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五年級作文 > 吶喊五年級作文示例

吶喊五年級作文示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3W 次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吶喊五年級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吶喊五年級作文

吶喊五年級作文1

今天,天氣可真冷呀,可是校長卻非要喊我們穿那件薄得像紙一樣的校服,真不知道是啥意思。

早晨,從家裏出來時還不感覺怎麼的冷,下了第一節課,天氣變得更冷了,同學們有的跺着腳,有的不停地搓着雙手,還有的將手放在嘴邊不停地哈着氣……教室裏一時變得鬧哄哄的。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不知道是誰說了一句:“這個校長真是的,自己坐在辦公室裏烤着火,吹着空調,她倒是不知道冷,卻要我們穿校服,這麼冷的天還喊穿校服,不知道她是怎麼想的,天天都在說要我們小心點不要感冒了,這段時間甲流感很厲害,可是她卻要我們穿這麼點衣服,要是我們凍感冒了,得了甲流感,看她怎麼辦,就是把她自己賣了也不賠不起這麼多的人!”別的同學聽了也跟着在那裏附和着,教室裏更吵了。

放學了,來到校門口,感覺風吹在臉上像刀子刮似的,我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嘴脣凍得發紫,只好下意識地躬了躬身子,把頭縮進了脖子裏,活像一隻揹着沉重殼的烏龜,這樣感覺暖和多了,可是過了一會兒,就感覺到自己腰痠背痛了,只好又伸直了腰,心想,這都是校長害的,她要是不叫我們穿校服,我就可以穿上暖和的棉衣了,也不用受這份罪啊!

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心底有一個聲音在吶喊着:我不要穿校服!我要穿棉衣!

吶喊五年級作文2

我本是不愛看書的,因爲看書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而且還必須耐着性子,對於一個活潑好動的孩子來說,像我,看書就有點“遭罪”了。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我邂逅了一本好書。不久,我懂了,看一本好書,“遭罪”也是快樂的。

記不得是哪天了,閒來無事,我便尋思着去書店轉轉。書店裏,我一個不小心,碰掉了一本書。我將它拾起,眼前一亮,“吶喊”兩個字映入眼簾。《吶喊》這本書我是聽說過的,在語文課堂上,老師嘮叨過,只是真正看到這本書,這還是頭一回。我懷着好奇,索性將書打開……

《吶喊》的作者是魯迅先生,全書分爲許多章節,由《孔乙己》《阿Q正傳》等一系列小說組成。魯迅先生創作《吶喊》,據說其本意是爲了揭露“人吃人”的黑暗現實,是爲了喚醒當時庸俗麻木的世人。在那樣的社會裏,好人爲了自保,經常會迷失了自己的本性,進而變得自私自利、虛僞狡詐。像書中的孔乙己、阿Q,他們的本性都是善良的,然而孔乙己爲了生存而偷盜,阿Q爲了活着也變得隨波逐流。魯迅先生通過自己的小說,那些人,那些事,將整個社會的精神面貌一一展現在世人面前,再一一進行無情的鞭笞。書中的底層人物,他們自知生活的苦痛,可面對黑暗勢力的殘酷壓迫,他們卻又逆來順受。魯迅先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情節,讀過他的書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喜歡這本書,讀完之後,我深深敬佩魯迅先生的爲人。,在整個文人階層“萬馬齊喑”的時候,魯迅先生獨樹一幟,用文章表達自己對社會的不滿,用文章去喚醒稍有良知的中國人。

聯想我們現在的社會生活,依然有着衆多的庸人,他們冷漠、麻木,對什麼都缺乏熱情,他們篤信“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原則。比如在公交車上,不少的年輕人見到老人、孕婦都會把頭扭到一邊,裝作什麼都沒看見,連基本的公德心都沒有了。有些人更是認爲這個世界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生活充滿了競爭的壓力,幫助了別人,自己就會多一份壓力。試問,在人性醜惡依然存在的世界中難道就不需要“吶喊”了嗎?“吶喊”肯定是需要的。

我們常說“好讀書,讀好書”,如果不是《吶喊》,也許我還是個不愛看書的孩子,更不用說“讀好書”。邂逅《吶喊》,我不敢說收穫頗多,但是我明白了讀書的意義在於自我激勵:即使面對殘酷現實也要做一個正直的、敢怒敢言的人!

吶喊五年級作文3

人們常說這樣一句話:“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籍從古至今一直都是人類必不可少的東西,一本好書,可以成爲我們的良師益友,給予我們更多的知識;一本好書,可以帶領我們穿梭時空,探訪我們所不知的那些奇妙的世界;一本好書,可以讓我們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身邊更多的美。魯迅先生的《吶喊》就是這樣一本好書。它帶領着我走進了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探索了一個又一個的奧祕,揭露了一層又一層的醜惡。

《吶喊》中一共有十四篇短文,其中《藥》的故事最讓我同情也最讓我憤怒。《藥》這篇故事的篇幅並不算長,但卻把那故事中的情景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上。

《藥》這個故事講了華老栓的兒子小栓生了病,一個唯利是圖的人——康大叔,告訴華老栓有一種“藥”可以治他兒子的病,華老栓便帶了僅存不多的積蓄到刑場買“藥”,劊子手殺了革命者夏瑜之後,利用他的血做了人血饅頭——也就是所謂的“藥”,賣給了華老栓,華老栓把“藥”帶回了自家的店面,在小栓不知情的情況下,與小栓的母親一起把人血饅頭烤了之後,讓小栓吃了。而在華老栓茶店裏的茶客們,在談論夏瑜時,對夏瑜宣傳革命的行爲感到氣憤,夏瑜挨牢頭的打,他們感到“高興”;夏瑜說阿義“可憐”,他們卻說他“瘋了”,故事的最後,小栓死了,那“藥”並沒有起到作用,小栓的母親華大媽在爲上墳的時候偶遇了夏瑜的母親,而夏瑜的母親竟然沒有對自己兒子的死感到光榮,反而感到羞愧。

看了這個故事,我心裏涌起一陣難言的感受,像是對夏瑜的同情,像是對愚昧羣衆的悲哀,又像是對利用革命者謀求利益的人的憎恨。革命者爲了羣衆犧牲了,而愚昧的羣衆不僅不知道這革命者是誰,爲誰犧牲,甚至還享用這犧牲。看着魯迅先生筆下的這一段段文字,我彷彿看到了當時的陰暗的舊社會,彷彿看到了當時那個吃人的社會。

實際上,《吶喊》中引人深思的地方還有很多,例如因封建的科舉制度而導致悲劇的孔乙己;用自我陶醉來安慰痛苦的屈辱的精神勝利法,妄自尊大,自欺欺人的阿Q……《吶喊》帶領我進入了一個以前從未接觸過的社會,一個人性的黑暗充分釋放的社會。起初接觸《吶喊》時,並不知道“吶喊”代表着什麼,現在才知道,原來“吶喊”代表着對沉睡的愚昧的人們的吶喊,對革命前驅者的吶喊。

《吶喊》帶給了我無可估量的財富,因爲看了《吶喊》,我知道了真正的善是怎樣的,真正的惡又是怎樣的,《吶喊》中有無數的寶藏,是真正的黃金屋。希望你們和我一樣,拿起這本彙集智慧的《吶喊》,去探索書中無窮無盡的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