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史前遙想

史前遙想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W 次

迎着溫暖的春風,我們參觀了河姆渡遺址。

史前遙想

河姆渡遺址是中國東南沿海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存,距今約有七千年的歷史。七千年前的人們是怎樣生活的呢?他們吃的什麼食物?穿的什麼衣服?住的什麼房子?……帶着這些疑問,我慢慢走進先民們的世界。

一擡頭,就看見一塊長方形的巨大雕塑。正中央是一個圓球,周圍刻有熾熱的火焰,象徵着太陽,兩側刻有昂首相望的雙鳥,面對着太陽振翅欲飛。這一極具特色的圖騰宣告着河姆渡人對太陽的崇拜。

在寬闊的姚江邊,一排排“吊腳樓”整齊地矗立着。這便是他們的居住場所了。這些房子被稱爲“幹欄式”建築,以木柱爲主體,將房屋離地一米多高,這樣既防潮保持室內乾燥,又能避免蟲獸的'攻擊,可謂一舉兩得。

在房屋後方,有一座小小的茅屋,裏面是一口古井。井沿四周用木頭紮成放射狀圍了起來,看起來像一個“井”字。圍欄可以防止動物污染水源,他們已經開始注重飲水衛生了。

最令我驚奇和震撼的莫過於這裏出現的水稻種子了。在七千年前,河姆渡人已經開始大規模種植水稻了。這意味着什麼?意味着他們再也不用過於依賴那冒着生命危險的狩獵生活了,在水稻成熟的季節,他們可以圍着火堆,載歌載舞,慶祝豐收。

看着眼前的場景,我彷彿穿越了時空,來到了七千年前。

清晨,陽光灑滿江面,一艘艘船兒來回穿梭,撒網捕魚。不遠處的江岸上,一羣壯漢正在打樁,建造幹欄式木屋。田野裏稻子已經成熟,四處一片片金黃,稻香陣陣。

傍晚,船兒帶着魚蝦歸來,剛打下的稻子已放入陶器中蒸煮,部落裏炊煙裊裊,“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豬圈裏豬肥膘壯,院子裏兒童正在逗着小狗玩耍,遠處傳來悠揚的骨笛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