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關於春節的習俗的作文(精選51篇)

關於春節的習俗的作文(精選5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6W 次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節的習俗的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春節的習俗的作文(精選51篇)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1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爲固定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氣氛,是節日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拜年新年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方式多種多樣,有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爲“團拜”。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人了。在看春節聯歡晚會之前,是我最期待時候:收壓歲錢。恭喜發財,紅包拿來!舅舅一個,外公一個,外婆一個……我滿載而歸,手中十幾個大紅包。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爲“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牀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衆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枕頭底下。倒貼“福”字。

在貼春聯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嚮往,對美好未來祝願。爲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2

衆所周知,農曆正月初一,是我們中國最具代表性的節日之一——春節。

據史料記載,春節早在舜帝時代就存在了,不過當時只是用來做祭祀的一個日子,還算不上什麼節日。直到漢武帝的“太初改歷”之後,春節才被真正定在了農曆一月初一。總共算起來,春節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

春節以前叫作“過年”。稱爲“春節”,則是近代的事。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成立了“中華民國”後將公曆一月一日定爲元旦,將農曆正月初一定爲春節。但其實春節從臘八就開始了。

春節的習俗很多很多,買年貨、寫春聯、放鞭炮、做年糕等等,應有盡有。但最具有春節氣氛的,還屬放鞭炮了。除夕夜裏,家家戶戶都會拿各式各樣的鞭炮出來燃放:二踢腳、竄天猴、摔炮……,各種各樣的鞭炮聲在除夕夜裏迴盪着,那漆黑的天空上頓時綻放出了好幾朵“鞭炮花”,色彩豔麗,宛若天仙下凡。

宋朝時期,大詩人王安石曾寫過這樣一句詩:“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句詩讓處在現代的我也感同深受。春節的時候,除了放鞭炮外,第二件大事就是貼“福”字,掛對聯。貼“福”到底象徵着什麼呢?當然是寓意幸福安康!不過有人爲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乾脆將“福”字倒了過來,象徵“福氣已到”,以圖大吉大利。

在春節,吃團圓飯也是一種團聚的方式。除夕夜,家家的'廚房酒菜飄香,不管是遊子還是外地工作者,除夕夜那天必須回來吃這頓團圓飯,除非萬不得已。所以,每家每戶都顯得很熱鬧非凡。

是啊!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歷代族人的瑰寶,它像明珠般璀璨,像鑽石般珍貴。可想而知,我們在之後的年歲裏,無論如何都要將它傳承下去!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3

春節又到了,在孩子們的歡呼聲中,在響亮的炮竹聲中,它再一次悄然而至。

每年春節是我最開心的日子,家家戶戶掛上紅紅的燈籠,貼上對聯,小孩子穿上新衣服,大家坐在一起吃團圓飯,最開心的事就是放煙花。

吃過團年飯,我和弟弟便搬出許多寶貝煙花,出門找樂子。我拿出一支禮花,小心翼翼地點燃了,禮花“撲哧、撲哧”地響,我們伸頭縮頸地望着。忽然,這枚大大的禮花衝上了天空,如晶亮的清泉,灑向人間,如彩色的珍珠貫穿天地,如盛開的秋菊綴滿夜空。

這時,弟弟拿出一個小燈塔放了起來,片刻,小燈塔放射出五顏六色的火花,紅的、黃的、綠的……—圈—圈,接連不斷地往外冒。臨完了,小燈塔裏又滾出好幾種顏色的煙火,把小燈塔打扮得更漂亮。弟弟拍着小手,高興地叫着笑着……

我的膽子漸漸大了起來。我點燃了一個“二踢腳”,跟着便跑出五六米外觀看。只聽“咚”的一聲,“二踢腳”便升上了天,又是“咚”的一聲巨響,一片耀眼的火花在空中綻放,絢爛至極。弟弟可沒閒着,他又點燃了一支“鑽天猴”,“鑽天猴”拖着長長的`尾巴,呼嘯着竄入夜空。我也不甘落後,點燃了“閃光雷”隨之響起,“噼裏啪啦”了好一陣子,這才落到地上。

再瞧左鄰右舍的夥伴們,也趕到各自的場院裏放起了煙花,響亮的、清脆的聲音,接二連三地響起。夜空中閃閃的火花,惹來一陣陣尖叫和一陣陣歡笑,我和弟弟連手心都拍疼了。

還沒到午夜,鞭炮聲便趕來湊熱鬧。所有的聲音攪和在一起,匯成了一支支歡快的迎春交響曲,迴盪在夜空中……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4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又把新桃換舊符”。 又到一年一度的春節。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它代表着團圓、幸福、平安。人們在春節這一天會有很多講究,也形成了各地不同的風俗習慣。下面我來介紹一下我家鄉的春節習俗。

春節是指正月初一立春日這一天,可春節慶祝準備活動從臘月初八就開始了。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臘八粥,是在臘八節那天用各種豆子和米熬製的粥,軟軟的'甜甜的,很好喝,現在想起還回味悠長!臘月廿三,俗稱農曆小年,傳說這天是“竈王爺”上天之日,要吃燒餅喝豆腐湯。臘月廿四,掃房子,打掃房屋,既有驅除病魔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舊迎新的願望。臘月廿五,磨豆腐,古時候人們以爲竈王爺上天后,玉帝要下界查看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人們要吃豆腐渣表示日子清苦。臘月廿六,燉年肉,人們會上街置辦年貨,殺豬割肉。臘月廿七,宰雞殺羊,趕大集。臘月廿八,貼畫畫,這天人們要把準備好的年畫貼上,樹上車上都要貼,表示來年紅紅火火。臘月廿九,蒸饅頭,表示來年日子過得蒸蒸日上,有個好彩頭。年三十,捏鼻,這天家家戶戶要包餃子,吃豐盛的晚餐,俗話叫做“年夜飯”。這一天是全年的最後一個晚上,要守歲熬除夕,還要放鞭炮鎮邪,現在我們爲了空氣清新,不再放鞭炮,好懷念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啊!不過,從今天開始就可以掙壓歲錢嘍!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一個充滿歡樂、充滿希望的春節。它總是那麼令我陶醉、令我激動。我愛我家鄉的傳統節日。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5

“哦!過年嘍!”你猜我爲什麼這麼高興,因爲今天是除夕啊!

我高興地拿出“火箭炮”,迫不及待地點燃,只聽見“砰”的一聲,炮立刻消失的無影無蹤,正當我疑惑不解時,突然頭頂上“噼噼啪啪”的嚇我一大跳。啊!原來是鞭炮啊!虛驚一場!終於到激動人心的時刻了,只見哥哥拿出一個“大三角”,用打火機一點,那“大三角”噴出了五顏六色的火星,正當我們以爲它快熄滅時,突然,天空又出現了五彩斑斕的煙花。“哇!好美啊!”姐姐不禁叫了起來。

你們知道這天爲什麼叫除夕嗎?而且還要放炮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從前,山上有個怪物,叫做“夕”,“夕”無惡不作,每到新年的前夕,就下山吃動物吃人,誰見了它都嚇的魂飛魄散,人們恨之入骨,卻又無能爲力。後來,有個神仙告訴人們嚇跑“夕”的方法。第二年,當“夕”再下山時,突然發現大量的火光,“夕”驚慌失措,這時,到處都響起了爆竹聲,“夕”更是驚恐萬狀,立刻拔腿逃跑,從此,“夕”再也沒有來害人了。

當然,我的家鄉過年還有很多習俗,比如吃餃子,餃子裏包硬幣,吃到的就代表新的一年裏幸運;還拜年,每拜一次年,我立刻就變成了“大富翁”;還有吃團圓飯......

春節,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到來,也包含着炎黃子孫濃濃的情感。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6

過年了,街上到處掛着紅燈籠,喜氣洋洋。說到過年,可有很多的風俗禮儀。快隨我看看吧!

大年三十,我回到了老家銅川市耀州區。剛走進家門就看到爺爺奶奶忙忙碌碌地在打掃衛生,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打掃庭院,撣浮沉掃蜘蛛網。我非常不理解,爲什麼要這麼做。原來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還有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用意。

打掃完衛生,爺爺開始貼春聯了。春聯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家家戶戶把春聯貼於門上。我幫着爺爺貼春聯,看到貼好的'紅紅火火的春聯,感到非常開心。

貼完春聯後,爺爺在門上貼了個倒着的“福”字。我不明白了,爲什麼“福”字要倒着貼?原來“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與美好未來的願望。“福”倒着貼,就意味着“幸福已經到來”或“福氣已經到來”。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真淵博啊!

晚上吃團圓飯時,全家人坐在一起包餃子。因爲和麪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圓合歡。此外,餃子因爲形似元寶,過年吃餃子,有“招財進寶”之意。所以大家在過年時要一起吃餃子。過年的時候還有守歲、燃放爆竹、拜年、給壓歲錢等各種習俗。

中國年是紅紅火火的,既有文化禮儀活動,也有各種各樣的美食。在這裏祝大家鼠年吉祥、萬事如意、心想事成、身體健康!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7

又過春節了,有些感想與大家一起分享。

期待VS習俗

作爲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對於中國人來說應該是有所期待的,我們小孩子所期待的便是去各家拜年,要紅包和那時的一些有趣的玩意兒。而大人們所期待的應該是那說長不長的假期了吧,而對於老人來說,無非是一年到頭,一家人又能歡歡喜喜、開開心心地聚在一起了……春節作爲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有着許多的習俗:守歲、祭祖、貼春聯、放爆竹、拜年……這大多數是我覺得繁瑣卻又值得期盼的。《阿長與山海經》一文中,有這麼一個片段:大年初一前夜,長媽媽囑咐我,清早起來第一句話便要對她說恭喜,還要我吃福橘。從中可以看出人們對春節習俗的`重視……

舊俗VS新習

有人說如今“年味”淡了。的確,由於意外事故頻發,許多城市已經開始不允許燃放煙花爆竹;現如今科技進步巨大,電話、電腦越來越普及,於是,人們開始以電話、電子郵件拜年的方式替代登門問候。造成一些習俗在逐漸離我們遠去。以貼春聯爲例,古人過年時多用兩塊桃木條寫上傳說中能驅鬼的門神的名字來辟邪,這就是最初的“桃符”。五代時,後蜀的宮廷裏開始在桃符上題寫聯語,即春聯,到宋代,貼春聯已經成爲民間過年的習俗。而現如今,卻不見家家戶戶都貼春聯了。可見,這年味確實淡了。

感悟

隨着都市越來越喧囂,鄉鎮的日益都市化以及社會的發展,有些傳統的東西還在延續着。但有些卻隨着生活的改變而流逝了。春節的習俗也不免會受到一些影響,導致一些改變,一些較爲不重要的習俗漸漸地消失了……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8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此詩就是描寫春節的,春節是我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中,形成了一些較爲固定的風俗,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詩的第一句講的`就是“爆竹”,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在新年的大年初一,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啦,以“噼裏啪啦”的爆竹聲來辭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的特產,其起源很早,至今也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放爆竹可以製造出喜慶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樂。但現在因爲環境問題有很多地區都是限制放爆竹的,我們在娛樂的同時還是要遵守政府的規定哦。

爆竹聲一停,家家戶戶就開始拜年了。人們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互相拜年。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幾個人邀請到一起去給別家拜年、也有的是聚在一起互相祝拜,這種拜年的方式稱之爲“團拜”。當然,我相信在看春節聯歡晚會之前,你們最期待的肯定就是收壓歲錢啦。“恭喜發財、紅包拿來”舅舅一個,外公一個、外婆一個。你們一個個肯定都滿載而歸,手中拿着好幾個大紅包。春節拜年時,晚輩必須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們。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爲“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在古代有兩種,第一是常見的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另一種以彩繩穿線編織爲龍形,致於牀腳。我們現在最常見的就是用紅包直接裝的,簡單方便美觀。

我的春節每年放假後都要回老家山東,與爺爺奶奶一起共享團圓,這是我一年中最放鬆開心的日子,也是全家難得團圓的時刻。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9

時間過得好快啊,眨眼間春節就要來了。要知道春節是我們中國農曆的新年,所以過年對我們中國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節前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過年了!過年了!每家每戶都在忙着貼春聯,剃頭髮,做年夜飯……這是過年的習俗!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

我看見媽媽將“福”字倒着貼,我雖然知道爲什麼要倒着貼,將‘福’字倒着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麼習俗和規矩啊?”媽媽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於“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隻“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但是現在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我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說是極爲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中每家每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 ,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喻意“年年有餘”。最後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穫太大了,知道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彷彿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的習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10

“過年了,過年了!”我們大喊着,這可是一個最重要,最熱鬧,最紅紅火火的節日!我們過除夕總有一些習俗,下面我來說說我們過除夕的習俗。

首先,過年怎麼能少了貼春聯。這次,可是我自己親手寫春聯。我拿來幾張紅色底的紙,再拿起毛筆蘸墨,便在這紅紅火火的紙上揮起毛筆,開始了我的書法作品之旅。因爲是第一次,所以未免有些失誤。把撇寫長了,蚯蚓變成了長蛇,或是手一晃,直直的線條成了上下起伏的波浪……最後寫成的作品,簡直是“千瘡百孔”,“破爛不堪”,所以,只好再寫一張。這一張,我下定決心,一定要認認真真,專專注注地寫,一定要寫好!終於,一副美觀的春聯展現在大家眼前,媽媽還把它貼在了我家門口,別提有多高興了!

下面介紹一下,我們老家東陽的特別習俗——灌糯米腸。顧名思義,就是用糯米灌的腸子。灌糯米腸是個細活,工藝特別講究,稍一馬虎就壞了。如果糯米太多了,就會像炸彈一樣,煮的時候會炸掉,但是如果太少了,吃起來就會不香。做好的糯米腸,十分滑,像一條泥鰍一樣,彷彿要從我手中逃脫。灌糯米腸給工我們讓除夕“年味十足”生活“多姿多彩”。

最後,就是一個最重大的習俗——吃年夜飯。一碗一碗香噴噴的飯菜從廚房中端了出來,有綠油油的青菜,猶如一塊塊綠翡翠,還有金亮亮的.大黃魚,在燈光的照耀下,像一塊金子似的,閃閃發光,還有白胖胖的在年糕,它可是寓義着年年“糕”(高)的含義……這頓年夜飯,我們吃的乾乾淨淨,心滿意足,似乎還想再吃一次,令人難以忘懷。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11

年獨特的聲音,在臘月廿五就開始了。

臘月廿五一早,在村子裏醒來,聽到的是用竹枝扎的掃帚用力掃在粗糙的水泥地上的聲音,腦海裏浮現的是奶奶粗糙的手緊握着掃帚把,與掃帚一起移動到門口的情景,身體甚至能感覺到灰在空中揚起。

起牀後,是一連串我最喜歡的聲音——潮潮的抹布在乾淨的能照出人影的桌上擦拭產生的短暫刺耳的聲音,整齊的書籍在書桌上立起的低重的聲音,已經理好的衣櫃櫃門合上的'細小的聲音,衛生間洗拖把的水流聲……平日裏不喜嘈雜的我也不反感這些代表家已一塵不染的聲音。

到除夕以前,更多的就是垃圾袋打結時塑料摩擦的聲音了。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寫的大概是詩人陸游看到除夕之夜迎來瑞雪,心裏非常高興,來不及喝酒慶祝,趕着寫桃符換下舊桃符迎接新年的樣子。村子裏的除夕,雖然沒有下雪,但人們的心裏可與陸游無異,因爲整整一年沒見的兒女們都早早的回來幫着洗菜做飯,好不熱鬧。晚飯很早就燒好了,但先要把魚肉端去正廳,點上蠟燭,斟上燒酒,開始燒紙錢、紙元寶,然後拜一拜,就祭神祭祖了。

吃完飯,大人們聊天時,纔是孩子們最興奮的時間——放鞭炮。其實也不能叫它“鞭炮”,因爲有很多樣式:丟丟炮——往地上一扔就會響的、仙女棒——女孩子最喜歡的、竄天猴——一點着就往天上衝的……由最大的孩子向大人借一個打火機,幫每個年齡小點兒的孩子點着煙花,最後才點燃自己的。

丟丟炮的聲音清脆“啪”;仙女棒的聲音很長“呲——”;竄天猴的聲音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啾——”……每一種鞭炮都有它自己獨特的聲音。

年的聲音,很獨特。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12

象山的春節差不多在臘月中旬就開始。從那天開始,整條街上人山人海,小區裏更是熱鬧,掛燈籠、貼對聯,到處張燈結綵,超市、菜場裏更更更是熱鬧。

臘月二十三到二十四,也就臨近春節,人們便忙得不可開交,大人們那着掃把從上掃到下,從東掃到西,每一處地方都不放過,拿着抹布,踮起腳擦着玻璃。

臘月二十五這天還要做青團,大姨媽把昨天調製好的艾汁,倒進了麪糰裏,便倒,便揉。

漸漸的氣味變香了,拿出一小坨,搓成圓,用大拇指嵌進去,旋轉,中間後點,邊薄,不要放太多餡,以免露出來,收口後放虎口慢慢收,滾圓。一個精緻的青團就做好了,放入紅米,擺上蒸屜。大姑父抱着它,放到了爐上。剛一打開鍋蓋的那一刻,艾葉與紅豆香氣攪合在一起,咬一口,軟糯香甜。

孩子們準備過年,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大人們去買玩具,在超市裏東挑一樣,西挑一樣,大人們也沒管,過年嘛就是要開心。孩子們忙亂,大人們緊張。他們必須預備過年吃的喝的用的一切,也必須給孩子買新衣服,好在過年時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除夕真熱鬧,家家趕着做年夜飯,晚上家人們聚在一起,舉杯聲、說話聲此起彼伏,每個人的臉上都泛着紅暈。吃完飯,孩子們拿着鞭炮使勁的放,劈里啪啦。有的拿出孔雀開屏,在漆黑的夜裏,格外鮮亮、有的孩子拿出壓軸大戲,加特林把夜空都點亮了,這個村裏鞭炮聲不停。

初一就分外熱鬧了,大人們帶着小孩子去拜年了,帶着各式各樣的`點心,拿到紅包後,小孩子都笑的合不攏嘴了,哪一家不是臣門如市。過完年之後大家都各忙各的,別有風味。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1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你猜猜這首詩寫的哪個節日?對,就是春節。春節遊很多很多習俗,如:倒貼“福”字、給壓歲錢、貼年畫、請門神……給壓歲錢和倒貼“福”字是我最感興趣的。

給壓歲錢的習俗源於一個神話傳說。傳說有一個叫“祟”的怪物,他的身子是黑黑的,只有爪子是白的,頭上長了一對尖尖的角,看起來好可怕的樣子。

“祟”在除夕的那一天,他就會出現。一到除夕夜裏,他就會用白白的爪子摸熟睡小孩的頭。第二天,那個被“祟”摸到的小孩就會發燒,第三天就會死去。有一戶人家的老婆婆爲了不讓“祟”摸孩子的頭,就給了小孩幾個銅錢玩。小孩很高興,一直在那裏玩啊玩,玩啊玩。不料,小孩玩着玩着睡着了。“祟”看到時機已到,就準備過去摸那個小孩的頭。突然,那幾個銅錢閃閃發光,把“祟”給嚇跑了。這件事情傳了出去,大家就給小孩子發壓“祟”錢,習俗就這樣來了。

倒“福”的'故事也很有趣。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那時,朱元璋要求每家每戶都貼上春聯和“福”字。可是有一家的老爺爺不識字,把“福”字給貼倒了。朱元璋大怒,要求士兵們把這個老爺爺拉去砍頭。一位大臣看這個老爺爺可憐,就說:“您不該罰他,應該賞他。他多有心意啊!福‘倒’,福‘到,’多好啊!”朱元璋大喜,把這個老人好好獎勵了一番。這是“到”福的由來。

我講的這兩個春節習俗有趣吧?其實,中華民族還有很多傳統文化習俗,等待我們去發掘它們的祕密。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14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中國有56個民族。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他們都有着自己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下面,就讓我講講福建的春節吧。

在福建,臘月二十三就已經要開始“忙年”了,也就是所謂的大掃除,大掃除就是爲了把一些不要的東西整理出來,也是爲了“辭舊迎新”。

在臘月三十,家家戶戶都貼上了新的對聯和年畫。在晚上,大家都不睡覺。到了大年初一的零點,家家都開始把桌子擺在門口,拿上吃的擺放在桌上,然後開始拜公,家家在地上放鞭炮。轉眼間,每家的門口都成了火紅的一片。

大年初一,男女老少穿起了新衣,街上是看不到人的,到了中午,大家都會拿錘子捶餈粑,再拿上一些食物,去到以前聖上的屋子裏去祭拜。大人們還會走親訪友互送禮品,在晚上的時候,年夜飯會吃魚和餃子。之所以吃魚,是因爲魚象徵着“吉慶有餘”;而吃餃子,則是把硬幣包在餃子裏,吃到硬幣的人,這一年都會幸運。半夜的`時候,大家還會出來放煙火。

在初三的時候,每戶人家都必須要殺一頭豬,然後再去祭拜。在中午的時候,還會有人來巡遊。他們開着一輛輛的禮炮車,“砰!砰!……”驚天動地,人們鼓着鑼鼓邊敲邊走。非常壯觀,讓人忍不住也要一起過去。而在這幾天裏,觀光拜佛的場地,到處是人山人海,擠滿了人,一不小心可能就會摔倒。

正月十五元宵節這一天,要吃湯圓。湯圓有各種各樣的,湯圓是“圓圓滿滿”的象徵,一家人都要坐在一起吃湯圓。過完元宵,福建的春節也差不多結束了,人們又恢復了以往的日子。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15

我家住在平鄉,這個地方人人都知道,我在那裏經過的,我覺得熱鬧的是逛廟會。

廟會從很早的時候開始,一開始就很熱鬧,我家離廟也不算遠,但是,從我家裏就能清楚的聽見廟會的熱鬧聲。

廟會從早上五六點開始,到那時候,我們那裏的小孩子就會起得很早很早,都等待着廟會的.開始,因爲,廟會裏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玩具,還有炸東西的,有小型的充氣蹦蹦牀,還有許多表演節目的,買東西吃的:棉花糖、奶糖、辣條……各種各樣零食,還有賣冰糕的!

小孩子們大部分都是在充氣蹦蹦牀裏面玩,不管什麼都在裏面看,我也在裏面玩、看。小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炸東西,這下炸東西的幸福了,收了很多很多的錢,賣汽水的也幸福了。哪裏還有賣裝飾品:掛在脖子、手上的鏈子,稀奇古怪的、有男孩子女孩子都能帶得髮卡……

在廟會中,大人們最喜歡的就是表演,一到這個時候小孩子們都從充氣蹦蹦牀上面下來了,他們要看小品,他們要試着敲鼓。表演有很多種:又穿服裝表演的、小品、戲曲表演、唱歌、打鼓……小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小品和打鼓,小品把孩子和大人們逗得哈哈大笑、前俯後仰,敲鼓的時候,小孩子們躍躍欲試,有很多都是亂打的,逗得大人哈哈大笑。看完以後,人們就繼續購買東西,還有的把它們買回家,掛在門上,讓朋友們都看見,把廟會上的各種玩具、各種零食、炸東西,拿回家,跟朋友們一起吃、一起玩。

在逛廟會的時候香客在自己的本命星塑像前焚星祝告,祈求一年平安,並買一張讖圖,以查今年究竟主吉主兇,以便做好趨吉避凶的準備,這個時候許許多多的大人就開始再佛祖前開始求籤了,外面幾乎就沒有大人。

逛廟會到很久很久才結束,快樂地聲音還在耳朵縈繞,人們戀戀不捨結束了廟會。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16

舞獅是我國一項傳統的民間體育活動,起源於南北朝時代。

據傳,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公元466年)五月,宋朝交州刺史擅和之奉命伐林邑,林邑王范陽還使用了象軍參戰。這支象軍由於士兵持着長矛騎在又高又大的象背上,所以使僅僅擁有短兵器的敵方,連接近它都很困難,宋軍的士兵開始吃了大虧。後來,先鋒官振武將軍宗愨想了個辦法。他說,百獸都害怕獅子,大象大概也不會例外。於是,連夜用面、麻等做成了許多假獅子,塗上五顏六色,又特別張大了嘴巴。每一個“獅子”由兩個戰士披架着,隱伏草叢中。他還在預定的戰場周圍,挖了不少又深又大的陷井。敵方驅象軍來攻,宗愨用弓放出了假獅子,這種“雄獅”一個個翻動着斗大的`血口,張牙舞爪直奔大象。

大象嚇得掉頭亂竄,宗愨又乘機指揮士兵萬弩齊放,受驚的大象頓時沒命地向四處奔跑,不少跌到陷井裏,人和象俱被活捉。……從此,舞獅首先在軍隊中流行,然後傳到民間。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西涼使》中就有“假面胡人假面獅,刻木爲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起毛衣襬雙耳……”。可見,在唐代已有類似現代的獅子舞了。

爲什麼在春節期間人們喜歡舞獅子呢?據說,明朝初年,廣東佛山地區出現了一頭怪獸,每逢年歲將盡,則在佛山郊區出現,到處糟踏莊稼,殘害人畜,鄉農不勝其苦人們就把竹篦紮成若干頭獅子模型,並塗上各種斑駁的顏色,事前佈置好,當怪獸出現時,鑼鼓齊鳴,羣獅奮舞,一起朝着那頭怪獸進發,那怪獸驚恐萬狀,掉頭就跑,爾後,當地鄉民認爲獅子有驅邪鎮妖之功,有吉祥之兆。於是,每年春節打鑼鼓,挨家挨戶,舞獅拜年,以示消穴除害,預報吉祥之意。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17

一年一度的春節又來了,我興奮地期待着。要知道春節可是我們小孩子最喜歡的節日,在這一天,我們可以放煙花,吃餃子,貼春聯,還可以拿到壓歲錢。春節真是太棒了。

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但是最重大的節日非春節莫屬,今天就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春節的習俗吧。

春節習俗一:放煙花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隻兇猛的怪獸,名叫“年”,每年的大年三十夜裏,它都會從山裏跑了崍,殘害生靈,還喜歡吃人。但是,年有三個弱點,一是怕光,二是怕紅色,三是怕“啪”的響聲。於是,每年到年三十的時候,人們就貼上春聯,點上明亮的蠟燭,燃放鞭炮,把“年”獸趕跑。後來,這成了中華民族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春節習俗二:吃餃子

餃子作爲中國的傳統美食,深受大家的喜愛,也是過春節必不可少的食物。你知道嗎?關於餃子還有一個傳說哩。

傳說,一年的大年三十,天氣十分寒冷,許多窮人凍掉了耳朵。名醫張仲景見此十分心痛。於是,他就讓妻子把羊肉、辣椒用包在一起,做得象耳朵的開關,然後放到鍋裏煮,煮熟了就分送到窮人家中,人們吃了身上發熱,就不怕寒冷了,也不會凍掉耳朵了。這就是“餃子”的原型了。不過,那時候可不叫餃子,因爲它像一個個耳朵,所以叫“銀耳”。

春節習俗三:壓歲錢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裏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也有的人家是父母在晚上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的枕頭下。你知道嗎?關於壓歲錢還有一個傳說呢: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個叫“歲”的妖怪,來吃小孩,人們發錢來壓“歲”,保孩子平安,這就是壓歲錢的由來。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18

春節是我國最具特色的節日,它有許多有趣的習俗,其中,我最喜歡的要數吃錢餃子了。

錢餃子,故名思議就是包了錢的餃子,誰吃到了就會有一年的福氣。我們家每年過春節都會包錢餃子,爸爸今年包的時候說,把錢包進餃子裏太髒了,他非要在餃子裏包剝了殼的開心果,還風趣地說:“這就是錢餃子了!”爲了湊熱鬧,我也包了一個“甜”餃子,我給它取名叫“噩運”餃子,誰吃到了就要給大家錢。

熱騰騰的餃子上桌了!,我不管燙不燙,用筷子夾住一個餃子,馬上塞進嘴裏。因爲餓極了,再加上想吃到錢餃子,第一個還沒吃完,我馬上夾住第二個往嘴裏送,第三、四個餃子很快進了我的肚子。直到嘴裏什麼都裝不下了,我纔開始細嚼慢嚥。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吃完了我盤子裏的餃子,肚子還沒飽,還沒有吃到幸運餃子。我就繼續在全家人的盤中裏搜尋,看到這個餃子鼓得大大的',好像偷偷藏了什麼東西一樣,我趕緊夾住它,可裏面什麼東西都沒有。我再看看那個,很像是爸爸包的,就迅速把它放進嘴裏,生怕別人搶走一樣,可是這個餃子裏面依然空無一物。我又吃了半盤,什麼也沒有吃到,肚子卻已經撐得像個皮球,我已經飽了,可是還想在吃幾個,看能不能吃到。最後,我實在吃不下了,只好躺在沙發上休息。

事後,大家誰也沒有吃到錢餃子,連我的“噩運”餃子也沒有了。我懷疑開心果化了。但還是很開心。因爲吃錢餃子本身的寓意就是讓我們多吃些飯,所以一切都沒有關係。

春節有許多奇特的習俗,但在我眼裏,最有趣,寓意最深、最美的要數吃錢餃子了!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19

春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每個城市和每個家庭也有不一樣過春節的習俗。

我家的風俗習慣是這樣的。

大年三十晚上,也就是大家所說的除夕,除夕大家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寓意着大家團團圓圓。吃完飯後要在院子裏給逝去的親人燒紙錢,寓意是他們在天堂也過春節,給紙錢過年買新衣服過得快樂。之後我們開始包餃子,媽媽和麪,爸爸剁餡料,我來擀麪皮,全家一起出動,包餃子還要放進一枚硬幣,包好後放入冰箱內。忙完後,大家坐在沙發上,8點準時打開電視看春晚,春晚結束了,我們也該睡了。

第二天醒來,大年初一了,新年的第一天,這天我們不能出門,待在家裏一整天,早上媽媽煮水餃,看誰能吃到硬幣,便可以領兩百元紅包,可我並沒有吃到,算了,明年可以的我告訴自己。

大年初二,媽媽每年這個時候都要帶我去雞鳴寺燒香,到雞鳴寺買了票的.同時他們會給你三根香,然後我們開始爬樓梯,剛爬一層,便感到有人在我後面推我,便一回頭,哇這麼多人,再擡頭往前看已水泄不通,只好這樣擠着擠着上樓了,一樓到了我和媽走到小荷花燈旁,燈上有火,把香點燃,然後對着東南西北拜一拜。

二樓是各種廟,裏有許多尊佛和神,大家需跨過門檻,不可以踩不然是對土地公公的不尊,跪在墊子上叩拜三下,投一塊錢在箱子裏纔可以起來,這樣你才能得到祝福,就這樣一層一層的拜。

到了最後一層就得去寺裏的飯堂吃飯,我最喜歡吃行是素雞面,素雞甜甜鹹鹹,麪條特別有嚼勁,回味無窮,下樓時我還想去拜拜,我便問了媽媽,但媽媽告訴我香燒只能一層層拜和燒不能下樓時再拜,這是寺廟的規矩。

我們過年的習俗就是這樣你們的呢?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20

一年結束了,在除夕夜是團圓夜,家家戶戶都張燈結綵的,慶祝一年平安結束,新的一年好的開始。

在除夕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忙着準備年夜飯的食材,一大早就能聞到雞鴨魚肉的香味。大人們就會給我們小孩壓歲錢,我們小孩在新年裏最開心,因爲就要放鞭炮了。

早晨,我們一家人忙開了。媽媽在大門上貼春聯。映入我眼簾的是“日麗春常駐,人和福永留”。表示家庭祥和幸福。我呢,則幫媽媽貼“福”字,正要貼在門上。媽媽連忙阻止我,說道:“‘福’字應該倒貼,就是‘福’到的諧音,福光臨我們家了。春節帖春聯有喜慶、財氣、吉祥之意。”我一聽,趕緊把“福”字倒貼了。爸爸也在精心準備,掛起了一盞盞紅燈籠。我想:這紅燈籠難道不就代表着我們祖國的面貌在日新月異地變化着嗎?

爸爸把一串串的鞭炮,排在門口,把一個個的圓形鞭炮也放在門口。他拿着打火機把一個個的鞭炮全點上了,一串串的鞭炮“噼裏啪啦”得響,圓形鞭炮“嗖”飛上天,再“轟”得一聲爆炸。我們小孩子開心極了。

晚上放完鞭炮後,一家人就圍着一張桌子吃餃子。吃餃子最有趣了,這吃餃子還能吃到錢,誰吃到錢了那誰在新的一年裏的運氣將是最好的,所以大家都爭着吃,看誰也搶到那個有錢的餃子,但是不管吃到的也好,沒吃到的也好,這種搶着吃餃子的氣氛是最難忘的。

晚上八點整,我們全家準時打開了電視機,收看“春節聯歡晚會”。那悠揚的'歌聲,使人陶醉其中;那優美的舞姿,使人讚不絕口;那滑稽有趣的笑話,使人捧腹大笑;那精彩的相聲小品,使人開懷大笑……陣陣歡聲笑語盪漾在客廳。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21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春節,家家戶戶都會團聚在一起,一起過這個節日。在中國,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習俗。

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很多,最具代表性的說法是春節有虞舜時期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既天子之位,帶領着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在我的家鄉,有一個這樣的傳說。傳說在遠古時期,有一種野獸叫“年”,它長得十分猙獰,生性兇殘,每到過年的這一天晚上,它都會下山禍害百姓,於是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會躲到山上去。一年上山途中遇到一個老人,這個老人是神仙變的,老人問他們原因,人們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老人,老人說年它怕紅色和巨大的響聲。於是人們就在門口貼紅色的紙,然後敲鑼打鼓,放炮竹,年獸看到了這場景就逃回山上了。雖然年獸從此不再下山禍害百姓了,但人們還是把這一習俗留了下來。在年二十四的那一天,人們就貼對聯。

在小年過後人們就開始了過年的準備,大掃除把家裏打掃得乾乾淨淨,買年貨。

最熱鬧的'還屬過年的除夕了,吃完年夜飯以後,大人們就圍在火爐邊聊天,小孩們則在門外開心地放着煙花。人們熬夜守歲,十二點整還要放炮竹。

初一之後,龍燈花鼓就敲了起來了,耍龍的那是家家躥啊!耍龍的在每一家門前都會耍出不一樣的花樣,收紅包時,有的主家把紅包掛在高高的屋樑上,那耍龍的人疊羅漢一樣,疊得十分高,最上面那一個人順手一拿就到手了。到了元宵節,春節就慢慢地結束了,耍龍的也是飛快地從每一家飛奔而過。

我喜歡春節,這個熱鬧又愉快的日子。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22

在以前,買年畫曾經是過年中的一項重要的習俗。年關將近的時候,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的集市,都有着熱氣騰騰的人氣,賣年畫的攤販將五顏六色的年畫張掛在牆上,渲染着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使不少人駐足觀賞,選購自己喜歡的.年畫。

不過,我國民間流傳最廣的一幅年畫的名字叫“老鼠娶親”。描繪了機靈的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

《老鼠娶親》出自四川綿竹年畫,四川綿竹在歷史上久負盛名,被譽爲中國“年畫四大家之一”。是出於兩位綿竹年畫藝術大師之手,一幅是北派大師李方福作的,一幅是南派掌門陳興才作的。從這幅畫可以看出南北兩派的風格區別。

而我喜歡的年畫是陳興才作的。

畫上是一夥老鼠打着燈籠,後面敲鑼的敲鑼,打鼓的打鼓,扛旗打傘,四隻老鼠擡花轎,兩隻老鼠擡嫁妝,“新郎”騎在青癩蛤蟆背上,頭戴清朝的管帽,手搖摺扇,雙眼注視着一隻大金箱裏的嫁妝,一副貪婪的樣子。“新娘”打扮得十分漂亮,身穿紅嫁衣,頭頂紅手絹,安靜地坐在花轎裏,好一個熱鬧氣派的娶親隊伍。正當鼠輩們大搖大擺,招搖過市之時,一隻綠瞳、黑白相間的大貓突然躥了出來,啪的一下,拍死了一隻鼠兄弟,老鼠們嚇得四處逃竄,“新娘”也被嚇得淚流滿面。

這幅畫寓意着祈禱豐收、祭祀祭祖、驅妖除怪,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

在今天,隨着科學技術的發達,雖然很多以前頗顯神祕的東西已司空見慣,但流傳下來的很多藝術造型,卻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其中就包括——年畫。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23

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地域、每一個民族、甚至每一個家庭都有着不同於他人的風俗。在我家,有一個不成文的風俗。

大年初二,我們本應該去外婆家拜年。可是這一天,姑姑們會帶着表哥表姐們來我家做客。這讓我很糾結:去外婆家能和舅舅家的兩個表姐聊東聊西,而在家裏姑姑家的表哥表姐能帶我玩。以往總是初二一大早就去外婆家,陪老人聊天、吃飯。下午兩點多便急匆匆地趕回家陪姑姑,就剩下外婆一人獨自在家。

可近些年變了,在大年三十,大舅,二舅和我們一家人都齊聚在大舅家裏歡聚一堂。那天早上我和姐姐們一同跟隨大舅去給已經“住”在山上的外公上墳。

讓我最記憶猶新的是兩年前的一件事。那時弟弟才三歲多,還是一個可愛的小不點兒。正準備出門上墳前,弟弟卻拉住我的手可憐巴巴地說:“姐姐你帶上我吧!好不好?”當時我心裏咯噔一下,心想你那麼難纏,又是個愛哭“鬼”我纔不帶你呢!於是就對他說:“你在家多好啊!我又不和你搶電視啦!你還不趕緊去看,還想去那荒草叢生的地方?就憑你這身高,你這小短腿還沒那荊棘高呢!”小弟一聽到不帶他,就急了,又是哭又是跺腳,拉着我的'那隻小手越拽越緊,就是不鬆開這時,兩個姐姐出來了,看到他鬧騰的樣子,就說:“沒事兒,帶上他吧!”頓時我的臉上寫了一百個不願意。

到了山上,還真被我說中了,那雜草長得比人都高。大舅在前方“披荊斬棘”,我們四個緊隨其後。由於弟弟較矮,他那胖胖的小手總能和荊棘來個親密的接觸,劃出了不少的道道。

一到家,便向媽媽訴苦,大家都不禁笑弟弟是自討苦吃。

特殊的一天,不一樣的習俗,形成了我家一道不一樣的風景。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24

今年的春節,與往年不同。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人們的臉上多少添了一些愁容。不過,人們依舊歡歡喜喜,迎接新春的到來。

大年三十的年夜飯,是我們家最歡喜的一晚了。媽媽把姥姥接到我們家一起吃年夜飯。我的姥姥是個勤快人,還沒聊幾句,就去幫着奶奶準備年夜飯了。在我們家的年夜飯裏,餃子是最特殊的。奶奶每次都會下一大鍋餃子,這些餃子裏只有十個是有錢的,其它餃子裏放的要麼是年糕,要麼是栗子……只要吃到一枚錢幣,就會獎給這個人一百塊錢。因此,全家人都充滿期待。今年,爸爸很幸運,第一個吃到了錢幣。接着,我也吃到了,媽媽也吃到了……在家人的歡聲笑語中,這一年的年夜飯就吃完了。

接着,我們一家人會圍在一起觀看春晚。我們時而聊起家長裏短,時而品評精彩節目,時而轉發着手機裏的祝福。

這時,媽媽突然問我:“你知道爲什麼每年都要看春晚到很晚嗎?”我搖搖頭說:“不知道,爲什麼呀?”媽媽說:“因爲呀,古時候有一隻大怪物‘歲’,每年這個時候都會出來找吃的,一開始,他還只吃動物,漸漸地,他開始吃人了!人們爲了不變成他的盤中餐,就家家戶戶聚在一起,晚上不睡覺,有時幾個人還一起去放鞭炮,嚇嚇他。直到他走了,人們才散了。”“哦,原來是這樣,怪不得是‘爆竹聲中一歲除呢’。”我笑着說。

是啊,“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歡喜的年夜飯後,在一陣陣的`爆竹聲響後,曾經的一年也就離開了。

一年又一年,每一個新年也會變成舊的而離開。而一直伴隨在我們身邊,這份歡喜的年夜飯不會變,這說笑着的家人不會變,永遠團圓在一起。

作者:姜玥暄,青島市天山小學六年級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25

寒假又到了,春節又來了!過春節嘛,總是有很多習俗,放鞭炮就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春節習俗。

“春節到,放鞭炮,嚇跑惡鬼和妖怪!春節······”弟弟邊說着自己編的順口溜,邊放鞭炮。看着弟弟放鞭炮,我心中升起一個疑問:“爲什麼過春節要放鞭炮呢?”於是,我去問知識淵博的爺爺。

爺爺告訴我:“鞭炮是中國的特產,也稱‘炮仗’、‘爆竹’。它的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春節放鞭炮的原因是要把出沒的野獸嚇跑,驅魔驅邪,喜迎春節,它還表示平平安安,歡歡喜喜。”“噢,原來是這樣啊!”我恍然大悟,“謝謝爺爺,我明白了。”

聽完爺爺的解釋,我對鞭炮來了興趣,想放一放鞭炮。

我拿出一個長長的'煙花,來到院子裏,我扣動打火機,一束藍色的火苗從打火機裏冒了出來。隨着“噝噝”的響聲,一簇閃閃的火花從頂端噴了出來。我盡情地揮舞着,跳着自己認爲很優美的舞動,在夜空中畫出各種圖案。

我還不盡興,又拿了一個大大的禮炮,準備點燃。但看到它龐大的體積,我又猶豫不決,這時,媽媽看透了我的心思:“不要怕,只要勇敢、自信,你就能成功!”聽了媽媽的鼓勵,我鼓起勇氣,點燃了導火線。就在我飛速跑開的同時,一陣震耳欲聾的響聲響了起來。“噼!啪!”一朵朵美麗的“花兒”從禮炮中噴薄而出,頓時點亮了夜空。“砰!”又一顆小火球蹦了出來,“譁!”就像一朵巨大的玫瑰花瞬間開放,絢麗至極·····夜空中,各種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的“花朵”爭奇鬥豔,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五顏六色的煙花,不僅綻放出來美麗,綻放出了悠久的歷史文化,還綻放出了我的勇氣與信心!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26

在我的家鄉湖南,過年有着許多風俗習慣,與北方有着些許不同。

在我們這裏,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人們開始準備過年的小吃—糰子,而不是北方的年糕或餃子。這是一道用麪粉製成的美食,麪糰中夾雜着胡蘿蔔丁、幹豆腐、豬肉等,包好之後放火上蒸,不多久,香噴噴、熱騰騰地一籠團長就出爐了。光看那白嫩的外皮,就饞得人口水直流,咬上一口更讓人讚不絕口,脣齒留香。糰子不僅可以蒸着吃,還可以煎着吃。

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在這天,街上比以往都要熱鬧。家家都在準備年貨,而小孩子們也在爲過年做準備,買爆竹,買小玩意兒。

過了小年,人們更忙碌了,家家戶戶進行大掃除,給家中的大小物品“洗個澡”,將家裏裏裏外外打掃得乾乾淨淨。

除夕眨眼就到了。家家戶戶貼對聯、貼年畫,準備年夜飯。到了晚上,鞭炮聲絡繹不絕,此起彼伏,好不熱鬧!一家人圍着在一起邊看着聯歡晚會邊吃着年夜飯,不知不覺就迎來了新的一年。在除夕夜,大人、小孩是要守歲的,長輩們會給小孩子們壓歲錢,寄託着“歲歲平安”的'美好祝福。

初一這一天很講究。早上一般都煮麪條吃,寓意着長長久久。在這一天人們通常都閉門不出,各自在家休息。春節的假期也就基本上從初一至初六,過了初六,人們就陸陸續續上班了。

正月十五元宵節,放花燈、猜燈謎在這裏是不流行的,只是煮煮湯圓吃而已,所以相對於北方的元宵節,就不那麼熱鬧了。湯圓有各種各樣的,有芝麻餡兒、花生餡兒、奶黃餡兒……如玉盤珍珠,惹人喜愛。

過了十五,年就算過完了,上學的上學,上班的上班,大家夥兒又開始了一年的忙碌。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27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你一定讀過這首詩吧,當然,這是王安石的《元日》,描寫了春節歡快活躍、萬象更新的景象。

春節,是國人最重要的節日。馬上就要迎來新的一年,可春節究竟有什麼習俗呢?或許我們都多少知道一點,那麼我來給你係統地講述一下吧。

談到習俗,還需先講一下由來。這是一個傳說,具體是這樣的: 相傳在遠古時候,我們的祖先曾遭受一種最兇猛的野獸的威脅。這種猛獸叫"年",它捕百獸爲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時,還會闖入村莊,獵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終日。人和"年"鬥爭了很多年,人們發現,年怕三種東西,紅顏色、火光、響聲。於是在冬天人們在自家門上掛上紅顏色的桃木板,門口燒火堆,夜裏通宵不睡,敲敲打打。這天夜裏,"年"闖進村莊,見到家家有紅色和火光,聽見震天的.響聲,嚇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來。夜過去了,人們互相祝賀道喜,大家張燈結綵,飲酒擺宴,慶祝勝利。爲了紀念這次勝利,在每年的這一天大家都會張燈結綵,互相拜“年”。

說到這兒,你應該知道了春節的其中幾個習俗“貼對聯”“燃放爆竹”。相對來講,我更喜歡放爆竹;更極端來講,我還是喜歡守歲。守歲嘛,在我看來就是通宵,畢竟在黑漆漆的夜晚,是做不了重要的事情的,這樣我就能做我喜歡的事啦!和家人一起看看春晚,吃個宵夜,應該沒有比這更幸福的事了吧。

希望在即將到來的新的一年裏,長大一歲,也成長一歲,開啓嶄新的一頁,做更好的自己!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28

原來,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朝和清朝時已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大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而子時是農曆正月初一的開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爲“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春節吃餃子有很多神奇的傳說。一說是爲了紀念盤古氏開天闢地,結束了混沌狀態。二說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爲“糧食滿囤”。三說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捏土造人時,由於天寒地凍,人的耳朵很容易被凍掉。爲了使人的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便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兒,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人的嘴裏咬着,這樣才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爲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着吃。

其實,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美食,深受老百姓喜愛,民間就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春節,餃子更成爲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美食。究其原因:一方面,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另一方面,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裏,以寄託人們的'新年祈望。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裏。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有些地方春節吃餃子時,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徵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徵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徵三陽開泰;吃魚團、肉丸和髮菜,象徵團圓發財。還有些地方吃法很獨特。如:在我國河南的一些地區,將麪條與餃子一起煮着吃,取名“金錢穿元寶”。你說有趣不有趣?

看來,愛吃餃子真不錯!查着查着,我又想吃餃子啦。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29

春節快要到了,家家戶戶的門上大多數都貼上了“福”字和春聯,有一些人家連窗戶上也貼上了美麗的窗花。可我們家還沒有貼,我就要在今天把“福”字貼到自家門上。

在晴朗的一天早上,我正在做作業。忽然,我聽見大門“咔喳——”響了一聲,原來爺爺買了一個大紅色的“福”字回來了。他在客廳里正想在“福”字的背後粘上雙面膠,把它貼到大門上去呢!

“爺爺!”我拿着一圈厚厚的雙面膠,走出了房間,來到了客廳,“我來貼吧!”我這個“熱心腸”可不能錯過了這個能在自家大門上貼“福”字的好機會。

爺爺慢悠悠地說“哦——好呀!”

我急急忙忙拿起雙面膠和剪刀,看了看那個“福”字,它可真漂亮呀!一個端正大方的“福”字在中間,兩條紅鯉魚一起用嘴捧着一顆晶瑩的珍珠,在下方。一些荷花、金銀元寶散落在字的兩旁,襯托着正中的“福”字。還有小小的四個金字“四季平安”嵌在方格里,在上方。

我左手按住紙,右手沿水平方向拉雙面膠,粘好後再用剪刀把它剪斷,最後用雙手用力地壓一壓它,以免掉落。按照上面的方法,我粘了四條雙面膠在紙的背面,再一一撕去它的表層,便拿起它走到了大門前。我努力踮起腳尖,雙手分別拿着紙的兩個角,雙臂伸直,先把兩個角固定住了,再向後退一步,看一看是否貼歪了。幸好沒貼歪,我心想,不然就前功盡棄了。我又踮起腳尖,把四條邊也壓了一遍,就貼好“福”字了。

這一張精美的.“福”字高高地掛在大門上,我十分開心。因爲那是我貼上去的,我也爲美化家園出了自己的一份力。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30

衆所周知,農曆正月初一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節日之一。

根據歷史記載,春節早在舜帝時代就存在了,但它只是一個祭祀的日子,而不是一個節日。直到漢武帝從農曆開始改歷,春節才真正定在農曆正月初一。春節總共有4000多年的歷史。

春節前叫“過年”。叫“春節”,是現代的`東西。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中華民國成立後,公曆1月1日定爲元旦,農曆正月初一定爲春節。但其實春節是從臘八開始的。

春節有很多習俗,比如買年貨、寫春聯、放鞭炮、做年糕等等。但是春節氣氛最濃的是放鞭炮。除夕夜,家家戶戶都會燃放各種各樣的鞭炮:踢踏、跳猴、掉槍等。各種各樣的鞭炮在除夕夜迴盪,幾個“鞭炮”突然在漆黑的天空中綻放,像仙女一樣五彩繽紛。

宋代大詩人王安石曾寫過這樣一首詩:“千戶總以新桃換舊桃。”這首詩讓我在現代也有同樣深刻的感受。春節期間,除了放鞭炮,第二大活動是貼“福”字和掛對聯。「祝福」的象徵是什麼?當然是幸福安康的意思!但爲了充分體現這種嚮往,有的人乾脆把“祝福”二字顛倒過來,象徵着“祝福到了”,以求暴利。

春節期間,吃團圓飯也是一種團圓的方式。除夕夜,家家戶戶的廚房聞起來都很香。不管是流浪者還是外來務工人員,除非萬不得已,這個年夜飯一定要回來吃。所以,家家戶戶都很忙。

耶!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歷代人民的瑰寶。它像珍珠一樣明亮,像鑽石一樣珍貴。可想而知,在以後的歲月裏無論如何我們都會傳承下去!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31

歲月匆匆,時間過得非常的快,在炮竹聲中,我們迎來了最盛大的節日——春節。每個人臉上洋溢着快樂的笑容,家家喜氣洋洋的,每個人都在忙碌着。

每到春節我就會美美的睡上一覺,最後一個起牀,可是今天我卻不是最後一個起來的。我早早的起了牀,人們把自己手中的鞭炮燃放,聲音很大,四處飛濺,彷彿要把每個祝福傳遞給所有人,炮竹聲接連不斷,熱鬧非凡。我當非常喜歡看煙花綻放的那一瞬間,看着煙花一衝而上,直入空中,劃過閃亮的軌跡。然後,綻開,綻開,越來越大,綻放出蓮花的花瓣,像無數顆明亮而璀璨的流星。天空還綻放着其他花朵,有的像一顆顆流星,有的如菊花,各種各樣,讓我目不暇接。它打破了黑暗中的`寧靜,將自己最美的地方展現給所有人,變得光彩奪目。

到了晚上,我們一家人吃完團圓飯後坐在了電視機旁,看着春節聯歡晚會。晚會佈置得非常漂亮,幾位主持人穿的喜氣洋洋,讓我感覺到了年的味道。

大家也爲了春節晚會做了許多的努力,各各表演的都很精彩,尤其是劉謙表演的魔術,非常令人不可思議,完全搞不懂這是怎麼回事,讓人充滿了疑惑,觀衆們也連連拍手叫好。但是最讓人期待的就是那趙本山演的小品,幽默而搞笑。在裏面趙本山爲了不借給鄰居錢,而讓小偷偷他家的東西,把小偷都逼“瘋”了。小偷竟說趙本山家地下是個古墓,聽了就叫人毛骨悚然。最後才知道這個俗稱自己是盜的小偷其實是來自於精神病院,小瀋陽和趙本山另一個徒弟也出來了。這個節目內容非常精彩,我都不知道怎麼說,我開心極了……

隨着時間的流逝,晚會結束了,人們一定念念不捨。在新的一年中,我會取得新的成績。在此,祝大家春節快快樂樂的!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3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而這個傳統節日——春節後面也隱藏着許多傳說呢,你們想知道嗎?那就隨我去看看吧!

過年的時候,人們都亮起燈、放鞭炮、貼春聯,你們知道爲什麼要這樣嗎?相傳,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它每年除夕都會到人們家裏偷吃糧食,還傷人命。但是“年”有三怕,一怕紅色,二怕響聲,三怕火花,所以每年除夕人們就貼紅春聯、放鞭炮、亮起燈來嚇跑“年”,這個習俗就這樣慢慢傳開了,現在,每年除夕夜裏人們都會這樣嚇跑“年”。

而每年春節,大人們都會給小孩子壓歲錢,這個習俗也有一個傳說呢!我們要了解壓歲錢,先要從一個叫“祟”的小鬼身上說起,傳說,有一個叫“祟”的小鬼也在除夕晚上出現,它只要摸一下小孩的額頭,那個小孩就會發高燒。有一戶人家知道了,很害怕。他們突然聽到有人在敲門,就打開門一看,可是沒有人,地上只有一塊錢,他們就把錢放在孩子牀頭,晚上,“祟”真的來了,這時一塊錢發出了一道金光,“祟”被嚇跑了。由於“祟”和“歲”是諧音,所以壓歲錢代表趕跑“祟”的意思。

還有過年的.時候,我們常貼倒“福”,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明朝的皇帝朱元璋,要求每年春節每家每戶都貼上“福”字。到了大年三十,朱元璋發現有一家因爲不識字把“福”字貼倒了,十分生氣,決定殺了這家人。旁邊的大臣連忙說:“皇上,福到了!”?朱元璋聽了,轉怒爲喜。從此以後,每家都貼倒“福”,這樣的傳統就延續下來了。

春節還有貼窗花、打年糕等習俗都十分有趣呢!我喜歡過年。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33

王安石在《元日》中說到:“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句詩寫的就是春節。

一說到春節,我就想到了貼春聯、貼福字、放鞭炮、掛燈籠和吃年夜飯以及發壓歲錢。

對於春節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這些習俗有這樣一個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隻叫“年”的怪獸,它經常在除夕夜上岸吃人。有一年,村裏來了一個老頭,他說他能防“年”獸。人們不信,全部都跑到了山上。到了除夕夜,“年”獸上來搞破壞,看到一家門口貼着春聯,掛着燈籠。當它靠近那一家時,院子裏響起了“噼裏啪啦”的鞭炮聲,“年”獸直接被嚇得跑到海里。第二天,人們見村子安然無恙,就學了起來。從那以後人們就都在除夕夜掛燈籠、貼春聯和放鞭炮。

除夕前,家裏的老一輩都會在院子的大門上貼門神。因爲老一輩的人們相信,在門神的守衛下,能夠家和萬事興。

到了除夕晚上,一家人團坐成一圈,吃豐盛的年夜飯和美味的餃子。吃年夜飯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吃餃子預示包住福氣、喜氣,在新的一年交上好運。有些人家還會在餃子裏包上不同的餡,芹菜餡代表着“情深似海”,肉餡代表着“團團圓圓”。每次到了這個時候,我都會吃許許多多的好吃的。

人們吃年夜飯後還會守歲。要熬到春節早晨,因爲守歲代表着人們對舊年的懷念和對新年的盼望。傳說人們守歲是爲了防一個叫“祟”的妖精,那個妖怪摸過的孩子都會發燒。直到有個姓管的.人家,他們把銅錢放在自己孩子的牀邊,“祟”就不敢來了。從此以後,過年人們都養成給孩子們壓歲錢的習俗。

這就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的一些習俗。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34

春節,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家庭,都有不同的過法。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潮汕的春節。

潮汕的春節在臘月二十三開始,臘月二十三,孩子們就開始放假了。孩子們一到這個時候,就扔下書包,跑到超市裏。*春節的糖果和零食了,牛奶糖、水果糖、巧克力……孩子們大把大把地往購物籃裏抓。孩子們忙,大人們也不閒着,他們抓緊時間大掃除。女人們則在菜市場裏忙碌着新年的吃喝。老人們則在忙着做糕點。忙着忙着,除夕夜就到了。

除夕夜裏,家家吃團圓飯。穿新衣。吃完團圓飯,便奔到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一邊看,一邊往嘴裏送着大把的零食與糖果,不知不覺,時間便在精彩的節目裏溜走了,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晚輩們領到了壓歲錢,小輩也給長輩們壓歲錢,這樣,除夕就從我們手中溜走了。

正月初一,店鋪大多數都關門了,大人們也帶着禮物到親戚、朋友家拜年。

正月初二,最忙的便是已出嫁的女兒了。因爲,女兒們要在初二這天拿着禮品與兒女、丈夫一起回孃家拜年。在孃家吃完午飯後,便要在晚飯前回到婆家。

正月初七,對素食者來說是最好的'日子,那天要煮七樣羹,七樣羹是由七樣菜熬成的,七樣菜分別是蘿蔔、厚合菜、大蒜、蔥、韭菜、芹菜、春菜熬成的。這是我們潮汕特有的民族風俗。

正月十五是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大家要去買元宵燈,買好後,就迫不及待地等待晚上的降臨,好不容易熬到晚上,小孩們拿着元宵燈到大街上,從街頭走到巷尾,到處都是流光溢彩。到處都充滿喜氣與歡笑。正月十五這天,大家還必須吃元宵呀!這的確是美好而又快樂的日子。

正月十五這天過後,春節也就結束了。人們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的上學,一切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35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爲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爲白麪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着“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着了,就能多掙錢。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相傳,醫聖張仲景在寒冬臘月,看到窮人的耳朵被凍爛了,便製作了一種“祛寒嬌耳湯”給窮人治凍傷。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溫熱的藥材,用麪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窮人吃,人們吃後,覺得渾身變暖,兩耳發熱。以後,人們仿效着做,一直流傳到今天。新年吃餛飩,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

混沌狀態,盤古開天闢地,纔有了宇宙四方,長面,也叫長壽麪。新年吃麪,是預祝壽長百年。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36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的家鄉在潮汕,那裏有着獨特的風俗,春節更爲熱鬧。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職”之時。是日起,家家戶戶大掃除,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

除夕前幾天人們便忙碌張羅備辦年貨:買雞、鵝、鴨、魚肉;添制新衣服;新購傢俱、器皿;選購年畫、春聯等。尤其要買柑桔、青橄欖等水果作象徵吉祥如意和迎送親友的佳果。家家戶戶還要製作各式粿品,以備過年之用。

除夕真熱鬧。除夕下午我們都得邀請他們一起來「辭歲」,歡度這一年的最後一天。除夕夜全家圍爐吃團圓飯。飯後大人們給孩童、子女給父母上輩,分發“壓歲錢”。米缸要填滿米,燈火不能熄滅,農家水缸要貯滿水以象徵“歲歲有餘”,“年年不斷炊”的好兆頭。除夕夜要守歲,守候新春來臨,等待新年鐘聲敲響後,才能睡。

農曆正月初一日稱元日,爲新歲之首,春天之始。家家戶戶廳中大桌上,紅盤盛滿大柑,桔,青橄欖及各式精美糖果。

初一一早,人們起牀穿好新衣後,第一件事是自家對拜,往往是後輩先祝福長輩,然後長輩再給後輩曉以期望。早飯後,就各自向自己的親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諺說:“有心拜年初一、二,無心拜年初三、四。”說的是拜年越早越見其誠意。故此,有的.人起牀後就立刻向親戚朋友拜年去了,回來後才吃飯。

到了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兒們才能回孃家拜年。女兒回孃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乾、糖果,由母親分送鄰里鄉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麼,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乾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意重”,它表達了姑娘對鄉親的切切思念。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37

春節即將來臨了,我知道大家一定非常喜歡過春節。因爲大家可以貼春聯、看春節聯歡晚會、走親訪友……

記得去年春節快來臨時,我在家裏學對聯,我站在一旁看大人們對聯,只見他們手拿一支毛筆,在墨水裏蘸了蘸,然後就在紅紙上了幾個大字。具體內容我已記不清了。那一幅對聯得非常工整,我見了就對伯父說:“能教我對聯嗎?”我清楚地記得伯父問:“你會用毛筆嗎?你知道應該怎樣對聯嗎?”我搖了搖頭說:“不會。”於是他又說:“你今年又長大了一歲,居然連毛筆都還不會使用,趁着這個機會,我就教你幾招吧。”聽了伯父的話,我高興地跳了起來。

伯父告訴我,字時身子要坐直,不要趴在桌子上。然後又詳細地告訴我應該怎樣使用毛筆。聽了伯父的一番話,我終於學會了使用毛筆的一些最爲基本的方法。接着伯父又讓我了幾個字給他看看。我了五個字:“我最愛中國”。得歪歪扭扭,大概是剛使用毛筆吧!伯父見了笑了笑:“字倒是得不錯,就是筆畫不直。”

於是伯父又教導我:“每個字時並不是要用同樣的力量,在每個字時,用的力量要有輕重變化,這樣出來的字就更有變化,看起來也更美觀。伯父說完還示範地了幾個字讓我模仿。看着伯父的字,就是挺舒服。我照着伯父的.樣子試着了幾個字,還真有進步,比剛纔的看上去要好多了,我開心極了。

伯父還告訴我,字要經常訓練,多去模仿名貼。得多了,字就越越好看。在這個春節,我初步學了點毛筆字的技巧,真是比得了壓歲錢還更高興,還更實惠。

現在的人們一般都是在街上賣的現成的,那是油印的,也很漂亮。總之春節對聯是少不了的。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38

街上的人行色匆匆,大包小包地往家裏提,小販們也掛出了紅紅的春聯和福字。過年前夕,許多人都十分忙。許多去外地打工的人都帶着大包小包的年貨,向家走去。

大年三十的晚上,媽媽就在廚房做着香噴噴的年夜飯。而我卻守候着電視機前,等待着春節聯歡晚會的`開始。我喜愛的春晚終於開始了,媽媽的飯菜也準備的差不多了。哇!這一天終於來了!我們立刻開始吃飯了。我先夾了一個白菜餡的餃子,特別好吃,接着媽媽給我夾了一個海鮮味的,我搖搖頭:“媽媽,我不喜歡這個味道!”媽媽非讓我吃,還笑着說:“這個餃子最甜!”我咬了一口,見一塊水果糖在口中,酸甜可口,好吃極了!原來如果吃到了帶糖的餃子,這一年都會幸福甜蜜的。在不知不覺中新年到了,我們歡呼起來。除夕是指農曆年最後一天的晚上,除夕當天,宜進行祭祖、年夜飯、守歲、放鞭炮等活動。年夜飯過後,宜全家人圍坐一起守歲,並擺上大年供品,如蘋果一大盤是少不了的,叫作"平平安安" 。在北方,有的人家還要供一盆飯,年前燒好,要供過年,叫作“隔年飯”,是年年有剩飯,一年到頭吃不完,今年還吃昔年糧的意思。這盆隔年飯宜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來煮,有黃有白,又稱爲“有金有銀,金銀滿盆”的“金銀飯”。燈火通明的居民區家家戶戶貼上了春聯,請來了門神和財神以求全家人幸福安康,也寄予了新年的希望。

春節,不僅僅是大家在一起吃喝玩樂,更重要的是體現了我們國家的一種民族精神。它融入的是一種親情,一種對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安寧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39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不同的地方,過春節的習俗也各不相同。我的家鄉德清,春節就有非凡的意義。

在除夕這一熱鬧的日子,家家趕做年夜菜,空氣中瀰漫着酒肉的香味。男人們要一起大掃除,齊心協力把家打掃得乾乾淨淨,象徵着辭舊迎新。門外得貼上紅紅的對聯,代表着喜慶與吉祥。晚上,全家人還要圍在圓桌旁,一起吃年夜飯。不管你身在何方,不論你有多忙,都必須回到家中,與親人們團圓。在這一頓與衆不同的晚飯中,家鄉總會有一盤特殊的美食——糯米肉圓。一個個肉圓外,包着一層糯米,香氣四溢,無比誘人。這親手製作,看似簡單的一道菜,對常年不回家的遊子卻有着不同的意義。

在除夕這一天,夜晚是要守歲的。在新年的鐘聲敲響之際,人人都要吃上前一夜父母爲自己準備在牀頭的一塊糖,使這新的`一年天天甜蜜。糖雖在口中溶化,但它帶來的愛卻一直留在心頭。隨後,便迎來了那響徹雲霄的鞭炮聲。“砰砰!砰砰!”源源不斷的鞭炮聲帶給人們了特別的喜慶。

大年初一則與除夕不同。在這天,晚輩是要給大人們拜年去的,人人都喜氣洋洋地走親訪友。小孩子那一聲聲的祝福,都讓長輩們心裏樂開了花兒,急忙把精心準備好的紅包遞了出去。接着,長輩們拉着小孩子的手,笑眯眯地和他們聊天,眼神裏流露出無限的讚許……

等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閤家上下都要一起猜燈謎,觀花燈的。五彩繽紛的花燈掩映出了人們美好的心願,春節便在這歡聲笑語中落幕了。

家鄉的春節看似平凡,卻讓人心中倍感溫曖……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40

春節——中國最傳統的節,也是小朋友們最喜歡,最開的節日,孩子們用一首幼兒園會唱的童謠講述着春節,聽: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

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一扭一扭。”

春節,當然也是我最喜歡過的日。每逢過節,家家戶戶都在碌,我家也不例外。“穿新衣、新屋”,爸爸媽媽早就把新衣服我買好,讓我漂漂亮亮的過節。 飾屋子就是我和媽媽的專利:大門口貼上新的春聯、大大“福”字讓福到家;在電視櫃面掛上一個又大又紅的中國

,讓我們的生活紅紅火火;鏡上貼上漂亮的年畫,讓新的一“年年有餘”;美麗的剪紙貼在上,一個喜慶祥和的“新家”佈置好了。

過春節,大年三十的年夜飯不能少的,年夜飯也是團圓飯,家人坐在一起,開心的聊着一的.收穫,吃着飯,聊着天,給爺奶奶拜年,給姥姥姥爺拜年,叔叔嬸嬸拜年,給大姨姨夫拜

,給爸爸媽媽拜年。“恭喜發財、包拿來”開心的拿到壓歲紅包,已經和爸爸媽媽商量好了,今的壓歲錢存起來,等我長大了用。

過春節,放鞭炮驅趕“年獸”是重要的,這是爸爸的任務,新年的鐘聲響起的時候,鞭炮鳴,禮花漫天飛舞,有的像仙撒下的花瓣,有的像天空上盛的花??,大家在震耳欲聾的

炮聲中驅散過去一年的不愉,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過春節讓我瞭解了春節時各各樣的習俗,體會到了人世間親情,過春節,讓我喜歡、讓開心!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41

春節是我們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我們每個地方也有不同的青春春節的一些習俗,這些習俗都是從很久遠的時代傳到現在的,所以我們的春節習俗裏面富含着我們的中華文化色彩。不同地方的風水是不一樣的,我來介紹一下我們這邊的風俗。

首先在春節的早上,特別是小孩子是要換上新衣服的,這件新衣服最好是紅色的,穿新衣服意味着新的開始,一見到不好的事情全都被一倒而空了,然後我們便開始打掃屋子,大的物資也意味着我們要把一件不好的東西全部都剔除掉,然後開始新的一年。然後因爲我們家裏是有老人的,我的爺爺和奶奶都是輩分比較高的老人,所以在一大早就會有一些小孩子或者是爺爺奶奶的晚輩過來向他拜年,打開祝福,然後我們家裏也會擺上一些瓜子花生和糖果來招待他們,也會給他們倒上一杯茶,然後會一起聊聊天。

他們聊完了天之後我們也要下去給別人拜年了,這個時候爺爺奶奶會留在家裏照看,要過來給他們拜年的晚輩,而我們這些年輕的一輩就要下去給別的老人拜年了,這個時候我們就回去給他們帶去祝福,他們也會給我們的小孩子包紅包表達祝願。拜完年之後已經到了,中午這個時候家裏可能會來客人,所以家裏的女犬就趕緊把食物都做好了,一般是非常豐盛的,然後一起吃到了下午的`時候,我們全家人都要去山上的廟裏面燒香祈福,許下一些願望,等到晚上的時候就是全家團圓的日子,這個時候就是年夜飯了,我們的年夜飯非常隆重,並且年夜飯的餐桌上面必須有魚。到了晚上的時候,我們會放鞭炮看春晚,一家人在沙發上面一起看春晚的感覺真的是很美好的。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42

每年農曆正月初一,就是中國傳統節日—春節,每當春節到來之際,就會有許多有趣的習俗,下面就來看看大家是怎麼過春節的吧!

每到春節,人們就想起了一個年獸的故事:有個地方每逢春節,就有年獸來到那個地方吃人和動物。有一年春節即將到來之際,一個白髮老爺爺在一個老奶奶家過春節。那天晚上,年獸來了,一看那裏貼着春聯、放着鞭炮就很害怕,這時,那個穿着紅衣服的白髮老爺爺出來,把年獸趕走了。因此,人們就有了春節貼窗花、貼春聯、放鞭炮等習俗。

春節前夕,人們就張羅起來了。我們在家裏仔細打掃衛生,把家裏打掃得一塵不染,那是在除舊迎新呀。人們把門、窗擦得亮堂堂的,家家戶戶門上都貼“倒福”(因爲“福”貼倒了,表示“福”到了),在窗戶上貼上了象徵吉祥如意的窗花和喜氣洋洋的對聯。人們忙的不亦樂乎。而大街上人山人海,人們都在買新衣服、備年貨,一起來迎接嶄新的一年。

到了除夕之夜,家家戶戶便團圓起來了,外出謀生的遊子回家了,老人們臉上綻開了笑容,張羅了一桌好菜,大家圍在一起邊聊天邊吃年夜飯,一家人盡情享受天倫之樂。吃完年夜飯,人們便放起鞭炮。一朵朵禮花把節日的天空打扮得絢麗多彩,也意味着新年的腳步悄悄地、悄悄地向我們走來。

春節到了,人們心中充滿了興奮和喜悅。正月初一早上要吃年糕,(因爲年糕代表年年高)。吃完早飯,人們便開始了“走親訪友拜年之旅。”到了客人家,只要孩子一聲輕輕的、甜甜的祝福,長輩就會拿些壓歲錢,而爸爸媽媽常把孩子的壓歲錢藏在孩子的枕頭底下,好給孩子們一個驚喜。孩子們一看到枕頭底下的.壓歲錢,就會顯得特別興奮。孩子們可以用壓歲錢買自己心儀的玩具、書本等。

這就是我們快樂的春節!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43

我的家鄉在江門,那裏,每年春節,市民們舉行的活動可多了!

農曆年的最末一天稱除夕,江門習俗稱“過年”。

除夕前人們就忙碌各式年貨了:買雞、鴨、鵝、魚肉、衣飾、傢俱、器皿、畫、春聯……樣樣都有。餐桌上擺的大魚大肉和糖果,讓人直流口水。

人們還會買柑桔、青橄欖那些象徵吉祥如意的水果。

舊俗過後,男的必新理髮,女的必“挽面”。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和“述職”之時。是日起,家家戶戶大掃除,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謂之“採囤”。

春節外出的家人一定要趕回來團聚。家裏還會吃團圓飯。

如果是晚農家的水缸要貯滿水,米缸要填滿米,燈火不能熄滅,這樣才能年年好運氣。

農曆二十三晚,俗稱小年夜,人們爲表示竈君一年來保護各家各戶竈火不斷、飲食平安的謝意,在竈君向玉皇大帝述職時,特地給他賤行。謝竈要擺設貢品,主要有:一碗清水,一碗白米,幾棵帶尾葉的甘蔗,還有炒米餅、柑桔、紅糖和一封利是,以及一份“竈君疏”,大意是向竈君請罪,請他上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這就是謝竈。

說了這麼多,也該說花市上了。

臨近春節,香港人都喜歡按照習俗購買年花,取其“花開富貴”之意。

那香港的花市和江門的花市有什麼不同?人們可以趁到香港過新年的'時候去人潮擁擠的地方年宵花市湊湊熱鬧,看看那金橘、水仙、牡丹、芍藥的年花,以及近年流行的“五代同堂”,據說桃花能爲未婚男女帶來“桃花運”,連着葉子的柑桔則代表姻緣“開花結果”……

哎!不說這麼多了,喉都幹了,喝點水,自己查閱吧!我們江門可是有數不清的習俗哦!~~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44

相傳,在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但是苦於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啓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啓發了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迴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複一遍。

當時的國君叫祖乙,也常爲天氣風雲的不測感到苦惱。萬年知道後,就帶着日晷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後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臺和漏壺亭,並希望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曆法,爲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萬年測試曆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詩: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

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

知道萬年創建曆法已成,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着天象,對祖乙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爲歲首,就叫春節吧”。據說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結尾:冬去春來,年復一年,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準確的太陽曆,當他把太陽曆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鬚。國君深爲感動,爲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曆命名爲“萬年曆”,封萬年爲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說就是爲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45

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非常熱鬧,非常喜慶。春節還有很多傳統習俗。

壓歲錢。收壓歲錢應該是我們小朋友最喜歡的習俗之一。新年裏,小孩子們穿上嶄新的衣服,高高興興的給大人拜年。大人們會給小孩子們壓歲錢,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希望小朋友們在新的一年裏健康吉利。紅包裏裝着一百兩百不等的錢。我收到壓歲錢就統統放入我的“小豬”肚子裏。等我有需要時,我就從它肚子裏拿出來去買我需要的東西。

放煙花,放鞭炮。這也是春節中必不可少的.一項習俗。一到天黑,天空中到處都是璀璨的煙花。天空中一會兒這開滿了五顏六色的“海棠”,一會兒那邊又出現幾朵光彩奪目的“玫瑰”……人們仰望着天上開出的美麗花朵,發出陣陣讚歎:“啊!真美啊!快看這朵,比剛剛那一朵更美!”小朋友們更喜歡放擦炮、摔炮。幾個調皮的小朋友把炮玩出了新高度。他們把炮扔進臭水溝、扔進爛包菜,更有一個膽大的,把炮插在牛糞上……

小朋友們玩得個個笑容滿面,春風得意。吃年夜飯之前要放一串大鞭炮。放鞭炮有着辭舊迎新之說,寓意對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燃放的鞭炮如火紅色的雨,爆炸後紅色的紙屑飄落一地。小孩子們捂着耳朵,等鞭炮一放完,拍着手,歡悅的跳着喊着:“過年咯!吃年夜飯咯!”年夜飯上,大人們舉杯慶祝着久違的相逢相見,相互給彼此夾菜,談論着有趣的,開心的見聞和經歷。小朋友們相互打聽着彼此的期末成績,十分熱鬧。

春節很熱鬧,很好玩,我喜歡過春節,更喜歡和我久違的親人們團聚!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46

衆所周知,農曆正月初一,是我們中國最具代表性的節日之一——春節。

據史料記載,春節早在舜帝時代就存在了,不過當時只是用來做祭祀的一個日子,還算不上什麼節日。直到漢武帝的“太初改歷”之後,春節才被真正定在了農曆一月初一。總共算起來,春節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

春節以前叫作“過年”。稱爲“春節”,則是近代的事。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成立了“中華民國”後將公曆一月一日定爲元旦,將農曆正月初一定爲春節。但其實春節從臘八就開始了。

春節的習俗很多很多,買年貨、寫春聯、放鞭炮、做年糕等等,應有盡有。但最具有春節氣氛的,還屬放鞭炮了。除夕夜裏,家家戶戶都會拿各式各樣的鞭炮出來燃放:二踢腳、竄天猴、摔炮……,各種各樣的鞭炮聲在除夕夜裏迴盪着,那漆黑的天空上頓時綻放出了好幾朵“鞭炮花”,色彩豔麗,宛若天仙下凡。

宋朝時期,大詩人王安石曾寫過這樣一句詩:“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句詩讓處在現代的`我也感同深受。春節的時候,除了放鞭炮外,第二件大事就是貼“福”字,掛對聯。貼“福”到底象徵着什麼呢?當然是寓意幸福安康!不過有人爲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乾脆將“福”字倒了過來,象徵“福氣已到”,以圖大吉大利。

在春節,吃團圓飯也是一種團聚的方式。除夕夜,家家的廚房酒菜飄香,不管是遊子還是外地工作者,除夕夜那天必須回來吃這頓團圓飯,除非萬不得已。所以,每家每戶都顯得很熱鬧非凡。

是啊!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歷代族人的瑰寶,它像明珠般璀璨,像鑽石般珍貴。可想而知,我們在之後的年歲裏,無論如何都要將它傳承下去!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47

春節是我國曆史已久的傳統節日,是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分享快樂和幸福的節日,也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竈,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節爲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大部分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爲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活動這天被人們視爲最吉祥的日子。

臘月三十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着除舊迎新,消災祈福爲中心。

通常在除夕的前幾天裏,人們都要以貼門神、貼對聯、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貼掛千來祈福,裝點居所。當然少不了給壓歲錢了。壓歲錢通常是長輩發給晚輩,願在新的一年裏學習進步,身體健康。

正月初一 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爲“滿堂紅”。大年初一的街道異常熱鬧,家家戶戶張燈結綵,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從這一天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五之間,我們就會走親訪友,給親人和朋友送去最真摯的祝福。

通過的週五的國際理解教育活動,我對春節這個傳統節日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同時也對我們國家的名俗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讓我們一起徜徉在中國文化的世界裏,傾聽傳統的歌聲吧!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48

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忙着貼春聯兒,剃頭髮,做年夜飯,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了,而且“規矩”也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奇怪,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

在無奈之下,。我準備去問正在貼春聯的爸爸。我大喊道:“貼錯了,貼錯了。你把它貼反啦!”爸爸不緊不慢的回答道:“沒貼錯。”那爲什麼要倒着貼?我疑惑不解。爸爸卻解釋道:“將‘福’字倒着貼是一種習俗,‘福’倒着貼說明‘福’倒(到)了!”哦,原來如此,那過年還有什麼習俗呀?我又發出疑問。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講了起來。原來過年還有一種習俗來源於年獸。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挨門串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一年臘月三十的晚上,“年”到了一個村莊,適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年”忽聞半空響起了啪啪的鞭聲,嚇得望風而逃。它竄到另一個村莊,又迎頭望到了一家門口曬着件大紅衣裳,它不知其爲何物,嚇得趕緊掉頭逃跑,後來它又來到了一個村莊,朝一戶人家門裏一瞧。只見裏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又夾着尾巴溜走了。人們由此摸準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有了放炮,穿紅衣,貼春聯的方法驅趕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了,直到今日。我聽完爸爸的'講解才恍然大悟。我又問爸爸爲什麼理髮要趕在二十七呢?哦,原來民間有一條俗語,叫“二十七剃精細,二十八剃傻瓜!”原來是這樣啊,我又問爸爸爲什麼要大掃除呢?爸爸說大掃除是爲了掃除一年中的晦氣,這是好兆頭呀!

這就是我家鄉熱鬧的春節。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49

春節到,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習俗,而我的家鄉廣州也有我家鄉的春節習俗,下面就讓我來介紹一下吧。

廣州有句俗語叫:“年二八、洗邋遢”,意思是,到臘月二十八這天,要把家裏大掃除一遍,爲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到除夕,大家可就忙,女人就爲團圓飯做準備,男人則幫忙殺雞、殺鵝、貼對聯、貼門畫、買花、買年橘、盆景……

晚上可就熱鬧,有些大人在茶餘飯後就等着看萬衆矚目的《春晚》,小孩子們就穿着一身新衣服挨家挨戶地去得壓歲錢,俗稱“利是”。而有些大人們則帶着小朋友去逛廣州特有的迎春花市,說到迎春花市,這可得詳細介紹介紹:每年的春節前夕,廣州的大街小巷都擺滿鮮花、盆景,各大公園都在舉辦迎春花展,特別是除夕前三天,各區的主要街道都搭起綵樓,紮起花架,四鄉花農紛紛涌來,擺開花市,售花賞花,人潮涌動,十里長街,繁華似錦,人海如潮,一直鬧到初一凌晨,方纔散去。這就是廣州特有的迎春花市。

半夜十二點來敲門時,每家每戶都響起喜慶的鞭炮聲,大家都沉浸在漫天飛舞的鞭炮紙上。鞭炮一過,就是五彩繽紛的煙花點綴在無暇的天空上,人們望着飛上天的煙花,一起期望着新的一年、新的氣象。

到初一,大家都非常有空,大人們就會去打麻將,而小孩子們則用自己的.壓歲錢案買各種零食玩意兒。到晚上,天空中還是閃爍着五光十色的煙花,有條件的則特地乘車去琶洲等地看煙花。

春節的另一個高潮又是尾聲——元宵。我們這裏並不是每條村都過春節的,有些人就會過正月十三、十四、二月初二……而我們這條村正好就是過元宵的。我們要準備好各種菜餚迎接客人,讓客人吃得開心,會得慰心。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習俗,你家鄉的春節習俗又是什麼樣的呢?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50

年前年後,總是鼓樓人最多,最熱鬧的時候。逛廟會,是不可缺少的活動。只在我的老家聊城待過四年,我對這裏的印象已經不太深了,獨記着這鼓樓的廟會。

小時候吵着鬧着也要去鼓樓逛一逛廟會,爸媽拗不過我的任性,便也只好帶着我去看。忘了是大年初一還是大年初二,年年的鼓樓總會有場花車展演,這也是我從年前就心心念念想要去看的了。

白天也並不算差,但是卻沒了盼頭,而晚上,纔是重頭戲的`開始。

那時鞭炮煙花也都沒有禁放,煙花竄上天空,絢爛的光束綻成無數光點匯聚的鮮花,一束束火焰扯破了濃重的黑暗,一陣陣響聲劃破了寂靜的夜空。

就見人潮涌動着,雀躍着,潮水般忽地退去,沿着人行道站開,摩肩接踵。中間的道路一下寬敞了起來。他們互相告知着,歡呼着,每當聽到這樣的聲音,我便知道,這是花車要來了。

夜裏的花車,是比平日裏更爲奪目的。霓虹燈管一條條的亮起,讓這被昏暗的光勉強點亮的漆黑的夜,剎那間染得絢爛而輝煌。伴隨着樂聲和鼎沸的人聲,花車從門洞中入場,有的是有着彩色羽翼的鳳凰,有的是二龍戲珠一般的造型,龍鬃被彩燈勾勒。看這花車一車接着一車,人們都伸出頭向人潮外望,小販也停止了叫賣;父母也都抱起孩子扛到自己的肩頭;孩子的尖叫歡呼,人羣的驚歎,花車伴隨的音樂,在此刻匯成一首熱情的交響曲在這條並不顯寬的街頭直衝雲霄。

一輪花車過完,此時的氣氛,早已被這花車所點燃,路旁掛着紅彤彤的燈籠,彷彿也亮的更旺了;花車附近的音響中播的賀年曲似乎也拔高了一倍似的;而人們的臉上也映着酡紅。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 篇51

大年初一是中國的春節,家家戶戶放鞭炮、掛燈籠好不熱鬧。那麼在過春節時又有哪些習俗呢?

春節習俗之一:貼春聯

貼春聯在我國已經有了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早在秦漢每逢過節就會在門上貼桃符就是兩塊桃木的木板上面分別的書寫了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鬱壘”的'名字,用以驅鬼壓邪。到了五代人們才把聯語題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我國最早的春聯是後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題於臥室門上的對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宋代以後貼春聯就成了老百姓過年普遍的習俗。就像王安石的詩【元日】中:“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現在,隨着各國文化交流的發展,對聯傳入越南、朝鮮、日本、新加坡等國。這些國家至今還保留着貼對聯的風俗呢!

春節習俗之二:年夜飯

除夕這一天,是中國人極爲重要的一天。這一天,人們每家每戶都團團圓圓,可謂閤家歡樂啊。當我們小一輩兒的在外面開心的放煙花時,家裏的大人們忙着洗菜、燒飯,每一家都傳出了砧板上“咚咚咚”的剁肉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在年夜飯上少不了一條香噴噴的魚,這魚寓意着年年有魚(餘)。在大年初一一家人團聚在餐桌上吃着美味的年夜飯是多麼高興的一件的事兒啊!

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像貼年畫啊、守歲啊,都是春節的習俗我就不一一介紹了。我在送上一副春聯,上聯是:鯤鵬展翅乾坤大。下聯是:桃李鄭春天地寬。橫批:鵬程萬里。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裏步步高昇,萬事如意,財源滾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