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五年級作文 > 精選端午節五年級作文合集6篇

精選端午節五年級作文合集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1W 次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端午節五年級作文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端午節五年級作文合集6篇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1

年年家歷5月5日爲端午節,是民間傳統節日。划龍舟,吃大棗糉是端午節的重點活動。端午節前夕,我家裏面便喧鬧起,媽媽籌措着父親淘糯米,自己在一旁洗糉子葉,奶奶呢,把煮開的糉子葉疊好。

我湊過去看了看,材料是又大又肥的牛肉,晶瑩錫透的糯米實在令人口水直流。“小饞貓!還未漸漸就想吃啦?”,奶奶溫和地講。

我朝奶奶吐了吐舌尖,搬來凳子坐下開始包糉子。奶奶又開始講了:“糉葉折成漏斗形……”“懂得啦,您包糉子時我瞧得可認真呢!

“沒等奶奶講完,我就搶了話,一邊張羅着邊開始包糉子。

拿起幾張糉子葉,折成漏斗形,放一勺糯米,再拿幾塊牛肉,剩下的又用糯米裹了起,繞了幾下,終於吃上了自己包的大棗糉,這個端午節真有趣!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2

在家鄉,人們通常把端午節稱爲“五月節”。每到端午節那天,家鄉最熱鬧的就就是北大橋了,從端午節頭一天晚上開始到端午節當天晚上十點多都就是人。端午節那天,我們大家都會早早的起牀,然後就去北大橋玩,從早上三點多出門到下午五點多才回家。

端午節,給我的印象除了吃就就是玩。吃糉子就是必須的,端午節那幾天,在大街上都就是推着車買糉子的。插艾草,老人們都會去採或者就是買一把艾草,用艾草穿上葫蘆掛在門上,至於爲什麼,我也不明白。吃雞蛋,也就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一項。我們這兒看不到賽龍舟的,也就是端午節的一大遺憾。端午節,我最喜歡買五彩繩系在手脖上,好幾個月都不會拿下來。

不同地方端午節的習俗也就不一樣。端午節就是一個神聖的節日,也就是一個偉大的節日。所有地方的端午節的目的都就是爲了紀念屈原。

每年最期盼的節日除了春節就就是端午節了。我喜歡端午節,更喜歡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3

端午節是中華傳統節日之一。到現在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了。據說,它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中國人爲什麼要過端午節呢?

儘管中國各地過端午節的習俗不同,但是他們都是爲了祈求健康、防疫祈病。到了每年的五月五日,家家戶戶都要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遊百病等活動。這種習俗可是經過2千多年的演化而形成的。人們選擇五月初五那天作爲端午節的原因是因爲屈原是在公元前278年五月五日那天抱着大石頭跳下汩羅江的。賽龍舟的習俗也是從當時的人們划着小船去尋救屈原這種形式演化過來的。因爲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他們就把竹筒裏的米撒在水裏。他們認爲魚兒吃飽了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屍體了。後來這種活動變成盛着米飯的竹筒,到現在演化成糉子。這種紀念屈原的活動漸漸變成了一種風俗;這種風俗漸漸地在各地流傳開了。

在流傳的過程中,活動的內容也不斷地增加了。因此,南北方的習俗也有所差別。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4

今天是端午節,媽媽和奶奶一早就準備好燒烤的東西了,你知道爲什麼嗎?因爲今天我們全家自駕遊,順便燒烤!

我大喊一聲:“去鶴壁旅遊!”因爲那裏有淇河,風景優美,像一幅美麗的畫卷!

中午太陽高照,我們終於到達了淇河。爸爸首先把車開到淺灘的河邊,河水非常清澈,河底有許多鵝卵石,如果不穿鞋子,會很硌腳。河水淺的地方沒過腳腕,深的地方可達我的膝上。

我們全家跳進水裏開始洗車,我洗車的時候總感覺少了什麼,我叫了聲:“爺爺!”可是沒有什麼答應,我向遠處望去,好啊!爺爺竟然偷偷溜到河對岸去釣魚了。我們把髒兮兮的車上的污泥全部都給洗掉了,可是我洗車灰塵都到我腳裏了,真難受啊!

我們洗完車爸爸說去找一個人少的河邊去燒烤,這一路一走就是一個小時,在山裏繞來繞去,不知什麼時候我就睡着了。我醒來後,發現還在繞圈,過了一會,就繞回到原來的地方。爺爺說:“就在這燒烤吧!”我說:“好呀!”

大傢伙烤東西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問題,沒有帶鹽,我心裏想之放孜然的羊肉串一定很好吃,我嚐了一口,真的很好吃,我一下子連吃了好幾串。過了一段時間爸爸到村裏買鹽回來了,還順便又買了包調料。我們吃飽之後,在河裏玩了一會,我在哪裏撿石頭,可是石頭在半路都掉了,最後一個忘在了燒烤的地方,但我心滿意足。就這樣我們開開心心的回了濮陽!

這是我拍的照片,由於玩的太投入,照片沒有拍幾張,但是你們要好好看一下哦!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5

端午節在五月初五。端午節有五黃:黃酒、黃魚、黃鱔、黃瓜、黃桃。還有許多習俗,比如說:掛艾草等等現在讓我來介紹這些習俗吧!

人們在端午節時還要在門前掛艾草,說是可以防蛇蟲疾病,所以家家戶戶都掛着艾草,有的人甚至將艾草做成香包別在身上。掛艾草還有一段歷史呢!傳說在很久以前,人們自私而殘忍,天帝決定派瘟神在五月初五那天散發瘟疫來懲罰,瘟神受了天帝旨意,在五月初五那天散發瘟疫,瘟疫爲不忍加害,在五月初五時在自家門前插上艾蒿就不會傳染到瘟疫,以示驅走瘟疫。除了掛艾草之外,還有一種習俗,那就是包糉子,一到端午佳節,大家都紛紛包糉子,再送給親朋好友。這是屈原跳河自殺後,後人爲了紀念他,便發明了糉子,將他們投入河中,不讓魚兒去咬他的身軀。漸漸的,糉子成爲了我們食物之一。糉子的'品種有很多肉糉、豆棕等都很好吃。

在別的地區中也有許多地區有豐富的端午節文化,在我們紹興就有划龍舟之類的比賽,真是數不勝數啊!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6

端午節,大家都應該挺熟悉的吧。這個是爲了紀念古代偉大的詩人屈原的民間傳統節日。而紀念的方式也有點特別,就是吃糉子。

姥姥住在她自己家,每當端午節的時候我們都去看望她。她坐在沙發上爲我們包肉糉子。由於我的好奇心強,所以有時就看姥姥是怎樣包糉子的。姥姥笑眯眯的說:“爲什麼總看我包糉子,是不是想學呢?”我點頭稱是。“那我就教你吧!”姥姥爽快的答應了。首先,準備豬肉、糉子葉、醬油、雞粉、鹽和糯米。先把豬肉切成一塊一塊的,用醬油、雞粉和鹽淹上。再把糯米洗乾淨,等豬肉淹好了。就可以包糉子了。只見姥姥先把糉子葉折成一個不封口的三角形,放上糯米和豬肉,並一層一層地疊上去。再用糉子葉封上口並拿線紮緊就可以入鍋了。現在輪到我了,由於我是第一次包糉子,餡放得太多了,都被擠了出來,餡放的太少了,糉子癟了,線繃得太緊了,把糉子葉都繃破了。再包第二個時我就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慢慢包,終於包出一個和姥姥差不多的糉子。

在這個端午節裏,我學會了包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