恩於給予我鼓勵與幫助、提升我職場價值的領導和同事。

有一位哲人說過這麼一句話,“當一個人懂得感恩時,便會將感恩化做一種充滿愛意的行動,實踐於生活中。”感恩不是簡單的報恩,它是一種責任、一種人生的態度、一種人生的精神境界!,感恩的心改變着我們的態度,改變着我們的習慣,改變着我們的行動。

在這裏,我們每個人在爲祖國奉獻着青春和智慧的同時,祖國也在爲我們提供自我發展的空間和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我們的生存,生活得到了基本的保障,同時也豐富着我們的閱歷,體現出自我的人生價值;因此,懂得心繫感恩,胸懷孝道,肩負責任的我們,應該感恩祖國,把對祖國的感激之情轉化爲化爲忠誠祖國的行動,轉變成一種崇高的責任。

即使有時覺得不公平,有時覺得努力沒有得到回報,也不必有所抱怨,只要相信這只是暫時的,因爲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付出終將會有回報。因此,我們要盡職盡責,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沒有任何藉口,拋棄一切怨言,紮紮實實的做好本職工作,奉獻自己的人生價值。

親愛的同學們,既然奮鬥的目標已經確立,前進的動力已經加註,昂揚的鬥志蓄勢待發,責任和使命正在強烈地激勵着我們,就算前方的路途佈滿着荊棘,眼前的虛幻充滿着迷離,我們也繼而披荊斬棘,排迷祛離,心繫感恩,胸懷孝道,肩負責任,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激昂的鬥志投入到明日的輝煌中去!

孝道五年級作文 篇7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曆史文化的古老民族,孝做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深深影響着每一位炎黃子孫。

人們耳熟能詳的《三字經》裏有一句香九齡,能溫席。說的是漢代因孝敬長輩而流傳千古的小黃香。他九歲喪母,這使他更懂得了孝敬長輩。

夏季,他幫父親把牀蓆扇涼,趕走蚊子;冬季,他用自己的身體把父親的牀蓆睡暖,再讓父親睡到牀上。小黃香學習刻苦勤奮,當有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讚譽。

相傳在漢代有一個叫郭巨的人,家裏有一個九旬的母親和一個剛出生的嬰兒。由於家庭貧困,他只能選擇贍養母親或孩子。爲了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郭巨和他的妻子連夜將孩子抱到山裏,埋于山中。

百善孝爲先,歷朝歷代像小黃香和郭巨這樣的孝子不計其數。我們對孝並不陌生,似乎從懂事起,我們就常聽長輩們教育道:要做一個孝敬長輩的孩子。可事實並非如此。

上小學時,老師給學生布置了一個特殊的作業----幫父母洗腳。可現在的孩子多爲家中的小皇帝,家長也不願讓孩子受累。只是在孩子的作業本上籤個字應付作業罷了。

不僅是孩子,歌曲《常回家看看》更是體現了現在人們的生活特點。不停的找個種不回家的理由,空巢老人變得越來越多。老人們不圖兒女回家做很多事,只希望兒女們回家看看。

前段時間電視上常播放這樣一個廣告:一位老母親忙碌了一天,做了一桌飯菜,滿心歡喜地等兒女回家吃飯。可她卻陸續接到家兒女的電話,都說有事,不能回家吃飯。老人放下電話,獨自一人坐在沙發上,直到深夜

隨着科技的不斷進步,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卻漸漸被人們淡忘了。我不由得問:這是怎麼了?

現在,我們不需要孩子像小黃香一樣爲父母溫席,也不需要成年人像郭巨一樣爲母埋兒。那是不是說,我們可以把孝拋棄了?

不!不是的!孝不只表現在這兩處。孩子聽從父母,少讓父母操心;大人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常回家陪伴父母都是孝的表現。

爲人父母更應該孝順於自己的父母,不能總爲自己找任何不回家的理由。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贍養父母,常回家看看,不僅僅只是盡孝,更是給孩子做出榜樣。

若連大人都不盡孝了,孩子念再多的香九齡,能溫席也是無用的。因爲他們並不知道怎樣做纔是孝敬父母。

孝在中華大地上存在了五千年,我們都應該發揚和傳承下去,不能讓孝消失在21世紀。

孝道五年級作文 篇8

中華文明五千多年,孝道貫穿其中,何爲孝道?

善事父母爲孝;子愛利親謂之孝。因而孝就是子女對父母的一種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輩在處理與長輩的關係時應該具有的道德品質和必須遵守的行爲規範。

孝心沒有具體的表現內容,它可以是對父母長輩語氣溫柔的一聲問候、一個祝福,甚至一個眼神,也可以是對家人的一絲掛念,常回家看看這些都會成爲父母永遠溫馨的回憶。孝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石和核心,它既是做人的準則,也是安身立命之根本。

可以說,孝不僅是百行之首,也是百行之先,百行之本。百善孝爲先,動天之德莫大於孝,感物之道莫過於誠;生前厚養實爲孝道;歸後薄葬真乃賢兒;詩書立業,孝悌做人;父母在,不遠行;不孝有三,無後爲大。

在人們的意識上,孝不再是封建倫理,而是成了應該發揚的美德。發掘孝賢人物,講述孝道故事,用平凡人不平凡的孝道故事,去感染、教育更多的人。讓人們去感悟孝道這一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溫情與感動,讓孝道故事去溫潤每個人的成長之路,讓孝道文化不斷傳承。

孝道也是知易行難,有個同學,早先是冠生園的小姐,家景殷實,現今退休在家,服侍兩老,老爸九旬,已住療養院,她每週多次看往;老媽獨居也要每週多次關心,家中小孩仍需照看,每天忙忙碌碌,忘了自己,若有生病就加班加點,沒了自己;有時外加公公婆婆之事,她會忙裏忙外,辛辛苦苦,沒有了自由,我心中點贊她。

還有同學,又要工作又要服侍兩老,老父年老大病,老母多病年老,她一人管三家,樂觀開朗的她仍陽光彩爛,但言行中也有力不心的感悟。我心中有憂。

還有同學,本身有大病,長期生病已貧困交加,但仍願爲大家管理網絡,贏得尊敬,同學們也關心愛護,使她榮歸故里。

行孝道,其實,個人的力量是杯水車薪,社會的力量纔是無窮的,國家的力量尤是必須的。

人民是國家的父母,爲人民服務是政府的宗旨,國家有義務有能力,辦好養老事業。割麥留邊角,收麥遺麥穗,讓大衆體面的生活是先輩的希望。

只有全社會共同關心養老;照顧養老;造福養老,我們的明天才能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我們的社會才能和諧,我們國家才能進步。

明理而行,需大家的行動,登高而呼各盡所能,受點滴之恩,理應爲人民呼;爲人民告。大家共同努力,共同去造就萬民大福。

孝道五年級作文 篇9

我們必須明白,即使不在同一屋檐下,父母的手臂,也一直在爲我們伸展……

——題記

什麼是孝?孝,是常回家看看的期盼,是親手給癱瘓在牀的老母喂一口飯,是在父母臨終前靜靜的陪伴;孝,世間千萬種,是盛開在心底的至善之花!

我曾聽說過季羨林老人的故事。

兒時的季羨林家境貧困,在他父母剛剛結婚時,家裏幾乎連飯都吃不上。他的母親,一個字也不認識,生活了一輩子,連名字都沒有。他們家裏只有半畝多地,一家人的希望全在這上面了。

有一年,季羨林的母親在中秋節時不知從哪裏弄來一點兒月餅,給他掰了一小塊,他很珍惜,因爲他難得吃一次。他當時沒有注意,母親是否在吃。後來回憶起來,她根本一口都沒吃。

季羨林在母親身邊只呆到六歲,之後兩次奔喪回家,呆的時間都很短。後來他回憶起來,連母親的面容都是迷離模糊的,沒有一個清晰的輪廓。特別有一點,讓他難解又易解:他無論如何也回憶不起母親的笑容來,她好像一輩子都沒有笑過。家境貧寒,兒子遠離,她受盡了苦難,笑容又從何而來呢?老家的鄰居曾對季羨林說:“你娘常說:‘早知道送出去回不來,我無論如何也不會放他走的!’”簡短的一句話裏,包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傷啊!母親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遠方,盼望自己的兒子回來啊!然而這個願望卻始終沒有實現,一直到她不捨地離開這個世界。

古人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話正應在我們的國學大師季羨林身上,一想到這句話,他就肝膽俱裂熱淚盈眶。他後悔,他說:“世界上無論什麼名譽,什麼地位,什麼幸福,什麼榮耀,都比不上陪在母親身邊,即使她一個字也不認識!”

世界上很多人與季羨林老人一樣,不是不孝,只是孝得太遲了!

趁着我們還年輕,我們還有能力,讓我們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傳承下去吧!切莫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請記住,“百善孝爲先”!

孝道五年級作文 篇10

中國五千多年的古老文明,號稱“禮儀之邦。”儒家思想當中“百善孝當先”的教訓不必再說;在佛教的思想當中也有“千里去燒香,不如在家孝爹孃”的教訓;在基督教的十條誡命中“當孝敬父母”,放在了中心的位置上,並且聖經上記着“咒罵父母的必把他治死”的教訓,又說“行仁義公平比獻祭更蒙耶和華悅納”。所以孝道,無論是古今,還是中外,都是非常重視的。因爲孝敬是所有社會中不可動搖的倫理道德基礎。

但究竟什麼是真正的孝之敬呢?當年孔子的一位學生問孔子:“我因爲貧窮不能使老父母安度晚年,心中慚愧,是否我不能做孝敬父母的兒子呢?”孔子卻回答:“現在世上許多人認爲孝敬父母就是有所養——即給他們吃喝。然而我告訴你們,豬和馬難道人養起來不給它們吃喝嗎?若沒有從心裏孝敬父母的人,所認爲的孝敬與飼養禽獸有什麼分別呢?”反觀今天的中國,連生有所養——即是在活着的時候連吃喝都不能供養自己父母的,而只是在死後的喪禮上大表孝心,鋪張浪費,這與當初孔子所指明的孝道相差何止萬里呢?後來孔子有指明何謂真正的孝呢?他說:如果你的父母去世已經三年不在你們身邊,你們做兒女的仍能謹尊父母的教誨,學習父母的樣子,走父母所走公平、公義、正直、善良、敬天應人的正路,這纔是真正的孝敬。由此看來這“孝”的真正的意思就是:“效”,即學習、模仿、效法”的意思。做一個真正的孝子,乃是能夠學習、模仿、效法父母的榜樣,在世能夠做一個公平、公義、正直、善良、敬天應人的人。基督教的聖經也教訓:做兒女的人啊!你要聽從你父親的教訓,不可以離棄你母親的法則,要永遠放在你的心上。

然而誰是我們真正可以學習、效法、模仿的榜樣呢?那十字架上的耶穌曾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你們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應來學習我的樣子”。除此以外,誰是我們永遠不變的學習榜樣呢?有這樣一個小故事說:有一羣出生不久的小螃蟹在沙灘上學走路,他們在沙灘上橫着爬過來,橫着爬過去,這時老螃蟹來了,看見孩子們如此地學習走路,非常生氣,說:“孩子們,你們爲什麼不直着朝前方走正路,而非要橫着走邪路呢?”小螃蟹們喊着說:“爸爸,媽媽你們給我們走個樣子好嗎?”老螃蟹說:“好!你們看清楚了……”結果是什麼呢?老螃蟹們比小螃蟹們橫着走的更快更邪……

老師有病爲什麼要讓學生吃藥呢?父母有病爲什麼要說孩子有病呢?“跟好人學好人,跟巫婆學跳神”的俗語我們竟忘記了嗎?我們這些爲父爲母,爲長爲尊的,到底爲自己的孩子們留下了一個什麼樣的學習榜樣呢?

深切的希望我們這些爲父爲母,爲長爲尊的懸崖勒馬,從唯物的私慾中出來,重新歸回那公平、公義、正直、善良、敬天應人的正路,爲兒女們創造一個公平、公義、正直、善良、敬天應人的學習榜樣。使我們的兒女真正成爲“孝敬”的兒女!讓我們的孝道歸回正道!

唯此誠心,天人可鑑。

孝道五年級作文 篇11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記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鞭策,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100族之風!

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父母一直告誡住院期間,媽媽每天要去醫院爺,幫姥爺擦臉,捶背,翻身。爸爸每天除了接送我上下學,還要精心地爲姥爺準備各種有營養的飯菜,給姥爺送到醫院,爸爸媽媽就這樣一直照顧姥爺到出院。每天吃不好飯,睡不好覺,可他們卻從來不說累。爸爸媽媽對姥爺的這份孝心也深深地感染着我,放學回家,我不用爸爸說就先寫作業,寫完後自己認真檢查,收拾好書包;晚上吃完飯,自己洗漱完後上牀睡覺。因爲我能爲他們做的事情還太少,所以只能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讓他們爲我的事情操心。這是我對他們唯一能盡的孝心。

我們在父母、親人無微不至的關愛下,茁壯無憂的成長着,我們貪婪的享受着他們給予我們所有的愛,他們總那麼無私的愛着我們,我們也就習慣的照單全收,我有時也會想:等有一天我長大了一定要給父母買很多東西,可是父親教育我說:“孝順不是體現在你能給我們買多少東西,孝順父母可以是父母下班回到家後你能送上一杯熱茶,父母累的時候你能說上一句安慰的話,父母晚上回到家你能端上一盆洗腳水,還有就是能看到你學習成績進步,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你的孝順。”

雖然我們還小,還不能把孝表現得淋漓盡致,那就讓我們在學習上努力地進步,努力地向前衝,在生活中盡我們所能的去孝順父母、親人,尊敬師長,做一個有孝心的好孩子!

孝道五年級作文 篇12

俗話說:“百善孝爲先”。我也很想有一次盡孝的體驗,終於機會來了。

事情發生在昨天。我上完興趣班後獨自回到家,開門後習慣的說:“媽媽,我回來了。”可媽媽沒有應我。懷着忐忑的心情,張望着走到客廳,只見媽媽臉色通紅,腋下夾着體溫計靠在沙發上。“媽媽、媽媽你怎麼了?”我的心一下子糾了起來,邊叫邊跑到媽媽身邊把手放在媽媽的額頭上,好燙啊!“媽媽一定是發高燒了”我想。這時媽媽把體溫計拿了出來,我一把搶過對着陽光一瞧,哇!近40度了啊!燒得那麼嚴重。怎麼辦、怎麼辦!我慌亂起來。這時,我的大腦告訴我:“不能急,不能亂,要冷靜!”我仔細回想着我生病時媽媽照顧我的情景。哦!先要物理降溫,我讓媽媽躺下,馬上用我的小毛巾浸溼了冷水,擰成半乾疊好後放在了媽媽的額頭上,再從藥櫃裏找出了退燒藥給媽媽服用。“現在幾點了?”媽媽虛弱的問道。我一聽就知道媽媽在擔心晚飯沒有燒,心想“媽媽整天干家務已經夠累了,現在生病了絕對不能讓媽媽再去燒飯!”連忙說:“17點30了,我去燒麪條,您生病了就好好休息,瞧瞧我的手藝吧!”不等媽媽回答立馬衝到廚房準備起來。

其實,我只在媽媽的指導下燒過一次麪條,那還是在10歲時,現在已經記不太清楚了。我拿着麪條仔細的回想着步驟。“對了,先燒水!”我把鍋子接了3分之2的自來水打開煤氣竈,等水燒開了放入適量的乾麪條。在煮麪的同時,我把盛面的碗裏放好了調料,再把中午的一些剩菜放入碗底。過了幾分鐘麪條就燒好了,把白沫子倒掉然後把面盛到碗里加上開水就成了一碗香濃美味的湯麪。“媽媽,吃麪了。”我激動的把麪條端到茶几上,扶起媽媽。看着媽媽慢慢的把面吃完我心裏高興極了!“文文,休息一會。”媽媽溫柔的叫我,“等一會”我來到廚房刷好鍋子和碗筷,我又給媽媽泡了一包中成藥喝下。又拿出體溫計一量,呵!38。4度,體溫降下來了。第二天爸爸出差回來聽媽媽說了我的事直誇我“長大了,懂事了!”聽的我都不好意思了。

從這件事我體會到:媽媽要上班又要幹家務活很不容易,我要力所能及的幫助媽媽,盡一份孝心,當好媽媽的小幫手!

孝道五年級作文 篇13

百善孝爲先,孝道是華夏子孫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的事例比比皆是,或是父母幹完活回家送上的一杯熱茶;或是父母累的時候我們一句安慰的話;或是父母晚上回家後我們端上的洗腳水。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撫養長大,爲了我們無怨無悔地付出,對我們卻沒有任何的奢求。古人云:“父母之恩大於天!”因此,我們必須盡“孝道”,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

媽媽經常教育我要尊敬長輩,對長輩要有孝心。她不僅這麼教育我,也是這麼做的,她是十里八鄉出了名的好媳婦。由於爸爸常年在國外工作,照顧爺爺奶奶都落在媽媽身上。一次奶奶住院,媽媽整整守在醫院半個多月,有許多人對我奶奶說:“你這個女兒真孝順!”當奶奶告訴是媳婦的時候,他們竟然都不相信。媽媽爲了陪我讀書住到鎮上,可她只要有空,就會帶我一起去看望爺爺奶奶。一到那裏,她就沒得說了,陪爺爺奶奶聊天、燒飯、炒菜……

每到天冷的時候,她的手就會裂開幾道口子,有時還會溢出血絲。每次大家吃完飯,她都忙碌一陣子。她那雙手,浸泡在冰涼的水裏,會像針扎一般疼,她從來不說,但我知道,這種疼痛對於她而言不算什麼,最重要的是在她心裏永遠刻着一個“孝”字。

有一天,媽媽說她很難受,午飯也不想吃。我倒了一杯開水給她端去,走到牀前,遞給開水讓她喝。她有氣無力地吞着水,那個樣子可真讓我心疼。我一摸她額頭,好燙啊!我用溫度計一量,居然高燒三十九度五,這麼高!太嚇人了。我急忙跑出家門,給媽媽去買退燒藥。不一會兒,我就買回藥讓她吃了。到了晚上媽媽高燒還是沒退,我心裏暗暗祈禱,盼望她明天有所好轉。到了第二天,我早早就醒了,摸摸媽媽的額頭,發現她一個晚上過去還是老樣子,持續高燒。我便把媽媽送進醫院,醫生檢查說是扁導體潰爛,需要住院治療。辦完住院手續,掛上點滴,我對媽媽說要不要告訴爺爺奶奶,她說,千萬別告訴他們,不要讓老人家擔心。

後來爺爺給我們送蔬菜來,才知道媽媽住院,他立即趕到醫院看望媽媽,爺爺說把我帶去老家住。可是,我堅持要留在醫院守着媽媽,爺爺拿我沒辦法……

是啊,孝道一直伴隨着我成長,它是一種親情,是一種愛,是家庭和諧的音符。古語說得好:“羊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情”,更何況我們是有血有肉的人啊。所以,讓孝心永存!讓我們懂得感恩,懂得孝敬親人。

孝道五年級作文 篇14

何爲孝?

一般人認爲,只要對自我的父母克盡奉養,就是孝順了。我不反對這種看法,這是孝順了,只是這個孝順只限於父母罷了。雖然這種孝是最基本的,但已是孝了。

但此刻,這種看法也許會被人否認,因爲許多家長都曾對孩子說:你要真的孝順我,就拿出點成績來。雖然此刻已不是什麼功成名就、光宗耀祖的時代了,但知識卻是要的,事業也總是要的。許多貧困山區的父母寧可累死餓死也要送自我的孩子上學,如果孩子真的能“拿出點成績來“,那也是可謂盡孝了。

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是孝順的爲什麼偏偏僅有父母呢。不可否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並且養育了我們,也許我們無法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我們需要盡孝道。但我們又能報答教師的培育之恩嗎?不能。可爲什麼我們不對教師也盡孝道呢。要明白,是教師給了我們知識,給了我們本事,給了我們機會,在教師的耐心指導下,培養出了大批的人才,我們爲什麼就不對教師盡孝道呢?我們是應當的,我們需要以優秀的成績來回報教師的努力,我們需要才華來回報教師的培育,同樣需要以成就事業來證明自我。

孝道,一個永恆不變的話題,隨着時代的提高,也應當擴大範圍了。也許真的要我們對整個民族盡孝對一切衆生盡孝是大了點,聽起來也覺得十分困難,可是整個民族養育了你,你是應當盡孝的;是許多許多的人給了你一個愛的世界,所以你也是應當盡孝的;是一切的生靈給了你一個美麗的生存空間,所以你也應當盡孝的。

成就事業方能顯出你的價值。盡你自我的努力,去創造屬於自我的輝煌,給生你養你的父母,給辛辛苦苦培育你的教師,給養育了你的整個民族一個滿意的答案,也許這是孝的一種吧!別人給了你,你就應當懂得回報別人,中國有句老話: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對父母的盡忠盡責克盡奉養並不是孝的全部。

成就一番事業,然後在自我的事業上默默地奉獻,用自我的成績與愛心來回報世界上的種種,這也是孝順了吧!

孝道五年級作文 篇15

"人們雙膝跪地,只崇拜天堂和他們的母親."北京大學前校長周啓楓在她母親90歲生日時爲她下跪。那時,社會開始談論小事。

孝自古以來就在中國人心中佔據着重要的地位。儒家說“孝是一切美德中的第一位”。古人說他們會在父母死後回到家鄉。戴孝活了一到三年。關於孝道的流行故事從未停止過:虞舜的孝道感動了天堂,閔子塞穿着單衣爲他的親戚服務,隋魯茲爲他的親戚服務,甚至孝感市的名字也是從孝子的數量中派生出來的。北京大學校長在母親面前淚流滿面,跪了十分鐘。他感到不知所措,以至於其他人都哭了。不管他是否經常回家,他的長跪表達了他對母親的愛。看着錄像機裏母親苦澀的情感,一個人應該得到表揚而不是諷刺。

有了周啓楓的快嘴做法,很多人似乎理所當然的站出來質疑他的動機。有些人說爲什麼有些人在看望他們的母親時拍照。有些人問爲什麼有些人會錄製視頻。更重要的是,當他們在視頻中看到一個村民拿着一個著名的袋子時,他們馬上就猜到了這個村民的“身份”。疑惑、譴責甚至辱罵在互聯網上一個接一個地蔓延。這是我對這些網民的看法。同樣,鄭是的“孝子”,吳秀波是“男神”,但他周啓楓卻是一個“僞君子”,並斥責他。難道不應該宣傳和研究的也是孝道嗎?不管是誰,至少他爲母親跪了十分鐘,那些罵他的人中有多少人給他母親洗了幾次腳?一個人做事情會有很多好處。不可否認,這次對母親的拜訪再次讓周啓楓出名了。然而,如果他能做我們沒有做過的事,他應該成爲整個社會的榜樣。孝道不應該在人與人之間分配,每個人都有責任。

也許很多人認爲平時很難孝順父母,太忙而不能回家,但事情並不像在家那麼難。我記得哈羅德,《一個人的朝聖》的老人,他爲朋友旅行了87天,毫無準備地穿越了整個英國半島。這種源於內心的行爲,沒有任何女性化和做作,往往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從現在開始,盡你最大的努力去實現孝道,去思考,去做,這樣孝道才能滲透到社會中!

孝道五年級作文 篇16

男人膝下有金,只拜天拜媽。北京大學前校長周其鳳在母親九十大壽時跪下。當時社會講的是從小到大。

自古以來,孝道在中國人心中就佔據着重要的地位。儒家把孝放在一切美德的首位,古人在父母去世後辭職回國,戴孝一至三年。民間孝子的故事從來沒有停止過:虞舜時的孝感昇天,閔子塞一身單衣,卞子鹿一身奶,甚至孝感也因孝子衆多而得名。北大校長,當着母親的面淚流滿面,跪了十分鐘,情不自禁,把別人弄哭了。不管他是否經常回家,他的長跪已經表達了他對母親的所有愛。看着母親在VCR裏苦心釋放的感情,一個人應該得到的是讚美,而不是嘲諷。

有了周啓楓犀利的演講,很多人似乎都站了起來,質疑他的動機。有人說爲什麼有的人去看望母親的時候會拍照。有人問爲什麼有人錄視頻?更有甚者,當他們看到視頻中一個村民提着一個有名的包,眼神犀利的時候,馬上就猜出了這個村民的身份,疑惑、譴責甚至謾罵在網上傳播開來。這是我對這些網友的看法。同樣的行爲,鄭是個孝子,吳秀波是個男神,但他在周啓楓身上是個僞君子,而且有很多罵聲。難道也是不應該傳道授業解惑的孝道?不管是誰,他都要爲媽媽跪至少十分鐘,罵他的人裏,有幾個人給媽媽洗腳好幾次?一個人做事有很多好處。不可否認,這一次探望母親,讓周啓楓再次成名。然而,如果我們做不到他所做的,他應該是一個榜樣,整個社會的榜樣。孝道不要分人,人人有責。

也許很多人覺得孝順很難,平時也忙得沒時間回家,但事情往往沒有家裏那麼難。我記得哈羅德,《一個人的朝聖》年87天跑朋友的老人。他的旅行跨越了整個英國半島,但他沒有一套準備工作。從行爲的內心來說,沒有女人味,往往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從現在開始,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履行孝道,去思考,去做,讓孝道滲透社會!

孝道五年級作文 篇17

在中國,孝爲百善之首。孝爲什麼?孝,只是孩子對父母的一種態度;孝,是父母在公司幹完活身心疲憊之後的一碗熱湯;孝,是經常去孤獨的父母家看望父母關心父母;孝,是我們有一個好的成就可以讓父母高興。百善孝爲先是指把孝放在首位,如果連孝不記得

,那更何況是如何熱愛國家和社會呢?又何談給與家人幸福溫暖。

曾經,有一個叫王裒的人,他的母親生前膽小怕打雷,當他母親去世時每每有打雷的時候就很傷心的分奔到母親的墳上說:“孩兒就在此地,母親不要傷心”。在當時,古人是的孝是真誠的對待父母,不管父母怎樣只要孩子對父母好,就是孝。孝便是這樣普普通通,毫無一絲甜味的或苦味的白開水,不管如何品嚐都嘗不出味道。可就是這一杯白開水讓父母感到了高興和快樂。父母,不會想方設法的讓我們買無用的東西,也不會想要求我們必須能掙到多的花不完的錢只是希望能在危機時刻幫上孩子們的忙,在自己孤獨寂寞的時候能打來一個電話來解解悶這些都只是父母的期望。

可是,在現在的中國,人們都只想賺錢而不顧父母的想法,這些人還說:“是對家庭好,爲了讓家庭過上好日子,可殊不知,真正的好日子並不知是有錢就行的通還需要人們對家庭的溫暖,只有這樣纔會給家庭帶來溫暖,人都不喜歡呆在一個毫無生氣的地方,人是一種喜歡在一起的生物,誰又喜歡面對一沓沓的冷冰冰的錢。人掙錢只是爲了過更好的生活,那何不在掙到錢之後好好享受一番掙錢的歡樂。做一個有情有感的人,儘管人們一直在賺錢但總會覺得錢賺不完,如此父母總會失去溫暖。

中國曾有一句古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是指樹想安靜但是風總是不停的刮,樹也就沒辦法安靜下來,也是指子女想贍養父母但是父母快去世了沒有時間讓子女贍養,所以說等到父母快逝世再去贍養那時已經晚了。爲何不現在就好好侍奉父母不讓自己以後失望呢?

人生只有一次,父母將生命給了我們,撫養我們成人,讓我們接受好的教育,就是爲了我們好,希望我們可以成才。想想父母之前的作爲,我們會如春風細雨般感激父母。

孝道五年級作文 篇18

孝,不需要金錢,不需要回報,更不需要花言巧語,需要的,只是一顆真誠的心.

———————題記

午後的陽光緩緩流動,掬一杯清茗,任目光輕盈地撫過書頁,心靈在溫暖的空氣中感悟、昇華。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爲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

在三國時,有一個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從小就喪失了父親,家境十分貧寒,母子倆相依爲命。長大後,母親年老衰邁,體弱多病。不管母親想吃什麼,他都想方設法滿足她。一天,母親病重,想吃竹筍煮羹,但這時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風雪交加,哪來竹筍呢?他無可奈何,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覺得全身發熱,風吹過來也是熱的。他睜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轉青了,再仔細瞧瞧,周圍長出了許多竹筍。他的孝心感動了天地。他把竹筍讓母親吃了,母親的病就好了。有詩頌曰:

淚滴朔風寒,蕭蕭竹數竿;須臾冬筍出,天意招平安。

生我者父母,養我者父母,父母給予我們一切,沒有父母偉大無私的愛,我們很難健康地成長,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父母的眼睛時刻關注着我們,父母對孩子是無微不至,勞而無怨。一個人不愛自己的父母,怎麼可能愛他人,《孝經》雲“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弟子規》說“首孝悌,次謹信”。《論語》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爲人之本與。”

而今天,當我再一次重提孝道時,不得不對“孝”進行了反思。

不知你可曾看過這麼一項報告:前不久,有人專門組織了一項對日本、美國和中國內地中學生進行的“最受你尊敬的人物是誰”的問卷調查。結果如下:日本中學生把父母分別放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美國中學生分別把父母放在第一位和第三位,中國內地的學生則把父母分別放在第九位和第十一位!問卷的調查結果無疑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一直以來,中華民族所傳統的美德都是我們引以爲傲的風範,我們一直都認爲中國是“孝文化的領袖”,可是現在一些人卻對“孝”的認識淡化了,模糊了,更有甚者,在華夏大地上居然出現了虐待父母,遺棄父母的醜行!

孝,不需要金錢,不需要回報,更不需要花言巧語,需要的,只是一顆真誠的心。父母那樣的關心我們,而我們對父母的關心有多少?知道父母是哪年生的嗎?知道他們喜歡吃什麼嗎?知道他們愛看什麼樣的節目嗎?知道父母內心中的希望嗎?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當我真正體會到父母之愛的時候,我已經十五,六歲了。記得在那以前,我的父母對我的生活處處操心,對我的事情樣樣提醒,可我不但不珍惜,反而覺得自由受到了干涉,就像其他大多數的子女一樣,甚至對父母有一種反感。現在回想起來,自己真是“該當何罪”啊,如果不是因爲這個機會重提孝道,我還真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才清醒。

生前孝子聲價貴,死後孝子萬古傳;處事惟有孝力大,孝能感動地合天。

孝在心孝不在貌,孝貴實行不在言;孝子齊家全家樂,孝子治國萬民安。

漫漫人生路,孝,在悠然的午後陽光中感動,在靜謐的午夜時光中品讀,在微明的晨曦中徹悟,不失爲美麗。

孝道五年級作文 篇19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的這一句話道出了千千萬萬子女們對父母的真實感受。可是誰又能真正盡了孝道呢?

但是,古今中外,仍然是有很多人有孝心;盡孝道。穎考叔是鄭國穎谷地方官吏,聽說鄭莊公發誓與其母“不到黃泉不相見”不久便反悔,就去拜見了他。他把莊公請他吃的肉留在一邊,莊公不解,他說:“小人有母,凡我能吃的食品都讓母親先嚐嘗,她未嘗過您賞賜的美食,所以請允許我帶回去孝敬母親。”莊公深爲感動,以後就設法把自己的母親迎回。此後,此後,人們常將“穎考叔食舍肉”作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個典範。

以上是我國古代的一個孝親的例子,還有一個現代的。恩格斯父親去世後,留有一筆鉅額遺產,按理由他繼承,但弟弟卻要他放棄繼承權。爲了不讓患重病的母親因他倆的財產糾紛而加劇病情,他毅然放棄了繼承權。母親康復後,他把真相告訴母親:世上的任何東西都不能使我讓您在晚年時因家庭的糾紛而悲傷。我還會有成百上千個企業,但我永遠只有一個母親。

是啊!還有什麼比父母還重要呢?是他們給予了我們生命,辛苦勞作把我們養育成人。所以,子女贍養父母,那應是社會中最好的風氣。尊重父母、敬愛父母、贍養父母,是一種不可推託的責任和義務。總有一天,你也會成爲別人的父親或母親,你可不希望子女不孝吧!

老師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老人已經沒有勞動的能力,只能靠兒子養他。兒子很厭煩,就帶着自己的兒子,把老人用筐子挑到了一個很遠的山中。回來時,他的兒子驚訝的說“呀!我忘了把筐子拿回來!”父親問他爲什麼,他回答說:“留在家中,等你老了,也把你用筐子挑到山裏去!”那人聽了很震撼,很慚愧,就把父親又挑了回來,好生侍奉着。

老師講完後,佈置了一個作業:回去給父母親洗一次腳,表表孝心。我回去後,左思右想,不知道應該怎麼開口。父親要洗腳睡覺時,我叫住他說:“爸爸,今天我幫您洗腳吧!”

話時我的臉漲的通紅。父親聽了我的要求,沒說什麼,只是笑笑,答應了。我細細的洗着爸爸的腳,撫摸着粗糙的皮膚,心裏五味雜陳……一會兒洗完了,父親進了房間。第二天,我在他的記事本上看到一段字:昨天,兒子第一次給我洗腳,我好開心!讀到這裏,我開心極了,感動極了。

我想,大家都應該懂得了“孝”的重要了吧。那麼,從今天做起,在每週日向父母盡一份自己的孝心和愛意吧,行動起來吧!

孝道五年級作文 篇20

這回,鄰居張嬸說啥也不去女兒家啦!

先是大女兒,打來電話:“媽,我正煨老母雞湯呢!你晚上過來,嚐嚐我的手藝有沒有長進?”張嬸正在我家跟母親拉家常,一口就給回絕了:“晚上?我約人打麻將呢,不行!”與母親相視而笑,張嬸搖了搖頭。

第二天,在樓道的走廊上,張嬸的二女兒與我擦肩而過。從小一起長大,她也就口無遮攔:“老媽大概到了更年期?好說歹說,就是不肯上我那兒去住!”末了,還託我有空幫她做做張嬸的思想工作。

我曉得,怕張嬸獨自在家寂寞,做女兒的無非是想盡盡孝心。況且,兩個女兒都是知性白領,女婿們和外孫們也挺孝順的。再說,上半年老人家還在女兒家輪流過的呢!

總得有個理由吧?和張嬸的女兒一樣,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回家問母親,母親只是說了一句:“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我猜她大概是住不習慣吧?”

第二天,張嬸找母親學做豆瓣醬,我正好找到了勸導的機會:“張嬸,你是有福不會享喲!女兒那麼孝順,你咋就不順着孩子們,多住上幾天呢?”

“你不曉得喲,我也有苦衷啊!”張嬸怕我誤會,趕緊解釋開來,“說了也不怕你笑話,柴米油鹽醬醋茶,我是被鹽給害苦啦!”“鹽?”我和母親幾乎是異口同聲地發問。

“2月份,先是住在大女兒家,她們一家人口味重,吃得鹹一些;3月份,又到了二女兒家,她們一家子口味淡一些。4月份又輪到了大女兒家,5月份又回到了二女兒家。”張嬸終於倒出了心窩子裏面的話,“我剛剛適應了吃得鹹些,又要去適應吃得淡些,這不是折騰嗎?”

細想,張嬸還真不容易:爲了適應女兒,她得不停地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鹽放多啦,二女兒家吃不消,她得逼着自己吃得淡些、淡些、再淡些;鹽放少啦,大女兒不習慣,她只好提醒自己吃得鹹些、鹹些、再鹹些。

怪不得,張嬸去年六十大壽,她硬是分兩天宴請了大女兒和二女兒全家。當時,我還以爲她是在擺譜呢!現在,我才明白,母愛不識鹽滋味?只因:牽腸掛肚的都是愛。

的確,太多時候,做母親的總是遷就着兒女,哪怕是自己多年養成的飲食積習,也會因愛而放棄和改變。要不是夾在兩個女兒中間,張嬸說不定也像全天下的母親一樣,把兒女的淡與鹹當作唯一的鹽滋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