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五年級作文 > 有關五年級的春節作文9篇

有關五年級的春節作文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5W 次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的春節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五年級的春節作文9篇

五年級的春節作文 篇1

春節然而我國各民族的傳統節日,100多年前,民間藝人“百本張”曾在他的曲本中這樣寫道:“正月裏家家賀新年,元宵佳節把燈觀,月正圓,花盒子處處瞅,炮竹陣陣喧,然後惹得人大街小巷都遊串。”這歷史上關於歲首春節的生動定照。

相傳堯舜時期,我國就有這個節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辭中,亦有關於春節的記載,有慶祝風首春節的風俗,但當時曆法,然而靠“觀象授時”,然而否準確,尚難確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我國人民創造了“太初曆”,明確規定以農曆正月爲歲首,從這時起,然後農曆新年的習俗就流傳了20xx多年,直到新中國成立,改用公元以後,這個節日就改爲春節。

在我國最古的文字記載中,有許多關於歲首的故事,臘月和新春,正然而“秋收冬藏”以後的農閒季節,漢鄭玄也說過,歲未年初“勞農以休息之”。拿我們這天的話來說,就然而勞逸結合的意思。

那麼春節到底然而怎樣來的呢?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想把節令定準,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樹陰下方休息,樹影的移動啓發了他,然後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日晷儀。但然而,天陰雨霧,影響測量,之後,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興趣,他又動手做了五層漏壺,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複一遍。

那時的國君叫祖乙,天時風雲的不測,使他很苦惱。一個名叫阿衡的大臣,爲討好皇上,奏稱要設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認爲有理,便帶領百官去祭天,卻無濟於事,萬年明白後,忍不住帶着日晷儀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後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於然而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臺和漏壺亭,並派了十二童子服待萬年,祖乙對萬年說:“期望你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光,建立曆法,然後爲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傳旨要阿衡去了解萬年測試曆法的進展狀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寫了一些字,阿衡看見後,明白萬年的歷法已研究成功,怕皇上重用他,於日派人刺殺萬年,結果刺客被士衛抓住了,祖乙明白後,懲處了阿衡,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然後萬年指着天象,對祖乙說:“此刻正然而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爲歲道,就叫春節吧。”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之後,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了準確的太陽曆,之後爲了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日命名爲“萬年曆”封萬年爲日月壽星,以後,然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傳說就然而爲了紀念萬年的。

此刻我們過年也有一些習俗,如倒貼“福”字,放爆竹,拜年等等。

五年級的春節作文 篇2

寒假過去了,可我還在回味寒假中的一件趣事——放鞭炮。放鞭炮是新年的習俗,對我們小孩子來說,在新年是最有趣的事情。

我們在除夕那一晚,來到外婆家,在客廳坐了一下,表弟們便吵着要放鞭炮。剛好我們大家也買了些鞭炮。我就拿着鞭炮迫不及待的,來到門前,開始放鞭炮。我們飛快地來到了門前,迫不及待的撕開了裝鞭炮的油紙袋,一打開我看到鞭炮的種類也真不少:沖天炮、彈地毛、降落傘。最常見的炮仗也有,煙花也有不少。我先讓他們點幾枝香過來。一切準備就緒以後,我們便可以開始放了。“先放什麼好呢?”我正在沉思。突然,表弟對我說:“先放‘降落傘’吧。我還沒看過呢!”其他孩子也表示贊成。“好!”我裝着一副大人的樣子說。

接着我把“降落傘”放在平地上,點燃了導火索,便走到一邊去。只見“降落傘”“籲”的一聲就飛到了天空中,然後“啪”的爆了,最有趣的來了:一個玩具小人拿着降落傘從天而降。就好像是日本人來侵略中國的戰鬥機爆炸了,大家看到這個情形都高興得連拍手掌。跟着放“彈地毛”吧!我把香遞給表弟,讓他來放。只見他把炮放在空地上,小心翼翼地點燃了以後,便像老鼠似得遠遠的。“彈地毛”馬上開始分散,到處亂竄,還閃着不同顏色的火光,可一會兒便熄滅了。我不禁感慨:它的“生命”雖然很短,但它也對人們做出了貢獻,給人們帶來了快樂!

正在我思考的時候,媽媽上來了,高興地說:“大家一起放煙花吧!”“好啊!”我高興的說。就這樣,在黑夜中,他們拿着各自的煙花,在歡快地走着、跳着。我不禁笑了起來!

今年的放鞭炮,讓我十分難忘!

五年級的春節作文 篇3

月初六上午,我正在姑婆家門前跟剛脫險的阿花玩,忽然聽到了“咯咯噠!咯咯噠!”的叫聲。外婆告訴我,這是母雞下蛋後的報喜聲。我問在井邊忙着洗菜殺魚的姑婆:“你們家還養雞?”姑婆用手一指:“喏,那邊有個雞棚。”我跑過去一看,用竹籬笆圍起來的雞棚很寬敞,靠裏面角落裏有一堆稻草,上面躺着四個紅殼雞蛋。雞棚裏共有六隻母雞,它們的毛都是棕黃色的,雞冠鮮紅,爪子金黃,只只體肥膘壯。它們像六個矮胖的貴婦人,正在裏面悠閒地散着步。只見它們用爪子這裏刨刨,那兒扒扒,不時低下頭啄上幾口。多可愛的雞啊!

我看得正歡,表舅打開雞棚的門鑽了進去。母雞們立刻拍打着翅膀,“咯咯咯”地四處逃竄。表舅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抓住了一隻又大又肥的,笑着對我說“某某,先去玩一會兒,待會兒殺雞款待你這個小貴客。”我急忙攔住表舅:“別殺!別殺!這麼可愛的雞你怎麼忍心下手?再說它還下蛋呢!”表舅不顧我的苦苦哀求,還是把雞殺了。我難過地差點哭出聲來,悶悶不樂地回到房裏打開了電視機。

“開飯囉!”表舅一聲招呼,大家圍桌而坐。桌子中央放着一大盆白煮雞,雞湯上漂着一層金黃色的油花,散發着陣陣香味。姑婆夾起一個雞腿放到我的碗裏,我拿起來沒啃幾口就把它啃完了,接着又喝了一大碗雞湯。外婆在一旁提醒我:“慢點吃、慢點吃,沒人跟你搶!”媽媽伸手在我鼻子上颳了一下:“剛纔還在爲殺雞傷心呢,這會兒卻吃得比誰都香,你啊,真是貓哭耗子——假慈悲。”

五年級的春節作文 篇4

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然後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完美願望,然而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然而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貼窗花和倒貼“福”字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

窗花不僅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年畫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然而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他們對未來的期望。守歲除夕守歲然而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爲“饋歲”;酒食相邀,稱爲“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爲“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然而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然而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拜年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蒸年糕,年糕因爲諧音“年高”,再加上有着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着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齊包餃子過年。

五年級的春節作文 篇5

“老闆,老闆,這個年糕多少元?”“6塊5毛!”。聽,這熱鬧的集市的叫賣聲多高呀,其實這就代表着新年就快來到了。

大年三十這天早晨,我們一家人換上新衣服,吃完早飯,爸爸高興地對我說:“走,咱們去買年貨去,準備過年的東西和祭品。”

我們到了集市,街上人們歡聲笑語,談論往事,我心想:這個集市可真熱鬧呀!我和爸爸走進去,有的人在問價,有的人在喊着賣菜,有的人在講價,我、爸爸很快也融入到熱鬧的大家庭中,我非常開心。不過快樂總是很短暫,我和爸爸買完東西就回家了,我回頭看的時候還有很多人在那裏買東西。

回到家,我們開始打理家務,爸爸負責擺祭祀用的,我負責拖地和擦窗,而媽媽,我和爸爸讓她休息一下,因爲她最近太忙了。

到了晚上,我們吃完年夜飯,收拾好餐桌,我和爸爸準備去放炮,我們放的是煙花。到樓下,鄰居們一個接着一個放,很有秩序也很熱鬧。該我們放了,爸爸跑過去,彎着腰點了一下,“砰啪”一陣陣巨響,伴隨着美麗的煙花,新的一年也在悄悄倒計時。我們小區的人們在一起倒數:“3,2,1!”新的一年到了,小區裏更加熱鬧了,也非常盼望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過年真好,讓每一個地方都熱鬧起來了!

五年級的春節作文 篇6

清風拂過耳畔,風兒涼涼的,在耳邊竊竊私語,吹着冷氣,似絲絲縷縷的錦緞,飄揚在天空中,路上的行人,已寥寥無幾,而我們,卻懷着激動的心情歡樂漫步於小徑上,“哈哈!”

哦,我們東城小學504班墨韻小隊去採訪了臨池閣陳老師和陳同學,“弘揚中華美德,傳承優良家風”活動進行中。

我是主持人,一進門,就緊張地誰出我們的來由,儘管有一點兒磕磕巴巴,但仍博得了同學對我讚揚的目光。接着,我們坐到座位上,與陳老師激動地交流起來,我們拋出問題,而陳老師來爲我們解答,陳老師講得繪聲繪色,手上還時不時做着手勢,臉上一副和藹的神情,眼神中不斷流露出慈祥的目光,眉角微微上揚,嘴兒裏始終含着一絲淡淡的微笑,臉漲得紅紅的,被挺得很直,幾縷頭髮輕輕動着,嘴中不斷彈出一大段富有深刻哲理的話語,那滔滔不絕的話語讓我們懂得了不少,受益匪淺。隨後,陳老師又讓我們體驗了寫毛筆字,讓我們感受書法的魅力。陳老師先爲我們示範,握着筆,直着身,專心致志,沾了點墨,一邊寫,一邊爲我們講解,輕巧地起筆、落筆,這兒一撇,那兒一捺,不一會兒,紅紙上出現了一個工整的福字,似一個調皮的小精靈在那兒歡快跳躍着。接着,陳老師握着我們的手,同我們一起書寫,一點一橫,一筆一劃,那氛圍頃刻間安靜了下來,一切,都是那麼肅靜,陳老師的眼睛專注地盯着紙,我們也一樣,兩人的目光融合在了一起,更加專注了。靜靜地,靜靜地,我們已沉浸在那無窮無盡的書法魅力中了。拿着着紅豔豔的福字,心中快活不已,一片幸福感涌上心頭。

福“倒”了,福“倒”了!

陳老師年幼時家庭條件艱苦,可陳老師持之以恆地在練習書法,寫得一首漂亮的字,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發奮圖強,將中華民族傳承了幾千年的瑰寶——書法,繼續傳承下去,弘揚我們中華美德。

我的春節,弘揚中華美德!

紅紅火火,度過我的春節!

五年級的春節作文 篇7

一年當中,總有一些節日成爲我們揮之不去的記憶;一年當中,總是一些節日與衆不同。是的,節日是有形狀、有顏色、有味道的。六歲那年的春節,就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節日。

那時的我,還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女孩,而太太卻已經90多歲了,頭髮花白,佝僂着背,耳朵也聽太清楚,身體一年不如一年,以前精神抖擻的她,漸漸地老了。春節,大家都在開心地聊天、唱歌,但是太太卻一個人孤獨地對着電視機,默默地看着“啞劇”。我打開一根珍藏了好久的棒棒糖,遞給了太太:“我把我的棒棒糖給您吃吧!很甜的!”,太太雖然聽不太清楚我的話,但看到我的動作,卻似乎明白了我的心意,她小心翼翼地接過了糖,輕輕地放在了嘴裏,一小口一小口的舔着,過了好久,太太終於吃完了糖,她笑眯眯地看着我,高興地對我說:“甜,好甜!”。我開心地笑了,太太也開心地笑了,可是我卻看到了她的眼角還閃爍着晶瑩的淚光。

小時候的`我一直不明白,吃了甜甜的棒棒糖,太太爲什麼會哭?直到太太去世我也沒有懂。我是太太和奶奶一起帶大的,可是太太走的時候,我卻因爲學習沒有見到她最後一面,留下了終身的遺憾。

現在,長大的我終於明白太太爲什麼會哭,因爲,她太開心了,這是幸福的眼淚。那年的春節,是我最開心、最難忘的春節;那年春節,也是太太最開心、最難忘的春節。我們的幸福,我們的愛,藏在那顆小小的棒棒糖裏,很甜,很甜……

五年級的春節作文 篇8

春節期間,家家戶戶張燈結綵,這不,著名詩人王安石在《元日》一詩中寫道:“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說的就是這新春佳節吧!

在大年三十晚上的時候,奶奶把一盤盤噴香的餃子端上桌來,還有2盤春捲加幾道小炒,春節的氣氛無聲地混到我們當中,舉杯歡慶新年,雖然這幾道簡簡單單的家常便飯,在我眼中卻與滿漢全席一般。

如今政府不允許放鞭炮,於是我早在前幾天準備了66只氣球,並用針線串了起來,免得到時候隨風飛走,我想不用說你們也知道了吧,那就是踩氣球。

在製作氣球的過程中可謂是最辛苦的,就算有打氣泵也會手痠,但我一直堅持了下來。我也趁機惡作劇了一回,拿了6個比較結實的氣球往裏面灌水,不但可以起到不讓其它氣球飛走,如果誰踩到了還可以濺他一褲子的水。

踩氣球非常快就開始了,我與我的小表妹略佔上風,表姐與大表妹也不甘落後,更加賣力,頓時耳邊不斷響起“噼啪”聲。一不留神,我就踩了1個水蛋,辛虧我熟知規則,特意穿了防水的褲子與雨靴,機智如我。最後我們開始比較起誰中水蛋最多,原來是笨拙的大表妹踩中了3個水蛋,我2個,表姐1個,而小表妹竟然一個都沒有踩到。

氣球雖然可以製造出鞭炮的效果,但也是污染源之一,所以,不宜多用,這就是我家這其樂融融的春節,你呢?

五年級的春節作文 篇9

在我國,有一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春節。現代民間習慣上又把春節叫做過年。這是一個親人團聚的節日。

在春節前,人們掃塵搞衛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這期間很多風俗習慣保留至今,如放煙花鞭炮,貼“福”字和對聯;掛燈籠;發壓歲錢等。我家的春節正是在這些傳統習俗中度過的。

除夕當天,大人們分工合作。爸爸媽媽搞衛生,爺爺奶奶負責豐盛的晚餐。爸爸站在凳子上,袖口卷的高高的,用擦布熟練地把每塊玻璃窗都擦得乾乾淨淨;媽媽用拖把把地板拖得一塵不染;爺爺奶奶殺雞宰鴨,忙裏忙外,大家的臉上都洋溢着過節的喜悅氣息。

隨着此時彼伏的陣陣鞭炮聲,終於到了年夜飯的開飯時間。“乾杯,新年快樂!”全家人開始了豐盛的年夜飯。一年下來的辛苦隨着一聲聲祝福而煙消雲散,不時爆出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席間,媽媽首先拿出一個紅包遞給我:“乖女兒,新年快樂!祝你快快成長!”大家輪流把準備好的紅包遞到我手裏。我開心極了!這不僅僅是壓歲錢,還裝滿了家長對我滿滿的疼愛與期望。

晚飯後,由於時間還早,爸媽和我散步逛馬路去了。路上到處是飯後散步的人,人來人往,絡繹不絕。每戶人家燈火通明,很多人家不是門上貼着春聯和“福”字,就是大紅燈籠高高掛,有的還放着音樂,悅耳的歌聲不時傳入耳朵,到處散發着節日的喜慶氣息。正是“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

漸漸地,夜幕降臨了。繽紛的煙花騰空而起,隨着聲聲鳴叫,那邊飛起一隻只“黃瑩”抖開五彩灑金的羽毛;這邊飛起一串“明珠”在高空散開多多盛開的菊花……美麗的禮花把巨大的天幕點綴得光彩奪目。正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遙遠的夜空,飄灑着無數絢麗的“花朵”,時隱時現,我深深地沉浸在這如詩如畫般的美景中,久久不能自拔。

春節期間,我們去親戚家做客。路上到處都是走親訪友的行人,有說有笑,見人就是“新年好!”家家戶戶不是在歡迎客人的到來,就是拜年去了。

我家的春節,平淡而溫馨,和許多普通人家一樣,沉浸在春節的喜慶中。真是“春在千門萬戶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