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熱】鄉情的作文

【熱】鄉情的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1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鄉情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鄉情的作文

鄉情的作文1

無論身在何地,家鄉總是讓我深深思念着,家鄉的山川河流,家鄉的鳥語花香,家鄉的風土人情,家鄉的一切都時常回響在我的腦海中,從不提起卻是時刻在心上。

記憶中的家鄉總是綠色的,不同於西北的曠野的遼闊,我的家鄉在一個南方小鎮,那裏有着常年不變的綠色,不同的只是各個季節綠色不一樣,春天的嫩綠,夏天的翠綠,秋天的綠色中帶有枯黃,冬天還會見到很多常綠的樹,松樹、柏樹等又給冬季增添上無盡生機。春天到來的時候我們會在一片嫩綠的田間地頭,尋找難得一見的野菜,摘了一大筐之後拿回家洗淨交給母親,不一會一道美味的菜餚就能夠出現在我們的面前,解得我們一頓饞。我也會和小夥伴一起去剛剛小溪裏抓魚,小溪的水此時還是涼涼的,但也絲毫擋不住我們尋找快樂的心;夏天我們又會成羣的在大樹底下鬥蛐蛐,上樹抓知了,也會在午後撐着樹葉傘去田裏追蝴蝶,總之都是充滿着無盡樂趣的,這些都是揮之不去的記憶。

家鄉也是恬靜的,家鄉的一切都不像大城市的那麼快節奏,沒有溫度,家鄉的一切都是溫柔的,溫柔的風,溫柔的雨露風霜,溫柔的人們。家鄉的一切都平淡而幸福,“幸福”總是洋溢在家鄉人的'臉上,伴着春天的微風,人們總會在清晨伴着雨露出行,種下希望的果實,有土豆,有玉米,午飯總是在田間地頭解決的,直到傍晚他們纔會回家休息,正應了那句話“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雖然辛苦但總是面帶笑容。即使再忙他們也會在午後的田間地頭與助威的人們坐在樹蔭之下暢談“種植之道”,從不計較瑣事。歲月在家鄉人的臉上留下了深深淺淺的痕跡,卻也帶給她們揮之不去的笑意和幸福感。

家鄉總是充滿溫度,每當念起都會一股暖意涌上心頭,家鄉的山川河流,家鄉的風,家鄉的花草樹木,家鄉的一切都是一種揮之不去的情感,每當見到都會莫名的很有歸屬感,歸屬於家鄉的情誼。

鄉情的作文2

家鄉,我愛你,家鄉,你哺育了我,讓我無比熱愛,我愛你,家鄉。

我出生在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嶼,它的名字叫洞頭。每天早晨,都能聽到海鷗的鳴叫聲,海風的呼呼聲,海浪的拍擊聲,讓人不禁涼快,對生活充滿了期待。

我生活在洞頭的一座小山上,那裏便是我生活的.地方。站在山上,有種“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快感,向遠眺望,一覽無餘,前是城鎮,從這可以聽到城市裏人們的喧鬧聲,議論聲,嬉戲聲,不禁讓人心情也開始喜悅起來;而後是波瀾壯闊的大海,海浪拍擊着,拍擊在礁石上,猶如一位女歌手在歌唱着,甜美優雅;又像一位雄壯的男歌手,發出雄厚渾濁的聲音,粗獷而又鏗鏘有力,站在高山之巔吶喊着,讓人不進賞心悅目。

那次,家人帶我來到洞頭著名的旅遊景點――望海樓。望海樓始於434年,距今已有1500年曆史,是洞頭歷史文化的窗口。望海樓歷史悠久、建築宏偉、海洋民俗文化氣息濃郁,被譽爲“氣吞吳越三千里,名關東南第一樓”。

來到望海樓前,看到這雄偉的樓層,不禁憂上一股自豪感,因爲它代表着我們洞頭人的驕傲,自古以來就站立在那兒,代表着洞頭。來到裏面,更是語無倫次。裏面經過建築師的鬼斧神工,變成了一個個藝術作品,還講述着一個個關於家鄉的偉大故事,陳列着一個個古典藝術。每看到這些陳列品,腦海裏浮現出英雄的故事,在海上奮勇向前,披荊斬棘,不禁讓我想起一段佳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是啊,每一個人都要向他們一樣,爲家園獻身,爲家園努力奮鬥。自豪感更加強烈了。

之後,我又來到家前的沙灘,豔陽高照,金黃的沙子反射出靚麗的光彩,再又折射到大海,讓大海閃閃發光,彷彿可以看到遠處的小島,與我們相映着。

走在沙灘上,我不禁大喊一句:“啊!大海,我的故鄉!”接着,我和家人在沙灘邊抓了幾隻被海浪衝上來的螃蟹。最後,日落黃昏,我們也回去了。

結束了關於洞頭的旅途,我對家鄉更加熱愛了。家鄉,我愛你,我對你是無比關心的。

鄉情的作文3

童年的彩畫是在姥姥家繪製的。夢裏夢外,都有那一線情思在牽引着我。那鄉情,讓我一生珍藏,一生銘記。

姥姥家的屋後是一個世外桃源。一片池塘小小的,四周自然生長着幾株蘆葦。風過,蘆葦輕輕搖擺身姿,迎風而舞。偶爾會有幾隻彩蝶掠過,停在水邊的野花上歇息,幾時不願離去。

我那時常常倚在牆邊,撥弄幾顆薔薇,一邊沉醉,一邊憂愁父母何時接我歸家。也只有這時,姥姥才能出其不意地往我口中塞口飯,但挑食的我幾番強烈抗議,姥姥的計策收效甚微。

不知姥姥從誰那兒聽說喝牛奶有助於增長食慾,我的食譜中罕見地多了一杯牛奶。

一天早晨,我被一陣“叮叮咚咚”的`聲音吵醒,回想起平日那讓我難以下嚥的飯菜和父母外出勞作、整日不見身影帶來的孤獨,委屈之情涌上心頭。

但我沒有忽略那撲面而來的奶香。孩子,終究還是孩子。我拉開被子迅速下了牀,躡手躡腳走到門邊,從微掩着的門縫見窺視——

姥姥將牛奶緩緩倒入鍋中,用勺子輕輕攪拌,隨後在牛奶中加了一個雞蛋。奶香夾雜着蛋香,撲面而來。姥姥微眯着眼,深吸了一口氣,像是在享受這美味的雞蛋牛奶,又像是在想象着我享受美味的樣子。

我怔怔的,不小心碰到了門,姥姥看到我光着腳就跑出來,輕斥道:“怎麼不穿鞋就顛出來,着涼了怎麼辦?”我呆呆的傻笑着,平日對姥姥“強迫”我吃飯的埋怨和不滿,此刻都煙消雲散了,取而代之的是感激和愛。

“姥姥!”我甜甜的喚了一聲,順手接過姥姥遞過來的牛奶,一氣兒喝了一大口。“小心燙!”奶奶又嗔怪了一聲。夾雜着蛋香的牛奶香甜可口,只喝了一口,我的鼻尖就縈繞着濃郁的奶香氣,口中也有牛奶的氣息。

童年的彩畫上,有屋後的池塘和周邊的蘆葦蕩,有野花野草,有彩蝶飛過,還有一杯充滿愛意的牛奶,在畫的中央,畫着幾抹鄉情。

如今,我早已隨父母來到大城市,也早已品嚐過口感各異的多種牛奶的味道。然而,姥姥爲我“私人訂製”的那一杯,我卻永遠無法忘懷。那杯中,不僅有牛奶和雞蛋的甜香,更有鄉情的味道,讓我一生珍藏,一生銘記,一生回味。

鄉情的作文4

故鄉的河流,靜靜地擁有她歲月的安謐,河邊上的小林子,安穩地望着對面的小河。白青青的河畔,傳來頻頻蛙鼓的聲音,蜻蜓在河中央輕輕飛舞,一腳下去,點醒了正在沉睡的河水。河面上成羣結隊的野鴨,在河水裏歡快地嬉鬧。兒時的我早已脫悼穿在腳上的鞋子,進到小河的邊沿,等待送上門來的'小魚。小魚像是在和我做着遊戲,明明是在河邊上的,可當我伸出手的一霎時,它早已逃到了小河的深處。我看見它在小河的深處偷偷探出圓圓的小腦袋,彷彿在得意洋洋地笑着我,我生氣地從岸邊撿起一塊土疙瘩,用力扔向小魚的身邊,可除了水面上濺起一朵水花,小魚早就遊得無影蹤了。我只好無精打采地回到了小河岸邊,嘆口氣,兩手空空地回了家。

我思念的故鄉,當我凝視窗外迷茫飄渺的雨絲,聽着優美、動人的樂曲,我的心被帶回了你的身邊。曾經觸摸到土地的靈魂,我知道,這時的我身處在地球東半部的黃土高坡上。在坡上的空地裏,我席地而坐,風從身邊吹過,吹走了我身上的塵埃,吹走了我全部的憂傷和歡樂。我開始靜靜地沉思,心靈便有了一種超俗的意念。身處在原地的時候,沒有細心體會,那是因爲心早就被輕風吹向遠處,可現在回想起來,心靈深處一片的平靜。

我思念着的故鄉,如果我的心是故鄉放飛的一隻鴿子,那我溫暖的窩一定是你----我的故鄉。秋色如水,春光明媚,冬夜裏的星空,夏日裏的熾熱,都是我深深的思念。故鄉的一棵樹、一片土、一朵雲、一團霧、一陣風、一滴雨、都在我的眼前浮現。經過彎曲的小路,來到河邊的林子,我撿起了落在地上的一片黃葉。看着這片落葉,我把它順手藏在了歲月的抽屜裏,等待新生的機會。

城市的高樓裏藏不住歲月的痕跡,它遲早會走向別處,而我故鄉的抽屜裏深藏着的那片落葉,就有着歲月滑過的痕跡,它一直藏在我心靈的深處。

鄉情的作文5

我與父親截然不同的是從小就生活在城市裏,衣食無憂。父親是被貧窮嚇怕了的,他告訴我只要每天飯能安頓吃上,他就很滿足了。母親總會善意嘲笑他永遠改不了農村人的習慣,父親聽了之後,操着一口鄉音,意味深長地對我說:“你要記得,你永遠都是農三代,不是富三代。”

他的鄉音,伴隨了我十七年,從未改變。若突然間換成普通話了,我是聽不舒服的。我幼兒園時,父親會趁他在家休息的時候,坐在我的牀頭用生硬的普通話,講故事給我聽,忒彆扭!順其自然地說着鄉音,其實挺好的!

父親是在外地工作的,一個星期纔回家一次,老家離他工作的地方是離家的兩倍遠,他思念家更思念故鄉。一到放長假,他就按捺不住自己了,小時候有我陪着他一起期待和激動回老家的那天,現在我漸漸平淡了,而父親十幾年從未變更過。踏上故土的那一瞬間,他的笑容多了,拋開了無關的不悅,用着淳樸的鄉音問候每一戶熟悉的人家。

爺爺的身體不好,行走不便,父親就扶着他一點一點的挪着,沒有一絲不耐心,我在後面看着,最本真的溫馨總能打動人。父親陪奶奶打麻將的.時候,會故意輸,讓她贏,我問他爲什麼,他拍拍啤酒肚,笑道:“做能讓自己、別人都開心的事,猴拉而不爲喃(何樂而不爲呢)?”

哪個在外漂泊的遊子不念家、不愛自己的親人呢?

從我記事開始,父親是經常不在我身邊的,他在廣東、四川、江蘇都呆過,曾經有那麼幾年他是兩三個月才能回家一次,四處漂泊的他與許多同齡人相比,會顯得滄桑一些。或許,父親的鄉音沒有以前那麼純了。

我一直認爲,一個人最重要的是本真,這種認爲是父親帶給我的。他的執着努力,他從不依靠關係,依靠的是自己的實力,還有他這些年從未改變的鄉音。這些細微,有人都忘了吧,當老的時候,纔會發現自己遺失了最不起眼又最珍貴的東西。

有次我用電腦放費翔的《故鄉的雲》,我看到了他眼裏閃過了些什麼,但他卻掩飾地說:“你做儂喜子(你在做什麼)?一寸光陰一寸金啊!”

歸來吧,歸來喲,別再四處漂泊,踏着沉重的腳步,歸鄉路是那麼漫長……

鄉情的作文6

山上雲霧繚繞,我站在山頂向下看,一座小山村在山腳下建成,村中冒出幾縷炊煙,被風吹斜了,像一條雲龍從煙囪中騰空而起,馬上到中午了,我走下山去,準備回家吃午飯。

在下山的路上,穿過細細密密的樹林,感受斑駁的光影打在臉上的感覺,鼻腔裏衝進泥土的清香,花的芬芳。耳朵聽着鳥鳴,手輕撫着粗糙的樹皮。“這裏真的比充滿污濁空氣的城市好多了。”我感慨一聲,走出了樹林,踏入鄉間小道,幾個孩子笑着鬧着從我身邊經過,幾位阿姨提着菜籃子,正準備回家做飯,這時,鄰居王阿姨看見我,把手搭在我肩膀上:“佳銘,你媽媽今天中午有事,來我們家吃飯吧。”阿姨眼中含笑,我點點頭,答應了。

跟隨王阿姨回到她家裏去,一路上,她跟我講了許多村子裏發生的事,其實,我與這個王阿姨並不算太熟悉,但在我們村,鄰里之間串門“蹭飯”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不像城市,鄰里之間的感情都被這厚重的防盜門鎖住了,見面也僅僅是一句冷冰冰的問好。走進王阿姨的家裏,左右四顧,“上一次來是兩年前了吧,屋內陳設卻一點沒變呢。”想着,快步走到沙發上坐下。王阿姨端來一盆水果,說:“你先吃着點。”說完便立馬忙着去做飯了。

大鍋翻炒的聲音在耳邊不絕的響起,幾股誘人的香氣從廚房傳來,王阿姨高興的說:“吃飯了。”王阿姨的'兒子衝過來,端起飯碗便往嘴裏扒拉着飯,王阿姨寵溺的拍了一下兒子的頭,笑道:“慢點吃,不着急。”同時我也拿起飯碗,從盤中夾起幾根青菜,放入口中咀嚼着,這青菜並不油膩,入口還有一股植物的清甜。還有一旁的東坡肉,煮的好吃極了,如果用盤中的汁水拌米飯,那是再美味不過的珍品。我望着桌上這三盤菜,菜不多,也並不是什麼山珍海味,但我卻從中吃出了溫暖的感覺。

城裏的人們吃飯時,每個人都手拿着一個手機,所有的交流都被一層看不見摸不着的牆封鎖了,而鄉村的人們則閒適的抿着茶水,聊着家常,樸素的話語,蘊含着美好。這,就是溫暖的鄉情。

鄉情的作文7

我的家鄉是美麗而普通的,在山裏,一個小小的村莊。那裏住着不多的人,但有小學和初中,還有一所高中。

那裏承載着太多我童年時期的美好回憶。清澈的小溪,一叢一叢的野月季,一幢又一幢的紅磚房子,那些是鄉間獨有的美景。清晨的雞鳴和犬吠,是一天的開始,隨紅日一起東昇。農家的生活也是如此簡單。

我在家鄉的時光往往歡樂,呆呆的什麼都不做,是對大自然的感懷或是獨自的臆想。

清明節放假,我隨父母一起回去。奶奶還是幾年前那樣歡歡喜喜的接待我們,似乎看不出她老了。清明節前後蒿草茂盛葳蕤,我覺得最有趣的活動就是採蒿草,然後回家做蒿子粑粑。

我和奶奶提着籃子就出發了。上次採摘是幾年前了,但熱情依舊不減。我憑着記憶和氣味,試着摘了幾片蒿子葉下來,奶奶豎起大拇指連連稱讚,竟然都摘對了。那一片又一片的蒿子散發出淡淡的香味和翠綠色的光芒,剛下完雨,上面還掛着玻璃樣的水珠。手指碰觸到後,一種溼潤又靈動的感覺出現了,也許是重返故鄉的感動,也許是春天的呼吸。

我站起身子,擡頭,見奶奶還是如記憶中一樣,耐心的彎下腰,一把一把的摘着,她籃子裏蒿子是我這兒的好多倍了。我顧不得猶豫,繼續學着她的`樣子,但沒一會兒就堅持不了了,果然還是蹲着摘比較省力。

把蒿子頂最嫩的那一塊兒摘下來,老了的就不好吃了。慢慢的,越摘越多,那種熟悉又濃郁的蒿子香隨風飄散開去,繞在我的指頭尖上跳舞。直到我和奶奶籃子都裝不下了,我們纔回去。

晚餐是很久沒吃的蒿子粑粑。廚房裏還有一大坨蒿子麪糰,以後想吃了,就着蒿子麪糰煎一煎,想想就覺得很美。媽媽誇我摘得又多又好,“比上次吃到的還美味”。雖然我有點不記得以前的味道,但又隱隱能吻合上,大概就是家鄉的情與憶不能被磨滅吧。

晚餐後,我坐在鞦韆上,輕輕的蕩着,微風輕拂着我的臉,手指頭上香氣還沒有散盡。是啊,無論外面的世界多好,心中終有一塊地方,有着屬於故鄉獨特的感情和回憶,怎麼都不會丟失,我想,下次或下下次蒿草生得一叢一叢,處處可見時,我還會回來。

鄉情的作文8

岳陽臨湘,那是我深愛着的家鄉。

昨天,媽媽做了蒿子粑粑。被油煎過的蒿子粑粑,咬下去時發出清脆的響聲,甜甜的,十分好吃。吃着吃着,蒿子粑粑越來越苦澀,我把它嚥下去之後,苦笑着自言自語:“果然,還是沒有臨湘的好吃,也沒有那麼香。和臨湘的比,就是少了個味。”看着暗綠的蒿子粑粑,聞着蒿子的清香,我心中的鄉愁被無限放大……

我深愛着的家鄉。你肥沃的土地上種植出的蔬菜,在我的記憶中留下了不可替代的痕跡。你培育出的蔬菜是那麼青翠,自從吃過你的蔬菜後,我再也無法忘卻它們的美味了。那是一盤帶着我濃濃鄉愁的蔬菜,那是一盤帶着我無限回憶的蔬菜,那也是一盤帶着我深愛的家鄉味道的蔬菜。我深愛着我美味的家鄉。

我深愛着的家鄉。春天,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金燦燦的一片,像地毯,像海洋,又像幅畫。風輕掠,油菜花海便掀起了層層波浪,那獨特的油菜花香便撲面而來。還有那嬌俏的桃花,粉粉的,嬌嫩得很,像極了一個羞紅了臉蛋的小姑娘。滿樹的桃花竟不像真的,倒像是畫出來的。還有冬日裏那傲然開放的梅花,含雪綻放,是那麼孤傲、清冷。正因如此,它那淡淡的.花香在冬日裏是那麼沁人心脾。還有許多不知名的野花,好像一年四季都能看見它們,像星星,像眼睛,每當我看見它們時,它們就使勁衝我眨眼,如同一個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娃。我深愛着我那如同畫裏走出來的美麗家鄉。

家鄉的蔬菜,我從小吃到大,家鄉的美景,我從小看到大,家鄉越變越好,我也越長越大,我對家鄉的愛也越來越深。我在家鄉聽過蛙鳴,摘過野草莓,扯過荷葉,挖過筍子……這些都是我與家鄉的點點滴滴,有開心的、有趣的、難忘的……家鄉,我深愛着的家鄉。

這樣一個家鄉,我竟不知不覺地深愛了近十三年……

鄉情的作文9

“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有人說鄉情是一輪明月,既有陰晴又有圓缺;有人說鄉情是一張小小的郵票,把濃濃的心意寄給心愛的人;有人說鄉情就像輕淡的晨曦,照耀着大地如此美麗。可是我卻說鄉情像土地裏茁壯成長的麥苗,爲了成長而不斷努力。

小時候的我,總是對一切都充滿着好奇。那時,我常常擡起頭詢問奶奶:“奶奶,什麼是情?”奶奶望着我充滿期盼的瞳孔,沒說什麼,只是看了外面的一片片麥地,嘴角上揚:“情就在那裏,等以後你長大了,就懂了。”我十分疑惑,卻又只能呆呆地望着麥地,它彷彿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使我對它有了一種想要摸清它的衝動。

後來的我,總是一個人來到麥地,來欣賞這裏的一切,這裏的美好。剛播種的麥,麥苗長得不高,一眼望去,綠油油的。一陣微風吹過,它們如同一羣頑皮可愛的孩子,左擺右擺,跳起舞來。時不時還會飄來淡淡的味道,摻雜着泥土味,還有草的清香。我對它有了更大的期待。

長大後,我望着奶奶那蒼老了許多的面孔,一頭銀髮被染髮劑所覆蓋,變得灰白。時光、歲月帶走了許多,但那片麥地還在。我對奶奶重複着兒時的那個問題:“奶奶,情到底是什麼?”奶奶擡起她那不再年輕的面龐,望着我,依然什麼也沒說。她看向了那片金黃的麥地,我明白了,也許答案就在那裏。

我像以往一樣來到了麥地,這裏什麼都沒變,唯一改變的就是麥苗已經長大了,變得金燦燦的。這裏的土地因爲歲月的`洗禮而不再那麼肥沃,變得乾燥。什麼都沒變,卻什麼都變了。我用手撫摸着這些麥子,似乎明白了這片土地所肩負的使命。我也明白了那是一種麥香蘊含着的淡淡的情。

麥香讓我忘記了平時生活中的枯燥;麥香讓我忘記了學習中遇到的挫折;麥香讓我忘記了悲傷的往事;麥香讓我享受到了人間的美好。

我奔跑在麥地間,那裏有我追尋的夢,我像一個天真的孩童穿梭於間。遙望金黃的麥田,聞着淡淡的麥香。我明白,濃麗的外表不屬於鄉情,鄉情是微風吹過,散發出的淡淡的麥香。

鄉情的作文10

當夜幕已漸漸拉伸了影子,星子還在天真地眨着眼睛,我坐在回家的公共汽車上,思緒萬千,心潮澎湃,身雖在路上,心卻早已迴歸家鄉。

家鄉,多麼體貼入微的名詞。那是遊子的港灣,是本地人的依靠,更是每個思鄉念鄉人心中最柔軟的一角。一路的顛簸,伴着望不盡的路燈,我慶幸,我又一次趕上了回家的末班車,我喜悅,家鄉是那麼熟悉是那樣令人想要停留,是那一種不變的溫暖,觸及了心靈。

走在那條小巷,是燈火通明的小鋪。懷着激動的心情,走那條走了十幾年的小路,吃你那份吃了十幾年的小吃。“妮,回來了,來吃一個烤紅薯吧。”那是一位在小巷邊堅守了十幾年商販。“不吃,大娘!”我淡淡地笑着,“哪能不吃,大學生上學回來啦,這一個紅薯我還是請得起!”說着把那烤的滾燙的紅薯塞給我。我不停地謝謝,告別。這個彷彿是一條走不完的路,秋風吹起落葉,落葉傻傻的笑着,不知不覺腳步也輕盈起來。

路邊上,是大大小小的攤位,手掌中,是香氣噴噴的紅薯。我揹着書包,一路上不停的向老街坊打着招呼,寒暄問好。“妮,放假回來了。”那是一個整日打掃街道的清潔工。“嗯,回來了,大奶奶。”我恍惚看到她吃力地騎着三輪車,於是立即上取推助。沒想到有人比我還快——一個善良的'鄰家女孩。她笑了,我也笑了。我立即趕着車子幫助上坡,感到輕鬆的大奶奶驚異的看着我們,她也笑了。走在路上,我幫助了別人,收穫了快樂。家鄉的溫暖,不覺使我感動。

就在路的盡頭,是幼時朋友家開的餛飩店,說什麼也要去拜訪一下多年的老友以及他媽媽的手藝。剛到門口,便是一股暖流涌入心房,接二連三的是熱氣騰騰的白霧和想起噴噴的味道。我剛踏進店內,一個熟悉的身影便來到我的面前。熟悉的語氣,熟悉的朋友,熟悉的問候。家鄉的老友,家鄉帶給我最初的溫暖,揮之不去。

清晨,薄霧籠罩了整個小巷,露水,在屬於它的花卉遊玩。我在晨間的小巷鍛鍊身體,見到的是一個個晨起的身影,忙碌、勤勞、負責。

家鄉,你之所以使人流連忘返,是因爲那有離不開的人和想念的物;家鄉,你之所以溫暖如初,是因爲那人情的淳樸、熱情。我愛你,是你那一次次家鄉的溫暖,感動了我。

鄉情的作文11

我幼小的時候,因爲家裏需要用錢,爸媽就去外地打工,把我送到了奶奶家。奶奶家住在一個山村裏,那裏的人們個個熱情好客。

山村的春天是可愛的,活躍的,當春天的溫暖取代了冬天的寒冷時,田野裏的土變得鬆軟無比。奶奶牽着我的小手,漫步在田野上,聞着清香的泥土的氣息,哪種融化在大自然裏感覺,是在城裏永遠也體會不到的。這時候,要是有鄉親經過,就會聽到親切的呼喚:“小丫頭,這裏是你的老家,你要好好地看個夠,別回城裏就忘了呀”。是呀,這就是我祖祖輩輩生活的家鄉,此刻,我不僅僅是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賜,更重要的是,我在家鄉的懷抱裏,感受到濃濃的鄉情。

“一日之計在於晨。”隨着聲聲雞鳴,每家每戶陸續開門,幹起一天的農活,男的下田耕地,女的便挽着一籃衣服相邀來到小河邊。這裏的搓衣聲,說笑聲,把小河渲染得更加歡樂。

在奶奶家的後面,有一塊空地,奶奶便動手開墾出來,我也幫忙,種上各種花草和蔬菜,成了我家的小園,奶奶洗菜的時候,我便蹲在奶奶的腳旁邊,用稚氣的眼光感受奶奶的吃苦耐勞。奶奶到小河邊洗菜,我便在旁邊摘野花,撿小石子,玩累了,奶奶把我放在木桶裏挑着走這時候,一邊是我一邊是菜。奶奶的臉上露出慈愛的笑容。路上遇到鄉親們,我常常會得到一些小動物。如小青蛙、小蚱蜢、小蝦子、小泥鰍,或是叫我不出名的小魚,最常有的`是得到一些野花或是一些菜花。小手捏着,小鼻子聞着,真舒服!

有時奶奶要去山坡上割草,就把我交給大嬸照顧,走出大嬸家,他便塞給我一個剛煮熟的紅署和自家做的粑粑,因爲人小個頭矮,小狗、小貓、小雞經常會跟我搶東西吃,我東躲西藏,急得哇哇叫,這時大嬸吆喝着給我解圍,趕走了小狗、小貓、小雞,我舒心地笑了,捧着熱騰騰的紅薯,吃着香噴噴的粑粑,心裏更是暖和無比。

上小學三我離開小村莊,我的心卻似乎遺落在小村裏,我忘不了在家鄉的美好時光,忘不了我的家鄉,更忘不了那份濃濃的鄉情。

鄉情的作文12

“我的家鄉在東北,松花江上啊……”熟悉的旋律在耳邊縈繞,慷慨悲壯的歌詞充斥在腦海中,一首《我的家鄉在東北》唱出了無數東北人的心聲,他們熱愛自己那富饒廣闊的故土,我亦是如此。我不是豪邁奔放的東北兒女,所以在我的心中,被稱爲“魚米之鄉”的高郵是我一生中遇見的最美的地方。

高郵臨近大運河,有了這個活源頭,從古至今,人人幾乎都享受着小康生活,也因爲有了水,這裏的風景顯得更加清秀、俊美,絲毫不亞於江南那副嬌羞的美景,比起以青山綠水而聞名於世界的桂林也並不覺得俗氣。

在我的家鄉中,無論男女老少,每一個都是那樣的淳樸親切。在清清的小河邊,隨處可見一兩對祖孫倆,通常是奶奶在旁邊忙活着,而年幼的孩童則在附近自個人玩得不亦樂乎,時不時傳來一陣陣銀鈴般爽朗的笑聲,若是磕着碰着,也沒有事,那奶奶會以此訓教孩子幾句,但最後還是高高興興地一起回家。在公交車上讓座付錢早已是習以爲常的事,路邊也總是一塵不染,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問好早就溶入了人們的生活……一切是這麼的親切自然。

但最讓我喜愛的並不是這兒的風俗人情,而是這裏的景色。走在鋪滿小石子的羊腸小路上,左手邊是清澈見底、風平浪靜的長河;右手邊卻是宏偉壯麗的高大建築,明明風馬牛不相及的他們,卻搭配的如此巧妙。在河邊擠滿了一排排人,他們或坐或躺,或倚着樹幹,輕合上眼睛,嘴裏銜一根蘆葦莖,好不愜意。也有人盤坐在一堆枯葉上,一手扶着腦袋,一手提着魚杆,出神地望着遠處落下的夕陽,就連魚餌被魚奪走了也渾然不知。還有幾對老夫老妻相互扶持着,老太太不時垂下頭在老伴耳邊低語幾句,那老伴連忙就點了點頭,也不知他們說了什麼,但心中暖暖的。一陣大風吹來,粗壯的大樹輕聲低吟,湖裏的魚仰出頭來仔細地聆聽,可是卻一不小心,弄皺了鋪在水面上的`那層透明紗布,驚得它微微顫抖起來,一圈圈暈開,地上的樹葉也不再老實了,它們在風伯伯的鼓舞下一會兒在地上打幾個滾兒,一會兒又在天上騰雲駕霧,玩得笑破了臉。

我的家鄉是一個平凡的小城,但它的普通中的一舉一動卻讓我着迷,在我快樂、傷心、憤怒時,它始終陪在我身邊,張開雙臂迎接我的歸來。

鄉情的作文13

鄉情是什麼?是浪跡天涯遊子的慰藉,是不論走到哪,去到那,都會喚起漂泊在外遊子的久久不能釋懷的思念。我的家鄉——潮州,是永遠令我留念、神往的地方。

拿一件舊物,到敲着麥芽糖的老伯面前換一塊糖,是童年最美好的回憶。肚中飢餓的人,路過一家粉店,一碗熱熱騰騰的牛肉丸河粉,溫暖來來往往的路人的心……

汕頭靠近海,一有空便到海邊玩耍。一艘艘船隻漂在大海上,隨着翻滾的白色浪花起伏着,那一艘艘船上滿載着出海的海產品:鮮蝦、鮮魚、貝類、螃蟹……就如金山銀山般閃着亮光,這是汕頭一帶人致富的法寶。

潮汕著名的還有潮戲,古樸的.勞動人民在臺下看:臺上一個個潮戲演員從頭到腳披着精緻的宮廷服飾,臉上化着濃妝,或紅或粉,一雙眉目如火如炬。表情更是多變,喜怒哀樂盡在臉上表達,匯聚一堂,如同一曲婉轉曲折的交響樂。每當我看到潮戲時,都會情不自禁想到我的家鄉,千絲萬縷纏繞着我的鄉情。

每當夕陽偏西了,最有趣的事是跑到外婆的菜園子幫外婆割菜。外婆摟着菜籃子,踏着花布鞋,邁着輕盈的腳步走進小菜園。成熟的荷蘭豆漲開了莢,咧開了嘴向外婆笑,豆蔓在晚風中搖啊搖,映出一片金色的光輝,如金髮仙女那般的捲毛。卷得實實的包心菜像未打開花瓣的花仙子,精靈地閃耀着新鮮的光芒。大白蘿蔔藏在地下,只露出自己的頭,顯得謙虛又樸實。外婆忙起來了,靈巧的手指撫着荷蘭豆,那豆子便像施了魔法般一個個蹦入菜筐,花兒般的包心菜整個移進了外婆的手裏,蘿蔔們也自覺地爬出土坑子。帶着滿滿一筐子的蔬菜。外婆忙起了晚餐。她給所有的菜都洗了個澡,用勤勞的雙手製作出了一桌子美味。那一頓家常菜裏包含的也是那濃濃的鄉情。

或許鄉情是一塊甜甜的麥芽糖,或許鄉情是一碗熱熱騰騰的牛肉丸河粉,但在我心中,鄉情是我心中永遠不能忘記得一部分。我就像新生兒眷念母親溫暖的懷抱一樣眷念自己的家鄉,不論走到哪,去到哪,都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家鄉。

我愛的家鄉——潮州,生我育我的地方,永遠令我留念、神往的地方。那裏的每一寸土地都訴說着如潮似水的鄉情。

鄉情的作文14

夕陽散發着金色的光芒,青翠欲滴的樹林披上了迷人的晚霞,我佇立在窗前,思緒紛飛。回憶像一寸寸溫暖祥和的陽光照射進我的心靈。

寂靜的時光,平靜而又祥和,深綠色的青苔,斑駁歲月的老牆,坑坑窪窪的石板鐫刻着時光的履痕,陽光照射大地,給人一種舒適的溫暖。

陽光如水一般流瀉,我帶着以往的童心,又一次來到這個鄉村,來到這個小院,來尋找隱蔽在點滴中的情感,在這一個小小的鄉村中,外公承載着我對這片故土所有的感情。

我又一次來到小院裏,在以往聽力很好的外公很容易聽到我們的腳步聲,趕來迎接我們,那時我也會來一個歡快的擁抱。但這次並不如我想的那樣,而是當我們走進屋門口後,他纔將那呆望的眼神轉向我們,步路蹣跚的走過來,然後樂呵呵地把我們迎進屋。如今外公已滿頭白髮,滿臉的皺紋也如一根根琴絃。近幾年他那飽經滄桑的臉一直在變着,但不變的是外公對我的愛,看着外公那忙裏忙外的`身影,我的心倏的一下明白了,外公老了,原來那個慈祥的外公真的老了。

我又與外公去我們常去的油菜地,而我又一次快樂的融入其中,油菜花的金色花邊如同日出時分的大海,一陣微風吹過,蕩起一陣陣輕波。那撲面而來的清香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而那久違的鄉村如同一條船在這大海里遊行。

夕陽西下,天空漸漸灰沉,我大喊着外公,可他並沒有迴應,以往總是外公喊我回家,可這次。我終於在一棵樹下找到了他,他靠在大樹下安然的睡着了,好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我大叫了一聲,將外公拉了起來,他笑呵呵的起身然後把我領回家。

外公真的老了,但他對我的愛卻沒有少。在我心中,總有一種思念縈繞在我腦海,此刻我明白了,那是我對家鄉的一種情感,一如那揮之不去的鄉情,總是在不經意間觸碰我內心最柔軟的角落。

鄉情的作文15

記得季羨林爺爺有一篇文章叫做《思念母親》。最初我閱讀時,還有一些不屑,並不能感受到那其中的思念之情。直到這次從外婆家回來,我才深深地體會到,什麼才叫眷戀,什麼才叫思念。

記得那天晚上,我哭了好長時間。在我的腦海中,那一幕幕的場景有如電影一般放映出來。我開始思念,思念故鄉的一切,思念外公外婆,思念哥哥和妹妹,思念他們的親切,思念他們的關懷,思念他們的微笑。

我的故鄉,只是一個鮮爲人知的小村子,但對我來說,那裏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地方。不是因爲那裏有別的什麼,只因爲那裏居住的人們的質樸。在城市內居住久了,每天面對的是冰冷的.牆壁和高樓。相對而言,故鄉的一切顯得那樣親切。因爲那裏是生我養我的地方,那裏有我最親最親的人們。

不知爲什麼,一想起即將回到城市裏,心中就有一種說不出的難過。我已經對這裏產生了一種眷戀之情。我還記得,小時候,在那陡峭不平的小山坡上,我和哥哥生起火,烤的馬鈴薯;我也記得過年時玩捉迷藏,我的頭一不小心撞到牆壁的疼痛感;更記得回城市之前,哥哥給我剝的茶葉蛋的可口味道……

一件件都是小事,但是卻那樣溫暖人心。無論是和妹妹無所事事出去走卻遇到熟人,結果慌張而逃;也無論是初回故鄉時,村裏的人們一個個都對我們格外熱情;更無論是坐在小板凳上,托起腦袋看着哥哥打籃球。這些事情似是已經過去,但在我心中,卻彷彿永遠停留在那一天,停留在看着故鄉發呆的那一天。

是的,我想故鄉了,我想回去。

在故鄉,我體驗到了一種別樣的自由。故鄉在我眼前,似乎是非常相近,坐船隻需一個小時,但現在,卻又那麼遙遠,遙遠得不可觸及。當一想到還要再過半年才能再回故鄉,我的鼻頭不禁又一酸。是啊,故鄉是多麼令人嚮往,我現在就恨不得衝去故鄉好好感受一下故鄉的那種氣氛,那種祥和,寧靜的氣氛。

故鄉,故鄉。我多麼思念你,多麼想躺在你的臂膀裏,回想那曾經發生過的美好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