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精選小學四年級遊記作文六篇

精選小學四年級遊記作文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5W 次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四年級遊記作文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小學四年級遊記作文六篇

小學四年級遊記作文 篇1

在金風送爽的日子裏,我們迎來了盼望已久的秋遊活動,雖然說就是有小雨,然後但就是同學們還就是興致勃勃地背起鼓囊囊的揹包,個個笑逐顏開地排着整整齊齊地隊伍,隨着老師的一聲喊:“出發!”大家便浩浩蕩蕩地向十八道地進軍。

我們來到了空氣清新、山青水秀、鳥語花香的十八道地,聞到那一簇簇小花噴發濃香,招引着紛至沓來的蜜蜂和蝴蝶;聽到那一隻只小鳥在樹枝上放聲歌唱,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看到那一片片鮮嫩、柔軟的葉子光滑翠綠,光彩照人,與小花搭配得天衣無縫,遠處還有那泉水叮咚的流水聲,真就是一幅秋天的圖畫,我便立即留意翼翼地拿出照相機,咔嚓、咔嚓地拍個不停。

大家一邊吃東西一邊聊天,一會兒老師說收拾東西回去了,只見扎着兩隻小辮子的李響還在撿垃圾,好感人啊!回到教室,老師說:“秋遊活動誰做得最好,誰爲我們班爭光呢?就是李響,鼓掌!”頓時,班級裏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

秋遊活動過去了,我的情緒還就是十分激動,這就是我這學期以來最快樂的一天!

小學四年級遊記作文 篇2

國慶節長假,我們來到了盼望已久的輝縣萬仙山風景區,萬仙山遊記。

初到那裏,一股股清新的空氣向我撲來,和我們那裏的空氣截然不同。一座座大山上,灰白色的亂石中,點綴着點點綠色,美極了,讓我都忘記了我們還要去爬山。

說笑間,我們已走了許久,來到了絕壁長廊—郭亮洞,這條絕壁長廊是13名壯士開鑿,打壞了不計其數把錘子和鏨子在絕壁上建出了一條通往外面世界的路。第二站,我們來到了天池。因爲地勢險要,我們到時都很緊張,但潺潺的流水聲讓我放鬆了下來。積水一多,水變得碧綠,碧綠的水映着碧綠的山,這種景象讓我陶醉其中,直到家長叫我,我們又走了許多路,纔到達了旅館,我們放下包,繼續爬山去喊泉,我們到了喊泉,雖然喊泉本身水不大,可每天被人喊來喊去的,好像真的大了許多。這時候,我們孩子把吸好水的水槍亂噴一氣,讓家長們狠狠的給教訓了一頓。過了喊泉,我們來到了標誌性的建築—炮樓,炮樓原來是我們八路軍抗擊日本鬼子的時候依山建的。下了炮樓不遠就是天梯,天梯是建在峭壁上的石梯,共有七百二十級,最寬的有一點二米,最窄的只有零點四米。

第二天,我們走在下山的路上,還摘了不少山裏紅呢!很快我們就到了南坪。我們先去了黑龍潭,那裏有一條“萬丈瀑布”水清的很哩。後來,我們順着峭壁上的鐵梯爬上了丹分溝,那裏很刺激,有兩座懸空的.吊橋呢!

萬仙山太美了,美得讓我流連忘返!,美得讓我不忍離去!

小學四年級遊記作文 篇3

國慶節放假,我們一家四口去至相寺爬山。早飯後,我們帶上帳篷、吊牀,和一些水果就出發了。經過了半個小時的車程,我們來帶至相寺山上的停車場。

下了車後,我們就開始徒步上山了。爸爸揹着帳篷走在前面,我和姐姐擡着氣墊跟在後面,媽媽揹着雙肩包、拿着吊牀走在最後。我們走了一段水泥路,走在半山的時候,爸爸看到一條很陡的羊腸小道,就說:“咱們走這條路吧,這條路更近!”於是,我們走上了羊腸小道。儘管我們在上山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最終還是來到了一個小山上。這座小山頂上只長了大片的荒草和野花,沒有樹。我真的不想在這裏搭帳篷,因爲我想把它搭在高高的山頂上。但爸爸媽媽卻說:“你看這麼平的一個地方,旁邊還有野花什麼的,多美呀!還有人把搭帳篷的場地都給我們開闢好了呢!”我無奈的說:“那好吧!”

下來,我們四人齊動手。爸爸媽媽搭帳篷,我和姐姐給氣墊充氣。一會兒,我們的帳篷就搭好了。我們的帳篷是橘色的,在草地上格外顯眼。然後,我們把氣墊鋪上。“可以美美的睡上一覺了!”爸爸說着,便躺下了。我和媽媽、姐姐覺得沒意思,於是便出去玩了。

我們來到旁邊的那個較高的小山上。那個山到處都是鮮花,頭頂上還有烏鴉在飛。一眼望去,有紅的花兒,有黃的花兒,有紫的花兒,還有白的花兒。我們好高興呀!我和姐姐採了一束鮮花,我還摘了一些狗尾巴草,媽媽說:“農村人都叫它mi mi 毛,它還能編小兔子呢!”我本來就喜歡小兔子,便要求媽媽幫我編一個,媽媽說:“這個都老了,太乾了,編不了!”媽媽接下去說:“明年春天,新的長上來就可以編了!”我說:“嗯!”

美麗的至相寺,我下次還會來!

小學四年級遊記作文 篇4

今天早晨,陽光明媚,萬里碧空飄着朵朵白雲。我一大早就起牀了,因爲我和小夥伴們約好,今天一起去章旦遊玩。

汽車沿着蜿蜒的公路向前駛去。路上,我們有說有笑,歡笑聲和談話聲組成了一首美妙的交響曲,一路飄灑。透過窗口,春色遍野,山花浪漫,真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一下車,擡頭仰望,一片桃花林映入眼簾。我們沿着石階拾級而上,來到了一個山頂上用花崗石徹成的涼亭。這裏早已擠滿了人,其中還有幾個外國朋友,他們都拿着照像機不停地拍照,原來,這裏是觀看景物的最佳地點。我好不容易擠進人羣,朝南望,一片粉紅色的桃花林盡收眼底,彷彿是花的海洋。“海水”是粉紅色的,微風吹來,“海面”上碧波盪漾,偶爾也有波濤澎湃的時候,飄起的“浪花”不時散發出一陣陣迷人的芳香。我們被陶醉了!於是便不由自主地邁開腳步向桃林走去。瞧!一棵棵桃樹就像一排排漂亮、高貴的迎賓小姐,它們身穿粉綠相間的長裙,在春風中舞動着它們柔軟的身姿,不停地揮手,正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

這誘人的景色再也擋不住我的腳步,我彎着腰小心翼翼地走進桃林深處。啊!這裏的桃花和別處的有些不同。它們的樹身不高,大多能觸手可及,在果農的修剪下,都被剃成了“平頭”,向四周生長,又像一把撐開的大雨傘。我輕輕抓下一根樹枝仔細地瞧了起來,桃花一節一節的圍繞着樹枝開得密密麻麻,有的已經開放了,有的正含包欲放,還有的是花骨朵呢!又細又綠的桃葉像害羞的小姑娘似的躲在花的根部。人們常說:“紅花襯綠葉”,而它們是“綠葉襯紅花”了呢!我想:這時的桃葉夠偉大了,它們寧願自己當護花使者,也要讓花兒綻放出它的美麗。

看完桃花,走出桃林,我們來到另一座山頭,這裏已經是綠油油的一片了,我奇怪的問爸爸:“這是什麼水果樹呀?”爸爸告訴我,這是梨樹。可惜,梨花已開過,樹上已結滿了米粒大的果實。

聽爸爸說,對面的山頭也有一個果園基地正在開發,我想章旦的明天會越來越美的!我暗暗地向它們告了別,心想:到了果實成熟的那一天,我一定會再來的。

小學四年級遊記作文 篇5

長白山是東北主要河流松花江及圖們江、鴨綠江的發源地,是我國三大資源寶庫之一。他是世界樹木的自然生態環境最好的保留地之一,也是我們早已嚮往遊覽的地方。今年暑假我們一家人決定,和爸爸的同學一共四家人一起去長白山自駕遊。

我們在一個早餐店集合,商量好計劃,就起程了。我們先到梅河口住一宿,然後就把車開向了長白山。到的時候已經恩挖了,我們在旅館住一晚,明天再去爬長白山。第二天一早,我們吃過飯,便來到長白山的腳下。突然,鄒叔叔家的雨嘉姐姐犯起了暈車症,考慮到大家的進度,由她媽媽來陪她。我們則去排隊,等巴士送我們道距天池幾百米高的地方,然後登山。半山腰上都是草地,有時可能會出現稀稀疏疏的幾棵樹。我們到了天池底下就朝天池走去。從這裏到天池有一千四百四十二層臺階,高的驚人。到了半路,我們休息了一會兒,吃了些東西,就繼續往上爬。到了天池之後,我不禁發出讚歎。沒想到大自然竟然如此心靈手巧,創造出一個奇蹟。天池在長白山的最高點,所以海拔很高,就想送入雲端似的,都是大霧,所以被稱爲天池。天池的水碧藍碧藍,上面大霧迷濛,添加了幾分神祕的色彩。旁邊還有火山,火山頂上灰濛濛的,全都被火山灰覆蓋。那裏還有很多火山石,我們見了許多火山石,一些自己留着,一些送給沒有上山的雨嘉姐姐。

接着,我們去了長白山瀑布、地下森林、長白大峽谷,還看見了溫泉……

因爲時間關係,我們沒有看全,有機會我一定再來一次長白山!

小學四年級遊記作文 篇6

“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爲利也博哉!”——【唐】皮日休

每次看到這句話,總能深深體味到古運河當年“舟行如梭,不分晝夜”,“船舶往來,商旅輻輳,墨客如卿”的繁華景象。

千年古運河,悠悠江南情!古運河,對於它沿岸的每個城市都有着深刻悠遠的影響,從而形成了一部水上的文明史。

今天是我們假日小隊活動的日子,我們一起參觀了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

走進博物館的大門,進入序廳,一艘古樸滄桑的漕運船擺在正中,腳下是玻璃鋼鋪設的仿真水面,給人一種在運河徜徉而行感覺。迎面一艘帆船在緩緩駛來,兩側是古老的橋墩模型,天花板設計成燦爛星空,置身其中,如泛舟河上。我們被大廳裏一艘帆船上的《前言》吸引住了,我們隨着《前言》走進京杭大運河——這條歷史的長河之中。首先我們來到的是“第一展廳”。“第一展廳”內,最吸引我們的是京杭大運河的微縮景觀,並將大運河分爲了九段,分別是邗溝、山陽瀆、通濟渠、永濟渠、濟州渠、廣濟渠、會通河、通惠河以及江南運河。京杭大運河爲什麼會分成那麼多段呢?帶着問題我們來到了“第二展廳”,進入“第二展廳”,我們便知道到了早期開鑿大運河的主要目的是出於軍事與經濟的發展以及漕運、灌溉和疏浚。而運河分爲那麼多段是因爲春秋戰國時期,列國出於經濟或軍事目的,挖鑿了一些地方性運河。後來,元帝國建都北京,對運河進行了調整,形成了縱貫南北的運河,也就是聞名遐邇的京杭大運河。參觀完了第二展廳,我們便走到了“第三展廳”,在“第三展廳”裏,我們看到了許多運河美景的圖片,並且知道了要愛護運河,保護運河。離開了“第三展廳”,最後我們進入了“第四展廳”。在“第四展廳”裏各種資料告訴我們,運河不僅僅促進了城市的經濟發展,還帶動了文化的繁榮,爲城市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

走出運河博物館,來到運河邊,我不禁覺得長長的京杭大運河雖然不像黃河那樣聲勢浩大、洶涌澎湃,也不像灕江那樣清澈見底、水平如鏡,但是她卻蘊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蘊,見證了中華民族那悠長而滄桑的的歷史。

坐着水上巴士,我看見太陽那刺眼的光芒照耀着運河,河面上波光粼粼。一條貨船駛過,激起層層波浪。波浪輕輕拍打着兩岸,彷彿在向人們傾訴運河那遙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