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春風喚醒作文1800字(精選5篇)

春風喚醒作文1800字(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4W 次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風喚醒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風喚醒作文1800字(精選5篇)

春風喚醒作文1800字 篇1

天初暖,日漸長,雲靉靆,日曈朦。

時光日復一日沿着掌心流淌而過,春日又徘徊於樹梢上。光陰只方寸,延續了枯榮。

似有故人輕叩院門,再將棠梨煎雪,能否消得你一路而來的半生風雨?春風十里,酒觴微暖,能否漾開冰封許多年月的心腸?

執筆平宣潑墨入畫一尺經年,寫意東風事,筆遲句稍頓。難繪虛妄,難解惆悵,猶嘆秋日落霜天地蕭索,等了整個冬呵。只顧垂眸去賞那斑駁一地紅綠交錯,卻忘了擡首去看。筆鋒微涼,遺落的春光誰人賞,唯有風知曉。

疏雨微歇,春風拂過,枯瘦的老樹枝椏,緩緩綻出點點嫩黃,三四片疊加,微微攏着。葉尖蜷縮成優美的弧度靜靜倚在灰褐色的殘皮上,被微風撫弄着,完全不知所措,只輕輕地、輕輕地打顫。青澀的姣好的面上滿是怯意,後知後覺地埋首,傾吐翠意。也無妨,再過些時日,它們便會懂得如何迎着春風在枝間舞蹈,像花朵一般驕傲自豪。也許那時,人們纔會從冰封中緩過神來吧,待那時再展開這一樹風華亦不遲。

自然,風也知曉,這幾日,春的劇目裏,主角還是這些嬌俏的花兒。它們被逗弄着,粉白的瓣上格外誘人,似用了頂好的胭脂塗抹並綴以嫩黃的流蘇,清新甜美。桃花玫色的裙角輕揚,笑靨如花堪繾綣,既姽嫿於幽靜又婆娑於人間,春風浮起衣袂翻飛,不知又該蠱惑了多少人心;梅不及雪的三分潔白,也不如桃的絕代風華傾國傾城,粉嫩的長衫輕輕飄蕩,薄紗被風兒挑落,脆生生立在枝頭,冰骨雲俏雪數枝清幽香冷與塵離,回眸一笑百媚生,不知又該迷亂了多少清眼雙眸;棠梨自是安分乖巧不媚不俗,初發輕黃蕊,素白的霓裳風影搖晃點點淺綠微動,風姿綽約又染了幾分素淨,不動聲色地就盈滿了樹,遠遠望去青絲浮動白影婆娑。

美人淚,胭脂色,憐惜之人卻了無蹤跡,不過是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不可自拔,擡頭欣賞又有多難呢?一眼也吝予。

隨意瞧去都是風景:開春後崖邊覆雪薄,輕煙未霽猶向藤蘿。陽光摻了金粉潑灑在塵世間,風捲煙土迷散。波光粼粼湖面上,幾尾荷包紅的錦鯉在翻躍,濺起點點碎光瑩瑩,微風輕佻地纏起才抽芽的柳條,環成微妙精巧的弧,縷縷細碎地垂下,輕柔地撫着樹下的人兒。許是這風不甘於獨享春色,癡想着欲同人們共賞罷。風露漸沉,木葉瑟瑟。春色未軟舊了苔痕,重描眉柳,卻不見當年故人遊,書聲朗朗,夙夜苦讀,怕已是漸漸遺忘春的模樣,難道是在冬日的冰寒中掙扎太久,已然絕望了麼。最幼嫩的新葉,連凋零都不屑,我們卻在此嘆着隕落,自覺伶俜書中尋春色。輕挼草色二三入卷,細呷春酒淡始覺甜。再逢春,酒暖花深,詩篇惟對流雲,灼灼新桃亦不識了故人。侃侃而談如何,風雅情趣又如何?歲歲花藻檐下,徹夜閒談,天淡天青,宿雨沾襟,晨曦驚擾了陌上新桑,馥郁的花香縈繞鼻尖,才恍然驚覺,吶,露水重了,花開了,春來了,什麼時候的事呢?終是在一抹遺憾裏,漸漸淹沒在無邊春色中了……倘失了這春風無意之舉,是否還會念起,當初的驚豔?

側耳細聽,青鯉來時春溪聲聲碎,都道春江水暖鴨先知,這話不假,連它們也先我們一步敏感地察覺到了春意。舴舟緩緩蕩漣紋,綠頭麻鴨媽媽寵溺地不時回望着渾身毛絨絨的小黃鴨寶寶,忽而鑽出水面急切地甩幹腦袋,亮晶晶的水花四濺開來,俏皮地留戀在水面上,蕩起一圈一圈的漣漪。微瀾泛波,不遠處的鴛鴦也在成雙戲水。一隻白鷺停在湖心木樁上,似是察覺到鏡頭在捕捉,便驕傲地展翅,不斷地變化出優美的姿態,雪白的長頸盤成s型緩緩起舞,攝像師不由發出低低的讚歎,手中的快門頻頻按下,似要將整個映眼的春光都捕捉在鏡頭裏,留待日後陰雨的日子慢慢回味。是怕了時日長久,回憶褪色,春色不存。一別而盡幾念深。

多少人已經忘記了春日的樣子,厚厚的鏡片下是木然呆滯的雙眼,或是如飢似渴的讀着書中優美的描寫春的句子或是感念在秋日嶙峋的蕭瑟之中,卻不記得擡頭尋找駘蕩的春色。風捲了花香縈繞四周,花瓣飛成畫,露水在牽掛,蝴蝶在傳達。才恍然,春已悄悄地來到,瀰漫了整個世界,唯獨自己最後才察覺,若非那一夜春風喚醒,邂逅了一日春色,自己還要等到什麼時候纔會想起凝視一朵晨花呢?心裏無盡思念,花瓣若隱若現。慢慢走近那一瞬間,花自飄零散盡又不見。心頭悵然了,當初的視而不見。

是什麼,讓我們把美好丟進回憶,眼前只有死板的文字呢?不以生活爲基礎,又如何讀懂書中蒼涼或美好呢?

春風喚醒,這無盡陽光裏的明媚,直指人心。

春風喚醒作文1800字 篇2

“桃花春色暖先開 ,明媚誰人不看來。”站在山上賞粉紅色的桃花,我陶醉不知身是客……

許是她的芳名與桃有關,雖經年日久,天各一方,可睹物思人,她留給我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始終沒變,一如從前……

“不要總是說自己不行,因爲地球是圓,也許再運行一次,你就在別人前面!”一次“文學會”上,就是她這句富有哲理性的'箴言,引起了我的注意,從此我們相識相交,鴻雁往返傾心而談。

打小看夠了父母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苦勞作,加上她在家排行老大,她曾暗自發誓:一定要好好學習,出人頭地,做給弟妹們看,徹底改寫自家世代農門的歷史!

於此,幾次名落孫山,非但沒有阻止她行程,甚且愈挫愈堅,歷久彌新。終於,“自信人生三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的秉性和氣勢,爲她迎來了光明前途,她考上了一所省級理科學院。她的所作所爲充分印證了一個事實:環境育人,性格決定命運。

學業餘,她和我談而論道,共同分享文學的樂趣。她的文學修養與爲詩爲文的能力,不知不覺地吸引着我,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間或,她老遠寄文學著作給我,希望我從一本本書中激發出更大的熱情,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特別是她於我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一書,讀之可以說安撫了我那顆年輕而躁動的心靈,它讓我明白了,以前的幽幽暗暗,反反覆覆皆爲不切實際的追求,只有從從容容、平平淡淡方是生活的真諦。“ 頑強、拼搏、奮鬥吧!跑出一個灑脫的人生!”信中,遠方的她在鼓勵着我、指引着我,具有一種使人浮想聯翩並充滿敬意的永恆的召喚力。聽從她靈魂的召喚,宛若走出喧囂的城市,與那遼闊天際相對,幾片自由舒展的白雲,一縷演奏微妙樂音的無風海濤,會助長美感,引人吟味,使我親歷無限的提升力量。這桃,未見其面倒讓我初品其味了。

我們也談生活、談事業、談人生。但無論談什麼,她給我的直觀印象是,待人接物有分寸。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從不輕易求人。也不隨便接受別人的恩惠。在她看來,別人的東西,再好也是別人的,自己的東西,再差也是自己的。困擾中,她善於聽取他人的不同意見,及時採納實行。有勇氣正視自己的缺點,並加以改正,儘管戰勝自己比征服他人艱難,可她認爲那有意義。她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得意時,決不忘形,謀事長遠,心有主見,言必行,行必果……通過書信,我捕捉到——正直、勇敢、獨立是她優秀的品質、不屈的生命,正如她的名——桃,傲然挺立,永不泯滅在爛漫的春風中。

她不是空頭理論家,而是踐行者。就在我們書信交往幾年後,一個寒假,她聲稱要來我居住的這座城鎮。這是檢驗我還是檢驗她自己呢?我不免驚詫、喜悅,暗自欽佩她的大膽和赤誠。那天,當她身着黃羽絨服站在我面前時,我激動得不知如何同她寒暄的,內心的溪水嘩嘩地流,內心的雷雨之後出現了彩虹,內心的桃花開香正濃……此種感覺異乎尋常。同在一片藍天下,喜與她相逢,覺得活了一回挺有意思。

她不只貌美,氣質更佳,超乎我想象。她說,通過書信基本瞭解了我的爲人,只是想來見見我這個真人。我直言,也許我的少言寡語會令你大失所望。她笑然。

她不是小家碧玉,束手束腳。多了幾分大家閨秀,文雅大方。上街逛市,既不張揚,也不落人後。是非面前,能答則答,不能則洋裝,裝者假糊塗,聽者真明白,充分顯示了她機敏的爲人處世哲學和精明灑脫的個性。這桃,近在咫尺,卻又遠在千里。或者,由於我未見過世面和放不開的緣故,拂了她的一片聖意?因爲她說我除了正規的言辭,大說特說的時候太少了,以至白白耽誤了她時間……

我能說什麼呢?我能給她什麼承諾?現實的真實與沉重使我像中了自卑與自閉雙魔的邪。我是那種不敢放開手腳走四方、不會玩虛的、假的的人,膽小、老實是我沒打烙印的標誌。身在五行中,跳不出三界外,不懂變通、不懂山不轉水轉的道理,甚而我不懂她。充其量我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人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呢,從一開始就想着筆友就是筆友,至於我們將來能否走在一起什麼的,我壓根想都沒想,難怪……

人有時需要證明,既給自己看,也給別人看。只爲那曾經的一顆真心一片真情。

許是蹊蹺吧,當年,她想當記者未當成,多年後,我反倒成了記者。我靠自己的實幹正式進入一家新聞單位,直至擔任總編之職。她想當個寫作者未當成,我卻成了寫作者。我由旗作協副主席、市作協理事直至區作協會員、中國會員、紅袖添香網會員,這一切從外部來說與她無關,但從內在來講,是她一直給予我不竭的精神動力,催我奮進,推我上前。今生,她已然是我的內心世界之花,常開不敗。她已然是我人生路上的一盞明燈,照亮前路無限。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置身漫山遍野的桃花中,我精神倍爽。

桃之美,香如故。

春風喚醒作文1800字 篇3

春暖花開,桃紅柳綠,春天,集大自然的萬千寵愛於一身,註定是一個妙不可言的季節。就象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娃娃,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會有不一樣的精彩。行走在這個季節裏,驚喜無處不在,彷彿一不小心,就能與它撞個滿懷。

可不是嗎,那些被寒冬壓抑的熱情,那些苦苦掙扎的艱辛,均在這個時間的節點轉化成生命的力量,噴薄而出。鶯歌燕舞,繁花似錦,大自然用春天的熱情,將靜默了一整個冬季的素顏,用詩意的筆墨裝點,呈現給我們的是五彩繽紛的絢爛。

繼報春的梅花之後,玉蘭、海棠、迎春、櫻花相繼開放,緊隨其後的便是豔麗的桃花。

古藤老樹,小橋流水,是典型的江南特色,桃花更是其唯美婉約的點睛之筆。那一樹樹嬌豔的紅粉,掩映在新綠叢中,盛開在山寺林院,美不勝收。它,婷婷玉立,點綴在江河湖堤,它,含羞帶澀,生根在村郊野外,它,楚楚動人,落戶在農家小院,那千絲萬縷層層疊疊的桃花情節,也因之而起,深深地刻畫在了江南人的心裏。

桃花,因其嬌美的容顏倍受踏青賞花人的喜愛,也因其浪漫的情懷深得文人墨客的青睞。一如那首著名的題都城南莊,不僅寫出了桃花的美與豔,而且還賦予了桃花無限相思的美。想想也是,陽春三月,在和煦春風的撫慰下,在美豔的桃花林中,兩個素不相識的人踏春偶遇,人面桃花相得益彰,愛情在彼此的心裏滋長,是多麼的美好與浪漫。桃花,豐潤着三月的愛情。

時常,沉醉在江南的春景裏,看江花紅勝火,看春水綠如藍,常常又陷入深深的思考。最喜那些煙雨濛濛的日子,漫步湖堤,讓攜着水氣的風拂在臉上,別樣的清新。眼前,那着了新綠的柳絲,舒捲飄忽,細嫩的枝葉上掛着點點珠淚,常觸動我心,彷彿那煙籠十里的,不是嫩綠的柳絲,而是一簾一簾密密麻麻,欲說還休的心事。

有時候,站在盛開的桃花樹下,想想這個季節,是多麼的詩意和不俗,心中的愛意在一寸一寸滋長。有時候環顧四周,看着身邊越來越多的自然被人爲修飾,看着越來越多的土地被高樓大廈覆蓋,心中又不免平添惆悵。徘徊在桃花林中,許多的往事呼之欲出,忽然想起了那片曾經讓我無限眷戀的山水來。

記得小時候,最喜歡的事就是隨父輩們一起去鄉下掃墓踏青。陽春三月,鶯歌燕舞,小船悠悠地行進在彎彎的河道里,兩岸的風景似一幅幅流動的畫,那一畦畦碧綠的麥苗,一片片金黃色的油菜花,間或夾雜着成片成片的紫雲英,河岸邊,碧草青青,一壟壟正在開花結莢的蠶豆上,粉蝶飛舞,這場景總是讓童年的自己欣喜萬分。趴着船幫,看清澈的河水在槳影中徐徐退去,看河底的水草飄飄忽忽,總會忍不住伸出手去觸摸,那清清涼涼的河水喲,霎時漫過小手,漫上心坎,它曾經潤澤過許多兒時的夢想,以至於現在回想起來,依然馨香無比。在小船依依呀呀的槳聲中,劃過了兒時,劃過了少年,乃止整個青春,而所有美好的也就隨之定格在了腦海深處。

記憶深處,一個偏遠的小山村不時若隱若現。竹園童,紹縣的茶鄉,世世代代以種桃種竹種茶爲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山腳下,是他們世代居住的地方,一泓清澈的山泉自房前屋後流過。低矮的籬笆牆圍起一個個農家小院,簡陋的泥巴房前,種着瓜果蔬菜,不時,有一兩聲雞叫聲從院牆的角落裏傳來,不時又有幾棵桃樹從低矮的院落裏探將出來。籬笆牆外,便是彎彎的山道,溪水沿着山道蜿蜒而下,溪坑的另一邊,是一片片開出來的山地,遍植桃花,沿着山坡向上,便是竹林茶園,偶然還能見到農人放牧的老牛。每每,與同伴追逐在桃樹林裏,看一樹樹桃花爭豔,看桃花飄飛,落紅成陣;每每,坐在山澗旁,呼吸着清新的空氣,看殷紅的花瓣隨溪流而下,歡快地流淌;每每,看採茶的農人,斜挎着背蔞,滿臉知足地從我的身邊走過;每每看見在溪澗邊搗衣洗菜的村婦,溫和而開心的笑顏,我都會情不自禁沉醉其中,欣喜滿懷。

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復日,花開花落年復年。喜歡這首桃花庵歌,更喜歡這樣輕鬆自在,詩意灑脫的生活。骨子裏,是一個崇尚簡單,喜歡自然的人,因此曾經無數次渴望,在最接近自然的地方擁有最平實的生活;曾經無數次幻想,在遠離塵世喧囂的桃林深處,擁一間竹籬,升一縷炊煙;甚至在心裏無數次憧憬,如張愛玲文中所描繪,在某個春天的傍晚,在後門口的桃樹下,遇見一個人,無需過多的言語,只要輕輕地一句:哦,原來你也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