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有關民族風俗的作文

有關民族風俗的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9W 次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風俗,你對此有何瞭解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有關民族風俗的作文吧!

有關民族風俗的作文

  有關民族風俗的作文【1】

春節:潮汕人過年,從臘月廿三就已開始,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方落下帷幕,其間的高潮當是“除夕”和“新年”。祭祖、貼春聯、圍爐、送壓歲錢、守歲、辭歲??這些習俗都要在過年夜(潮汕地區對“除夕”的說法)之前完成。 遊神:把老爺請上金膝木雕做成的金壁輝煌的“轎子”,由選定的年輕力壯的青年擡的着,前導擡着“××老爺出巡”、“肅靜”、“迴避”等匾額,猶如古代官員出巡。

潮汕民間舞蹈,如英歌舞、車鼓舞、駱駝舞、蜈蚣舞、麒麟舞、鱷魚舞、白馬舞、孔雀舞、鰲魚舞、雙鵝舞、舞鯉魚、舞九鱷、布馬舞、舞獅、舞龍、耍竹龍等,都是遊神賽會時的把戲。

潮汕鑼鼓隊:每年正月至二月,各鄉各里遊神賽會的標旗隊,有潮劇戲出人物,有潮樂隊,有潮汕鑼鼓隊,還有茶擔。標旗隊中穿袍的鄉里老大、着唐裝的童佬,洋洋大觀。晚間,在老爺宮前的戲臺上演潮劇,做木偶戲,熱鬧非凡。有的鄉村遊神鑼鼓隊光鑼就有36面,有的鄉村遊神後,連續演大戲。遊神時鑼鼓聲、鞭炮聲震耳欲聾;人們的個個喜氣洋洋,歡聲笑語不絕於耳。這些美妙絕倫的交織在一起,匯成了一首悅耳的新年頌歌,它是那麼和諧,那麼令人心醉。

發“壓肚腰”:午夜十二點,新年鐘聲響起時,家裏的長輩則要給小輩們發“壓肚腰錢”(利市),已經參加工作的小輩也要封紅包孝敬長輩。“送壓歲錢是潮汕過年夜習俗中重要的一項,家裏的長輩要給小孩壓歲錢,俗語叫‘壓肚腰’,意思是孩子們一年從頭到尾腰包裏都會滿滿實實、富富裕裕。”大人給小孩分發壓歲錢的同時,照例還有一番勉勵祝福的吉利話。到了睡覺時,將這份禮物名副其實地“壓”在孩子們的枕頭底下,伴隨他們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除夕夜,共迎新的一年到來。

  有關民族風俗的作文【2】

正月初一爲春節,舊稱元旦。是日,人們早起,着新衣、戴新帽、穿新鞋,以示辭舊迎新。謂穿未下過地的新鞋,新的一年可腳輕手健。男主人起牀,口唸吉詞先開門,放炮仗於門口,稱“開門炮”。開門炮一般放三個,要“帶四放三”,留一個作“備炮”,寧波話“備炮”出典於此。炮仗放得越高越響,示意新年吉利。若是“吹、吹、吹”的啞炮,則示爲不吉,要馬上就說:“哦,吹吹響,今年會發財。”並立即補放一個。

大族、大戶人家供奉祖先遺容畫像於祠堂或中堂(堂前間),一般懸五代之內的祖宗像,稱爲“供幀子”、“供影子”、“供金紫(昔繪像皆金冠紫衣) ”,均同義。有的宗祠族規,男子l6歲纔可拜祭,女子不在內。由輪着當辦者分發麻餅(亦稱吉餅)一雙或碗兩隻。各家幼者依序拜尊長,稱“拜歲”。除夕夜巳分“壓歲錢”,用紅紙包起來壓在幼者枕頭底下,故謂“壓歲”。

是日,早上吃湯糰(湯圓),寓意團團圓圓。有些人家全家吃素一天。這天習俗最大特點是讓家裏日用器物“休息”一天,也即讓家庭主婦休息,不掃地、不乞火(不向別人點火、點香菸)、不殺牲、不動刀剪、不倒馬桶、不洗滌衣服,也不打罵孩子、不講不吉利的話。早晨見面忌說“早”字,謂說了要招來今歲跳“蚤”多。走路如跌跤,要馬上說:“哦,元寶一跌。”此晚,未昏即眠,不點燈火,謂點燈將招來今歲蚊蠅多。睡前,放“關門炮”。晚上不出門,俗稱過“太平夜”。

初二至初七八,遲的到十五,各家出門走親戚“拜歲”,一般先至親後遠親,少拜長以婿拜翁、甥拜舅、侄拜姑等爲重,互相款待酒席,稱“歲飯”、“歲酒”。 初五,爲財神日,經商人家最重此日,“請財神”後纔開門營業,稱“開市”。信佛者,有的於初七夜走七座橋,且不走回頭路,初八拜八個寺院,俗稱“走七橋”、“拜八寺”。

其間,民間娛樂活動有舞龍燈、跑馬燈、大頭和尚等。與別地稍異者有“佯掃地”,即乞丐(此時稱“發財人”)揹負筐,手握綴有紅球的掃帚,佯作掃地狀,口唱俚歌:“撩起金絲帚,瑞格(象聲)一把掃。掃到東,老闆屋裏有青龍,青龍盤米缸,黃龍盤谷倉;掃到南,老闆屋裏發大財,大元寶使籮擡,小元寶使船載。”

建國後,賀年等習俗不變,迷信色彩多已消失。機關團體舉行團拜,開展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活動,慰問老幹部、老工人、老教師、老科技人員、敬老院老人和春節期間堅持生產、工作的職工。路上熟人相逢,拱手或握手,互祝吉祥。

  有關民族風俗的作文【3】

中國,是一個龐大的家族、有五十六個不同的`民族,每個民族肯定都有它獨特的風俗習慣。在我美麗的家鄉上海,就有許多不同的習俗。其中,元宵節就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在我的家鄉,總是特別重視元宵節。在正月十五那天,家家戶戶都吃元宵。因爲元宵的形狀是圓形,圓就意味着團團圓圓,它能夠祈福家人團聚,每天都能幸福圓滿。

吃完元宵,接下來就是元宵節的高潮部分。要表演踩高蹺、舞獅子、劃旱船、耍龍燈等元宵節特有的節目。在表演時,每一個觀衆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中、都被表演所吸引了。

說起元宵節,最負盛名的便是觀花燈、猜燈謎了。在元宵節那天晚上,每天街上都張燈結綵,處處顯示出元宵節特有的氣氛。就像《東京夢華錄》中說的那樣:每逢燈節,開封御街上,萬盞彩燈壘成燈山,花燈焰火,金碧相射,錦繡交輝。京都少女載歌載舞,萬衆圍觀。遊人集御街兩廊下,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音喧雜十餘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燈燭齊燃,鑼鼓聲聲,鞭炮齊鳴,百里燈火不絕。”熱鬧的氣氛足以形成一條河流,讓所有看到的人們都跟他們一起歡呼起來。

正月十五之夜還有一個獨特的習俗:觀月。正如唐代詩人崔液的上元夜中提到:“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一邊欣賞着天空中美麗的月亮,一邊看着人們歡慶元宵佳節的樣子,此時還有誰能坐得住呢?趕緊出來和人們一起慶祝象徵美滿的元宵佳節。

啊!這是一派多麼祥和、熱鬧的景象啊!這就是我家鄉最獨一無二的習俗。是不是也令你十分神往呢?我愛我的家鄉,愛家鄉獨有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