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五年級作文 > 【必備】五年級借物喻人作文4篇

【必備】五年級借物喻人作文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2W 次

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借物喻人作文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必備】五年級借物喻人作文4篇

五年級借物喻人作文 篇1

新的學期迎來了,讓我走進了那美麗,多姿多彩的新學校。那翠綠的小草已經拱出了地面,給大地披上一層新綠。

那天我在校園裏漫步中,一叢叢新鮮而溼潤的綠草映入我的眼簾,那明亮而燦爛的色彩使人感到賞心悅目。

這時,黑乎乎的雲朵掠過天空,大雨傾盆而下。我坐在教室裏,豆大的雨點打着窗門,我此時顯得非常煩悶,我擔心小草那瘦小的軀體是否能夠抵擋大雨的摧殘。雨停之後,我快步來到校園裏的草坪裏,只見小草頑強地倒貼在地上,是那麼強壯,而且顯得格外的綠,格外的美。

此時,我不禁想起了白居易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詩句來,這正不是對小草的那種頑強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撓的精神最好寫照嗎?

在生活上,也有不少像小草一樣知難而進,不屈不撓的開拓者。

巴甫洛夫是一位有了絕症的人,但他卻以頑強的毅力戰勝病魔的威脅,以他頑強的進取信心開拓了生活的道路。在學習上,巴甫洛夫以“跟困難作鬥爭,其樂無窮”的精神,學習了各種知識和技能。其實在生活中,像巴甫洛夫的人有許多,如:張海姐姐,科學家愛迪生和著名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等。他們都是一些殘疾人,但他們的精神就值得我們後人去學習。

在大自然中,我喜歡那頑強的而又樸素的小草;在生活中,我熱愛那些堅強不屈敢於向困難挑戰的人。

五年級借物喻人作文 篇2

暑假回山東家鄉的一天,我和外公、外婆、媽媽一起去種地。

外公負責種地、外婆和媽媽負責打水、澆水,我感覺很無聊,蹲在了地上,過了一會兒,看見了一把鏟子,我站起來並走過去拿起鏟子試着翻了翻地,只翻起了一點點地皮,並不像外公那樣輕鬆地挖深地面,看來翻地也需要一些技巧。外公告訴我技巧是“要借用一隻腳把鏟子蹬深入土再把土翻起”,我照樣試了一下果然成功翻起了一大塊泥土,我繼續照樣翻,翻着翻着,我已經不知不覺地把整片地都給翻完了。外公走過來從我手裏拿過鏟子準備翻地,意外地發現我已經把整片地翻完了。“城城,是你翻的地嗎?”外公驚訝地問。我說:“是滴。”外公說:“這麼厲害啊!會翻地了,會幫大人減輕負擔了,真是一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我覺得今天我的收穫很大,我明白了做成一件事是需要方法和技巧的`。

五年級借物喻人作文 篇3

晚上,我正在看電視。忽然停電了,屋裏一片漆黑。我們什麼也看不到,媽媽用手機照亮,在櫃子的角落裏找到一支蠟燭,我們如獲至寶,立刻用打火機點亮。

蠟燭是個細圓柱,中間有根引線點亮過後,它就給我們帶來了光明。在帶來光明的同時,高溫包圍着它,讓它化作一滴滴蠟油流了下來,彷彿是它幸福的眼淚。一分一秒過去了,它漸漸縮短了,眼看自己的生命就要結束,但爲了給人們照亮,它還是依然挺立着,燃燒着…

看着它一點點燃燒,我深深的感動了。它燃燒了自己,卻爲人們帶來了光亮。它雖然外形普通,卻很有用。此時此刻,在我的眼裏,它不再是一根平凡的蠟燭,而是一個偉大的人,此時,這小小的蠟燭在我心中變得高大起來。它不爲名利,從沒替自己想過,而是默默地讓自己的火光照亮黑暗。把自己的生命全部獻給了人類。這是蠟燭何等高尚。

看到了蠟燭我想到了爲新中國奮不顧身的董存瑞。捨己爲人的黃繼光。爲了病人的葉欣…。更讓我想起精心栽培我的老師,他們給了我們溫暖,是他們無私無悔的付出讓我們獲得了知識。還有辛勤的園丁,是他們培育出漂亮的花草,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麗……

從蠟燭的身上,讓(我體會到了生命雖然短暫,但是我們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讓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五年級借物喻人作文 篇4

當我們夜晚寫作業,看書,吃飯都要用到它。它是我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題記

送上電,檯燈亮了,光線在黑暗中顯得很刺眼,終於回到了家。忙碌了一天,我又要從聽課轉移到寫作業。我趴在桌上,想着要寫什麼作文來應付老師,突然擡頭,看見了你——檯燈。

沒錯,檯燈沒有什麼稀奇,在現在科技發達的21世紀,水晶大吊燈都只讓人們停下看一眼,更何況是一個造型呆板簡單,沒有任何裝飾的檯燈呢?但它的作用卻是不可忽視的。它的光很亮,沒有任何東西蒙在燈泡上,能讓我們盡情地寫作業,看小說,做手工,不論多長時間,它都默默地亮着,雖沒有華美的外表,但它體現了電燈的真正價值。不像那些裝飾吊燈,看着十分漂亮,令人百看不厭,但因爲一層又一層的裝飾物,使燈光顯得暗沉,雖顯出了格調,但終究還是沒有顯出它的作用。

檯燈默默地亮着,我的心卻不以平靜。大家明知道最美的並不一定是最實用的,但大家只是爲了美,爲了格調,爲了氣質,而忽略了最根本的東西。清潔工每天大清早出去打掃衛生,在我們還在夢裏時,就已開始了工作。等我們醒來,走出家門,發現馬路很乾淨,沒有人會想起這是清潔工的勞動成果,人們認爲這是天經地義的事,而他們只注重路邊商店裏的東西以及乾淨的門口,如果門口沒人清掃,狼藉一片,你們還願意進去嗎?

所以,當一個東西充分的發揮了它原本的價值,體現了它的價值,那便沒有什麼美醜,好壞之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