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實用】四年級掃墓作文十篇

【實用】四年級掃墓作文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2W 次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掃墓作文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四年級掃墓作文十篇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1

在清明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們超化鎮中心小學的同學和老師們一起去杏樹崗烈士陵園爲烈士掃墓。

到了現場,同學們仔細聽着主持人的話,心裏默默地爲那些烈士哀悼。我仔細地看見在大門外寫着紀念烈士的對聯,上面寫着“先烈遺志永在,英雄精神長存”,橫批是“千古流芳”。我正在靜靜地思考它的含義,忽然聽到主持人說:“孩子們,把小白花和花圈捧在胸前,準備爲烈士獻花!”於是我和同學們腳步輕輕地走到烈士墓旁邊,深情地把小花和花圈放在烈士墓前,也獻上自己的崇敬和哀思。

從陵園出去的時候,我看見紀念碑上寫着“爲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我想這句話是說烈士們雖然犧牲了,他們的鮮血沒有白流,他們把我們的世界變成了一個和平幸福的世界。難道不是因爲有了這些烈士的犧牲,我們才能生活在和平年代,安心地學習、讀書嗎?

我們一路步行回到了學校,大家似乎還沉浸在那悲痛的氣氛之中。我下定決心,繼承先烈遺志,好好學習,將來爲了祖國,不惜奉獻自己的一切。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2

今天是清明節,家家戶戶都去祖先的墳前掃墓,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父母就拎這一大袋雪鉑,帶着我去外婆家會合。到外婆家,我剛喝幾口茶,大舅就來,緊接着小姨,姑婆也來。過一會兒三三兩兩的都來。

大家出發。山路上的雜草舅公已經用拖拉機剷平,所以走起來不是很吃力。終於到外曾祖父的墳前,媽媽先把水果、糉子等供品放在墓碑的兩側,接着點燃香燭。外曾祖母給每個人一根點燃的香,讓大家在外曾祖父的墳前許下願望。大舅說:“希望明年我能從部長生到總經理。”表妹說:“我希望今年期末考試能得100分。”終於輪到我,我想:今年年初我就應生病住院,真倒黴。於是我說:“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大家的心願都說完。接下來就開始給外曾祖父燒陰間的錢——雪鉑。再燒雪鉑的時候媽媽告訴我,外曾祖父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他會對對子,還回刻章,讀過許許多多的書,是當時村子裏的文化人。聽着聽着,我不禁對從爲見過面的外曾祖父起敬佩之情。

墓掃好,我們又往山上爬去,因爲上面有一大片映山紅。黃的像金,粉的似霞,白的若霜,十分漂亮。我和姐姐、妹妹在花間玩耍,真有點飄飄欲仙的感覺。

掃墓爲何?1、爲紀念死去的親人,懷念他們的音容笑貌;2、一種信仰,在列祖列宗之前許下願望,讓自己在今年多多努力。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3

清明節這天,我們一家人去窯上水庫旁邊的山上給爺爺掃墓。

走在山路上,可以看見由於天氣乾旱而枯萎的.莊稼,土地裂開大嘴,乾硬得像石頭。曾經蔥蔥蘢蘢,開滿各種各樣色彩繽紛的野花的山上,現在只剩下雜亂的乾草;往日碧波盪漾的水庫,如今像一個淺淺的水塘。火辣辣的太陽曬得我們睜不開眼睛,而往年的清明卻下着綿綿細雨,還有一絲寒意。到了墓地,我驚訝極了,怎麼往年墳墓周圍長得又高又壯的杉樹,今年卻乾枯得無精打采了?深深的雜草已沒有了往日的勃勃生機。我們不能像往年一樣點香燒紙祭奠爺爺,由於由於天氣的乾旱,樹木都乾枯了,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點火,無疑會造成森林火災。我們剷除了墳頭上的雜草,把周圍打掃得乾乾淨淨,還給爺爺獻上了鮮花和果品。

今年由於西南地區出現近明朝以來最嚴重的一次乾旱,所以這次我們掃墓時沒有看見綠瑩瑩的草地,沒能欣賞到五顏六色的野花,也沒有感受到鬱鬱蔥蔥的森林氧吧。媽媽說,現在全球的氣候變暖不是好事情,其實是大自然對不愛護環境的人類的報復。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4

清明節,我們懷着無比中敬的心情,乘車來到襄陽羊牯山烈士陵園,進行“先烈遺志永繼承”的掃墓活動。

羊牯山寧靜、肅穆。從山腳到山頂,有一條由一塊塊方石鋪成的通道,兩邊的蒼松翠柏昂首挺,鬱鬱蔥蔥,象徵着革命烈士的精神萬古長青。

沉着寬寬的通道 ,我們等上了山頂,只見山頂上高高地矗立着一座紀念塔,有十幾米高。“革命烈士紀念塔”七個金色打字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看到這裏,我彷彿親眼看到了解放軍叔叔攻打襄陽城的激烈場面… …

集合聲打斷了我的沉思,在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默默地排好隊,向革命烈士默哀。我低下頭,看着胸前的紅領巾,想:紅領巾是革命烈士的鮮血染紅的,有多少先烈爲了我們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啊。我一定要像你們一樣熱愛自己的祖國,長大了用自己的本領把祖國建設得像花園一樣美麗。

最後,我把自己親手做的小白花紮在了周圍的松樹上,啊!烈士們,你們的心靈就像這朵小白花一樣純潔,你們的靈魂就送樹一樣永遠常青。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5

今天是清明節,是踏青掃墓的日子。我們全家人帶了水果和鮮花去給奶奶掃墓。我們還沒見過奶奶呢?因爲奶奶在我的爸爸13歲的時候就死了。

我們邊走邊聊,我的爸爸跟我說了很多奶奶的事,思念之情溢於言表。這時我忽然想到了杜牧寫的《清明》就大聲的唸了出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我的爸爸說:“彩虹,你背的這首詩讓我想起了奶奶的名字。”“奶奶叫什麼?”“你猜?”我左思右想就是想不出來,就央求我的爸爸:“我猜不出來,你告訴我嘛。”媽媽接過去說:“杏花。”“媽媽是我的爸爸告訴你的嗎?”“不是,猜的。”我又問:“我的爸爸對嗎?”“對的就叫杏花”我問媽媽:“你是怎麼想到的?”“因爲他們那個年代女的都叫什麼花啊草的,這首詩中只有杏花比較接近。”我恍然大悟,媽媽又讓我學到了知識。

不知不覺我們來到了奶奶的墳前,我們把鮮花和水果放在奶奶的墓前,祝願奶奶在天堂開心快樂。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6

今天,我們四年級級部和一些一年級的小同學一起去威海市烈士陵園去掃墓。

我們每位同學手裏都拿着一朵花,心情很激動,表情很嚴肅,因爲這是去掃墓,不是去旅遊。到了烈士陵園,老師指揮全體同學站好,每個班級都將自己的隊旗豎在班級前面,學校的校旗插在最前邊,很多老師都來了,等全部人都到齊了之後,劉利波老師纔講話。

來到烈士陵園之後,首先我們四年級同學給一年級的同學戴上紅領巾,並讓他們在烈士墓前宣誓了。之後我們全體同學都低頭默哀1分鐘。在這時,我想到了很多烈士爲了創造我們現在的和平而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接着,老師帶着同學們去瞻仰爲我們創造和平年代而壯烈犧牲的壯士,而且把自己手中拿到花獻給一位壯士。這些壯士都是爲了和平而犧牲,我們應該記住他們。

如果,這些壯士能重新復活,那該多好!這些壯士能活過來,那麼世界上的小偷就不會再有了。

清明節祭祖掃墓是我國傳統習俗,但我們要文明掃墓,不要隨意去燒紙燒香,萬一引發山林火災,將會帶來很大損失。我們應該倡導文明掃墓、網上祭祖等一系列文明的祭祖行爲。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7

星期六,我們全家去老家爲祖先掃墓。

到祖墳所在的山坡上時,我就拿起掃把,把祖墳周圍的落葉等垃圾掃得乾乾淨淨。接着又拿起抹布,沾上清水,仔仔細細地擦着墓碑。經過一番有力地擦拭後,祖先的墓碑祖先的墓碑新的一樣一塵不染,光亮如新。沒多久,祖墳就被我們掃好,我們祭拜後,便走回老家吃午飯。

吃完香噴噴的午飯後,我躺在牀上,心中不由得想到:清明節是個祭拜祖先的節日,是我們大家應該做的,掃墓的我們要表揚,想來卻不能來的也要給予表揚。但從來沒有想過掃墓人應該受到批評與譴責!大家有沒有想過,祖先功勞有多大?祖先爲我們留下土地,讓我們有地蓋房,有地耕種……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有祖先,就沒有我們,祖先的功勞不可沒啊!而現在有些人到清明節,卻絲毫沒有掃墓的想法,把已過世的祖先冷落一旁,任憑野草長滿墳墓。這樣的人難道不應受到人們的譴責嗎?

又是一個清明節,這是我不由得想起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8

陽春三月,乍暖還寒,清明的腳步聲在不知不覺中悄然而至,學校組織我們去烈士陵園掃墓。

下午一點半,集合完畢,我們排着整齊的隊伍向烈士陵園出發。中午的陽光是出奇的好,照在水面上像是撒一層碎金。路邊,野花開得格外燦爛,河面,上來來往往的船隻忙碌着……

漫長的行走後,我們終於來到烈士陵園。高高的大門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莊嚴而又蒼白。園內,除我們這些學生,似乎並沒有其他什麼人來過。同學們停止打鬧,自覺地安靜下來。待前批學生撤走後,我們站到前方,高大的墓碑矗立着。我昂起頭,仰望着它,似乎看到當年那些先烈們奮勇殺敵、不顧安危的情景。低下頭來,已是思緒萬千。這時候哀樂響起,每個人都低下頭,聽着那悲傷的音樂,我也似乎聽見當年那些烈士們的戰友在墓前的哭泣聲。

簡單的儀式過後,我們走上臺階,去瞻仰烈士們的安息的地方。墓碑冷冰冰的立着,上面鮮紅的名字顯得格外剌眼。許多年以前,他們,或許還是一個個熱血青年,或許還想着怎樣報效祖國吧,我這樣想到。跟隨着隊伍,我行走在他們的墓前,心裏久久不能平靜。正是因爲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換來今天的和平和安寧,我們才得以在舒適的環境中快樂地學習。也許我們無法體會戰火紛飛的時代的艱辛,但我們明白幸福的來之不易。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學習,繼承和發揚先烈們不屈不撓的拼搏精神,隨時迎接困難的挑戰!

烈士陵園門口,我回頭遙望,此時的它,又恢復往日的寂靜。“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但願在清明之際,還會有更多的人記得來看看這裏的他們——爲國家、爲社會奉獻自己的烈士們。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9

隨着唐代詩人杜牧所寫的這首詩,把我們的思緒帶到了清明節。

清明節,又名寒食節,所以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物。關於寒食節,有這樣一個傳說:晉獻公的妃子爲了讓自己的兒子繼位,就設計謀害了太子申生,申生弟弟重耳爲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磨難,身邊只剩下幾個忠心耿耿的人,其中一個人叫介子推。一次重耳餓暈了,介子推不惜割掉自己腿上的肉,給重耳吃。重耳繼位後,他請介子推上朝受封賞時,介子推不來,歸隱到山裏,爲了讓介子推出山,重耳放火燒山,但介子推並沒有出來,而被燒死了。後來人們爲了紀念這位英雄,所以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爲寒食節,也就是清明節。

清明節有“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的掃墓習慣,每到清明,家家戶戶的人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鞭炮等物品到祖墳墓地,將物品供祭到祖先墓前,再將紙錢焚化,鳴炮祈禱,栽幾株鮮花或插幾枝新嫩的樹枝在墳上,最後叩頭行禮,追思祖先。

“清明時節雨紛紛”,那雨像漫天飛舞的淚花,人們也習慣了每年的清明節在濛濛細雨中踏清掃墓。也許,這樣的情景,纔可以給逝去的靈魂一些慰藉吧。

四年級掃墓作文 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起了唐代大詩人的這首詩的時候,就想到清明節快要到了,只剩下了一步之遙。

清明節的那一天,父親一大早就對我說:“清明節到了,該祭祖墳了,這是我們中華的傳統風俗。”我得意地說:“誰不知道,就你一個人知道,那還不趕緊去祭祖啊。”母親也說:“你不說,我們也知道啊,今天是清明節啊。”我跟母親這樣一唱一合,害得父親什麼也不敢說了。

經過十幾分的步行,我們終於到了老爺爺的墓前。我拿出水果和糕點放好,點燃香,拿在手上,深深的向老爺爺鞠了一躬,拜了幾拜,接着我就拿出紙錢,在老爺爺的墓前點了起來。父親在對老爺爺行完了中國禮儀之後,就拿出鞭炮點了起來,一會兒天空中就傳來了“劈劈啪啪”的響聲,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像天上打雷一樣。後來我又在老爺爺的墓前默默許願:“希望老爺爺保佑我學習更上一層樓,全家快樂幸福,身體健康,學業有成。”

不愧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啊,我覺得那麼的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