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構思故事情節的作文指導

構思故事情節的作文指導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5W 次

篇一:作文教學實錄:敘述一個曲折的故事

構思故事情節的作文指導

敘述一個曲折的故事

執教者:鄭桂華 整理:李玲嬌

師:同學們,我們初三了,特別希望把自己的文章寫的一波三折,有這樣的願望嗎?

生:有願望

師:平時你的文章能不能寫得一波三折啊?

生:不能

師:全都不能?怎麼這麼難呢?

生:語言功底不夠。

師:語言功底不夠,你覺得你語言不夠生動,還有什麼原因嗎? 生:情節設置不夠好。

師:情節設置不夠好,還有其他的嗎?科學課代表。

生:好詞好句積累不夠。

師:你們倆意見一樣,是吧。那麼,我們今天要學的是怎麼把我們的故事講得一波三折,主要不是靠語言,故事的一波三折主要靠的是什麼?情節的起伏。那麼今天我們試圖來知道怎樣是一波三折,然後今年我們中考作文上稍許提高那麼一兩分。

師:什麼是一波三折呢?什麼是這樣一個波瀾起伏、曲折的故事呢?這首詩很熟悉吧?有人熟悉有人不熟悉。那麼看這首《祝壽詩》我們是有什麼樣的心理期待?心理會想什麼?

(屏顯)這個婆娘不是人,

九天仙女下凡塵。

兒女個個都是賊,

偷得蟠桃獻母親。

生:對自己表達美好的祝願。

師:美好的祝願。做筆記,同學們。

師:但是第一句話是美好的祝願嗎?是什麼?

生:感覺像罵人的話。

師:不是感覺像罵人的話,把什麼詞去掉?“感覺”,本身是什麼?“這個婆娘不是人”也就是第一句跟我們期待的發生了方向上的逆轉。是不是?本來是期待一種美好的祝願,沒想到第一句看到的是罵人的,是不是發生了明確的轉向。第二句呢?第二句是什麼?“九天仙女下凡塵”,這句話是一句什麼樣的話? 生:讚美的話。

師:讚美的,那麼這個地方顯然又發生了轉向。第三次又來了啥? 生:罵人。

師:罵人的話跟剛剛罵人的話相比呢?罵得程度如何?誰來說說看,這回罵得怎麼樣?

生:罵得更深了?

師:憑什麼這樣說?憑什麼說罵得更深了、更厲害了。

生:因爲他罵的是她的子孫。

師:是的,罵子孫怎麼就更兇了呢,更深了呢,更厲害了呢?

生:因爲從“個個”可以看出來。

師:每一個是吧?罵的一個羣體,而且我們知道,中國人對子孫是什麼態度? 生:是滿懷期望的。

師:個個子孫呢,是不是罵得更厲害了。而最後一次呢,肯定是讚美了,讚美的程度又怎麼樣呢?

生:讚美也更厲害了。因爲他說“仙桃”,仙桃是仙人才能有的東西。他偷得蟠桃說明她的子孫也很有本事。而且他獻母親,說明子孫很孝順。

師:請坐,看見這是叫一波三折了嗎?畫好了沒有,同學們,筆記記好了嗎?你看,本來期待他講美好的祝願,沒想到是一句罵人的話,而且罵得還挺厲害的,“不是人”。又反面呢,讚美。沒想到,接下來,不是罵她,換了個方向,罵誰了?罵子孫了。讚美子孫這麼孝順,這麼能幹的孩子是不是間接的讚美了?這就是一波三折的情節。雖然這是一首詩,其實故事裏的一波三折也很多的,我們很熟悉的故事好多都是一波三折的。我們來看一下,他是怎麼來發生方向的轉變,然後造成一波三折的。這個故事熟悉嗎?

生:太熟悉了。

師:太熟悉了。自己在聽課筆記上你把這個一波三折的這個《三顧茅廬》的故事畫出來,自己畫好了,初三了,馬上要走上考場了,自己畫畫看,你看有哪些關鍵點故事的一個曲折是怎麼呈現出來的。

師:好了嗎?有同學確實畫得很快。我把前面的都擦掉了,筆記做好了嗎?畫好了同學可以左右看一下,現在可以交流一下了。看看你們畫的一樣嗎,不一樣,希望哪一種更好一點,討論一下,看黑板,有兩位同學畫的作品。有沒有第三種畫法,那麼陽光的班級,那麼現在投票,你贊成1號同學還是2號同學,贊成1號同學畫法的請舉手,不要覺得我的眼神充滿期待,你只看你自己。三位同學、四位同學,怎麼回事,我好像期待的時間長一點舉手就多一點。最好是這個答案,堅定一些,大概是七位同學,後面有三位同學舉手了,那麼,剩下的都是贊成2號同學的嗎?贊成2號同學畫法的請舉手,好像舉得非常快。那請說,請說明。 生:因爲我感覺他把故事中主人公的心理寫得非常清楚,而第一個同學只是寫出了整個故事大致的梗概。我覺得第二個比較好。

師:第二個心情寫得好。還有其他原因嗎?

生:我覺得第一位同學他只是大概的講一下故事情

節。

師:有沒有不同理由贊成1、2號的話不同的理由,除了這個我們男生寫出心情的變化之外,其實從情節上來寫,我覺得女孩子寫得更明確,請人不在,這更好嗎?對不對,我們要教的是要怎麼去寫一個情節有曲折的故事,對不對。你寫得1號還是2號?

生:1號

師:對的,你不就挺好嗎?那爲什麼?

生:因爲我覺得1號的他是更好的、更準確地寫出了整個故事的情節,而2號的話只是單純地寫出一個人的感覺,而且我們講述的是一個故事,而不是一種感情。 師:當感情表達出來也好的,但首先是要表達出什麼?

生:情節。

師:情節故事,對不對,故事情節我們高中的時候還會處理的。請坐。我也贊成呀。那爲什麼那麼多人都選2號?但是讓我投票我還是會投給誰啊,同學們猜猜?

生:2號

師:2號對不對?這個語境在這噢,那我爲什麼會投給2號呢。我並不因爲2號的心情寫得清楚,而是因爲什麼?誰來說說看?畫的曲線再描一下嗎?你們看得清楚嗎?其實我希望你們有第三種畫法,這是2號同學的畫法,1號同學的畫法,那看得見嗎?看到什麼了?你發現了嗎?

生:我覺得2號相比我的畫多了一種曲折感。

師:你明明比他多一個,你怎麼說他比你多曲折感呢?但是我們1號同學和2號同學的區別,從走勢圖上看區別在哪裏啊?最後一個,最後一個這樣畫合適嗎?

生:不合適。

師:爲什麼不合適,現在異口同聲說不合適了,爲什麼?

生:1號的畫,我覺得最後的那個請到的話不應該往下的,請到應該是很高興,可以那個。不過2號的話,他那個希望在後面,我感覺2號會合理些。

師:是不是,所以大家的那種感覺是很好的,但是因爲剛剛開始學,覺得故事不是那麼明確的一句話,對不對,但是爲什麼我說這樣的畫我還不是最滿意啊。怎麼改一下更好,纔是畫得最準確的呈現出故事曲折來,有沒有人想出辦法來,怎麼改一下?

生:把1號和2號結合起來,比如說是剛是請人滿懷希望,然後是不再失望。 師:這是一種,文字的表述上更清楚。但是單是的這個曲線圖呢?2號這樣的畫是不是非常精準的表達了意思呢?不要忘記了,剛我讓你們畫的時候,同學們做筆記我已經發現了你們做筆記的問題。明明《祝壽詩》我讓大家在黑板上畫的時候線段是有長有短的,左右檢查一下,有幾個人畫到這個位置了,科學課代表微笑了,慚愧地微笑了。趕緊拿紅筆調整一下,你看做筆記的時候我忘了提醒你們,你做筆記做成什麼樣後面畫的時候你可能有些參照的、有些啓發,同學們,趕緊拿紅筆修正一下。故事的一波三折是不是波瀾越來越大才更吸引人,是不是,對不對,都在改,趕緊改過來,同學們,做筆記要做到位,現在,那麼馬上有同學改下面了,我看男同學已經在改了。可以怎麼改呢?同學們我們一起來,第一個比第二個怎麼樣?

生:第二個更長?

師:爲什麼?

生:因爲第一次去沒有請到,失望會比較小一些,他第二次又沒有請到,所以會更加失望。

師:好,這是從期待上,還有沒有原因第二次肯定比第一次要線再長,你是從心裏推測上,推測得很好。還有沒有故事直接告訴我們第二次肯定比第一次更失望。誰來說,旁邊男孩子。

生:我感覺,第一次的話是天氣很好,第二次去的話冒着大風雪去,如果頂着這種惡劣的天氣去,結果還是失敗的話,應該會更加的傷心。

師:是不是這樣的啊,好,這個失望可真厲害,那麼第三次爲什麼要更長一點呢,第三次除了冒大風雪這樣一個客觀情況他沒提了,諸葛亮在休息這一點跟前面的難度係數降低了,是不是。但是還有什麼難度,什麼困難,大家把他看作什麼,要對付關羽和張飛這兩個人對於劉備的一個重要性不要說了吧,明白沒有,第一

次他滿懷希望,因爲他不在,他再懷希望去,結果又不在,大家發現沒有,故事發生轉向的幾個因素,知道嗎?除了這一點,第三次爲什麼還要再高一點,除了諸葛亮在休息,劉備要說服關羽、張飛,還有什麼,第三次表明它還要長一些的,劉備還做了什麼?

生:齋戒了三天。

師:齋戒了三天,同學們可以來說一下,如果第一次,諸葛亮就在了,諸葛亮就答應了這個故事還有一波三折嗎?沒有《三顧茅廬》噢,只因爲他爲了完成一個任務,滿懷希望的過程中遇到了最大的問題最大的障礙,要請的人沒在,這是發生了轉向的一個根本的一個原因是遇到了一個很大的一個根本上的障礙與困難,做筆記。結果這個最根本的困難沒法克服請的人不在,只好回去第二次再去請,沒想到這個障礙這個困難依舊還在,但是如果一模一樣的困難和障礙,第二次寫有什麼意義嗎?意義就不大變化,不能給讀者有新的感覺,還有加了一個什麼?冒着大風雪這樣一個客觀的因素。所以故事的轉向源於什麼?你在完成這個任務中遇到的障礙,遇到困難,是不是,這是一種。而劉備齋戒了三天算不算障礙困難?算不算?這個不算呀?這個是他包括一直再到他睡醒過來,這是他的一個努力,他爲這個完成任務做了什麼樣的事情也能夠讓故事有一點波瀾,但這個波瀾就響一點,是不是。就關鍵看這個障礙和困難的大小,障礙困難越大故事轉向的就越厲害,那麼波折就凸顯出來。有沒有感覺了?

生:有

師:有,那我們就來寫一篇作文。他都笑了,有沒有養過小動物?養過沒有?小動物養過沒有?兔子什麼的,養過沒有?

生:有

(屏顯材料:記得言言剛來到我家的時候,它纔是一個剛出生的小兔子。白白的毛十分柔軟,一個短短的尾巴,在加上那個標誌性的紅眼睛,讓我一看到言言就十分喜歡它。並主動對爸爸媽媽說要照顧言言的生活。

因爲有了言言的存在,發現生活中充滿新鮮與開心。每天看到這個白色的小傢伙,就會覺得每天都會有新的開始,而且它也教會了我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有一天放學回家,找不到言言,急得差點哭出來

從那以後,我買了一個小鈴鐺,掛在它的脖子上,

每天照顧言言就成了我生活中最開心的事情了。因爲言言喜歡吃蘿蔔和青菜,每天我會爲言言準備青菜和胡蘿蔔。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過去了兩年,言言也發生了許多變化。言言的尾巴也變長了,身體也變得大了,可依舊是那麼地可愛,那麼地討人喜歡。

可是可怕的事情也一天天地靠近了。在一天早晨,剛剛睡醒的我打算去喂言言吃早飯,可是今天的言言卻一直在睡覺,怎麼叫也叫不醒,身體也變得很硬。有一種可怕的氣息向我襲來,我不禁大哭起來。媽媽一聽到我的哭聲,就跑到我的身邊,看着言言對我說,言言離開我們了。那時的我對死亡還沒有什麼概念,可就在那天我接觸到了死亡這個詞。我的淚水不停地流下來。)

師:有養過的是吧?好,這是我們實驗學校一個同學寫的《我流淚了》,初三的學生寫的。而且是十一月份,他們多學兩個月的。《我流淚了》一個命題作文,前面寫他搬家了寂寞,然後媽媽給他養兔子,他給兔子取名叫言言,這是前面的一段情景。下面寫的是啥呢?每天照顧言言就是我生活中最開心的事情,看得清楚嗎?同學們,最後是大概是言言死了,他特別傷心流淚,那麼我們知道,如果

言言死掉特別傷心流淚的,一定要把什麼內容寫得豐富曲折啊?就是他養兔子,是不是。這段養兔子比較少,只有一小段文字,我們需要把養兔子寫得一波三折。可以吧,這是一個任務,也就是養過小動物。沒有養過小動物的,大家一定都有一個感覺初三的日子不好過,有嗎?如果有同學覺得初三日子很好過,不太多噢。那麼就是《我初三了》以這樣爲一個命題,我初三了,講講你初三了,從初二升初三有三個月了吧七月、八月、九月嘛,對不對,有三個月了,這三個月裏,你初三了,你遇到了哪些困難哪些障礙,你爲此付出了什麼樣的努力,也可以圍繞着這個話題來,可以兩兩討論,可以獨立的來思考,先不要想着怎麼個波折起伏,先想想你遇到的困難障礙有哪些,列出來好嗎?你做的努力有哪些,同學們明白沒有?先不忙着布篇組成文章,就想想初三了我遇到什麼障礙和什麼困難,我爲此做了什麼樣的努力,或者是養兔子我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什麼樣的麻煩,然後我做了什麼樣的努力,可以嗎?好,討論一下。我把黑板擦掉了,你們修改好了吧。討論下。

(寫作過程中提醒)不寫的話,腦子裏也理一理。養倉鼠什麼的這種經歷都可以,回憶起來。

好了,同學們,你們都喜歡獨立作戰,我還是希望你們彼此交流一下,前後左右四個人一起交流一下,把你們寫的東西跟同學們分享下,雖然你們寫的話題不完全一樣,可是可以討論一下。然後想想,他想到了這一類,我爲什麼沒想到,趕緊要想一想,下次你怎麼想辦法可以想到,前後左右可以分享。好,我們同學還是喜歡獨立作戰,沒關係,來,養兔子的養倉鼠的就是養小動物的選這個話題的舉手,8位同學。好,我們從哪開始

師:你覺得你想得起你養小動物有哪些困難,哪些障礙,好,說說看。

生:小時候養了母雞,每天都要很早起來把雞窩開了,有時候都會忘掉把雞窩開了,然後雞在裏邊,有時候還要給它餵食,餵食總有時早上餵了,中午、晚上忘了喂。有時候雞蛋在裏面,雞進去了都忘了拿

師:你養了多久了?

生:那是很早養了。

師:養了多久養了幾隻雞

生:養了也忘了,半年差不多。

師:半年的雞,雞蛋都忘了。好,旁邊的同學,養小動物的同學。養倉鼠的那個同學。

生:因爲自己養倉鼠的時候不知道倉鼠的習性,就把它放在太陽底下曬,曬起來取暖,結果發現倉鼠是不能曬太陽的,那隻倉鼠就生病了,然後就去買那些爆花、食物給它,想把它養養再恢復起來,然後後來把它放在那邊,然後用爆花把它的窩塞起來,過了一天一夜就好了,然後身子還是很虛弱的感覺,然後那天我出去了,把它放家裏,被我妹放在桌子上,從桌子上摔下來就死了。

師:很好,看來你養倉鼠也是一波三折的。前面的還有嗎?

生:就是有一次暑假的時候養兔子,經常出去偷吃菜葉的,每次都讓我拖回來,它又會跑出去啃,然後有一次它在草叢裏面挖,被院子裏的有隻狗給咬了,有一段時間都不敢出門,夏天的時候有一次餵它吃西瓜,然後拉肚子,而且尿了一地。 師:還有嗎?舉手的同學。養小動物的

生:我小時候養了只兔子,剛開始,剛拿到兔子的時候十分驚喜,因爲小時候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接着就發現我對養小兔子毫無辦法,就感到非常無奈,然後媽媽就慢慢地教我如何養兔子,在學習餵養的過程中非常愉快的,但在有一

篇二:作文如何寫得曲折波瀾

作文如何寫得曲折波瀾

【方法指導】

清代袁枚曾說“文似看山不喜平。”這句話是說,好的文章在情節的展開和場面的刻畫上有變化,這樣顯得波瀾起伏,搖曳多姿,更能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相反,文章若一味地平鋪直敘,沒有一點起伏變化,像流水賬,容易使人感到單調、乏味,很難贏得讀者的喜愛。而這種一波三折、曲折多姿、引人入勝的寫法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波瀾”。

在記敘文中,寫出事件的波瀾顯得尤爲重要。以下幾種方法是常見的興波瀾、生變化的方法。

1.順逆穿插起伏多

順逆法通過對順勢與逆勢的巧妙穿插安排,能使文章波瀾起伏,層層深入。如歐·亨利的小說《警察與讚美詩》中,流浪漢蘇貝爲躲避寒冬的侵襲,決定到布萊克韋爾監獄度過不愁食宿的三個月。爲此,他當着警察的面屢屢犯法,卻始終未被理睬。一家老教堂悠揚的讚美詩讓蘇貝的靈魂起了奇妙的變化,他決定改過自新,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可就在此時,一名警察帶走了他,已不想入獄的蘇貝被判在布萊克韋爾監禁三個月。事件突然峯迴路轉,故事情節急轉直下,這一順逆交替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意味深長。

學生練習:

雨(片段)

□柳林中學八(3)班 徐美慧

在朦朧的雨幕中,我覺得那身影格外的熟悉。啊,好像是爸爸!我得意地望了望身邊的王芳:“我們有救了!”可等人影走近了,我這纔看清楚,原來是個陌生人。唉,我嘆口氣,無意間看見王芳書包的側面很鼓。“王芳,你這包裏是什麼啊?”“好像是我奶奶給我塞的牛奶吧?”王芳說着打開去看——竟然是一把傘!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啊。王芳興奮地試圖打開傘,可任憑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這把傘根本沒有辦法打開。王芳悻悻地說:“一定是奶奶糊塗了,把我們家準備要扔的那把壞傘給裝進來了。”雨越下越大,我們的心也越發地焦急。“王芳,你怎麼還沒有回家!”一個聲音響起,原來王芳的姐姐路過,她也是這個學校的,看她打着一把傘,王芳可是樂了,但是也爲難起來,我趕緊大度地讓她們先走了。天要黑了,我一個人孤獨地在校門口站着,眼淚都要流下來了。

就在這時,我聽到一陣很急的腳步聲從後面傳來,這次沒有讓我失望,是爸爸!沒等我撒嬌,爸爸就說:“啊呀!寶貝,你怎麼跑到學校後門等我啊,我在前門等了你將近一個小時啊!”

點評:情節構思新穎,事件一波三折,達到了引人入勝的效果。

2.懸念設置扣人心

懸念法通常是精心設置疑問和矛盾,在文章開頭用超乎尋常的語氣去敘述或交代一種異於常人思維的結果,以引起讀者探其究竟的慾望。《最後一課》的開頭,韓麥爾先生穿着只有在督學來視察或發獎的日子才穿的漂亮禮服,鎮上的人們個個都顯得嚴肅、憂愁,這種外貌和神態描寫,渲染了一種嚴肅的氣氛,預示着將有不同尋常的事情發生。究竟是什麼事?爲解開這個懸念,讀者就會帶着一種探尋的心理讀下去。需要注意的是,設置懸念要有“懸”有“釋”,必須要以事實爲依據,一定要適度、自然,不要脫離生活,切忌故弄玄虛,留下有漏洞。

學生習作:

虛驚一場(片段)

□柳林中學八(3)班 肖傑

1

我正看着剛買的《恐怖故事》,家裏忽然停電了。啊!真是一片漆黑。我覺得背後涼涼的,像是有人向我走來。我慢慢地向身後轉去,什麼也沒有,但是一身冷汗已經嚇出來了。我摸索着在家裏走着,努力回想着媽媽平常放蠟燭的地方,似乎是在電視櫃的抽屜裏。屏着呼吸,我一步一步挪到了電視櫃旁,蹲了下來,在抽屜裏胡亂摸着。就在這時,我又感覺背後涼涼的。這會兒我的眼睛似乎適應了黑暗,可以模模糊糊地看見黑暗中的輪廓了。我環顧四周,發現陽臺的窗戶沒有關,陣陣冷風直從那窗戶灌進來。哦,我鬆了一口氣,繼續在抽屜翻起蠟燭來。這時,門響了一下,我以爲是風吹的,不大在意,不料門忽然打開了,在微光之下,我看到那人影子格外高大,頭也很大,我不禁嚇得“啊”的一聲叫了出來,一屁股坐在地上。這時“人影”說話了:“哎呦,小杰,你叫什麼啊,媽媽嚇得心都要跳出來了!”

點評:小作者運用懸念法,結合細節描寫,巧妙地烘托出一種驚悚的氛圍。

3.抑揚對比有側重

正如攝影師用光線的反差增強圖像的立體感,文章是用語言的反差來增強人物形象的立體感,作者把讀者的判斷引向相反的方向,到一定的時候再揭示真相,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茅盾的《白楊禮讚》,作者本要表現對白楊樹的讚美之情,但開篇先寫它的生長環境,也就是黃土高原的“單調”,使人“懨懨欲睡”,這是“抑”,後來突然看到挺拔的白楊,使人精神爲之一振,這是“揚”。這種作文主題鮮明、情感強烈,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學生練習:

夜行(片段)

□柳林中學八(4)班 餘盛東

其中一個人髮型很怪,正是時下社會青年流行的“飛機頭”,看起來壞壞的,嘴上還掛着莫名的微笑。我和李明看情況不對,撥開其中兩個,用盡了渾身的力量撒腿就跑。我聽見他們在身後大叫着什麼,但我們不敢回頭,直到跑到大馬路邊上一個交警的崗亭纔敢回頭看,看樣子他們沒有追上啊。哈哈,我和李明興奮地擊了掌,心裏滿是勝利的喜悅。就在這時,一個聲音在面前響起:“你們跑什麼呀,誰是李明?”我們一擡頭,頓時傻了眼,“飛機頭”此時也氣喘吁吁,一時間我們誰也沒有說話,氣氛彷彿凝固了一般。他好不容易直起身子說:“你們到底誰是李明啊!我撿到一張飯卡,旁邊有人說好像是你們的,我好不容易追上你們,準備還給你們”我和李明頓時呆在原地,心中五味雜陳。

點評:事件描述富幽默感,轉折自然而出人意料。

4.誤會衝突推情節

誤會法是因誤會引起矛盾,從而推動情節的發展,造成悲劇或喜劇性的衝突的方法。這種錯誤理解使得人物之間的對話、行動、感情等都朝着意外的方向發展,甚至引導讀者情緒也跟着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從而吸引讀者抑制不住地往下閱讀。

學生練習:

一張生日賀卡(片段)

□柳林中學八(3)班 瞿禧彤

我忐忑地回到家。父母今天並沒表現出什麼異樣,我想這應該是暴風雨前的寧靜吧!我偷偷一斜眼,看到茶几上放着一張紙,也許不!不!是肯定!那紙上肯定記載着我的“罪行”吧!看來這回是免不了一頓飽揍了,我還是主動坦白的好。

我站在飯桌前,聲音比蚊子叫還低:“爸爸媽媽!我錯了我”

爸爸媽媽放下筷子,奇怪地望着我,媽媽忍不住說:“你怎麼了?哪兒錯了?快來看你姐給你寄來的生日賀卡,明天是你生日啊。”說完就拉我往茶几那邊走。

2

什麼?賀卡?看來爸媽還不知道那件事啊。看着姐姐寄來的那張生日賀卡,上面寫着:“相信自己,陽光總在風雨後!”我的眼睛溼潤了,媽媽摸摸我的臉:“這孩子今天怎麼了?怎麼一張賀卡就感動成這樣?”只有我自己心裏明白,這兩行眼淚真正的含義。

點評:通過“誤會”,文章較好地展現出了小作者的心路波折。

5.巧合奇遇亮點多

巧合法通過人物出乎意料的奇遇或事情的某種巧合,構成曲折的故事來表現主題。如《陳奐生上城》中多處運用巧合法,把“漏斗戶”的一夜奇遇寫得絲絲入扣:陳奐生上城去賣油繩,賺了錢想買頂帽子,可賺了錢已是後半夜,巧的是身上又忘了帶錢,只好光着頭挨凍,凍出病了,躺在候車室裏,卻又巧遇到了縣委書記,於是,他又被送進了高級賓館,成就了自己的奇遇。“巧”不僅推動了情節發展,揭示了文章主題,也增添了人們的閱讀興趣。

學生練習:

週末(片段)

□柳林中學八(3)班 雷巧

“小姑娘,你能下樓給我指一下嗎?我這眼神不好,實在看不清樓號。”聽到她這麼說,我猶豫了起來,心中有兩個念頭在掙扎:“作業還沒有寫完,想被媽媽罵了是不是?”另一個聲音卻在說:“老大娘眼神不好,咱應該幫幫她!”大娘看我遲疑不定,嘆了一口氣:“好!好!沒事,不麻煩你了,還是我自己去找吧!”

當大娘正要轉身走時,我趕忙拉住了她,攙着她下樓了。大約過了二十分鐘,我才氣喘吁吁地跑回來。可就在這時,我看見媽媽正在開門,她聽到聲音回過頭來,不等我開口,就大罵我一頓。委屈的我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我想,解釋是沒用了。媽媽看我知道“錯”了,才止住罵,下樓找張阿姨去了。

媽媽走到我面前,把買來的牛奶、餅乾放到我面前,我一時疑惑了。媽媽卻笑着說:“傻孩子,你做好事怎麼不告訴我,是剛纔張阿姨告訴我的。你幫助的那個老奶奶是張阿姨她們家親戚啊!對不起,剛纔冤枉你了!”

點評:文章中的巧合環環相扣,使故事曲折而完整。

【教師小結】

學生在平時的寫作練習中多是平鋪直敘,對事件輕描淡寫,很難準確地表現豐富多姿的生活面貌,即使刻意想要使文章情節曲折起來,也常常顧此失彼,在敘述描寫中顯出生硬編造甚至不可信的內容。同學們要把自已的作文寫得波瀾起伏,曲折有致,必須要具備細緻觀察生活、把握事物本質的能力,也要重視各種興波之法,更要從優秀的文學作品中汲取營養。在描寫事件的波瀾,加工故事時,切不能生硬爲之,我們追求文章的曲折生動性,也要以內容的準確性和真實性爲依據,不能單純爲追求情節的曲折而故作驚人之筆。

3

篇三:童話故事以它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

《從童話學寫作》說課稿

童話故事以它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優美生動的語言和人間真善美情感的揭示,深深地吸引了少年兒童的心。通過看童話、聽童話,孩子們已經對童話的特點有了深切的瞭解,在此基礎上,本次習作以講童話、編童話、演童話、寫童話這些環節,通過創設情境,分層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科學地依照學生的思維特點來安排教學流程,提高學生寫作童話能力。在教學時,儘可能地減少束縛,努力爲學生營造一個自由寬鬆的氛圍,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自由表達;讓他們體驗創作的喜悅和樂趣,從而激發他們進一步進行創作的慾望。一、說教材

我之所以選擇編童話故事這個話題,是因爲童話故事富於童真、富於幻想,能表現“童心”、抒發“童情”、充滿“童趣”,小學生喜歡看、喜歡聽,比較有吸引力。而且這樣的習作題材,貼近了學生的生活,本身就充滿了新奇感、趣味性,能讓學生展開五彩繽紛的想象。

我試圖通過這個話題,採用靈活、多樣的形式組織教學,讓學生髮揮想象,編寫一個完整、有趣的童話故事,以達到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創造性的語言表達能力,更快地提高他們的語文素質和創新意識。

(一)、教學目標

1、在本冊的課文中要求學生展開想象,編寫一個童話故事,表達自己的情感。

2、學會根據“人物”的特點來展開想象,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 3、通過具體事件表現人物特點,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能說能寫。

教學難點:能將所說、所寫的內容的條理地表達清楚,做到內容具體,語句通順。 說教法、學法:

1、這節課我打算運用“激——導——引”的教學模式,採用“談話導入法”、“創設情境法”、“範文引路”,從指導學生放飛思維、先說後寫,從口頭作文到書面作文,有序地提高學生作文的能力。

2、在學法上採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遵循先說後寫,以說促寫的原則。 二 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走進童話, 2領悟童話特點。 3.交流童話故事寫作要點。 4範文引路,對比了解童話特點。 5 給出材料學生編寫童話。

6.指導如何把故事情節寫具體、生動。 三、說教學理念

1、《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階段作文教學的要求:“作文教學,要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象和幻想,發揮自己的創造性。”而這一點,對於想象作文尤爲重要,因此,在想象作文的教學中,我們更應該滿腔熱情的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敢於標新立異,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

2、另一方面也體現了“簡快作文”中的審清題意,明確內容,詳寫重點,寫出所感的特點。在敘述中,對最能突出表現童話故事的內容,要不惜筆墨詳寫清楚,對最能突出表現觀點的關鍵之處,要善於抓住主要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及心理活動,進行細緻刻畫,就像電影中的特寫鏡頭一樣。通過這個童話故事,你取得了什麼經驗吸取了什麼教訓受到了什麼教育得到了什麼啓迪有什麼體會產生了什麼想法悟出了什麼道理等等,這些都是“所感”,讓學生選一個寫出來,就能突出觀點或昇華觀點。

總結:以上是我的教學設想,力求激發學生的想象,發揮學生的創造性,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個絢麗多彩的童話世界。

《從童話學寫作》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寫小學生作文童話故事,並培養其豐富的想象力。 2、通過回顧曾聽過看過的童話故事,來了解童話的特點; 3、採用擬人的手法,大膽想象根據材料寫童話。 教學重點: 童話的特點

教學難點: 發揮豐富的想象,學會使用擬人的寫作手法 教學準備:幻燈片,童話《小豬走夜路》《膽小鬼當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由童話故事中的人物導入 二、走進童話,瞭解童話特點 1(1)你知道那些童話故事?

(2)這些人物爲什麼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3)剛纔大家交流了這麼多的童話故事,你們知道童話故事都有哪些特點呢結合課文裏學過的、結合自己聽過的、看過的童話故事,自己想一想 (4).指名說說“童話故事”的特點。(師歸納板書:①把動物、植物、物品

當作人;②要大膽想象,編有趣的故事。) 2範文引路,比較瞭解童話寫法

(1) 出示作文《膽小鬼當家》,童話《小豬走夜路》從這兩篇習作中發現

什麼?感受童話的寫法。

(2) 採用擬人的手法,大膽想象。 三 給出材料,學生看圖編寫童話

(1)刺蝟看夜空的圖片,給出情景和詞語 (2)學生看圖,交流,指導。 四、大膽想象,編寫童話 五、拓展閱讀

《從童話學寫作》教學反思

從課堂情況看,學生編故事的熱情較高,學習的主動性調動起來了,但是,一節課下來,還是有許多不足:學生的思路沒有完全打開,題材不夠廣泛,貼近生活的較少,有的編得不夠具體。分析原因,主要有下面兩點:

1、學生在思考前,老師提具體的要求,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備課時,總擔心學生編出的童話天馬行空,不着邊際,沒有中心,因而在具體指導時,給學生設計了詞語禁錮了學生的思維,又教條式的提出了一些寫作知識,反而使得學生無從適宜。

2、沒有給學生充分交流的機會,交流時的指導過於空泛,也不完全到位。學生思維火花的碰撞,靈感的閃現是在輕鬆的交流氛圍中產生的。缺少具體的引導和對話交流,學生不可能完善自己的思考,更不可能編出完整而又貼近生活的童話故事來。試想:在打開思路時,引導、點撥學生:動物間也會象我們小朋友一樣學習、遊戲等,那麼,學生編出的故事定然會貼近生活得多。

這節作文指導課,在如何開拓學生的思路上還需要深入琢磨。備課時預設還應多一些,要多關注學生,多站在學生的角度設想,要備好學生!

篇四:九年級作文學案.情節曲折doc

九年級作文學案:文似看山不喜平——構思篇

[寫作啓示] :看孩子的狗

故事發生在700年前。那時候有條大狗,名叫吉爾特。吉爾特是威爾士王子的狗。王子外出打獵,經常帶着吉爾特。

這一天外出打獵,王子卻把心愛的狗留在家裏。因爲她幼小的兒子正在熟睡,王子要吉爾特看守孩子。

王子打獵回來了,吉爾特欣喜地出去迎接他。

王子一眼看見吉爾特嘴上有血跡,慌忙衝進屋裏一看,頓時驚呆了。牀上不見了他心愛的兒子,地上掉着兒子的衣服。衣服上有血,地上也有血。王子憤怒地喊:“狗東西,殺了我的兒子!”

王子衝出門去,衝着搖頭晃腦的狗刺了一劍 。吉爾特噴着血倒下了,王子也痛心地坐在地上。

突然,王子聽見了嬰兒的哭泣聲。仔細聽,是在屋裏。王子連忙躍起,跳進屋裏,順着哭聲朝牀下一看,是兒子。兒子躺在牆角,身旁還有一隻死去的狼。

王子明白了,是吉爾特要死了狼,就了他心愛的兒子。多麼勇敢的狗呀!但是,王子卻殺死

了吉爾特!

這是一個多麼震撼人心的故事。其之所以能夠深深地打動人心,是因爲本文采用了先抑後揚

的方法。巧妙的構思往往能收到出奇制勝的效果。“文似看山不喜平”,起起伏伏,高高低低的山百看不厭,跌跌宕宕、曲曲折折的文章引人入勝。反之,平緩的山讓人生厭,平庸的文章讓人心煩。願你筆下的作文成爲起伏的高山、波折的華章。

[密碼解讀]:假如我是一位旅遊者,來到一處風景勝地,我一定渴望獲得這樣一條遊覽路線:首先它是新穎的,不是我們所走慣了的舊路,不會使人感覺厭倦;其次,它是便捷的,儘管它曲折,或艱難,然而曲折中有佳境,艱難中有趣味。不論道長道短,都不是白花力氣的冤枉路;再次,它是自然的,它的起伏或曲折,都是自自然然、順勢而成的,當我們沿着它信步而行的時候,便會有一種輕鬆自然,無拘無束的適意感。

作文的構思也是一樣,如引水、如開河、如導流。關鍵在於能否爲自己的感情之流開闢一條最優秀的“渠道”。

文章的構思佈局是指在動筆行文之前,對文章的內容和表達方式的總體設計,是作文過程中

的一種創造性的複雜的思維活動。具體地說,文章的構思就是對頭腦中的材料作進一步的擴充、延展、分解和組裝,使之有序化、凝聚化、最優化,包括精選題材、提煉主題、設計人物、編置情節、安排結構以及探索最適當的表現方法等。有的考生老是對題目匆匆一瞥,在思維紊亂狀態中,就信筆寫去,結果常常是像擠牙膏似的,“擠”一點,寫一點;或像溜冰似的,“滑”到哪裏算哪裏。這樣寫出來的作文,讀起來讓人覺得乾巴巴的,毫無生氣,即使是審題、立意都不錯,但由於倉促動筆,思維無序,在行文的過程中,有時寫着寫着就偏離了題旨。因此,動筆之前,必須認真進行個性佈局。一篇文章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構思的精巧與否。尤其是考場作文,在構思方面若能體現出強烈的創新意識,做到獨特、新穎、匠心獨運,那麼文章升格獲得高分將會成爲現實。

那麼,快速構思應當怎樣進行呢從總體上說,首先要弄清題目要求,然後根據要求,打開

記憶的大門,搜尋出平時生活中積累的各種信息(包括生活經歷、見聞、知識、情感等);調動各種形式的思維,積極展開聯想和想像,初步確定中心與題材;其次,展開多角度、多層次思考,選擇最佳角度表現中心,並據此改造、豐富材料,提煉立題;最後,根據主題和題材的關係,對全文的佈局做到有序、有旨、有特點,先寫什麼,後寫什麼,詳寫什麼,略寫什麼都應該想清楚,構思佈局應力求

1

做到新穎,精巧。

當然,因作者的個性不同,構思的方法也就各具特色。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構思方法,供大家選用。

1、逼斷組合法。

這種構思方法,就是在題目規定的範圍內,選擇幾個生動的、典型的人物生活片斷,或事件情節片斷,或景物描寫片斷,把它們有機地組合起來,共同表現一個主題。用這種方法寫人記事,可以在較短的篇幅內,立體地、多角度地表現人物、敘述事件、描寫景物。片斷組合的構思,可以給作者留有廣闊自由創造的天地,使思路開闊,縱橫馳騁。但片斷組合,絕不是大拼盤,應做到所選擇的片斷符合文章中心的需要,所寫片斷應始終圍繞中心展開。同時,各個片斷應各具情態,各有側重,以期達到“衆星捧月”的藝術效果。 2、斃槭迪嚶撤ā

要反映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我們不可能面面俱到,有時需要對描寫對象作直接的正面描寫,有時則需要對描寫對象作間接的側面描寫。前者稱爲“實”,後者則稱爲“虛”。“實”和“虛”是相對的,寫“實”顯得厚重,寫“虛”顯得空靈,“虛”“實”相襯則形神兼備,既可使人感到具體實在,可觸可摸,又可收到氣氛濃烈的效果。這種方法宜於表現廣闊的生活場面,因之帶有強烈的抒情色彩,具有較大的思想容量。此法最適於抒情文體。 3、斃畔⑻崛》ā

,有時會碰到思路阻塞現象,這時候,就要迅速喚醒記憶中的各種有關信息。初中生活,繽紛多彩,一定給你留下了許多美好的、難忘的記憶。選取其中給予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例鋪展開來,一定會迅速打開思維的閘門,使思維流程快速運行。張開感覺之網,入微就有輝煌。 4、倍員確闖姆ā

對比反襯,是將對立的人物、事件、景物放在一起,通過它們的差異來說明問題的一種寫作構思技法。它與烘雲托月法很相似 ,不同的是,烘雲托月是用同類或相近的人、事、景來襯托,屬於正襯;而對比反襯,是用相反或相對立的人、事、景來對照,屬反襯。運用對比反襯法構思,目的是使對比中的立體得到強調與突出,它從相反相逆的角度將兩種物體進行對照比較,以形成十分鮮明的反差烘托,因而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和戰鬥力。如用冷清蕭條的景物,反襯歡樂喜悅的感情;以外界喧鬧的氣氛,反襯內心寂寞的心理。

這是一種最常用創造性的構思方法,廣泛用於記敘文、議論文、小說、詩歌中。 5、輩氏嘰珠法。

綵線串珠,就是作者在處理安排材料時,選取一個最能體現文章主旨的事物作爲貫穿全篇的綵線,將一組精選的材料(珍珠)連綴成篇的構思方法。作爲“串珠”的“綵線”,可以是物、可以是事,也可以是一種思想感情,只要能夠體現題材之間的內在聯繫,體現文章的主題思想即可。 有位同學以《生命的季節》爲題,以生命爲綵線,用“懂事之春”、“灼熱之夏”、“碩果之秋”、“沉思之冬”四個小標題,描繪了生命的多姿多彩。文中雖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但四個小標題由一線相連,恰似一串珍珠,熠熠生輝;每一個小標題又各側重一個方面,環環相扣,使得文章結構十分緊湊。

運用綵線串珠法,一要有珠,材料要一個比一個棒,像珍珠一樣光豔奪目;二要有美麗的綵線,必須選用最能體現文章主旨,又能貫穿全篇的聯綴物;三要貴藏忌露,有虛有實,或明或暗,形成文章起伏變化,既不能讓讀者一目瞭然,又要讓讀者有跡可尋。

6、背咚興波法。 “文似看山不喜平”,說的是寫文章好比觀賞山峯那樣,喜歡奇勢迭出,最忌平坦。如果說,山之妙在峯迴路轉,水之妙在風起波生,那麼行文之妙則在於起伏曲折、跌宕多彩。因爲平鋪直敘的文章,往往讓人感到呆板、單調、乏味。行文時,採用跌宕起伏、曲折多變的文勢,這種在有限的篇幅裏把事情說得引人入勝、起伏曲折的謀篇技巧,就叫做“尺水興波”法。

通常“尺水興波”法在文章中可表現爲“巧設懸念、巧設誤會,巧用抑揚、疏密相間、鋪墊渲染”等形式,形成起伏的波瀾。如《三國演義》中“三顧茅廬”的故事之所以膾炙人口,與其情節曲折有很大聯繫。誠想劉備請孔明如果一次便成功,必定索然無味,故事就不能吸引人了。 總之,“文貴曲”。記敘文要想在有限的篇幅裏把事情敘述得娓娓動聽,把人物刻畫得性格鮮明,就應很好地掌握“尺水興波”的謀篇技巧。 [教你一招]:名人談構思

文章的構思應當是曲折有趣,而又自然天成的。 散文家李廣田曾經把詩歌比作“渾然無跡”、“圓滿”、“完整”的“珍珠”;把小說比作“一座建築”,“它可能有千門萬戶,深宅大院,其中又有無數人事陳設,然而一切都收斂在這個建築之內,就連一所花園,一條小徑,都必須有來處,有去處,有條不紊,秩序井然”。至於散文,他則這樣比喻說: 我以爲它很像一條河流,它順了壑谷,避了丘陵,凡可以流處它都流到,而流來流去卻還是歸入大海,就像一個人隨意散步一樣,散步完了,於是回到家去。 林語堂也有精妙的比喻。他說:

作文只須順勢,如一條小河不慌不忙,依地勢之高下,蜿蜒曲折,而一彎溪水妙景,遂於無意中得之。若必繩以規矩方圓,量以營造法尺,結果只成一條其直如矢毫無波瀾毫無曲線的運糧河。 女之間如何消除心靈的隔膜,令人深思!

本次作文:沒想到,我如此

要求:將題目補充完整,圍繞題目選材,情節力求曲折,引人入勝。看看誰能別出心裁,寫出一篇吸引人的好文章,相信你是最棒的!

中考滿分作文欣賞:

陽光燦爛的日子

寒假開學後,我的座位調到了教室南部靠近窗戶的位置。每當陽光燦爛的日子,我就 沐浴在溫暖的陽光裏,感到心情格外舒暢。可是,這種好心情沒過多久就被破壞了。那是因 爲一次數學考試

我的數學成績一直平平,有時甚至還考不及格。而我的同桌卻是全班數學最棒的。在他的影響下,我的數學成績也有所提高。我們的數學老師性格沉靜,除了上課講解題目外,很少有其他的話語。

那次的數學考試,是期中考試。那時的陽光,比春天更爲爛爛。在陽光的照射下,我

感到了一陣燥熱。卷子發下沒多久,我被幾道題難住了,腦門上竟然滲出了汗水。突然,有人敲了敲我的桌子。我吃驚地擡起頭來。數學老師指了指後邊,說:“你,坐到那邊去。考完試再回來。” 我順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原來那是教室最後邊的一排空着的桌子。不知什麼原因,我們教室內多餘的那幾張桌子一直排在最後邊,沒有搬走。

2

我納悶了,老師爲什麼要讓我到那邊去?這時,我好像聽到有同學在說:“他數學成績那麼差,上次竟然考了80多分,肯定是抄同桌的”原來,老師認爲我作弊,偷看同桌的答卷。我難過極了,在全班同學的注目中,離開了我的“是非之地”。

通過那次期中考試,我終於意識到,不做一個成績優秀的學生是多麼可悲啊!從此以後,我一改往日懶散的習慣,開始抓緊每一秒鐘努力學習,成績飛速提高。有時,同桌解決不了的難題還會向我請教。

臨近期末的時候,陽光更爲燦爛。不過,陽光照射進屋子的面積已經非常小了,只有我這個位置陽光停留的時間長久一些。

期末考試到了,我聚精會神地趴在桌子上覆習着。不知何時,陽光籠罩了我,使我額頭沁出了汗珠。這時,數學老師又一次敲響了我的桌子:“你,坐到那邊去考試”。

我愣住了。老師竟然對我如此不信任!老師對我的成見竟然有這麼深!我再也忍耐不住,淚水就要衝出眼眶了。老師也愣住了,隨即,他似乎明白了什麼,輕輕地對我說:“這裏太曬,影響你做題。” 原來如此。原本以爲老師誤解了我,誰知卻是我誤解了老師!我的淚水不由地流了出來

沒想到我如此幸福

驀然回首,總有一份珍藏的記憶誘發着我們的情愫,歷久彌新,足堪玩味,讓我感到自己如此幸福。

和煦的三月暖陽

我想起了熱騰騰的豆漿,那天一大早,姥姥就招呼我喝她親手做的豆漿。我便和鄰居家的夥伴們一起並排坐好,享受着豆漿那淡淡的清香。看着熱氣升騰、蔓延,我看到姥姥那眯成一條縫的眼睛和那飽經風霜的臉。“好喝嗎?”“好喝!姥姥做的豆漿最好喝!”“好喝多喝點,喝完了纔有精神上學!”從姥姥手中接過豆漿,一種幸福的感覺在我心中盪漾。喝着一直甜到心裏的豆漿,我想不到自己這麼幸福。

溫馨的七月夏風

當我開始在食堂吃飯時,就已標誌着我進人了初三。我以接近光的速度吃完飯,頭也不回地說了聲再見就直奔教室。拿着一摞作業本穿行於組與組之間的走道,以最快的速度將其送到每個同學的手中。突然,小剛擋住了我行進的腳步,他接過我手中的作業本輕輕地說:“你的鞋帶散了,系一下。”我下意識地彎了腰。誰說初三的同學之間沒有友誼?其實每個人的心中都裝着62個同學,我想不到我這麼幸福。

涼爽的十月秋風

星期六放學回家,公共汽車上學生特多,待我上車時,車裏已被擠得水泄不通。車中人聲嘈雜,汽車又搖搖晃晃,我兩腿發抖,兩隻手緊緊抓住車柱,不敢放鬆。身旁突然傳來一個聲音:“嘿!你坐下吧!”我順着聲音尋去,是一名陌生的男生,由於拘謹,我支吾着說:“不用了,還是你坐吧。”此時,我心裏似拂過和煦的春風,流過甘甜的泉水,萌發出一種感動。後來他坐了不大一會兒,就堅持讓我坐。這一刻我能感到一種意外的幸福。

原來,幸福時時刻刻圍繞在我的身旁:從母親手中接過的飯碗,心存感激,那就是幸福;在燈下讀着朋友的來信,品味友情,那就是幸福;如果你獨坐一角,靜靜聽歌,凝神遐想,那就是幸福。

3

篇五:小小說情節曲折的創作方法

小小說情節曲折的創作方法

(一) 巧合法

明確:通過人物出乎意料的奇遇或事情的某種巧合,構成曲折的故事來表現主題。

《寒 冬》

裏維娜寒風凜冽。一個禿頭的老乞丐在街頭乞討。人們縮頸揣手,行色匆匆,老乞丐一個子兒也沒有討到。飢寒交迫中,他發現一個衣冠楚楚的紳士朝這邊走來。乞丐忙迎上前去,伸出髒兮兮的手,顫巍巍地說:“上帝保佑您,尊敬的先生,行行好,賞幾個銅板吧。”

紳士看了看這個裹着破爛棉襖在寒風中凍得瑟瑟發抖的禿頭老漢,便開始摸自己的衣袋,但摸遍了衣袋也沒有找到一個銅板——他身上沒有帶錢。可憐巴巴的老乞丐非常失望。紳士躊躇了—下,摘下自己的帽子,放在乞丐攤着的手上。老乞丐捧着溫暖的帽子不知所措,呆呆地看着紳士在寒風中漸漸遠去——因爲他發現,紳士也是個禿頭。

【點撥】巧合一:紳士欲給乞丐錢,但卻沒有帶錢;巧合二:紳士把帽子給乞丐,禿頭乞丐發現紳士也是禿頭。這種巧合突出了紳士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樂善好施,而是捨己助人。

(二)誤會法

明確:(1)作品中的人物迷惑於事物的表面現象,從而引起矛盾,推動情節的發展,造成悲劇或喜劇性的衝突。(2)可以是一方誤會另一方,也可以是雙方互相誤會;可以是一個誤會,也可以是多個誤會;可以是悲劇性的誤會,也可以是喜劇性的誤會。

《槍》(臺灣)

林雙不車子愈往南駛,我愈覺得不對勁。司機始終不懷好意地透過後視鏡瞅着我,恐怕我是上了賊船了。報紙上幾乎天天有出租車司機在荒郊野外劫財搶色,甚至還要傷人的報道,爲什麼我這麼大意?

果然,車子剛開不久,我就感到異樣了。司機一再從後視鏡瞅我,瞅得我心底發毛。就在這個時候,我看到他的右手從方向盤挪開,往下伸,不知在摸什麼東西,大概是扁鑽或刀子吧?車窗外一片漆黑,正是苗栗一帶的山間,歹徒下手最理想的所在。要動手了吧?我下意識坐直身子,冷汗開始往外冒。可什麼事也不曾發生。他的手又伸了上來,放在方向盤上,沒有拿什麼東西。我看到,他又從後視鏡飛快地掠了我一眼。這一眼非常狠毒。我有生以來不曾看過更狠毒的眼神,使我再度直冒冷汗,再度後悔自己的莽撞。我要去的地方終於到了。 當出租車在公路局車站前一停,我立刻打開車門衝了下去。鬆了一口氣,纔想到還沒有付錢給司機,便繞過車後,走到司機窗口,伸手到旅行袋裏掏錢。突然,車子往前衝,迅速拐一個彎,消失在不遠的街角。我最後看到的,是司機無比驚惶的神色。

怔怔地站那裏,莫名其妙地把車錢再度放入旅行袋,我纔看見旅行袋的右方開口突出一截槍管。那是我在臺北特地爲孩子買回來的玩具槍,槍管太長了,無法全部塞進旅行袋。

【點撥】整篇文字的情節均是由誤會構成。開篇,直入誤會,隨着誤會的加深,故事情節也層層推進,直至篇末,才“霧過天晴”,真是一波三折。 (三)峭收法

明確:在情節結束處異峯突起,出人意料。使情節頓生波瀾,令讀者回味無窮。

《好朋友》(美國)

馬克吐溫約翰在街上碰到他的好朋友麥克,便對他說:“唉,我遇到一件很麻煩的事,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什麼事?我們是好朋友嘛,你有什麼麻煩事就該對好朋友說,也許我能幫你想想辦法。”

“我發現我正處於熱戀之中。”'

“這是好事啊,你怎麼會覺得麻煩呢?”麥克不懈地問。“我同時愛上了兩個姑娘,她們一個長得漂亮,但沒錢;另一個長得

不漂亮,卻很有錢。你看我應該跟誰好呢?”

“當然是那個長得漂亮的。這年頭,錢算得了什麼?”麥克堅決地回答道。“對!”約翰說道:“謝謝你的好主意,再見。”說完轉身就走,“等一下,約翰。”麥克叫住他,“你能不能把那位有錢姑娘的住址告訴我?”

【點撥】麥克的回答看似高尚,但在結尾處,作者卻來了個意外的筆法,十分俏皮又含蓄,暗示了他的“醉翁之意”。總結小小說的創作技巧是無窮的,世界上最多的就是技巧,相信大家在閱讀、寫作小小說時,會有更多的收穫。

那麼如何巧妙設置小小說的情節呢?

遞升反轉 許行的《錢包》的情節結構: A.他從飯店打完工,在回家的路上忽然被一個小個子亞洲人撞了一下,他警覺地一摸褲兜,發現錢包沒了。

B.他立即用英語大叫:"Wallet,Wallet!"(錢包,錢包)。那撞他的人不但沒有停,反而加快腳步跑開了。 C.他奮起直追,且邊跑邊用英語喊:"趕快站下,把錢包拿出來。"那撞他的人就更加慌張,跑得更快了。 D.他以百米賽跑的速度猛追,那撞他的人繞着樹跑,企圖用靈巧的身軀擺脫他,而他也繞着樹追。就在他馬上就要追上的時候,那個撞他的人扔下錢包跑了。 E.他撿起錢包回到自己的住處,當他打開錢包查看時,才發現錢包不是他的,裏面有800多元美妙、幾枚硬幣和一張工資結算單。原來那個撞他的人也和他一樣是在飯店裏打工的。他看看自己的褲子才猛然想起,早晨起來時換了一條褲子,自己的錢包還在原來褲子的兜裏。

閱讀思考:這篇小說情節構思有什麼特點?

討論明確:作品以一個道具(錢包)的戲劇性變化作爲單一事件,然後抓住這個單一事件中的一個情節元素(追回錢包),向上做了一系列的延伸發展(追,猛追,繞樹追)。"追回錢包"的單一事件經過這一步比一步猛烈的行動描寫才達到情節高潮,於是,當作品的緊張氣氛被渲染到頂點後,情節突然一個下跌反轉,追回的錢包原來不是他的,而是對方的,前面的藝術鋪墊的內容和後面作品實際達到的目的完全相反,情節開端與情節結尾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矛盾,作品的意外結局便這樣形成了。

如果簡潔表述這一構思即爲:發生矛盾——順勢加劇——再順勢加劇——下跌反轉

多重反轉 美國作家凱特·肖班的《一個小時的故事》情節: A.馬萊德夫人突然獲悉她丈夫在鐵路事故中遇難。 B.馬萊德夫人不僅沒有表現出悲痛欲絕的神情,相反卻還有一種掙脫了束縛,獲得了自由的喜悅。 C馬萊德夫人的丈夫布倫特雷·馬萊德先生突然回來了,原來關於他遇難的死訊是失實的。 D.馬萊德夫人那短暫的喜悅剎那間化爲烏有,她承受不了這種巨大的心理反差,心臟病突發猝死。

閱讀思考:這篇小說情節安排上有什麼特點?表現了什麼主題?

討論明確:這篇作品的情節轉了三個相反的彎:馬萊德夫人的丈夫車禍遇難,這是情節的突起,丈夫去世,妻子不但不悲傷,反而感到高興和喜悅,這是第一次反轉;誰知她的丈夫並沒有死,他又風塵僕僕地提着旅行包和雨傘回來了,這是情節的再次反轉;這個時候的馬萊德夫人並不因爲丈夫的生還而高興,相反,她因承受不了這樣巨大的一悲一喜、一喜一悲的心理反差而引發了心臟病。這一方法可簡潔的表示爲: 情節突起——情節反轉——情節再反轉——情節再次反轉直至高潮

反跌對比 A、時大春《嶽跛子》裏的兩個人物圍繞一件事而顯示了不同行爲的對比: 鞋匠嶽跛子身體孱弱,木匠憨二身體剽悍,可是當嶽跛子的妻子遭到日本小隊長的強的.奸時,身體剽悍的憨二卻丟掉斧頭溜走了,而身體孱弱的嶽跛子卻操起鞋錐把日本小隊長的頭紮成了馬蜂窩。

對比: 某縣召開文學創作報告會,邀請著名作家陳村來做報告。開始來的作家是一個冒充陳村的騙子,5天以後來的纔是真正的作家陳村。可是,假陳村作報告時,侃侃而談,生動詼諧,整個會場的氣氛十分熱烈;而真陳村作報告時,卻語言乾澀,講得像要"睡過去一樣",整個會場聽衆的反應十分冷淡。

C 、孫學明《耳朵》裏的同一人物的前後經歷與不同事件的結局發生的交叉對接。 當方副縣長身體健康,耳聰目明,精力十分充沛時,全縣工業改革的幾件大事一件都辦不好;可是當方副縣長生了一場病,耳朵失聰,不能正常工作時,全縣工業改革的四件大事一天之內全辦成了。

D、俞鳳斌《橋之過》裏的同一人物的不同行爲方式與人物自身的結局構成的反跌: 一位鄉村女教師背學生過河,被評爲先進;可是當她帶領學生勤工儉學造了一座橋,不用再背學生過河時,卻反而因材料不過硬評不上先進。

閱讀思考:這些作品在情節設置上有個什麼共同的規律?

討論明確:這些作品一般都設置有二重對比。首先是人物的對比——或是一個人物的前期行爲、遭遇和後期行爲、遭遇的對比(如《耳朵》裏的方副縣長,《橋之過》裏的女教師);或是兩個人物不同行爲、遭遇的對比(如《嶽跛子》裏的鞋匠與木匠,《陳村報告會》裏的真假陳村)。 其次是圍繞作品人物而生髮的單一事件的前後變化對比。像真陳村作報告失敗,而假陳村作報告卻大獲成功;女教師背學生過河和女教師領學生造橋方便學生過河,就是這樣的單一事件的開端與結局的變化。

這一結構簡潔表示爲: 同一人物或兩個不同人物前後行爲遭遇對比與單一事件的前後變化對比交錯扭結

雙線碰撞 在小小說的創作中,可以採用單線串接也可採用雙線碰撞。雙線碰撞即寫兩個人物,每個人物的故事都有自己的一條情節線索,這兩條線索可能平行發展,也可能交叉發展,在作品的最後一個情節單元(也可能在某個特定的細節上),兩條線索發生碰撞,交織在一起,形成作品的高潮。

《老雷》情節簡介:老雷是娘們氣十足的漢子,開始做販杏的生意,因爲腦筋不活賠了"四位數"的本。老雷在路上和一個瞎子相碰,他不但對瞎子說對不起,而且還站在那一動不動地讓瞎子拿竹竿打他,結果臉也腫了,背也起了紫痕。(這是第一條故事線索串起的兩個具體細節,它突出了一個老實善良、性格木訥的老雷。)接下來的第二條線索的故事是寫狗二。狗二是局長的兒子,經常打架,逗女孩子,他在街道管治安,於是經常在市場上占人家的便宜。有一次他又去拿一個小姑娘的杏子吃,小姑娘不依,他耍開了威風,毫無道理地要罰賣杏的小姑娘。兩條故事線索發展到這裏發生了碰撞——老雷眼見狗二蠻不講理,他怒不可遏,一拳就把狗二打倒在地。這個碰撞突然使老雷木訥的外表裹着的容不得邪惡的正直曝了光。原來,老雷在對待醜惡的人和事時,一點也不呆不傻,這與第一條線索揭示的行爲特徵剛好相反。

討論回答:此種情節技巧的關鍵在於什麼地方?

討論明確:關鍵在於兩條線的碰撞。所有的材料都是圍繞這個碰撞點展開,這個碰撞點成爲作品的核心細節,所有的內容因爲是圍繞着這個碰撞點。而且,設置兩線碰撞的目的,恰恰也在於體現碰撞以後發生的藝術變化。兩線一碰憧,有的事件可能真相大白,有的事件可能發生"逆轉",有的事件也可能出現"驟升"。

這一方法可概括爲:一個人的故事與另一個人的故事發生碰撞——事件或“真相大白”或"逆轉或""驟升"

小小說的情節設置應注意什麼?

A、情節要曲折,但要合理,必須爲主題而服務。

B、人物儘量要少,忌關係複雜。

C、語言要凝練,忌大段人物對話。

D、開頭直接入題,忌迂迴曲折

E、結尾往往出人意料,而又於情理之中

愛讓我擡起頭

不要爲面子而丟失了心靈深處最真實的東西。

——題記

進入重點中學,時間才漫過幾天,騰飛就失落了。

他選擇了沉默。不,是他只能選擇沉默。

像往常一樣,同學們三五成羣地奔向校門口迎接父母,而他卻一直低頭不語舉步徘徊。他膽怯地看看校門口,然後深深吸了一口氣,就開始向餐廳奔跑。

“喂!那位是叫你的吧!”一位同學對他說。他的心緊張起來,慢慢擡起頭。

只見,一位身着西服的中年男子正向他招手,那個人的身邊是一輛黑色的轎車,陽光下顯得格外氣派。

騰飛的臉上掠過一絲驚喜,然後奮力奔向了那個人。

“那個人是誰呀?” “我看很像他的父親,看來他還是個體面人物呀!”同學們議論紛紛。 那個人遞給騰飛一個牛仔包,然後笑着對他說了什麼…… 回到教室,所有人都把目光移到了他的身上。

“你家可真富呀!你爸爸的車子可真氣派。”男同學們都羨慕地望着他。

他有些許吃驚,但片刻後便自信地點點頭。

一時間,他成了“風雲人物”。

幾個月過去了,他還沉醉於羨慕的海洋中。

突然有一天,當他和幾個男同學說說笑笑去吃飯時,背後傳來了一陣響亮而嘶啞的聲音。 “騰飛,騰飛,快過來。”

他轉過頭,臉上的笑容傾刻間凝固了。

只見一位衣着襤衫、滿臉皺紋的老人緩緩地走過來,手裏還提着四個紅紅的蘋果. 騰飛立刻把頭又轉回來,心裏“怦怦”跳得極快,他的臉連同耳根都紅透了。 “騰飛,騰飛,我在這裏。”那位“老人”的聲音更大,更粗糙了。

騰飛把頭又重重垂下。然後灰心喪氣地走過去。

所有人的目光都變得驚詫。

“爸,你怎麼來了。”騰飛的眉頭緊住了。

“上次我腿病犯,沒能新自把包包送給你,多虧了那個有心人呀!不僅送我去醫院,又把包包帶給你。”父親說了幾句就喘起粗氣來。

騰飛怔了怔,難怪那人說:“祝你生日快樂!”

“我剛剛出院,可是心裏掛着你呀!就帶了些蘋果給你,也想看看你。”父親舒心地笑了,慈祥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騰飛慢慢擡起頭,臉頰上滑落一滴淚,他強忍着笑了,笑得那麼自信。沒有空虛,是那麼真實,真切。

一直是作文高手的騰飛第一次大膽地站在講臺前,在作文評點課上展示了自己的《愛讓我擡起頭》這篇文章。

“爲了面子,我冷落了一直爲我付出的父母,我深深自責過,多希望父母打我,罵我。而父母卻用愛的力量讓我擡起頭,用樸實的行動告訴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讓坦誠充實自我……”

全班一片淚眼模糊,掌聲如雷。

[點撥鑑賞]

這是一篇採用“小小說”文體的考場佳作,文章情節生動,細節逼真,扣人心絃,真叫人愛不釋手!小說寫的精彩,一則靠逼真的細節,比如,在描寫年邁的父親時,運用了極富傳神的詞語,如“衣着襤衫”、“滿臉皺紋” 、 “緩緩”等,一個年老勤儉的老父形象便躍然於紙上!更難能可貴的是,本文構思精巧脫俗,情節曲折生動:初讀此文,讀者還以爲是在寫一個富家公子,然而讀到騰飛的《愛讓我擡起頭》,我們猛然發現,文章原來用了“情節突轉”的手法,令人拍案叫絕!

篇六:作文如何寫得曲折波瀾

作文如何寫得曲折波瀾

【方法指導】

清代袁枚曾說“文似看山不喜平。”這句話是說,好的文章在情節的展開和場面的刻畫上有變化,這樣顯得波瀾起伏,搖曳多姿,更能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相反,文章若一味地平鋪直敘,沒有一點起伏變化,像流水賬,容易使人感到單調、乏味,很難贏得讀者的喜愛。而這種一波三折、曲折多姿、引人入勝的寫法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波瀾”。

在記敘文中,寫出事件的波瀾顯得尤爲重要。以下幾種方法是常見的興波瀾、生變化的方法。

1.順逆穿插起伏多

順逆法通過對順勢與逆勢的巧妙穿插安排,能使文章波瀾起伏,層層深入。如歐·亨利的小說《警察與讚美詩》中,流浪漢蘇貝爲躲避寒冬的侵襲,決定到布萊克韋爾監獄度過不愁食宿的三個月。爲此,他當着警察的面屢屢犯法,卻始終未被理睬。一家老教堂悠揚的讚美詩讓蘇貝的靈魂起了奇妙的變化,他決定改過自新,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可就在此時,一名警察帶走了他,已不想入獄的蘇貝被判在布萊克韋爾監禁三個月。事件突然峯迴路轉,故事情節急轉直下,這一順逆交替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意味深長。

學生練習:

雨(片段)

□柳林中學八(3)班徐美慧

在朦朧的雨幕中,我覺得那身影格外的熟悉。啊,好像是爸爸!我得意地望了望身邊的王芳:“我們有救了!”可等人影走近了,我這纔看清楚,原來是個陌生人。唉,我嘆口氣,無意間看見王芳書包的側面很鼓。“王芳,你這包裏是什麼啊?”“好像是我奶奶給我塞的牛奶吧?”王芳說着打開去看——竟然是一把傘!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啊。王芳興奮地試圖打開傘,可任憑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這把傘根本沒有辦法打開。王芳悻悻地說:“一定是奶奶糊塗了,把我們家準備要扔的那把壞傘給裝進來了。”雨越下越大,我們的心也越發地焦急。“王芳,你怎麼還沒有回家!”一個聲音響起,原來王芳的姐姐路過,她也是這個學校的,看她打着一把傘,王芳可是樂了,但是也爲難起來,我趕緊大度地讓她們先走了。天要黑了,我一個人孤獨地在校門口站着,眼淚都要流下來了。

就在這時,我聽到一陣很急的腳步聲從後面傳來,這次沒有讓我失望,是爸爸!沒等我撒嬌,爸爸就說:“啊呀!寶貝,你怎麼跑到學校後門等我啊,我在前門等了你將近一個小時啊!”點評:情節構思新穎,事件一波三折,達到了引人入勝的效果。

2.懸念設置扣人心

懸念法通常是精心設置疑問和矛盾,在文章開頭用超乎尋常的語氣去敘述或交代一種異於常人思維的結果,以引起讀者探其究竟的慾望。《最後一課》的開頭,韓麥爾先生穿着只有在督學來視察或發獎的日子才穿的漂亮禮服,鎮上的人們個個都顯得嚴肅、憂愁,這種外貌和神態描寫,渲染了一種嚴肅的氣氛,預示着將有不同尋常的事情發生。究竟是什麼事?爲解開這個懸念,讀者就會帶着一種探尋的心理讀下去。需要注意的是,設置懸念要有“懸”有“釋”,必須要以事實爲依據,一定要適度、自然,不要脫離生活,切忌故弄玄虛,留下有漏洞。

學生習作:

虛驚一場(片段)

□柳林中學八(3)班肖傑

我正看着剛買的《恐怖故事》,家裏忽然停電了。啊!真是一片漆黑。我覺得背後涼涼的,像是有人向我走來。我慢慢地向身後轉去,什麼也沒有,但是一身冷汗已經嚇出來了。我摸

索着在家裏走着,努力回想着媽媽平常放蠟燭的地方,似乎是在電視櫃的抽屜裏。屏着呼吸,我一步一步挪到了電視櫃旁,蹲了下來,在抽屜裏胡亂摸着。就在這時,我又感覺背後涼涼的。這會兒我的眼睛似乎適應了黑暗,可以模模糊糊地看見黑暗中的輪廓了。我環顧四周,發現陽臺的窗戶沒有關,陣陣冷風直從那窗戶灌進來。哦,我鬆了一口氣,繼續在抽屜翻起蠟燭來。這時,門響了一下,我以爲是風吹的,不大在意,不料門忽然打開了,在微光之下,我看到那人影子格外高大,頭也很大,我不禁嚇得“啊”的一聲叫了出來,一屁股坐在地上。這時“人影”說話了:“哎呦,小杰,你叫什麼啊,媽媽嚇得心都要跳出來了!”點評:小作者運用懸念法,結合細節描寫,巧妙地烘托出一種驚悚的氛圍。

3.抑揚對比有側重

正如攝影師用光線的反差增強圖像的立體感,文章是用語言的反差來增強人物形象的立體感,作者把讀者的判斷引向相反的方向,到一定的時候再揭示真相,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茅盾的《白楊禮讚》,作者本要表現對白楊樹的讚美之情,但開篇先寫它的生長環境,也就是黃土高原的“單調”,使人“懨懨欲睡”,這是“抑”,後來突然看到挺拔的白楊,使人精神爲之一振,這是“揚”。這種作文主題鮮明、情感強烈,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學生練習:

夜行(片段)

□柳林中學八(4)班餘盛東

其中一個人髮型很怪,正是時下社會青年流行的“飛機頭”,看起來壞壞的,嘴上還掛着莫名的微笑。我和李明看情況不對,撥開其中兩個,用盡了渾身的力量撒腿就跑。我聽見他們在身後大叫着什麼,但我們不敢回頭,直到跑到大馬路邊上一個交警的崗亭纔敢回頭看,看樣子他們沒有追上啊。哈哈,我和李明興奮地擊了掌,心裏滿是勝利的喜悅。就在這時,一個聲音在面前響起:“你們跑什麼呀,誰是李明?”我們一擡頭,頓時傻了眼,“飛機頭”此時也氣喘吁吁,一時間我們誰也沒有說話,氣氛彷彿凝固了一般。他好不容易直起身子說:“你們到底誰是李明啊!我撿到一張飯卡,旁邊有人說好像是你們的,我好不容易追上你們,準備還給你們”我和李明頓時呆在原地,心中五味雜陳。

點評:事件描述富幽默感,轉折自然而出人意料。

4.誤會衝突推情節

誤會法是因誤會引起矛盾,從而推動情節的發展,造成悲劇或喜劇性的衝突的方法。這種錯誤理解使得人物之間的對話、行動、感情等都朝着意外的方向發展,甚至引導讀者情緒也跟着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從而吸引讀者抑制不住地往下閱讀。

學生練習:

一張生日賀卡(片段)

□柳林中學八(3)班瞿禧彤

我忐忑地回到家。父母今天並沒表現出什麼異樣,我想這應該是暴風雨前的寧靜吧!我偷偷一斜眼,看到茶几上放着一張紙,也許不!不!是肯定!那紙上肯定記載着我的“罪行”吧!看來這回是免不了一頓飽揍了,我還是主動坦白的好。

我站在飯桌前,聲音比蚊子叫還低:“爸爸媽媽!我錯了我”

爸爸媽媽放下筷子,奇怪地望着我,媽媽忍不住說:“你怎麼了?哪兒錯了?快來看你姐給你寄來的生日賀卡,明天是你生日啊。”說完就拉我往茶几那邊走。

什麼?賀卡?看來爸媽還不知道那件事啊。看着姐姐寄來的那張生日賀卡,上面寫着:“相信自己,陽光總在風雨後!”我的眼睛溼潤了,媽媽摸摸我的臉:“這孩子今天怎麼了?怎麼一張賀卡就感動成這樣?”只有我自己心裏明白,這兩行眼淚真正的含義。

點評:通過“誤會”,文章較好地展現出了小作者的心路波折。

5.巧合奇遇亮點多

巧合法通過人物出乎意料的奇遇或事情的某種巧合,構成曲折的故事來表現主題。如《陳奐生上城》中多處運用巧合法,把“漏斗戶”的一夜奇遇寫得絲絲入扣:陳奐生上城去賣油繩,賺了錢想買頂帽子,可賺了錢已是後半夜,巧的是身上又忘了帶錢,只好光着頭挨凍,凍出病了,躺在候車室裏,卻又巧遇到了縣委書記,於是,他又被送進了高級賓館,成就了自己的奇遇。“巧”不僅推動了情節發展,揭示了文章主題,也增添了人們的閱讀興趣。 學生練習:

週末(片段)

□柳林中學八(3)班雷巧

“小姑娘,你能下樓給我指一下嗎?我這眼神不好,實在看不清樓號。”聽到她這麼說,我猶豫了起來,心中有兩個念頭在掙扎:“作業還沒有寫完,想被媽媽罵了是不是?”另一個聲音卻在說:“老大娘眼神不好,咱應該幫幫她!”大娘看我遲疑不定,嘆了一口氣:“好!好!沒事,不麻煩你了,還是我自己去找吧!”

當大娘正要轉身走時,我趕忙拉住了她,攙着她下樓了。大約過了二十分鐘,我才氣喘吁吁地跑回來。可就在這時,我看見媽媽正在開門,她聽到聲音回過頭來,不等我開口,就大罵我一頓。委屈的我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我想,解釋是沒用了。媽媽看我知道“錯”了,才止住罵,下樓找張阿姨去了。

媽媽走到我面前,把買來的牛奶、餅乾放到我面前,我一時疑惑了。媽媽卻笑着說:“傻孩子,你做好事怎麼不告訴我,是剛纔張阿姨告訴我的。你幫助的那個老奶奶是張阿姨她們家親戚啊!對不起,剛纔冤枉你了!”

點評:文章中的巧合環環相扣,使故事曲折而完整。

【教師小結】

學生在平時的寫作練習中多是平鋪直敘,對事件輕描淡寫,很難準確地表現豐富多姿的生活面貌,即使刻意想要使文章情節曲折起來,也常常顧此失彼,在敘述描寫中顯出生硬編造甚至不可信的內容。同學們要把自已的作文寫得波瀾起伏,曲折有致,必須要具備細緻觀察生活、把握事物本質的能力,也要重視各種興波之法,更要從優秀的文學作品中汲取營養。在描寫事件的波瀾,加工故事時,切不能生硬爲之,我們追求文章的曲折生動性,也要以內容的準確性和真實性爲依據,不能單純爲追求情節的曲折而故作驚人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