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關於神話故事作文

關於神話故事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7W 次

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神話故事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神話故事作文

  神話故事作文1

炎帝的四女兒是姐妹羣裏最美豔最時髦最多情的,她好憧憬,好做花季少女粉紅色的夢,幾度夢中,英俊的王子已經騎着白馬來接她了,卻屢屢被靈鵲兒驚醒。常言道天嫉紅顏,佳人薄命,四姑娘無端地竟纏綿牀塌,患起那無名的絕症,花園裏、小河邊,再也聽不到她銀鈴也似的笑聲。炎帝雖是醫藥之神,但藥能醫病,不能醫命,姑娘終於香消玉殞。她的屍身葬在花團錦簇的姑瑤山上,香魂化作芬芳的莖草。莖草花色嫩黃,葉子雙生,結的果實似菟絲。女子若服食了莖草果,便會變得明豔漂亮,惹人喜歡。

據說,莖草兒在姑瑤山上,晝吸日精,夜納月華,若干年後,修煉成巫山神女,芳名瑤姬。大禹治水,一路鑿山挖河,來至巫山腳下,準備修渠泄洪。陡然間,颶風暴起,直颳得暗無天日,地動山搖,飛沙走石,層層迭迭的洪峯,像連綿的山巒撲面而來。禹措手不及,撤離江岸,去向巫山神女瑤姬求助。瑤姬敬佩禹摩頂放踵以利天下的精神,哀憐背井離鄉、傾家蕩產的災民,當下傳授給禹差神役鬼的法術、防風治水的天書,幫助他止住了颶風;又派遣侍臣狂章、虞餘、黃魔、大翳、庚辰、童律、鳥木田,祭起法寶雷火珠、電蛇鞭,將巫山炸開一條峽道,令洪水經巫峽從巴蜀境內流出,涌入大江。飽受洪災之苦的巴蜀人民,因而得到了拯救。

瑤姬

千年又千年,時至戰國,楚懷王赴雲夢澤畋獵,小憩於高唐館,朦朧中,見一女子嫋嫋娉娉,款款行來,自言:“我帝之季女,名曰瑤姬,未行而亡,封於巫山之臺,精魂爲草,實曰靈芝。”楚王見她“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情兮,美目盼兮”(《詩經。衛風。碩人》),驚豔不已,愛慕心生,遂留下了一段風流佳話。楚王恍然夢醒,芳影無蹤,遺香猶存。王不能忘情於瑤姬,尋至巫山,但見峯巒秀麗,雲蒸霞蔚,鄉閭相傳,此雲乃神女所化,上屬於天,下入於淵,茂如蒼松,美若嬌姬。王慨嘆“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唐。元稹《離思五首之四》),在巫山臨江側修築樓閣,號爲“朝雲”,以示懷念。

禹見瑤姬

瑤姬哪兒去了?她就站在高高的崖上,舉目眺望,凝視着七百里三峽,凝視着滔滔東進的流水,凝視着江上的鳥,江畔的花,江心的帆。她天天矗立在山巔,日久天長,自己也化身爲一座秀美峭拔的峯巒了,那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神女峯;陪伴她的侍女們,也隨之化作了現在的巫山十二峯。歲月悠悠,星移斗轉,神女峯默默地面對東逝水,她在想些什麼?是否掛念着慈愛的父親炎帝?是否思想起淘氣的小妹女娃?

  神話故事作文2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爲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爲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爲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爲“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爲“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爲其留下一份,表示閤家團圓。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這是人們一直都喻爲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爲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這一天天上的圓月分外明亮特別的大特別的圓,所以這一天也被視爲撮合姻緣的大好日子。

說起中秋的來源,坊間一直流傳着多個不同的傳說和神話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餅起義、唐明皇遊月宮等故事。

最爲人熟悉當然是嫦娥奔月,嫦娥偷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飛奔到月宮的故事也有多個版本。在較早的記載中,嫦娥偷吃了仙藥,變成了癩蛤蟆,被叫着月精。

奔月後,嫦娥住的月宮其實是一個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樹和一隻兔子,就別無他物。可是又有另一個說法是,在月宮裏還有一個叫吳剛的人。

唐明皇遊月宮,話說貴爲天子的唐明皇對嫦娥非常的迷戀。一天他上了月宮,在月宮裏看到了一隻玉兔和一羣能歌善舞的'仙女。

朱元璋成功推翻蒙古人,建立明朝,在民間的傳說中是賴月餅作爲通訊工具。朱元璋帶頭取義,把字條塞在每個月餅餡裏,呼喚衆人依時起義。

中秋節的起源,其中的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中秋夜,除了拜祭、還有就是應節的月餅和燈籠。祭拜的當然是在天上的嫦娥,也有人稱她爲月娘。老人家說,小孩子不可以用手指指月亮,要不然會被割耳朵。

時至今天,中秋的原意也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對於新的一代來說,中秋節最令人記取的是月餅和燈籠。當然,月圓當空的節日,是人們團圓的大好日子。

  神話故事作文3

相傳遠古時候,中條山的北面是一片桑林,林邊座落着一個村莊。每當太陽出山,桑林的陰影遮着村莊,人們便叫它西陰。西陰村裏住着一位姑娘,名叫嫘祖,長得很好看。嫘祖的媽媽早年病亡,爹爹是皇帝手下的一員大將,常年出征在外,家裏只剩下她和一匹心愛的小白馬。

嫘祖常常想念爹爹。每逢過年過節,她都要撫摸着小白馬訴說憂愁。這年中秋節的晚上,鄰家傳來團圓的笑聲,嫘祖鼻子一酸,流出傷心的眼淚。這時,站在身旁的小白馬突然掉過頭來,輕輕地舔着她臉上的淚水。嫘祖心裏一動,忙用雙手托住馬頭,笑着說:“馬兒啊馬兒,你要是真懂人情,就到軍中接回我的爹爹,那時,我就和你成親。”嫘祖話音剛落,小白馬一聲呼叫,衝出家門。

小白馬跑出村莊,跑啊跑啊,一直跑到軍中,跑到嫘祖爹爹的面前。它又蹦又跳,又喘又叫,鬧得嫘祖爹爹摸不着頭腦。嫘祖的爹爹只得問它:“家中出了啥事?”只見白馬扭過頭去朝着來路叫了幾聲,一聲比一聲悲哀。爹爹覺得不好,趕忙跨上白馬,連夜朝家趕來。

第二天天明,小白馬馱着將軍跑回西陰,父女相見,十分歡喜,卻把小白馬忘到了一邊。這時,小白馬突然嚎叫起來,意思是說:“嫘祖啊嫘祖,你說的事情該怎麼辦呢?”嫘祖急忙跑回屋裏,拿出最好的飼料添在槽中,誰知白馬一直不吃不喝,總是衝着嫘祖不停地呼喚。爹爹覺得奇怪,就問女兒:“這匹馬到底怎麼了?”嫘祖被這一問,當下紅了臉,只是不說話。爹爹再三追問,她才說出同馬的戲言。爹爹十分生氣,當下拉弓搭箭,“嗖”的一聲射死了白馬,然後氣狠狠地剝下了馬皮,扔到了屋前。

爹爹走後,嫘祖又羞又悔,急忙跪在馬皮跟前,傷心地說:“馬兒啊馬兒,怨我做錯了事害了你的性命,今番不能如願,來世一定報答你的恩情。”正在這時,鄰居的姑娘雪花來找嫘祖玩耍,見她跪在馬皮跟前,覺得十分奇怪,定要追根問底。嫘祖拗不過她,只好說了實話。誰知雪花聽了以後,用腳踏着馬皮說:“好你個畜性,真是不知羞恥,還想和我嫘祖姐姐成親……”雪花的話音未落,就見平地掀起一股狂風,馬皮騰空而起,緊緊地裹着雪花翻卷飄搖而去。

嫘祖一陣驚慌,趕忙朝着馬皮追去,追啊、追啊、她一邊追,一邊喊:“雪花——雪花——”追出了村莊,追進了桑林,可是桑林中除了她的喊聲,再也聽不到雪花姑娘的迴音。

嫘祖整整追了一天,累得渾身痠痛,實在沒有力氣再往下追了,她就倒在一棵桑樹下睡着了。不知過了多少時間,突然耳邊響起“嘻嘻”的逗樂聲。嫘祖睜眼一看,啊,那裹着雪花的馬皮竟夾在身邊這棵桑樹的樹叉裏。嫘祖慌忙喊到:“雪花!雪花!”誰知這張馬皮卻在她的喊聲中漸漸縮小。她喊得越緊,馬皮縮得越快,最後竟縮成大姆指般的一個小白團。小白團緊緊地粘在桑樹上,嫘祖取不下來,只好天天來看望。

幾天以後,小白團裏飛出一個美麗的小白娥。它的兩彎眉毛,一雙眼睛都和雪花姑娘的眉眼一模一樣,嫘祖覺得新奇,還是照常天天看望。

又過了幾天,小白娥突然死落在地上。嫘祖十分傷心。她想,肯定是害蟲傷害了它,就在桑樹上找起來,可是找呀、找呀,什麼害蟲也沒有找到,找到的只是桑葉上粘着許多小黑粒。這些小黑粒又漸漸蠕動出小黑蟲。小黑蟲整天啃吃着桑葉,爬滿了周圍的桑樹。幾天以後,小黑蟲又變成了小白蟲,一個個出落得十分漂亮。它們的頭就象小白馬的頭,只是少了兩個耳朵。它們擡頭站在桑葉上的姿態也和小白馬一模一樣,只是潔白髮亮的身體象是雪花姑娘俊美的身材。

“啊,是她,是它,是他們的後代!”嫘祖姑娘終於發現了祕密。爲了報答小白馬和雪花姑娘的恩情,嫘祖就把這些小白蟲一條條收回家中,放在院中的筐籃裏,每天都要到桑林中摘最好的桑葉喂着他們。時間一天天過去,小白蟲漸漸長大,最後吐出了縷縷銀絲,貢獻給了他的主人。主人十分想念他們的父母,覺得小白馬和雪花姑娘,都是替己身亡,而且死的很慘,就給他們起了個紀念性的名字——“蠶”。他們吐出的白絲也就成了“蠶”絲。

第二年,皇帝打敗了蚩尤,便在帳前大擺宴席,犒勞三軍。許多將領和百姓都送來各式各樣的寶物。嫘祖進獻的蠶絲一下吸引了皇帝的心。他望着這潔白的蠶絲,看着如花似玉的嫘祖,心中十分愛慕,就向嫘祖的爹爹求婚,嫘祖爹爹十分高興,當場就讓他們結成了夫妻。從此,中國的養蠶事業就在皇帝的旨意下,推廣到了全國。嫘祖的故鄉——西陰,也就成了植桑養蠶的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