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端午節作文範例15篇

端午節作文範例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5W 次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端午節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作文範例15篇

端午節作文1

今天是端午節,我和媽媽去臥虎山爬山。我和媽媽一邊往山上爬一邊數臺階,一共有480級臺階。我們又爬了一段山路,一路上,媽媽教我認識了很多植物,比如:車錢子、灰菜、骨節草、玥筧草......媽媽突然摘了一片葉子,貼在我的褲子上,竟然粘住了!這麼神奇,媽媽說這是“補丁草”。以前的人用它來當補丁用,葉子上有很多小毛毛刺,可以鉤住你的褲子,媽媽往我的褲子上粘了兩片這種葉子,我卻摘了一片特別大的,粘在媽媽的'褲子上。然後我們倆又笑着繼續往上爬,又遇到了一大片黃色的花叢,我摘了一個小小的花骨朵,結果弄的滿手都是黃色,我大喊:“植物染料!”我並沒有把它扔掉,而是帶着它繼續往山上走。我採了一些骨節草、一些玥筧草的花、一些不知名的小花,我還拿着它們照了兩張相呢!好久以後,我和媽媽到山頂了!往下一看,好壯觀啊!整個臨江映入眼簾,我還找到我家了呢!

上山容易下山難!

上去挺容易下來真很難,我還差點摔了一跤。

雖然差點摔了一跤,但是我還是很開心的,因爲我不但學到了知識還鍛鍊了身體。

端午節作文2

一年一度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到了,帶花繩、帶荷包、吃糉子,甭提多高興了。

我們家鄉被中國民俗學會命名爲“香包刺繡之鄉”。20xx年6月,“慶陽香包繡制”被國務院公佈爲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可有名了。每年端午節前夕我們慶陽市都要舉辦獨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節——香包節爲端午節拉開帷幕。香包,古稱香囊、佩帷,亦稱“荷包”,慶陽當地農村稱其爲“耍活子”,是勞動婦女奇託希望、祈禱幸福的產物。傳說,“香包”是當地婦女在端陽節制作各種小動物形狀的繡花荷包,給孩子們佩戴在身上驅惡逐魔、逢凶化吉。這種精湛的手工藝術被誠嗣保留下來,成爲現代黃土高原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衷心祝願。

在慶陽,香包無處不在,隨處可見。它掛在農村老漢的旱菸袋上,戴在鄉里孩子的頭上,穿在農家姑娘的.身上。到了初五這一天,大小孩子都要戴香包,尤其是孩子,前胸、後背、肩上綴滿了各種各樣表示吉祥祝福、驅邪鎮惡的香包。這一天的慶陽,大街小巷和嶺上塬下,更是香包的博覽會,城鎮鄉村香氣四溢,可謂“香飄十里,陶醉八鄉”。這天上,大人們早早起牀,還採回艾草和柳條掛在門庭上避邪。從山間提回“藥水”沐浴,洗去晦氣。到了中午全家人坐在一起舉行豐盛大會餐來爲端午節勝利閉幕。

端午節作文3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掛艾草、賽龍舟、飲雄黃酒……不過我最喜歡的活動還是吃糉子了。瞧,媽媽已經開始給我們包糉子啦,走,一起去看看吧!媽媽提前就去超市買好了糉子葉,白白的糯米,還去蛋糕店買好了紅紅的豆沙,原料就準備好了。媽媽把糯米放到一個盆子裏用水泡好,我好奇地問:“媽媽開始包糉子了嗎?”“要晚上才能包,因爲糯米太硬,要泡一泡才能包”媽媽回答道。

到了晚上,媽媽開始忙活起來啦。媽媽首先把糉子葉放到鍋裏煮軟,然後放在冷水裏泡。媽媽把如雪的'白糖灑進白白的糯米里,然後拿出一個糉子葉就開始包糉子了。媽媽先把糉子葉折成一個尖尖的角,再用勺子把糯米放進去,然後中間放一些豆沙,最上面再蓋一層糯米,糉子的角填滿了,鼓鼓的,像一個吹了氣的綠色氣球。只見媽媽的手靈活的舞動着。眨眼的功夫,一個四角形的糉子在媽媽的手中誕生了。

接着一個兩個三個……糉子裝滿了一盆,媽媽把這些糉子放在高壓鍋裏,不一會兒,香噴噴的糉子就煮熟了。當我們全家吃着糉子時。我看到媽媽手上有幾道紅紅的線痕,我猜想:這一定是媽媽用線纏繞糉子時留下的。突然間我明白了,包糉子不是我想象的那樣簡單,而是很辛苦。以後我要幫媽媽多做一些事情。真是難忘的端午節呀。

端午節作文4

端午節,會有各種各樣的活動。當然,我最喜歡的還是賽龍舟!

這一天,綦江沿岸早已人山人海,四周都是開着的小店。面對這條繁忙擁擠的河流,我很苦惱:“我這麼矮,怎麼能看得見呢?”幸運的是,我唰的一聲鑽進了第二排,其他人都沒看。比賽即將開始,所有的運動員都在磨刀霍霍,擦擦手,異常興奮。

“砰”發令槍開了,每條船都像箭一樣衝了出去。站在一邊加油也沒關係,就像斷了喉嚨一樣。我看到他們的血管隱現,就像你在玩遊戲。船上的人也很團結,動作一樣。每個船員都儘可能用力划槳,手上的肌肉越來越大。船上的鼓手也很用力地敲鼓。鼓聲越來越大,看的'人越來越多。人的心情隨船而變。

第一個領導者出現了,綠色團隊,其成員的臉像西紅柿一樣紅。沒過多久,他們就被遠遠地拋在了一邊。他們並不以領先爲榮。時間久了,紅隊追上了他們,他們兩個隊互不退讓,讓我想起了兩條龍打架。誰會死?我還不知道。觀衆的心都要跳出來了。兩隊很難區分高低。速度有快有慢,不可預測。

激動人心的時刻來了。紅隊和綠隊誰會奪冠?綠隊騎得快,紅隊也不甘示弱。最後冠軍被綠隊拿下。他們高興地跳上跳下,互相擁抱。我也爲他們感到驕傲。

在這場熱鬧的比賽中,我明白了團結就是力量。這場龍舟賽真的很有趣。明年再看。綠隊明年會是冠軍嗎?

端午節作文5

在20xx年6月23日,有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提起端午節,大家都會想起吃糉子、划龍舟。可是,你們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端午”的“端”是初的意思,所以每年的陰曆五月初五被稱爲“端午”。到了唐代,因爲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五日,爲了避用“五”字,就用“午”替代“五”字。從此’端五”便改成“端五”了。

但是關於端五節大家人同的說法就是爲了紀念我國曆史上偉大詩人屈原。屈原是我國古代楚國的一位大臣,因爲自作主張的'富國強兵,抗擊秦國,但是遭奸臣陷害,被革職流放。在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聽到自己的國家因爲兵力不足而被秦軍佔領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依然寫下了絕筆作品《懷沙》報石投入汩羅江,以身殉國。當地百姓聽到這個消息後就划着大大小小的船隻沿江搭救,但無濟於事,爲了不讓魚蝦咬食屈原的屍體,就用糯米包在葦葉裏,用無色的線綁好,做成糉子投入江中。此後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人們就用賽龍舟、吃糉子等方式來紀念屈原。

我們很慶幸,也很幸福,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沒有經歷過蕭炎戰爭,沒有經歷過國破家亡的歷史。我們要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生活,好好學習,將來爲國家的富強怎磚添瓦。

端午節作文6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它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據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爲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糉子的習俗。端午節吃糉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到了唐宋時期,糉子已極爲有名,市場上常有糉子賣。現在,我們過端午節仍然免不了要吃幾隻糉子。糉子有不少花樣,有南北之別,東西之分。南方常用紅棗、花生、鹹肉混在糯米中製成;北方多以棗、果脯等作爲糉子的餡心。小小的糉子,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傳統的`象徵,在人們心中佔據着一定的位置。過去認爲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因爲五月酷暑將至,蚊蟲滋生,在沒有醫療衛生設備的民間,容易發生傳染病,於是人們用艾葉或菖蒲防蚊蟲,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消毒避疫,戴五彩線用來驅蟲和避邪。如今這一節日的一些古老習俗已經隨着社會變遷而消失了,但吃糉子、賽龍舟、掛艾葉等習俗仍然流行。

端午節作文7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的家鄉在江西全南,端午節那天,我們要吃糉子,賽龍舟,每家每戶都要插艾葉——可熱鬧了!

一大清早我就聽見媽媽洗糉葉的聲音,於是我就吵着讓媽媽教我包糉子。媽媽終於答應了,她先給我做了一下示範,然後我就照着媽媽的樣子開始包糉子了。我先拿起兩片糉葉,把它們捲成漏斗狀,然後放了一些糯米,接着把肉放進去,再用一些糯米覆上。我拿起繩子正要綁起來的時候,一顆顆糯米像一羣調皮搗蛋的孩子一樣跳了出來。我覺得包糉子一點都不好玩,想要放棄的時候,媽媽鼓勵我說:“沒事,一次失敗而已,加油!”聽了媽媽的花,我又重新開始包起糉子來,終於成功啦!我看着我包的`糉子,小小的,穿着綠衣服,真是可愛極了!媽媽把糉子們放進大鍋裏去蒸,沒一會兒,一股清香撲面而來,我急忙問媽媽:“媽媽,糉子熟了嗎?可以吃了嗎?”媽媽說:“再等五分鐘!”過了五分鐘,糉子終於熟了,我剛咬下去第一口,我就大叫了起來,媽媽瞧見了,哈哈大笑了起來。

吃飽了糉子後,我和媽媽出去散步,走到河邊的時候,突然聽見了人們在喊:“加油!加油!”我跑過去一看,原來是賽龍舟比賽呀!我也跟着人們喊着:“加油!加油!”,本來紅隊快要贏了,誰知藍隊突然來了一個逆襲,最終藍隊獲得了勝利,真是緊張又刺激呀!

今天我不僅學會了包糉子,還吃了美味的糉子,更觀看了一場精彩的龍舟比賽,真是太開心了!

端午節作文8

20xx年6月6日,農曆五月初五,又是一年端午節。在這個有點悶熱的季節,我想起老家的端午節。

我的家鄉在江蘇大豐的一個普通小鎮上,端午節沒有像電視上看到的那樣有賽龍舟、做糕點、祭祀祖先。記憶中,奶奶會在過端午節前半個月就到河灘上尋糉葉,把它摘回來放到外面外面曬乾(據家裏老人講這樣的'糉葉包起來更加香)。到端午節那天奶奶會把曬乾的糉葉放進有水的鍋裏用火把它燒熱。然後拿出來和紅棗、花生、過年研製的臘肉糯米一起洗好,放到後院的小矮桌子上,一切準備就緒,我就會搬來小板凳坐在旁邊看奶奶包糉子。看着一片片褐色的糉葉在奶奶靈巧麻利的手裏變成一個個像小狗頭的糉子,不到一會兒功夫,竹籃子裏面就裝不下了,全部包好後放進大鍋子裏煮上好半天,等糉子煮好了,把鍋蓋打開,一股濃郁的糉子肉香撲鼻而來。

傍晚,爺爺從田裏回來,手裏拿着艾葉,鋪子掛到門上,這樣會驅蚊,能辟邪,晚上我們全家圍坐在桌子旁吃着香噴噴的糉子,幸福極了。

這就是我記憶中老家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9

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在這個傳統節日裏,有許多習俗:賽龍舟、包糉子……

端午節的由來,是很久以前,有一位詩人——屈原。他很愛國,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羅江身死。爲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人們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來紀念屈原。

五月初五,家家戶戶都傳來了糉子的飄香。在以前,人們用糉葉包糉子,投進江裏,是怕魚吃掉屈原的屍體,讓魚吃糉子,魚吃飽後,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屍體了。

糉子的總類繁多,有甜的也有鹹的。有白糉子、肉糉子、蛋黃糉子、豆沙糉子……有小巧的“一口糉”,也有填滿餡料的大糉子。

糉子是用糉葉包的,餡料主要是糯米,包好用繩子繫緊,拿去蒸。熟了就是美味可口的糉子。

在端午節,人們用艾葉、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掛在門上。因爲端午時節及其隨後的.一段時間裏,溼熱、溫毒之氣鬱蒸,蚊蠅害蟲及細菌活動頻繁且繁殖生長迅速,疫病萌發,百病易從口鼻而入,所以用艾葉等做成香包,可以驅蚊、消毒。

賽龍舟是端午節很重要的一個習俗,在南方很流行。因爲很久以前,楚國人很捨不得屈原,變坐船去營救。之後,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賽龍舟來驅趕魚兒吃掉屈原的身體。賽龍舟體現出人們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的精神。

在這個端午節,可不要忘了這位偉大色詩人!

端午節作文10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中國人一個重大的傳統節日。在這個節日裏,人們會包糉子、吃糉子、划龍舟來紀念屈原。

屈原是一位愛國者,他想自己的國家強大起來,就常常跟國王提意見。可是國王不喜歡聽,就把他趕出了國都。有一次秦國來打楚國,楚國很快就被打敗了,國家就快沒有了,屈原更加傷心。這一年的五月初五,他投江自盡了。人們知道後,非常悲傷,爲了不讓魚吃了屈原,就把竹筒裏裝糉子,扔到河裏,希望魚吃飽了就不會吃屈原了,糉子也就是這樣來的。

今年端午節的那一天,奶奶特地從超市裏買了許多口味的糉子,有紅棗糉、豆沙糉、牛肉糉……下午快吃晚飯的'時候,突然聞到一陣清香,我跟着香味走去,發現原來是奶奶在煮糉子。煮好後,奶奶把一大盤香噴噴的糉子端上了桌。我迫不及待地撥開糉葉,大口大口地吃着,是紅棗餡兒的,又香又甜,味道好極了!我一定要記住這個有意義的傳統節日。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寶貴的財富,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下去。

端午節作文11

當我看到那滿河灘的葦葉,就想起了奶奶包的糉子,也就想起了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每逢端午節,我總要拉着爸爸媽媽的手,樂顛顛來到奶奶家。到了家門口時,我就能隱隱地聞到一股清香。我一溜煙鑽進廚房,尋着香氣的源頭,揭開鍋。一隻只嬌小可愛的糉子映入我的眼簾。那蔥綠的葦葉散發出一陣陣誘人的香味。我迫不及待地想伸手去撈。奶奶趕緊拉住我,說:“小饞貓,別燙着!糉子多的是,你快去洗洗手!”我乖乖地到水龍頭下洗了手。到我再次來到廚房時,奶奶已經剝好了一隻糉子,用筷子串着遞到了我的手中。我含糊地說了聲:“謝謝!”便對着其中的一個小角咬了下去。好香啊,粘粘的糯米里還有花生米,吃得滿嘴都是糉香。奶奶又在小碟裏放上白糖,讓我粘上一點,又香又甜,那感覺真是妙不可言哪!我不由得想起了“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的兒歌。

端午節除了可以吃到這美味的糉子外,還可以跟着爸爸去幾裏外的.溱東看賽龍舟。那熱鬧壯觀的場面,常常深深地印在我的夢裏,以至於夜裏做夢都大喊“加油”。

我愛端午節,我忘不了外婆包的那香噴噴的糉子,也忘不了賽龍舟的情景。

端午節作文12

今天是端午節,陽光燦爛,媽媽帶我去西溪溼地去看龍舟。

我興致勃勃地走進西溪溼地,咱們坐船來到深潭口,那裏摩肩接踵,咱們十分困難才找到一個方位。開端競賽了!只聽裁判拿着話筒聽喊着:5,4,3,2,1,開端!一條條五光十色的龍舟像箭相同衝出,有的龍頭張着嘴巴,顯露一顆顆潔白的牙齒,嘴巴的下面還有一根根潔白的鬍子,嘴巴的後邊還長着一個紅紅的眼圈,眼圈的裏邊有一個圓溜溜的黑色眼珠子,頭的最後邊還有一個個五顏六色的鱗。有的龍舟還戴了一頂帽子。水手們頂着水面先把身子往前,把船槳用雙用拿起,用力地把船槳按到水中,水花就蹦老高,船頭的水花都把龍頭的'半個嘴巴給沖掉了。敲鼓的人拿起棒子,用力地一敲,響徹雲霄的鼓聲就呈現了,他每敲一次鼓,水手們就齊截下。瞧!那一條趕上來了,兩條船的人拼命地划着,都想搶先。看!那個黃色的龍舟超上來了!後邊那個船緊追不捨,但仍是趕不上來。再看那兒,那艘船翻了,船上的東西都掉了下來,水手們十分困難才把船翻過來。別的一條船上的一個水手劃得太用力了,一下掉進了水裏。

一年一度的龍舟競賽就在咱們的歡呼聲、加油聲中完整地畫上了句號。

端午節作文13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帶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我一邊哼着兒歌一邊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傳說中糉子的來歷就是爲了紀念這位偉人的。

在我們的家鄉,到了過端午節的這一天,即5月5的早上,各家要吃煮雞蛋和鴨蛋,雞蛋和鴨蛋放在鍋裏和糉子一塊煮。經過放了糉葉的水一煮,雞蛋和鴨蛋都會變成另外一種顏色,煞是好看。更有一股特別的糉葉清香。在吃早飯時,這些蛋、糉子,都要擺上飯桌,同時在飯桌上,還要擺一小壺酒,奶奶還特意在酒里加了一點雄黃,她說這是爲了避邪。這不能不說也是咱家鄉的一種特色呢。

吃糉子容易包糉子難,看着大人們包糉子的熟練動作,我真是羨慕呀,最值得期待的就是等糉子熟的過程了,等待的'時間總是很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糉子終於出鍋時,滿屋子糉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放在碗裏,輕輕剝開,就可以看到裏面晶瑩,透亮、鬆軟的“糉肉”了,咬一口,美味無窮,我差點一口連筷子都咬下來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端午節這天早上,各家還要把艾葉插在門的兩天,老人們都說這樣是爲了驅病避邪。給這樣一個早晨增添了濃濃的特有的節日氣氛……

家鄉的端午節真是太美好了,我永遠也忘不了。

端午節作文14

盼望着,盼望着,蘆葉飄香,端午節的腳步近了,終於可以包糉子、吃糉子了。

這天,我和媽媽準備好乾淨的材料,開始包糉子。空氣中瀰漫着蘆葉的清香,我小心翼翼地拿起兩片蘆葉,學着大人的樣子把它包成圓錐形。可是這些蘆葉並沒有我想象中的那麼聽話,還沒等我裝進米粒、紅棗、它就裂開了嘴,害得我要重新來一遍。笨笨的我經過一遍一遍地嘗試,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終於成功地裝進了米粒。我邊用糉葉蓋住上面的口,邊得意地向媽媽展示我的成果,可那些“珍珠、寶石”像故意和我作對似的,不聽我的使喚,爭先恐後地要從“小房子”裏跳出來。我急得眼淚都要出來了。

媽媽眼疾手快,拿來一片新蘆葉,給我的“小房子”又加上了一層防護,我連忙拿來繩子一圈又一圈地將它裹起來,生怕一不留神它們就要逃跑了,最後還不忘打上一個漂亮的'蝴蝶結。我左瑤瑤,右晃晃,總算不漏米了,可是它的樣子好奇怪,歪斜着,不能挺直身板站起來。我心裏唸叨着:“雖然樣子醜了些,但味道和媽媽包的一樣香甜。糉子寶貝,如果你們玩累了,那就躺着吧。”

就這樣,我又包了幾個,看着桌子上擺着的奇形怪狀的糉子,我忍不住開心地笑了。這時,我好想聞到了糉子的香味兒,清爽香甜······

端午節作文15

我喜歡熱熱鬧鬧的春節,喜歡團團圓圓的中秋節,喜歡張燈結綵的元宵節,但我最喜歡糉子飄香的端午節。

每逢到端午節,人們都喜歡包糉子,吃糉子,聽說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呢!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因爲愛國投江死去,人們爲了不讓魚吃屈原的屍體,把米團扔進江裏,用這種方法來紀念屈原。

每到這個時候,最熱鬧的就是包糉子,孩子們結伴去魚湖打糉葉、各家有各家的'包法,我最喜歡看媽媽包糉子了。媽媽先把綠油油的糉子葉洗得乾乾淨淨,媽媽拿了幾片事先泡好的糉葉,把糉葉捲成圓錐體,左手託着糉葉,右手舀起糯米往裏放,把糯米放進去,中間再放上幾顆蜜棗,加些蜜棗葡萄乾等。一會一個糉子就包成了,媽媽包的可好看了,有三角形的,菱形的包好後,把糉子放進鍋裏煮,不久,煮出來糉子的味道飄滿整個房間,再煮些茶葉蛋,味道就更濃香四溢了。一切準備好後,我和家人拎上糉子,出去走親訪友,不僅互相品嚐,還互相祝福,一個個講着關於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歡呼着、雀躍着,那場面太讓人激動了。我覺得還是我家的糉子色相味俱全、輕輕的扒開糉葉,裏面露出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咬一口,那蜜棗的甜汁、糯米的香味往嗓子裏鑽,好吃極了!時間過得真快呀!

端午節這一天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着香甜的糉子,品嚐着美味大餐,說說笑笑!開心極了!尤其是小孩子胸前掛着香荷包,手裏拎着大葫蘆,滿屋子跑!高興極了!

啊!我喜歡家鄉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