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精選】四年級清明作文集合7篇

【精選】四年級清明作文集合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8W 次

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四年級清明作文7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四年級清明作文集合7篇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1

又是一次難忘的清明節,媽媽帶我到外婆家去。我們先在家等芬姐,她來後去買白紙跟香蠟。準備好後,我們就精神抖擻地出發了!在出發之前,我們先打電話給二姐跟哥哥,讓他們拿着鐮刀在祖墳前等我們。來到老祖墳前,先拿貢品,然後掛紙,我跟媽媽在墳前燒紙。雖然國家有規定,不能在野外燒香燒紙,但是我們要走之前,媽媽用水把水澆滅了才走的.。你看,我們是不是很有公德心?

我們來到另一個地方掛紙。一到,媽媽看到滿山遍野都是火草跟橛苔,就讓我去摘橛苔,二姐去摘火草。剛開始我才摘得一點橛苔,我就坐在草坪上說:不摘了!這麼多橛苔,等你們走了,我都沒摘完。不幹了!”媽媽不說話,二姐還繼續摘又嫩又綠的火草。姐姐跟哥哥說:“我們去對面掛紙,等香燒完了,我們也走了!香燒完了,我們也走了,哥哥他們下來了。我們心花怒放在一起的時候,姐姐說:“我還要去我家這裏去掛。”

到墳前,我又開始摘橛苔了!這次我摘了一大口袋。掃完墓,掛完紙我們又出發了!走着走着,哇!好多花兒呀!跟三月桃花無法相比了!我們照了好多照片留念。真是讓我們自我陶醉,很不想走,掛完紙。還是離開了這美麗的景象!

回到家,一定要讓媽媽把橛苔跟火草做成好吃的,上供給已去世的親人,他們一定會很高興。

家鄉的清明節可真是別具特色,讓我無法比喻呀!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2

這個星期天,我來到了我熟悉的小村莊——杜家村。那是我的家鄉,清明節到了,我們全家總要一起上墳祭祖,大家一定以爲我是寫上山祭祖,不,我是要和大家分享我在杜家村死一次坐竹排打漁的經歷。說道打漁,我大爸爸可是久經“沙場”的老手啊!

下午,大爸爸喊了一聲:“一起去舅舅的.魚塘打漁了!

”我們這些小人物都跟了上去。車剛開了一會兒,就到了舅舅的魚塘,我們興致勃勃地走着,看到魚塘的岸邊有一隻竹排,這可讓我喜出望外,或許是我從來沒有乘過,我一蹦一跳地上了竹排,竹排晃了起來,我突然感到緊張,怕一不留神掉進水裏。這時,大爸爸,他拿了一根竹竿撐船。大爸爸和舅舅把一張大網的兩端抓住,然後大爸爸將竹排撐到另一端,把網沉在水中。魚兒們有的被纏住了;有的魚聰明得很,看到前方有動靜就溜之大吉;有的在水中跳來跳去,怕被捕到。儘管已經有許多魚上鉤了,但大爸爸依然不動聲色,等待着更多魚的上鉤,不愧是有經驗的人啊,果然,不少魚已被纏在網上,大爸爸耐心地將魚依次放入桶中。我坐在竹排上,就像個小水手,乘風波浪,神氣極了!

我們下了竹排,滿載而歸,臉上洋溢着燦爛的笑容。我們雖然巴不得立刻就躺在沙發上,但我還就得很快樂,能親身體驗一下做竹排的感覺,真是不枉此行啊!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3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爲三大鬼節,就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爲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爲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爲“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衆生。此時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裏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就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漢人有“折柳贈別”的風俗: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李白有詞雲:“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古代長安灞橋兩岸,堤長十里,一步一柳,由長安東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別,折柳枝贈別親人,因“柳”與“留”諧音,以表示挽留之意。這種習俗最早起源於《詩經.小雅.采薇》裏“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離別贈柳來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捨的'心意。楊柳就是春天的標誌,在春天中搖曳的楊柳,總就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折柳贈別”就蘊含着“春常在”的祝願。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親人離別去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芽,好像柳枝之隨處可活。它就是一種對友人的美好祝願。古人的詩詞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贈別之事。唐代權德輿詩:“新知折柳贈”,宋代姜白石詩:“別路恐無青柳枝”,明代郭登詩:“年年長自送行人,折盡邊城路旁柳。”清代陳維崧詞:“柳條今剩幾?待折贈。”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曲,也會觸動離緒。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其實,柳樹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徵意義,古人又賦予柳樹種種感情,於就是借柳寄情便就是情理中之事了。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4

今天是清明節,是踏青掃墓的日子。我們全家人帶了水果和鮮花去給奶奶掃墓。我們還沒見過奶奶呢?因爲奶奶在我的爸爸13歲的時候就死了。

我們邊走邊聊,我的爸爸跟我說了很多奶奶的事,思念之情溢於言表。這時我忽然想到了杜牧寫的《清明》就大聲的唸了出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我的爸爸說:“彩虹,你背的這首詩讓我想起了奶奶的名字。”“奶奶叫什麼?”“你猜?”我左思右想就是想不出來,就央求我的爸爸:“我猜不出來,你告訴我嘛。”媽媽接過去說:“杏花。”“媽媽是我的爸爸告訴你的嗎?”“不是,猜的。”我又問:“我的爸爸對嗎?”“對的'就叫杏花”我問媽媽:“你是怎麼想到的?”“因爲他們那個年代女的都叫什麼花啊草的,這首詩中只有杏花比較接近。”我恍然大悟,媽媽又讓我學到了知識。

不知不覺我們來到了奶奶的墳前,我們把鮮花和水果放在奶奶的墓前,祝願奶奶在天堂開心快樂。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5

黃昏時的小河是那樣的安逸,血色的夕陽把河水染得通紅,在晚風的撫摸下,河水蕩起了無數的漣漪,猶如條條紅綢似的輕輕地流動着,幾片落葉在水中悠悠地飄向遠方。霞光落在裏面,太陽也掉進裏面,“撲通,撲通!”幾條赤黑的魚躍向水中,太陽碎了!過了一會兒,太陽又圓了

被柳樹環抱的農家小院更使人如醉如癡。夕陽餘暈透過層層枝葉撒在這紅磚青瓦的房舍上,給它抹上一層黃燦燦的顏色,煙囪冒出縷縷炊煙。幾隻燕子在空中掠過,地上雞鴨在門前散步覓食,當最後一縷晚霞隱去,放眼望去,整個村莊暮靄繚繞。萬家燈火微微閃爍,忽明忽暗,烘托出美麗而又寧靜的夜。人們都沉浸在這恬靜的氣氛中。

“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歷來有掃墓的習慣,每到“清明”,家家戶戶的後代子孫就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鞭炮等到祖墳墓地,將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將紙錢焚化,鳴炮祈禱,爲墳墓培上新土,栽幾株鮮花或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還必須在墓前吃掉酒食纔回家。

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飛舞的淚花!也習慣了在清明節看雨、淋雨;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個大睛天,心,總覺得這個節不圓滿,有些殘缺。也許,也只有這樣的情與景,才能給逝去的靈魂一絲慰藉吧!

逝者已去不可追,請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無限的感傷將被抒發,祭祀者的淚珠將串成一段段溼漉的回憶,暖春的微風抹不淨傷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長的旅途不會停歇,宗脈的延續是一串加粗的省略號,老人的白髮便是清明節最醒目的問號,孝順與贍養是唯一正確的選擇,是炎黃子孫對清明的最佳詮釋。讓孝敬之心日日在,堅持善待自己的父母與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個清明,立於拂起萬千愁緒的細風中,纔不至於面對死氣沉沉的墓碑,空餘幽幽的哀嘆和無邊的自責,揹負一團心冷在風裏哀號盤旋。。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6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去了烈士陵園,當我看到那些爲祖國而犧牲的英雄們,我真想高喊:“同學們,難道我們不應該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嗎?”

在那一張張烈士的臉上,流露出對我們這些祖國後代棟樑之材的.期望。他們像在說:“同學們,好好讀書吧,長大了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那一個個英雄們,也只不過都是20出頭,卻爲了我們,獻出了他們那寶貴的生命。

今天,有許多同學在家長的陪同下,來到了烈士陵園,我想:他們應該都和我一樣,對這些烈士表示深切的敬意!

同學們,我們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沒有那些烈士們與敵人頑強拼搏,也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呼籲:同學們,現在要認認真真的學習,長大了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讓烈士們在九泉之下得以安息!

四年級清明作文 篇7

今天是清明節,我的媽媽帶我去姥爺家。姥爺的家在農村。我們騎着電動車。一路上到處充滿了春的氣息,和煦的春風吹在我的臉上暖洋洋的。綠油油的麥苗一望無際,風一吹好像在對我們點頭招手。金燦燦的油菜花隨風飄舞。

地裏的小草也從地底下探出了小腦袋,好似要看看春季是不是已經來到了。我們到了姥爺家,附近鄰居家的.菜園裏,種着綠油油的菠菜、蒜苗、韭菜。菜園裏還長着兩棵大桃樹,粉紅的桃花開滿了枝頭,看上去就像一隻只蝴蝶翩翩起舞。勤勞的小蜜蜂正在花朵上採蜜。田埂上開着一朵一朵的小黃花,那是蒲公英花再向你問好,多美的田園風光啊!我最喜歡去姥爺家村頭的小河邊玩。吃完午飯,我就和我的表妹一塊兒去河邊玩,河邊的樹木都換上了新裝,看那高大的楊樹嫩綠的葉子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泛着綠光。榆樹上結滿了一串串的榆錢,令人垂涎欲滴。河邊的柳樹抽出了新枝,綠色的枝條隨風擺動,遠遠望去就像一個小姑娘在水邊梳洗它的長髮。小河裏有一羣小蝌蚪在歡快的游來游去,看上去真像一羣會游泳的“逗號”。河中的蘆葦也呈現出了嫩綠色。幾隻鴨子在河面上遊玩兒,還不時的潛入水中像是在抓小魚吃。我看着這漂亮的景色,不由的想起我學過的一首詩,竹外桃花三兩支,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啊!春季的景色真美呀!我喜歡着生機勃勃的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