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行勝於言作文

行勝於言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4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行勝於言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行勝於言作文

行勝於言作文1

鷹選擇了飛翔的努力,收穫的是翔於雲端的非凡;蟬選擇了知了的自得,收穫的事棲於枝梢的平庸。

當仲永年少即鋒芒畢露時,可曾想過日後的泯然衆人?當趙括臨陣誇誇其談時,可曾想過戰時的身死人手?當馬謖軍帳中信誓旦旦時,可曾想過敗逃時的兩淚漣漣?

於是那一次次言與行的本末倒置,定格了歷史的曲線。

其實,言與行的辯證,正如同水與桶的關係:空氣如言行如水,而只有當桶中的水愈來愈多時,桶纔會變重。仲永、趙括、馬謖,哪一個不是質地優良的桶呢?只可惜不裝水的桶如不能跑的車一樣,於歷史的實在性而言毫無用處,倘如真的非要說出些價值,那也只有將他們陳放於史書的博物館中,供後來者引而鑑之了。

於是有人便言:沉默是金。於是魯迅先生也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然而,這於我看來,沉默與沉默之間,卻是有着質的區別。

並不是所有的沉默都是金子,也並不是所有的沉默都會導致滅亡。在相同的沉默的表象下面,有着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

當1840年英吉利的堅船利炮轟開中國大門時,當琦善等人驚呼着堅船利炮不可抵擋時,中國的有識之士們選擇了沉默。然而這沉默並不是屈服,而是蘊含着行的沉默。當然,也只有這樣的沉默,才能孕育出爆發。

於是便引出另一種沉默——徹底沉默了的沉默,預示了滅亡的沉默。

所以,行的作用便顯而易見,即便是沉默,若內蘊着行的苗芽,也會指向成功。

當然,行勝於言並不是將言置於無用之地。若成功是行於海上的帆船,言便是風。風既能助船破浪,也能掀起波濤吞齧希望。若成功是種着麥苗的田地,言便是雨。雨既能滋潤大地,也能引發洪澇水淹千里。所以,行固然重要,但沒有言指導的行卻將是一個更大的謊言。

當小鷹選擇了翔於雲端的非凡,它就要付諸努力,因爲行勝於言;當知了選擇了自鳴的得意,它便註定了平庸,因爲行勝於言。

行勝於言作文2

今天,我讀了《成長勝經》中的一個故事,深有感觸。

故事講的是:有位經驗豐富的船王,每次出海,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他都能化險爲夷。船王有個兒子,倍受喜愛。船王把所有的經驗和可能遇到的一些突發事件都毫無保留地教給了兒子。但厄運來臨,船王突然暴病身亡,於是,兒子做了船長,這天,海上起了一場小風暴,船王的兒子竭力回憶船王教導的話,並去做,但一點作用也沒有,船沉沒了……

這是個悲慘的故事,船王兒子的知識沒有錯,但他卻葬身於一個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實踐!沒有了實踐,只憑口頭說或死記,又有什麼用呢?戰國時期的趙括也是一樣,對兵法瞭如指掌,但打起仗來,只會死搬硬套書上的知識,最終戰死沙場。

記得上奧數時,有一課的公式我背得滾瓜爛熟的,到做作業時,卻打不起精神了。這跟船王的兒子一樣,知識記得牢,卻不知道應該怎樣運用,倒不如什麼也不會好。

因此,行勝於言,只要掌握了知識,並會巧妙靈活地運用到生活中來,這纔是強者。

行勝於言作文3

輕輕翻開《史記》,歷史的年輪旋轉着重現在我眼前,帝王將相的人生總在炫出無盡的光芒,而我所模糊的“紙上談兵”總讓人遺忘,那暗淡的“宰予晝寢”的故事總也引不起誰的思考。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幾百年前,大詩人陸游已經悟透了這個道理,行勝於言,每個人的成功不是說出來的,更不是在紙上寫出來的,豪言壯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樣將這豪言壯志表現出來。去行動,去爲這個目標而奮鬥。蘇軾說過,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者。所以不努力怎會成功,不去行動怎麼會揚志,一肚空話,一腔熱血,一紙濫語,又有何用。

荀子曾經感慨說:“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爲不成。”先人的智慧怎麼就在自己的生命中行不通呢?“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魚雖美麗動人,空看絕不會有所收穫,夢想雖輝煌燦爛,大言不可能促你成功。當今符號巴菲特的女兒小時候驕傲自大,一次宴會上,女兒向父親吹噓自己以後必將成爲偉大作家,爲自己的父親增光添彩。父親巴菲特並沒有高興的讚賞女兒懷有大志,而是轉而反問她:“你能不能說出你看的幾部作品並對它加以賞析呢?”女兒支吾的說不出來,巴菲特頓而大怒,吼道:“離開餐桌,回到你臥室去反思一下自己,記住,當你什麼都沒做的時候,不要夢想着成爲什麼。”巴菲特成功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於他敢做常做,而不是和誰浪費時間吹捧自己的成功經驗。他說:“想成功,一是要保持沉默,二是要馬上行動,三是要堅持到底。”巴菲特的成功事實不正說明行勝於言嗎?

聲大而無理,浪高則無害。就像《禮記》中的那句“謹於言而慎於行”一樣,我們做人做事必須注意自己的言行,用行動說明事實,南北朝的劉勰曾說的“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也是這個意思。生活在現代物質社會,已不是“理屈詞窮”的時代,而是“理屈詞無窮”的'紛雜時,說服一個人,甚至說服一個社會,用行動去完成自己要說的,像巴菲特那樣傲視萬物。

行勝於言,萬物於行中運轉,社會於行中發展,人生於行中輝煌。

行勝於言作文4

“行勝於言”這是北京大學的校訓,也是無數成功者的品質。

今天,我讀了一篇《蜀都之僧》的文章,主要講述了從前蜀國的一個小地方有兩個和尚,一個很富貴,一個很貧窮。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周遊南海。窮的和尚說“我只要一個喝水的瓶子和一個吃飯的碗就行了。”富貴的和尚則說:“我要買一個大船,再去南海。”一年過後,窮和尚從南海歸來,對富貴的和尚講了周遊南海的情況。富貴和尚聽了以後,面有慚色……

這不就是明白的“行勝於言”的例證嗎!古今中外有許多的成功者都是靠着這種品質取得成功的。

就說司馬遷吧,從小就立志編寫一部從黃帝到漢武帝這一段歷史的書。於是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到處尋師訪友,收集歷史文獻,費了13個春秋方纔完成史家之絕唱——《史記》。

李時珍也具有這樣的品質。他從小就想編一部翔實可信的醫藥書,爲百姓解除病魔的折磨。所以他翻山越嶺,顧不上年老體衰,有時甚至不顧生命危險,自己親自嘗草藥。最終經歷了34個寒暑完成了醫學鉅著——《本草綱目》。

可是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人想想激動,聽聽感動,就是沒有行動。我身邊就有一個這樣的同學。她成績不好,曾立志學好數學。聽她的豪言壯語你會相信她肯定會學好數學的。可是她一直沒付諸於行動,一直沒努力。每次考試幾乎都是“兩手摸白卷,兩眼望青天。”

所以說只要我們定好目標,立刻行動,不做“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那我們大家的目標就一定可以實現!

行勝於言作文5

曾記得有一篇寓言故事:傳說夸父與太陽一同賽跑,在太陽落山的地方終於追上了它。夸父口渴難忍,便到黃河,渭河去喝水。他喝乾了這兩條大河還是不能夠解渴,又急忙跑向北方的大湖泊。還是沒有達到目的地,半路上就渴死了。他將一根長長的柺棍丟在了地上,這根柺棍立刻變化成了碩果累累,一望無垠的桃樹林。

這則“夸父逐日”神話故事表現了,夸父與太陽賽跑,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

我不禁想到了在唐人神莊園進行拓展訓練時見到的雕刻在石碑上醒目的文字:“行勝於言!”—這句話源自於清華大學的校訓。意思是對於搞技術,科研和做好任何一項工作,實實在在的行動遠遠比誓言更加重要。對於企業而言,行動更是致命的關鍵。學而悟,悟而行,三分學,七分行,正是這個道理。現代企業的競爭就在學習與創新,創新重要是行動。古人說的好:“君子敏於行而納於言”。行動方有可能,空談只會誤事。行動就要“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用心去做你認爲值得一做的事情,沒有半點虛僞和欺騙。

誠然,我們要相信自己能夠突破發展中的“瓶頸”,遇到難題的時候,少說“我不行!”抑或是“我不能!”,而要敢於對自己說:“我能行!”抑或是“我是最棒的!”多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敢於創新思維,敢於行動,就一定能夠改變命運,你就會發現生活原來如此精彩!一次次的‘自我突破’,能夠換回來一次次的成功—“生活就像芝麻開花—節節高!”

朋友,生活中的每一次際遇都有助於“成長”,也有可能提升和改善我們的生活品質!一個“樂觀者”總能發現並且抓住生活中每一個不期而遇的機會。然而,當被你日常生活的軌跡所迷惑抑或是侷限,執拗地閉塞視聽,自認爲“我沒有這種命運!”而憂鬱不行動的時候,殊不知,機會已經悄悄地走了!俗話說得好,“機會就像一隻小鳥,你抓住它的時候,它會給你帶來幸福;當你失手錯過的時候,你需要等待另外的機遇!”誠然,我們不能“守株待兔”,而應該趁勢而行動,創造機遇—“機會往往垂青於那些學有準備而有膽略才學者!”

小時候,聽大人們說過“精衛填海”的神話故事。

傳說發鳩山的柘樹林裏棲息着一隻奇特的鳥,它的外形很像烏鴉,頭上有漂亮的花紋,白白的嘴巴,紅紅的雙腳,名叫精衛,它鳴叫的時候總是在呼喚自己。精衛原本是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有一天,女娃到波濤洶涌的東海游泳,不幸被海水吞沒了,因而變化成爲了這隻精衛鳥,長年累月地口銜西山上的小枝條,小石子,決意要將那一望無際的東海填平。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在遠古時代,人類不知道被大海奪走了多少寶貴的生命,然而,在作爲人類化身的“精衛鳥”身上,卻寄予人類敢於征服命運,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壯志!換句話來說,“行動”就是要“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

“夸父”所表現出來的堅定不移,矢志不渝的決心,抑或是“精衛”所表現出來的敢於“向命運挑戰”的勇敢精神,對於我們來說,能否從中獲得多少有益的啓示?

俗話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世界正在飛速發展變化,時間猶如“白駒過隙”。人生的軌跡,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直線”,改變和應變是當代青年的主題曲。只要我們擁有一顆善良純潔的心,“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敢於嘗試一些挑戰性的“新鮮事”,開啓心智,勇於接納事實,革故鼎新,插上一雙“想象”的翅膀,持之以恆,腳踏實地地幹出一番新事業!

行勝於言作文6

“行勝於言”是清華大學的校訓之一,它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一起共築清華精神、清華魂。 “行勝於言”論述了做和說的關係,其真諦是告誡人們做人做事要務實。古之聖賢反對說大話,提倡言行一致,說到做到。孔子在《論語·憲問》第二十六章說:“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意思是“君子以自己的話超過自己的行動爲恥辱”。在《論語·爲政》第十三章說:“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意思是“先把要說的話實行了,然後再說出來”。他認爲爲人行事的本身,比你的語言更具說服力。孔子不但對說和做的關係有深刻的認識,而且一生躬身歷行,周遊列國,推行仁政,風塵僕僕,悽悽惶惶,暮年閉門著述,的確做到了“敏於事而慎於言”“訥於言而敏於行”。“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先做後說,或者多做少說,都是強調實幹,不實幹是任何事情也做不成的。做事要首先着眼於做好當前的事。古人云:“行遠自邇,登高自卑”,“行遠自邇”就是說要實現遠大目標,做事包括做學問就要從眼下事做起,要由淺而深,循序漸進。而在現實生活中,好高騖遠者比比皆是,大事做不來,小事又不肯做。我們被當代孝子田世國捐腎求母的行動而感動落淚,但在家中卻不肯給勞累一天的媽媽端來一盆洗腳水;我們敬佩帶着妹妹上大學的洪戰輝撐起貧困、自強不息的精神,而明知家境不好的你卻與其它同學永無休止地攀比吃穿;我們被身殘志堅的史鐵生和海倫凱勒的刻苦求學精神所鼓舞,可是身心兩健的你卻不肯爲解一道數學難題而苦思冥想。我們在行動上太習慣於眼高手低。 我們常爲英雄們爲愛護公共財物而犧牲的精神感動不已,卻把自己班級的桌椅和教室牆壁塗抹得髒亂不堪;

我們深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爲人之道,卻在同學正在午睡的教室裏撕瘋打鬧;我們懂得“友誼誠可貴”的交友之道,卻只因雞毛蒜皮小事與同學發生磨擦後便大打出手;我們總把“愛護環境,人人有責”掛在嘴邊,卻在校園內隨意亂扔紙屑、雪糕包裝袋和踐踏草坪。我們在思想上太喜愛誇誇其談了。 反躬自省我們的言和行,每個人確有從自身做起,從當前的事做起的必要。人生旅程中少不了行、思、言,這三者是統一的。對一個人來說,應當做到行成於思,行勝於言,言行一致。人活着就要做事謀生,每個人都渴望成功。那麼就請“領取而今現在”,不要做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以出世的態度做人,以入世的態度做事”。做事時一絲不苟,精益求精,善始善終。爲其如此,方能在有限人生中鑄造出屬於自己的輝煌。

行勝於言作文7

也許每個人都有遠大的理想,每個人都有未來想做的職業。那麼,你就要爲你的理想而奮鬥,而付出。因爲天上不會掉餡餅。

我們有時可能是一時興起,立下一個遠大的目標,說自己要努力。往往過了幾天就忘記自己立下的諾言了,將它拋之於腦後。和平時一樣,自甘墮落,無所事事。只是過過嘴癮罷了。

記得我剛上初中的時候,班主任讓每人在紙條上寫下自己的初中願望。我寫的是:希望成爲年級第一。班主任是教英語的,她看過紙條後,只在黑板上寫下了一段英文:Deed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行勝於言。我十分清楚,這話其實是說給我聽的。於是,我在初一上的期末考試中,考了年級第三的好成績。但是,我就此墮落了,覺得無人能敵了。

在初一下的時候,我學習態度不端正,整天活在幻想之中。禍不單行,到了期末,被找家長。而且,年級排名也從以前的第三名滑落到了十三名。這個學期就荒廢了,言勝於行了。

我覺悟了,這樣下去不光連好學校都去不了,而且,還毀了一顆好苗子。

在我們立下遠大的志向的時候,先想一想,自己能不能達到。自己有沒有信心成功,是爲了過過嘴癮還是真的爲了自己的未來!

這個暑假我並沒有荒廢,在爲初二做準備。即將開學,新的我會是什麼樣的呢

在新的學期,我有信心成爲一個真正的我。發揮出我真正的實力,行勝於言。

——時光荏苒,即將開學。僅獻給開學後的新的我!

行勝於言作文8

雄鷹努力揮動翅膀,才得以馳騁整片天空,知了只會得意鳴叫,所以棲息的是一根樹枝。

行之魅力,遠勝於言。

我們是會欣賞一個成天誇誇其談的人,還是一個爲了夢想默默付諸行動的人呢?

這讓我想到了富豪巴菲特,他的女兒小時候十分驕傲自大。在一次宴會上,她就向客人們吹噓自己長大後必定成爲一個偉大的作家,但巴菲特並沒有讚揚女兒擁有如此雄心壯志,而是反問她道:“你能說出你看過的幾部著作和對它們的賞析嗎?”女兒支支吾吾地答不出來,巴菲特立即火冒三丈,對她吼道:“馬上離開餐桌,到自己臥室裏去好好反思,不要什麼都還沒有做,就開始說。”其實巴菲特想告訴女兒的,就是行勝於言。有人問巴菲特:“你成功的祕訣是什麼?”他說:“一是保持沉默,二是馬上行動,三是堅持到底。”由此可見,巴菲特的成功源於行動。

生活中,“我要成爲偉大的……”這個句式已經“風靡”全國,很多人都打着這樣的口號,卻從未付諸過行動——有人說我要當科學家,卻連一個化學公式都不記得;有人說我想當作家,卻連四大名著都沒碰過;有人說我要去哈佛,24個英文字母拆開看還行,組合起來卻是一頭霧水……這些人,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擁有夢想是好事,擁有大夢想更是一件大好事。可是不管你的夢想有多麼偉大,多麼振奮人心,沒有行動,就只能是一個幻想,無法實現的幻想,你永遠只能活在幻想之中。

打個比方,如果說天下所有的母親,只會對孩子說:“媽媽很愛你”,那孩子們能感受到愛嗎?母愛還會那麼偉大嗎?母愛不是語言,母愛是行動。這也很好的詮釋了行勝於言的真正意義。

朋友,當你說:“我要成爲偉大的……”的時候,仔細聽一聽,周圍是否有知了在鳴叫呢?還是選擇做只雄鷹吧,翱翔於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