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我們的小鎮》話劇觀後感800字

《我們的小鎮》話劇觀後感8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W 次

導語:話劇《我們的小鎮》的情節很清淡,基本上是以吉布斯、韋伯這兩個家庭爲主線發展開來,下面是關於《我們的小鎮》話劇觀後感800字,歡迎參考。

《我們的小鎮》話劇觀後感800字

 篇一:《我們的小鎮》話劇觀後感800字

觀看了《我們的小鎮》 ,整部戲演員們都在很用心的演,觀衆也比較積極的配合着。我在看完這演出之後,感觸也很深。

如果說《我們的小鎮》第一幕是春天,是孩子童年或者少年的記憶,是一張青澀而泛黃的照片,那麼,第二幕是堆滿糖果的一場婚宴底片,彷彿,只要在暗室裏沖洗一下,便可以將整個場景復活。聲音和色彩隨之而來。醫生的兒子喬治要娶報社總編的女兒艾米麗,竟然和中國的傳統文化一樣,在結婚前的一天,新郎和新娘子不能見面。而結婚所展示的,不僅僅是青春和慾望,更展示了美國底層小鎮的風情和民俗。噢,對了,還有音樂。我記下了那音樂的名字,是手風琴拉出來的《廣板》。

第三幕是傷感的油畫,需要有光線直射過來,遠遠地看,才能分得清這底片上悲傷的層次。這一幕描述小鎮上的死亡。自然,我在閱讀的時候,又一次想到了我的鄉村的死亡事件。和懷爾德筆下的死亡不同的是,中國鄉村的非正常死亡,並未引起人的重視。這和中國的歷史邏輯有密切關係,中國歷史的邏輯從來是個體依附在集體甚至家國命運上,個體是不值得記錄的,除非是英雄。而在懷爾德的筆下,每一個人的死亡都是小鎮歷史的一次重寫。他們對個體的尊重在這張底片上被放大,個體因而顯得飽滿而生動。

劇本和小說的區別在於,除了故事敘述的結構更爲複雜以外,劇本有聲音和人物活動的畫外內容。比如在第三幕,除了舞臺經理的畫外解說,還有像回憶短片式的插曲。這種閃回一般的黑白鏡頭,插在正在進行的劇情裏,讓大家知道,故事是怎麼開始或者結束的。

已經死去的艾米麗,在小說的敘述中很難再度回到故事裏,可是,在《我們的小鎮》這個劇本里,她又回來了。不僅如此,她甚至還可以隔着死亡與現實的空間,和沒有死去的人進行對話。這種“穿越”是超現實主義的嘗試,是完全將時間打斷,將故事正在進行的縱深打破。作者將情感放在了第一位。這個時間,劇情需要的不是邏輯,也不是時間的順序,而是情感的滿足。我想到什麼呢,我想到我幼年時看到一出關於巫婆的戲劇———未成年死去的人,始終不肯離開家庭,每每在深夜的院子裏哭泣,於是,巫婆便讓死去的人的鬼魂上了她的身,和逝者家人對話。一問一答,儼然是活着時的樣子。直到家人滿足了死者的願望,鬼魂方離開巫婆的身體。我每一次看到這樣的巫婆演出,都興奮不已。而懷爾德在《我們的小鎮》裏實現了這些。

《我們的小鎮》製造了熟人社會的一個通用敘述模式。桑頓·懷爾德寫下了整個美國的小鎮史,甚至是全世界的小鎮生活史。不僅僅是小鎮的風情史,也寫下了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當然,還有喜悅和悲傷。

 篇二:《我們的小鎮》話劇觀後感800字

桑頓·懷爾德(Thornton Wilder),這位上個世紀50年代的美國哈佛大學的詩學特約教授,在今天的各種相關文學史上受到了尊敬和忽略。他的中篇小說《聖路易斯雷大橋》(The Bridge of San Luis Rey)和劇本《我們的小鎮》(Our Town)先後獲得了1927年和1938年的普利策文學獎,由蘭登書屋評出的20世紀百部最佳英語小說名單當中,《我們的小鎮》排在第37位,比海明威、戈爾丁、奈保爾等諾貝爾獎得主的代表作,位置還要靠前。

在1937年問世的《我們的小鎮》中,桑頓·懷爾德創造了一個獨特的世界,一個存在於三○年代劇場(對他而言,即是”當代”)的虛擬世界。這個世界沒有佈景、沒有場面、沒有璀璨光輝,而是由活生生的血肉之軀,運用體溫、運用聲音、運用文字語言、肢體活動、表情感覺,把實在的人文厚度和喜怒哀樂、生離死別的月圓月缺,平鋪在舞臺上,讓觀衆透過自己的想象力來完成戲劇藝術的最重要一環:主動觀賞!

《我們的小鎮》的情節很清淡,基本上是以吉布斯、韋伯這兩個家庭爲主線發展開來;他們的世界表面上看起來只有木桌、木椅、高腳梯,可是當演員開始活動、觀衆開始觀賞之後,我們的想象力會讓我們看到20世紀之初,新英格蘭新漢布夏州的小城—古佛角。第一幕結尾之前,艾米麗•韋伯和喬治•吉布斯這對青年男女,在各自的家中、在二樓臥室邊寫功課邊談心。懷爾德自謂,我們的目標、我們的希望、我們的絕念渴求,凡此種種,都存在靈魂與心智當中,不在“物件”裏,不在“佈景”裏。

《我們的小鎮》的戲劇結構看似簡單、均衡,實際上,在那層平凡樸素的外衣底下,懷爾德所謂的“心智與靈魂”深深紮根在人類文明、人性哲思最底層的巖磐上。簡單的三幕式結構,由前述的“舞臺監督”擔任說書人串連而成。第一幕題作“常規生活”(Daily Life),第二幕題作“愛與婚姻”(Love and Marriage);第一幕由舞臺監督透過口述,並且邀請老教授、報社編輯等,爲觀衆建立起對古佛角這個小城的地理概念。左邊是教堂,右邊是大街,前巷通往何處,後路導向何方;在這個具體的地理位置,這個透過觀衆心靈想象而建立起的“空間”裏面,兩家人的日常瑣事便鋪排開來。

第二幕發生在喬治與艾蜜莉婚禮的當天,這一次,“時間”成了舞臺監督操弄的重點。他讓我們時而置身在婚禮當天,時而置身在三年前,前後穿插,然後再回到教堂裏;我們在已經熟悉的空間裏,享受時間跳躍的自由感,抽絲剝繭,把喬治和艾蜜莉的小兒女情愛和麪對人生重大抉擇時的不安,仔細看了個夠。

進入第三幕,據載,當年懷爾德爲了第三幕苦惱多時,最後在歐遊途中,一個雨夜與友人散步之後,靈思泉涌,一夜之間把第三幕的大架構搭建完成。

第三幕題作“死亡與永恆”(Death and Eternity)。回頭看一下這個層次:日常生活(空間)、愛與婚姻(時間)、死亡與永恆。到此,我們已經不再有傳統戲劇裏對時間和空間的嚴峻規範,《我們的小鎮》有它自己的格律;舞臺監督在臺上擺了好多張椅子,帶領我們到古佛角近郊山丘上的墳場,椅子上坐着的,都是我們認識的人,在第一幕和第二幕,透過懷爾德所堆砌起的細節,而在我們心靈中樹立起豐富血肉實體的人物,現在坐在代表墳場、墓碑的椅子上,靜靜仰望蒼天。他們不能想起在世的日子,因爲想起來會傷心,爲了讓時間繼續,只得選擇遺忘。

場上多了一個新人,她是因難產而過世的艾蜜莉,小孩保住了,可是母親沒能活下來。年輕的艾蜜莉參不透生命的奧妙,她聽說逝者能返回人間度過一天,決定把握機會再續前緣。然而她不敢選生命中太重要的日子,比如婚禮、比如說畢業典禮等等,在重要的日子裏,有太多的點點滴滴你會想要去改變,可是不行,你已經死了,事實已經鑄成。

《我們的小鎮》的美,就在美在這層簡單的深刻。這層簡單,由全劇的說書人來介紹,這層深刻,由全劇的說書人來串引;《我們的小鎮》的說書人,在劇本里,懷爾德給了他一個極妙的身分—舞臺監督。他在空無一物的舞臺上現身,擺出木椅、木桌,用他的語言給了我們古佛角這個小城的空間概念,又用他的介紹給了我們秋去春來、年年更迭的時間概念。果不其然,一切都在我們的心中。在我們的靈魂與心智裏。只要用心,在空的空間裏、在無的時間中,我們一樣能看到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