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最新清明節作文(精選6篇)

最新清明節作文(精選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5W 次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最新清明節作文(精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最新清明節作文(精選6篇)

  最新清明節作文1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來到了,我決定遠離城市的喧鬧,到鄉下踏春去。

天空飄着濛濛細雨,四周籠罩着一片輕紗一樣的煙霧之中,清新,水潤,如畫般的美麗。我徒步走到近郊,迎接我的第一道風景線是一大片一大片的金色的油菜花,那金黃的小臉、高挑纖細的身材,她們搖曳着身子,就像是熱情的主人迎接遠方客人的到來,天空中落下來淅淅瀝瀝的小雨點,如晶瑩的珠子滾落在油菜花的花瓣上,油菜花欣然接受着春雨的滋潤,變得更加惹人喜愛,風中飄來那沁人心脾的清香,讓人覺得心曠神怡,流連和沉醉在鵝黃色花的海洋之中。

油菜花的邊上還有一些蠶豆花,雖然沒有油菜花那樣的熱情,但表現出的是一種紫色的幽靜,花瓣上的黑點點,好像是一雙雙機靈的小眼晴。喲,這兒還長了一些青青的艾草(人們又叫它艾青、蓬蒿、草頭),這可是做清明糰子必不可少的材料啊,摘下一株,放到鼻前,清香四溢。呀,我要多采點回家做青團,品嚐一下“清明”的味道。

我徜徉在雨中的田野,眼前出現了一個池塘,池邊那粉的桃花和綠的垂柳,還有一羣鴨子,有的悠然自得地梳理羽毛,有的搖搖擺擺地散着步。看到這片恬靜的景象,一時興起,學起了狗叫,鴨子們鎮定自若,沒有一點驚慌,反而引出邊上農舍中的兩隻狗,朝我拚命的狂吠,我不禁和它們一起汪汪對叫了起來,好不熱鬧。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今年的清明踏春,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明年的清明,我還會如約而來。

  最新清明節作文2

清明節這一天,人們沒有一個是閒着的,都用各式各樣的方法來祭奠死去的親人們,比如掃墓、燒紙錢、上墳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好日子。掃墓俗稱上墳,是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清明前夕,家家戶戶忙個不停,準備好掃墓用的祭品。我的家鄉也不例外。

“又是一年芳草綠”,伴隨着春姑娘的腳步,清明節到了。這天,我回到老家,奶奶先讓我穿厚點,因爲那裏非常冷。之後又帶上紙錢、供樣、香等祭品,坐着爺爺的拖拉機向親人的墳墓開去。一路上,我開心的邊唱歌邊搖頭。伴着我的歌聲,很快就到達了目的地,一看“唉,盼望已久的美麗風景原來就是這個樣子呀,真掃興!”我望了望田野,很是荒涼。但鄉間小路上,三人一夥,五人一羣,來的,回的絡繹不絕。點起火堆,燒起香燭,處處瀰漫着清明的氣息。我們一起燒紙錢、掃墓、給先人墳上填土,我還把自己親手做的紙花一一插在了祖先的墳墓上,沒過一會兒,我們就已經“凱旋歸來”了。

回到家,我懷着好奇心,在互聯網上查詢了一下有關清明節的習俗,讓我大開眼界。知道了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還知道了清明節的歷史,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爺爺還告訴我,清明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掃墓、燒紙錢、上墳是我們這些晚輩對先人的尊敬和懷念。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清明節年復一年,寄予了人們對老一輩人的無限哀思和祝福,每逢這個時節,家鄉的人們總是忙裏忙外,不僅表達了對先人的懷念,更給予了對新一年的希望。

家鄉的清明節,有着豐富的文化內涵,我盼望着下一個清明節的到來……

  最新清明節作文3

清明,是我們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在當日我們要去各個地方的烈士陵園給爲了我們和平而逝去的英雄祭祀,當然也要給我們逝去的親人祭祀。不過我們全家要去“母親河”那裏踏青,因爲這個節日正是:萬物復甦、空氣清新的好時候!

在去踏青的路上我也不免看到一些給逝去的親人祭祀的人,再看着翠綠色的柳條隨風飄動着,嫩黃的油菜花也在風中跳着婀娜的舞姿,不禁讓我想起了“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這首詩句……

在一路的歡聲笑語中,我們終於抵達了“母親河”,在旁邊的飯店裏大飽一頓後便上岸到了黃河邊,我心中也有一點興奮,因爲我看到了我們中國人所有的“母親”,是它養育了我們中國人!

不過我們也不是空手而來的,我還發明瞭一種遊戲,它可是相當危險的,但是它很好玩兒。我們先在靠黃河邊上一點的岸上慢慢地用小碎步在上面踏,然後它會越來越軟,有時還會冒出水泡,當時我害怕極了,緊張極了,總感覺自己要掉下去,因爲地軟軟的總感覺要落出來一個大洞,要把我陷進去。原理是這樣的:黃河水已經將岸上的土地浸透啦,別看它外表堅固其實很危險,聽媽媽說她小時候有人在上面玩,結果就有人掉進水裏淹死啦,所以膽小者勿玩喲!

在這次踏青中我吃到了好東西、玩到了好東西、看到了好東西,簡直太棒了!你們不信的話也來玩玩!

  最新清明節作文4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這天好像所有的人都忙碌了起來,我也情不自禁想起了離我們遠去的姥姥,想着他以前疼愛我的種種回憶,不得不承認的是,我非常想念他了。

我無法忘記,那一年回到故鄉,看到躺在牀上的姥姥,有多瘦骨嶙峋。她痛苦地蜷曲着,乾枯的手掌,指節發白。我和母親都無法相信,姥姥已是骨癌晚期。更讓人沒有辦法相信的是,一年多前,舅舅帶姥姥去醫院檢查時,已發現她得了骨癌。然而拿到化驗單的那一刻,姥姥卻告訴舅舅不要讓其他的人知道,也不去治療,只是靜靜地回到家,正常地每天上學教書。

原來,這一年多,天天在講臺上給學生上課,把一疊疊試卷帶回家批改的姥姥,竟忍受着病情不斷惡化的折磨。在她手拿粉筆在黑板上書寫漢字之時,她的手會傳來陣陣劇痛。獨自一個人居住在老家,子女們搬到大城市之時,她時常在深夜由於疼痛無法入睡,輾轉反側到天明。這一切,這一切的痛苦,她只是獨自承受,不告訴子女,不讓子女爲她擔憂。她擔憂子女爲她支付鉅額的醫藥費而經濟窘迫,還儘可能地延續自己幾十年的教學生涯,儘可能地教書育人。

這時一切已無法挽回,母親、舅舅他們已經阻止不了姥姥病情的惡化,唯一能做的,只是減輕她的痛苦。可是,姥姥艱難吐出的幾個字卻是:別,別再爲我花錢。她心甘情願獨自挺過這些折磨,不讓子女爲了她陷入經濟上的困境。甚至於,在子女們輪班守夜,陪着她之時,她選擇了偷偷服食安x藥,早點結束這一切,不拖累子女。當我們及時發現,姥姥終於醒來的一剎那,我們懸着的心放下,卻又被姥姥自責、內疚、顫抖的目光所刺痛。母親摟着我哭了,她說:“該自責的是我們呀!你的姥姥,我們太對不起她!”

那天晚上,母親陪着姥姥,下半夜,姥姥突然像是恢復些精神,完整地說出了幾句話,她滿是不捨地說:看到你們過得好,城城也考上了大學,這就夠了。後來她安詳地睡去,我們以爲將是一個美好的明天,然而,這是永別。

這些年老家的人們不時會提起姥姥,說她是一個教了一輩子書的好教師,愛教書,愛子女,就跟有時電視上放的“感動××”的人一樣,感動着村裏的人。我想,姥姥也許沒有那麼偉大,但是她對子女、子孫的愛,深沉得讓當年僅八歲的我感到生命的悲涼與母愛的偉大。她讓我永遠銘記,在處於多麼痛苦的憂患中,她的生命書寫了多麼深刻的愛。

想到這些,我也暗暗對自己下了決心,往後不管再遠,在忙,每年清明節都要回來看望一下姥姥,以表達我對姥姥的想念。

  最新清明節作文5

清明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因此我們每年在這一天都要回老家掃墓。

爲了迎接這天的到來,奶奶也早早的蒸好了雞蛋,殺好了雞,準備好了行李。爲什麼要吃雞蛋呢?我問了奶奶,奶奶說:在掃墓時,我們要將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脫殼》,已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孫皆出人投地。因此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吃雞蛋就成了習俗。

在去掃墓的路上總有熱鬧的集市,大人們就會下車買鞭炮、冥錢、蠟燭、白酒、茶水。而我也會趁這時下車透透氣,路邊總會有各種美豔的鮮花,我也總會忍不住要摘花,我會拿那些花朵放在墓碑前。

呆在車上的時間是那麼漫長,空氣悶悶的。終於來到了老家的房子。我們會在這裏休息30分鐘,爺爺會上二樓看去年養的蜜蜂有沒有乖乖聽話,我和弟弟們總愛跟在爺爺後面湊熱鬧,弟弟被調皮的蜜蜂蜇了幾個像玉米粒大的包。

30分鐘過去了,我們再次回到那個灼熱的車裏,開始了我們這次掃墓之旅。在這車裏顛簸了半天,我們來到了老祖宗的墳前。一下車,天氣悶熱得要命,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好像凝住了。整個世界像燒透了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但是就算天氣再怎麼惡劣我仍然不會放棄祭祖的。由於我知道他們對我們的貢獻有多大,沒有他們以前的努力奮鬥,哪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來到山上,到處上滿了雜草,父親和叔叔們負責除草,嬸嬸和奶奶負責搞好貢品,爺爺負責擺放好鞭炮,而我們小子女就負責燒香。

一切都搞好了就開始祭拜,我手上抓着大把的'香分給每個人,每人6根。每個人都對這祖宗喃喃自語,而我則要祖宗保佑我考試順利。拜完後點炮了,父親叫我先帶弟弟們回到車上,怕鞭炮打到我們。而他們則離得遠遠的,用手捂着耳朵。等到炮聲全沒,我們還要等火都滅完了才走。

掃完墓時,天已經黑了。摘了幾串香蕉我們就回家了。我們的掃墓之旅也完結了。回家的途中,由於一天的祭祖,我們都累了,在車上合上眼睛進入了夢鄉。

  最新清明節作文6

清明節到了,我跟母親都會到姥姥的墳前給姥姥掃墓。

當我踏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着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雲,感受着那拂過山頭上青蔥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姥姥在這裏一定會開心。

姥姥在我六歲的時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姥姥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麼樣的。老老的房子裏,掛着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都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姥姥卻安詳地躺在棺材裏。於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姥姥的逝去而哭,由於我並不知道姥姥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在母親的身後,瞅着躺在棺材裏的姥姥,哭鬧了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姥姥總愛揹着我到處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着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那間只點着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裏,我蜷在姥姥的胳膊底下,感受着那溫暖的體溫。一牀被子下,我聽着姥姥講那遙遠的故事。我很愛聽姥姥講故事,雖然那時的我並不清楚姥姥講了什麼,但是那親切的帶着濃重方音的話語和那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愛吃飯。於是姥姥就對我說:“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爲真,麻利地吃完飯後,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了一塊糖。那時的我,單純地以爲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姥姥跟他很要好。她還說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捨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儘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

姥姥死前,摔了一跤,隨後又馬上爬起來。家裏的人都以爲沒事,我也以爲沒事。於是,我像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姥姥煮的飯,像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也像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姥姥安詳地躺在那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着那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衝上前去,搖着她的手,以爲她能像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麼去搖姥姥那隻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於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也引來了姥姥的死訊。

每到清明節,當我登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看着藍天,享受着微風,我總覺得姥姥就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着我,直到永遠……

清明節啊,清明節,總是讓我們這麼的想念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