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精選】端午節四年級作文彙編6篇

【精選】端午節四年級作文彙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5W 次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四年級作文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端午節四年級作文彙編6篇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1

早晨,滿屋飄溢着一服濃濃的清香,我趕緊起牀,外婆正在煮糉子,奶奶看到我起牀了,問:“你想吃什麼糉子呀!”“蛋黃肉糉!”我很快說。外婆又說:“長方形是蛋黃肉糉或者是純肉糉,三角形的是白糉或者是紅豆糉,你自己挑,挑錯了可不要怪我啊!”我挑了一個長方形的糉子,暗暗祈禱,這個是蛋黃肉糉。解開繩子,長長的糉米粒煮得泛黃,透着糉葉和肉的香味。我吃了一大口,嘴裏充滿了米香,“耶!果然是我要選的。”我望着缺了一角的蛋黃和肉,很高興。

席間,媽媽給我講了一個笑話:“有個人給一位外國人送了一個糉子,第二天,那個外國人對他說,你們中國的東西真好吃,就是外面的生菜有點硬,不過吃完還有牙籤。”我們聽完捧服大笑。我想,隨着我國對外交流活動的日益增多,會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對中國的端午節有更深的瞭解,就再也不會鬧這個笑話了。

我愛端午節的糉子,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2

今天是端午節,我一大早就和父親爬到山上去趟露水。在山上,我看見老人們用花草上的露水珠洗眼睛,原來,傳說端午節早上晶瑩的'的露水珠能把眼睛洗得又明又亮。瞭解了這一祕密,我馬上學着老人的樣子,也認認真真的捧起貓眼睛一樣明亮的露珠洗了自己的眼睛。

在山上,我還聽說,過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原來屈原是楚國的大夫,還是個忠臣,但他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保衛自己的國家。爲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爲了喚起楚國百姓的愛國之心,屈原就跳進大江裏以死來抗爭。

楚國的老百姓害怕江裏的大魚吃屈原,就包了好多大大的糉子,想讓大魚一吃把大魚的嘴粘住,這樣它就吃不成屈原了。以後,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爲端午節,以吃糉子的形式來紀念屈原。今天,我們一家四口人坐在一起吃糉子,也是爲了紀念屈原,由於屈原是個好人,是個忠臣,是個偉大的愛國詩人。

我要年年過端午節,牢牢記住屈原這個人,好像他那樣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3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歷史上有一位偉大的民族詩人,叫屈原。他空有滿腔抱負,無處發揮,最後跳江而死。後人爲紀念他,在五月初五那一天把糉子投入江中,由此人們習慣在那一天包糉子吃糉子。

端午節那天,大街小巷都飄着濃濃的糉子香,走過那兒的人都會口水直流。

我們家也不例外,我先把糉葉拿在手上圍成一個圓,把糯米和肉放進去,再把糉子包起來,用線把它繫好,這樣一個糉子就包好了,我把我包起來的糉子和媽媽的包起來的糉子放在一起,一看,還不如媽媽的好,我想媽媽能包那麼好,我就不可以包得更好嗎?

糉子包好了,媽媽把糉子放進鍋裏煮,過了幾分種,我聞到了糉子的香味,媽媽說:“已經熟了。”終於能夠吃了,媽媽就把糉子放在盤子裏。我拿了一個糉子,把外殼剝了,開始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過端午節真好,不僅讓我學會了包糉子,又能吃到美味的糉子。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4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要吃糉子、賽龍舟,但是在其他地方端午節是要撞雞蛋的。俗話說“端5”就是撞雞蛋的意思。

在端午節這一天,人們互相撞雞蛋。有兩個人,一個叫喜馬拉,一個叫青藏雅。喜馬拉和青藏雅共同拿起雞蛋的後半邊,用尖頭互相撞。滿分是10分,最低分是零分。兩個人你撞我躲,好不熱鬧,……眼看時間就要到了,還剩最後兩分鐘了,青藏雅看着要從上面攻擊了,喜馬拉就往下面躲,而青藏雅立刻往下衝去,喜馬拉還沒來得及看一眼他的雞蛋,它就碎了。獲勝的一方是一個完整的零,前面再加一個“1”,哦,是一個“10”分喲!相反雞蛋碎了的一方只剩下個“0”了,呵呵!

獲勝者都是有獎品的,獎品就是——竹桶糉子。竹桶糉子是用竹根上部做的,因爲竹子是空心的,所以得先把兩個口住封住,分別在兩邊各打一個眼,往裏面灌好米、豆之類的,再加上三勺白糖,在爐上蒸半個小時就變成以香又甜的竹桶糉子了,他即有糯米的香味,又有竹子的營養和清香。

吃的時候用一根筷子插到事先打好的眼兒中,用手抓筷子剩餘的部分,用小刀一劃,竹桶應聲剖成兩半,香噴噴的竹桶糉子就呈現眼前了。

這就是端午節,我要過遍天下的端午節,看看還有哪些我未消化的、未嘗過的美食。

山西臨汾堯都區東關小學四年級:周宇欣02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5

端午節快要到了,我和媽媽回到了老家。一進門就聽到哥哥的歌聲:“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咦,這是什麼歌呀?一問哥哥才知道,原來是關於端午節的兒歌呀。

過了一會兒,媽媽往我和哥哥的脖頸,手腕和足踝上繫上了紅,黃,藍,白,黑五個顏色的絲線。然後,然後在每個門上插上了許多看似草的東西。我好奇的問哥哥:“爲什麼要這樣呢兒?”哥哥裝做老師的樣子對我說:“端午有稱重午,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和足踝上,稱爲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正在我聽哥哥“講課”的時候,爸爸命令道:“你們快來打掃房間。”咦,家裏不髒呀?一問爸爸才知道。原來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的孳生。“

處處留心皆學問。我終於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了,端午節裏的學問真大。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6

今天我來到外婆家,聞到一股香味,“這好像糉子味道”爸爸說。

“一年一度端午節快到了” 。媽媽告訴我,“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在端午節裏我們包糉子吃、掛艾葉、還有賽龍舟呢!”

媽媽這麼一說,我想起了去年端午節。外婆提着溼漉漉米、綠色竹葉、長長繩子、肉和花生到我家。我驚奇地問:“外婆這是幹什麼用?”媽媽說:“這些是用來包糉子用,端午節快到了。”

外婆把那長長繩子綁在桌腳上,用竹葉把肉和米包起來,媽媽用花生和米包起來,我在一旁當小助手,一會兒幫着搬來小凳子,一會兒幫着拿竹葉。媽媽就對我講起了有關糉子一個傳說:包糉子是爲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不一會兒外婆與媽媽把糉子包好了,媽媽把糉子放在高壓鍋裏煮。過了一會兒,鍋裏飄來香味,這時爸爸在門上掛上綠色植物,媽媽說:“這是艾葉,可以驅趕蟲子。”“端午節我們這邊還有賽龍舟。”爸爸一邊掛一邊說。“就是我們在西湖公園看到那龍舟嗎?”我大聲叫起來。爸爸和媽媽笑着點點頭。

香噴噴糉子熟了,我嚐了一個肉餡,味道好極了。

多麼難忘端午節,香噴噴糉子、福州西湖龍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