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四年級家鄉春節作文彙編九篇

四年級家鄉春節作文彙編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1W 次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四年級家鄉春節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家鄉春節作文彙編九篇

四年級家鄉春節作文 篇1

中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節日,比如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但過得最熱鬧的是,春節。

東北的春節與其他地方的`不同。除夕那天,許多同齡人都在放鞭炮,雪地上落滿了鞭炮碎屑,再加上我們的花花綠綠的衣服,更有一番北國風情。

晚上,大人們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一邊包着餃子,笑聲和勞動聲一起飛出屋子。

半夜十二點,我們開始吃餃子。奶奶說餃子裏包了錢。聽了這話,我吃得更起勁了!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吃到了硬幣,不過我的肚子也被撐得圓圓滾滾的。我最期盼的事——領壓歲錢。我給奶奶磕了頭並對她說新年快樂,奶奶笑得合不攏嘴,給我了100元錢。大姑、二姑、三姑、大姨、二姨都給我100元錢,我心裏樂開了花。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你喜歡嗎?我願和你一起度過這閤家歡樂的節日!

四年級家鄉春節作文 篇2

照包頭的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月初旬就開始了。“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在這一天裏,大家都熬臘八粥、泡臘八蒜,留着過年吃餃子用。

民謠講“過了臘八就是年”,這不,轉眼間就臘月二十三了。今天俗稱小年,別看是小年,他可以和大年相比。從這一天開始,家裏更忙活了:爸爸媽媽開始洗衣服、洗牀單,還要給全家來一次大掃除。老人與孩子負責在門上、窗戶上貼年畫、貼對聯,好在新年實顯出新年新氣象。

除夕夜最熱鬧!家家都做好了美味佳餚,男人女人都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男人和孩子都要在樓下放鞭炮,老人則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好酒,準備喝上一杯,還早早地坐在家中,打開電視。女人們則更忙活,抓緊時間做餃子,想一邊看春晚一邊吃餃子。

孩子們放完炮,便立刻跑來看春晚。優美的舞姿,精彩的表演和幽默的相聲,都迎來了觀衆的陣陣稱讚聲,讓人讚不絕口。在今天除了萬不得已,必須回家吃團圓飯,並且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麼人睡覺,都要守歲。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孩子們最高興,因爲可以得到壓歲錢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比起除夕,今天安靜多了。

再後就是正月十五了。在這一天,人們都要去看花燈,看煙花。燈大得大,小得小各式各樣:魚躍龍門、年年有魚、虎虎生威、兔年吉祥、龍鳳呈祥、雙龍戲珠……而且在這一天,家家都要吃湯圓、吃元宵,一以此來過元宵節。

怎沒樣,我們包頭的春節有趣吧?

四年級家鄉春節作文 篇3

每個地方在春節時候都會有不同風俗,我們家鄉春節別有一番風味,從春節前幾天到正月十五,每天都很精彩。

快到春節,家家都很忙,即使是在貧困家庭裏,也要置辦很多年貨。大人們要買過年吃、穿、喝得、用——店鋪多數過年不開門。小孩子就首先要買爆竹。等到萬事俱備,之欠東風時,就盼着春節到來了。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人們盼呀盼終於把春節給盼來了。春節真熱鬧。大家都要穿新衣,還要貼紅紅對聯和吉祥年畫。中午要吃團圓飯,在吃團圓飯前,還要放鞭炮,那天除了萬不得已,都要趕回家吃這頓飯。

吃完團圓飯,除夕夜也悄悄地來了。我們這裏除夕要守歲,雖然不用守一整夜,但不過十二點不能睡覺。午夜時分,家家都要“除天行”,也就是要放鞭炮,放禮花。漆黑天空一下子變得亮了起來,好像白天一樣,鞭炮聲震耳欲聾,經久不絕古老小鎮便洋溢在濃濃節日氛圍中。

正月初一早上家家都要吃餃子,餃子也叫“元寶”預示着招財進寶。街道也不像以前那樣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但不時從門縫裏飄出飯菜香味和人們歡聲笑語訴說着人們幸福美滿。

正月初二要給自己長輩和親戚拜年,去時一般會帶上一些禮品,表達祝福之意。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是家鄉春節期間一個重要節日,家家都要吃元宵。吃元宵表示我們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家鄉春節是快樂,最快樂也是我們小孩子了。我們可以拿到許多壓歲錢,又不用做作業,還能自由自在放鞭炮,每一聲震耳欲聾鞭炮聲,都伴隨着我們歡笑。

家鄉春節是快樂,我愛家鄉春節。

四年級家鄉春節作文 篇4

我家鄉在文成,那裏春節熱鬧非凡。在除夕前一、兩天,家家戶戶都忙着準備新年物品:衣服、春聯、小零食……當然,做年夜飯食材必不可少,有些人家還買了燈籠掛在門前。

除夕那一天,我家要進行大掃除,用乾淨環境迎接全新一年。百田,去祭祖、拜佛人數不勝數,爲是希望全家人在新年中平平安安。除夕夜則是過年一大“重頭戲”。還沒等到天黑,炮聲早已“噼裏啪啦”地響了起來。長輩們顧不上看風景,手忙腳亂地把家裏佈置好,而媽媽則跟姑姑、阿姨們一起精心準備年夜飯。天空變得更加漆黑了,遠處煙火光芒卻沒有減弱。孩子們趁着這個時間從屋內跑出來玩。女孩子們聚在一起,互相述說着自己對新年期望。而男孩子們,總是愛調皮搗蛋,玩火、扔石頭、放危險鞭炮,他們哪一樣沒做過?所以,爲了安全起見,家長們忙完後會把孩子們老老實實地關在屋裏,不讓出門。

春節聯歡晚會大約在七、八點就開始播出了。這時,年夜飯也差不多做好了。香噴噴飯菜端上桌,使人垂涎三尺。長輩們允許吃飯後,才能動筷子。大家在除夕夜團聚在一起,吃着豐盛年夜飯,看着歡樂春晚,整個縣城洋溢着濃濃年味。吃完飯後不能睡覺,要守歲。這時,大家坐在一起看春晚,時不時能聽到幾句表示讚歎家鄉話。

到了第二天早上,整個縣城街道上空蕩蕩,全縣都在休息。中午左右,大家都起牀了。穿上新衣,爭先恐後地去親戚好友家裏拜年,送上美好祝福。而像我們這樣小孩子,都要說祝長輩們萬事如意、壽比南山之類話,才能拿到壓歲錢。不過,拜年目不是爲了錢,而是爲了大家能夠在新一年裏能夠更好地生活。

元宵節到了,家家做湯圓,到處都能聞到湯圓甜美味道。

過了元宵節,春節差不多結出了。春節悄悄地到來,又隨着我們歡笑聲悄悄溜走。春節,承載着我們期望與歡笑。

四年級家鄉春節作文 篇5

春節就是由鞭炮的噼哩啪啦聲展開的一段日子。

站在高樓上看新昌,川流不息的汽車是一條流暢的線,源源不斷的行人是密密麻麻的點,各種樓房是方方正正的面。本來就是一個有些嘈雜的城鎮,到了春節更是添了幾分熱鬧。當天空拉上帷幕,只有寥寥無幾卻閃亮無比的幾顆星星點綴着天空,剛開始顯得有些清冷,但再晚一點,就是不同的光景了。遠方傳來了幾聲炮仗聲,似乎是藤蔓一般,迅速纏繞了這裏的`人羣。聲音愈加大了起來,燦爛絢麗的煙花綻放在漆黑的夜空,顯得分外妖嬈,連星星的光輝都被比了下去,黯淡了。當孩子們玩得舒心,年夜飯的聖典也展開了。家家戶戶點上香,在竈神面前恭恭敬敬地放一碟麥芽糖,祈禱着新的一年萬象更新。整個屋子清香嫋嫋,這便是春節的味兒。

薄薄的霧環繞着整個城鎮,正好應了春節的景。青石鋪的路旁,散落着昨夜炮仗的殘骸,給樸素的地面增添了幾分喜氣。房屋在這霧中迷失了,青瓦都成了灰色,卻莫名讓人感到幾分洋氣的味道。火紅的太陽從雲霧中冉冉升起,將金色的光輝毫不吝嗇地釋放出來,連水田都映着別樣的情景,折射出不一樣的光輝。幾隻鳥兒飛到上空,卻又無力地落下,尋找着哪裏纔是出口。過了好一會兒,雞鳴纔將人們扯出甜美的夢鄉,催促着開始春節的活動。

家鄉的春節是一位有內涵的千年老人,看慣了春秋替換,看着滄海變爲桑田。這位老人用靈巧的雙手剪出一紙抱着鯉魚的胖娃娃,祝福人們年年有餘;用喜歡的字體寫出一紙對聯,寓示生活萬象更新;用精湛的廚藝做出一桌好菜,希望事業年年高升……

四年級家鄉春節作文 篇6

家鄉的春節,數據哦餐桌上色香俱全的年夜飯;家鄉的春節,是大門上貼着喜氣洋洋的春聯;家鄉的春節是一堆堆炸響溫暖氣氛的鞭炮;家鄉的春節是:

買年貨

離春節還有半個多月,我們這兒的`人便開始去買年貨了。各家店子的門前,無論是小的賣菸酒的店鋪,還是大型的超市,都掛上了紅紅的燈籠,顯得喜氣洋洋。

年貨最主要的是乾果、糖果之類的東西。花生、瓜子、豌豆、杏仁、核桃等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是大瓶裝的飲料,如可樂、雪碧等。

吃年夜飯

過年是要吃年夜飯的。一家人聚在一起,熱熱鬧鬧的。除了是實在迫不得已不能回來,不然不管有多遠,人們都要趕回來。年夜飯自然是很豐富的了。魚、雞、鴨、年糕數都數不過來。

想象一下,一家人,圍着一張桌子,有說有笑的,那是一場所麼溫馨的畫面啊!

放鞭炮

吃完年夜飯,就到了我們小孩子最喜歡的時候了。因爲馬上就要放鞭炮了!大人們拿出事先已經買好的鞭炮,來到院子裏。“啪嗒,啪嗒!”聽這聲音多清脆,多響亮!“哈哈!”聽這笑聲多爽朗,多開心!

拜年

過完年和春節以後就要開始拜年了。這也是小孩子們很開心的時候,因爲有紅包!一進門,就可以聽見大人們那開心的笑聲:新年好啊!“然後把禮物送給被拜年的人,當然了,長輩們會發給晚輩紅包。

春節是中國人民的習俗,可是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不同的過節方式。怎們樣,我們家鄉的過節方式夠熱鬧的吧!

四年級家鄉春節作文 篇7

春節前幾天,家家戶戶都忙得不可開交。大掃除是春節前必做的事情,將家裏裏外外清理一遍,除舊迎新。同時,還要準備各種年貨,吃的、喝的、用的,每天街上的人都絡繹不絕。

春節的前一天是除夕,相比就輕鬆多了。早上邊逛街邊買來對聯、燈籠、鞭炮和煙花,回家後便三下兩下扯下舊對聯,小心翼翼地貼上新對聯,換上新燈籠。除夕晚上,除了萬不得已,都要去長輩那兒吃團圓飯。團圓飯也稱分歲酒,因爲除夕是新舊年交替的分界線,吃分歲酒,意思是新舊歲由此夜而分。分歲酒一般有十盤冷菜,每盤上都有一小片切成薄片的紅蘿蔔放在頂端,以示討彩。在中途上的大菜中,絕對不會少了芋頭、魚和年糕。芋頭的“芋”諧音爲“餘”或“裕”,表示吃了芋頭會在新的一年中家庭收支有餘,逐步富裕。吃魚也是象徵“年年有餘”的意思。而第一個上的`菜一定是年糕,表示“年年高”,有時也用麪條,因爲麪條又長又瘦,諧音“長壽”。

然而對於小朋友來說,最感興趣的自然是吃分歲酒時長輩給的壓歲包。壓歲包,其實是壓祟包,因爲“歲”與“祟”是諧音,所以大家都念壓歲包。“祟”指鬼怪害人,“壓祟”便是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晚輩得到壓歲錢便可以平平安安度過這一年。

吃完分歲酒,便各自回家。一般除夕晚上大夥都不睡覺,要“守歲”,迎候新年的到來。大年初一凌晨,家家戶戶都爭先恐後地開始放鞭炮和煙花,放眼望去,整個天空都是五彩繽紛的煙花,噼裏啪啦的爆竹聲震耳欲聾,象徵着送舊迎新和接福,俗稱“接年”。大年初一這一天是不出門走親戚拜年的,這一天還不能洗澡、洗衣服。從正月初二開始,纔可以走親戚、拜年。

一轉眼,到了正月十幾,街上過年的喜慶漸漸淡下去了。大人們開始上班,小孩子們也準備開學了,一切慢慢走上正軌。

四年級家鄉春節作文 篇8

春節是農曆的正月初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它是與親人團聚的節日。

爲了迎接這一天的到來,爲了迎接這頓團圓飯,家鄉的親人們早就在家開始準備了。他們有的殺豬,有的宰羊,還有的捕魚……,豬肉用來做香噴噴的肉圓,象徵着於家人團團圓圓,把羊肉做成美味的羊糕,糕寓意“高”,象徵着家庭年年高,魚代表年年有餘,還有很多很多這樣的美食,寓意着親人們的幸福生活越來越美好!

三十早晨,爺爺讓我和他一起貼對聯,我們先把舊的對聯撕掉,再把門擦一擦,貼上新的對聯和“福”字。爺爺說:“這是辭舊迎新,紅紅火火歡歡喜喜過新年哦!

到了三十晚上,全家人團聚,共吃團圓飯,心裏的新福真是難以言喻呀!吃完飯小朋友們結伴一起放煙花,炫麗的煙花飛上了天空如同鮮花怒放多姿多彩。到了半夜12點,新年的鐘聲正式敲響,人們放鞭炮慶祝新年的到來,共同祝願着美好喜慶團圓的.時刻!

新的一年開始了,新的一年是吉祥的幸福的!

四年級家鄉春節作文 篇9

這個少雪且日漸溫暖春天裏,春節熱鬧掩埋了平淡日子,看着牆上新買掛曆,數着本世紀最後一個春節臨近日子,不禁感嘆歲月匆匆,流逝又是一個平靜而忙碌一年。

我老家在和縣白橋鎮,那兒雖沒有都市繁華,但卻處處體現出濃郁地方風情。我愛我家鄉,更愛家鄉春節。

家鄉春節差不多在臘月初旬就開始了。人們都要醃製鹹貨,還要把肉,雞,魚,青菜,年糕什麼都預備充足。

臘八節那一天,家家要喝臘八粥,所謂臘八粥,就是用多種米與多種雜糧熬成。在寒冬中喝上一碗臘八粥,頓時,會有一種從胃暖到全身感覺。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孩子們要吃糖,尤其是麥芽糖,孩子們最爲喜歡。這一天,還要送走竈王爺。人們用紅紙寫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條幅,貼在竈頭旁,家家放鞭炮恭送竈王爺上天。

過了二十三,人們必須大掃除一次,還要做豆腐,吃肉,貼年畫,貼春聯,等到二十九時,便殺雞宰鵝,祭祖。

除夕可真熱鬧。家家戶戶趕做年菜,孩子們穿上新衣,與小夥伴們一起放鞭炮,玩耍嬉戲,我也不例外。不知不覺,天黑了下來,大人們端出香味四溢飯菜,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其樂融融,象徵“團團圓圓”之意。吃完團圓飯,大人們都出去打麻將,我們這些孩子們便坐在電視機前看央視春晚,這一夜,沒有什麼人睡覺,都要守歲。

正月初一,店鋪關門,早上起來要向長輩問好,說吉利話,大人們都要到親戚家,朋友家拜年,要給孩子們壓歲錢。

多數店鋪在正月初六開張,在此之前,人們還要祭財神,燒門神紙,祈求家道興旺。

轉眼間,盼望已久元宵節到了。街上到處張燈結綵,店鋪裏掛着許多各形各色燈,如走馬燈,紗燈等。這一天大家還必須吃元宵。別人家都是在超市買那種糖心元宵,而我奶奶卻買來一兩斤麪粉,在家自己手擀元宵,她總說,自己家做元宵更好吃。傍晚,人們要在廣場上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猜燈謎比賽,那場景好不熱鬧。

正月十六春節結束,我也要回到馬鞍山了,但家鄉風土人情令我難以忘懷。我愛我家鄉,更愛家鄉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