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中秋節四年級小學生的作文10篇

中秋節四年級小學生的作文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8W 次

中秋節四年級小學生的作文1

在我的家鄉,中秋是個多姿多彩的節日,我們會放煙花、敬月亮、吃團圓飯。

中秋節四年級小學生的作文10篇

八月十五中秋節,我們全家老老少少其樂融融地歡聚一堂。

大約七點多,美麗的煙花在天空中綻放了,於是我和爸爸迫不及待地下了樓。煙花的形狀真是千變萬化呀!那兒有個飛碟形的,它剛想引人注目,可這時花形的卻搶了它的風頭,一團團、一簇簇的,仿 佛是開心的人們笑得合不攏的嘴巴。機靈鬼喜羊羊出現了,孩子們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喜羊羊、美羊羊、懶羊羊……星形的煙花是我最喜歡的,因爲它代表着希望、理想和方向。

欣賞完千姿百態的煙花,我和爸爸高高興興地回到了家。桌上早已擺滿了藕、月餅、香蕉、蘋果等,哦,原來神聖的一幕——敬月亮的時刻到來了。我擡頭望去,今晚的月亮姐姐真是美麗到了極點:大 大的、圓圓的、亮亮的,宛如一個晶瑩剔透的大玉盤。看到這裏,我不由自主地吟誦起李白的《小時》: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團圓飯是令人期待的。果然,飯的花樣層出不窮:香的、甜的、辣的、麻的……香的讓人回味無窮,甜的讓人心曠神怡,辣的讓人暖意洋洋,麻的讓人飄飄欲仙。這真是一頓幸福的大聚餐呀!

中秋節在歡樂祥和的氣氛中結束了,這次的中秋節真令我難忘啊!

中秋節四年級小學生的作文2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爲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爲“仲秋節”。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爲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爲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優良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衆,後立她爲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古人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爲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騷人墨客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爲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爲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爲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爲“團圓節”。

中秋節成爲一年之中的重大節日,又與科舉考試有着極其微妙的關係,在我國封建社會,開科取士,一直是統治者十分重視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闈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裏舉行。勝景與激情結合在一起,人們便將應試高中者,譽爲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須進行隆重慶賀,成爲全社會人民的重要風俗,經朝歷代,盛行不衰,中秋節逐漸成爲我國四大節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之一。

中秋節四年級小學生的作文3

我家住在客家五華的一個小鎮,那裏雖無都市繁華,卻有着自己獨特的韻味,尤其是家鄉的中秋節,更是一道亮光。

家鄉的中秋節,有趣 熱鬧 和諧祥和。中秋節的早晨,陽光明媚,很多人早早地起了牀走到了熱鬧的大街上,大街上有賣肉的 賣雞的賣餅乾的,大街上人山人海,各家都搶着買東西,這一天,我想最 賺錢的就是店鋪的老闆了。

東西買好後,各家都呆在家裏準備中秋節要吃的食品,各家忙東忙西。

到了下午,很多人出來走動了,有些人到別人家去竄門,每逢來客,我們必先泡一杯茶敬客。敬茶時我們都要很講究,例如嬰兒滿月 老人做壽小孩上學,子女入仕,病人康復,一場虛驚,兒子結婚 ,女兒出嫁。

到了晚上,要過中秋了,我們把桌子擺在門口前面,擺出了香噴噴的菜,大家都做下來,開始吃飯了。吃飯的時候,大人們先替老人和小孩盛飯,人們一邊吃飯一邊說笑,看起來非常祥和

晚飯後,大家把盤子拿了進去,又提出了一大盤月餅,他們先是把月餅一個個拿出來,在用刀子把他們切成一小塊,放進盤子裏,則裏面的蛋黃我們把他放在正方形餅乾中間空出一個圓,再把他放進 餅乾的中間,在放進去之前,還要沾點醬油,末在別面上給蛋黃鋪上一層皮,再放進去,這樣吃起來味道更好,我們一邊吃一邊笑,

這就是客家的中秋節。

中秋節四年級小學生的作文4

家鄉的中秋節,很多地方和外地的一樣。千里相聚,賞月,吃月餅。

家鄉溫州是個僑鄉。中秋前夕,每家每戶都會備好酒菜,隨後便是倚在門邊的漫長的等待與無盡的思念。換來一時的相聚,然後……

然後便是各自奔東西,天涯相隔。

下一次的相聚便要等到過年,而其間思念的淚水免不了又再次溼透了枕頭……

還是說說賞月吧。每當月兒褪掉她那半透明,銀色的面紗,再轉過硃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窗戶旁時。人們便出來了,盛出一些酒菜、果點和月餅置於院子裏的桌子上。人們總會喝點酒的,突然間似 乎看到了三個月亮,不知道是否是喝了酒的原因,連月亮那張圓圓的臉變得總是紅紅的。不禁讓人懷疑到是人醉了呢?還是月亮醉了呢?

這個時候人們大多會吃點月餅。家鄉溫州還是個水鄉。不知道是否是這個原因,家鄉的月餅吃起來總有些水鄉的味道——綿綿的,酥酥的。

記得小時候,在外婆家旁邊有棵桂花樹。大人們說掛花樹下有鬼,但我是不怕的`。而且經常下去玩,直到我被那樹下的大公雞啄了,就沒去了。後來,回到外婆家時,發現那棵樹業已被砍掉了。

人們的身影在黑暗漸漸地模糊起來,家鄉的概念也漸漸模糊了。咦?我在哪兒呢?哦,在溫州呢。那我有在寫什麼呢,是在寫中秋啊!

哦對了,還差個來月就中秋了。中秋的月亮肯定跟往年的一樣圓。只是那個月餅是否會像往年一樣的完整?還是早已缺損了一角?

中秋節四年級小學生的作文5

中秋節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走近了。前幾日去超市,到處都能聞到月餅的味道,商家的打折促銷活動也是一個接着一個。

中秋節就這樣悄無聲息地來了,突然有些懷念家鄉的中秋節。家鄉的中秋節總是在我們的期盼和等待中如約而至。中秋節前夕,母親總是會做很多月餅,月餅比超市賣的要大很多,但沒有超市賣的月餅 那麼精緻那麼花樣繁多,可卻甜美無比。除了這些小月餅,母親還會在中秋節當天準備一個超級“大月餅”,月餅裏的餡是芝麻、花生和白糖,晚上母親會燒一堆柴火,待到柴火燃盡後,把那個超級大 月餅放到平鍋裏,然後上面再蓋一個從鄰居家借來的同樣大的平鍋,之後把柴火灰蓋到平鍋上,大概二十多分鐘後,一個黃燦燦美味無比的大月餅就出爐了。在我們的期盼中,母親把這個大月餅切成四 份,每人一份,咬一口甜美酥脆好吃至極。我和弟弟總是很快地把自己的那一份吃得精光,生怕吃慢了被人搶了去。

吃完月餅我們會在葡萄架下玩耍,父親也會拿出他珍藏已久的陳年老酒喝一點。在我的記憶裏,家鄉的空氣很純淨,月亮很圓。

在童年的記憶裏,中秋一直是和家裏人一起度過。直到大學畢業後去了另一個城市工作,在另一個城市裏有了自己的家,在中秋的時候,在異地的我還是會想念家鄉的中秋節和我至親至愛的親人。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喜歡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分享“大月餅”的快樂。多少年過去了,雖然現在市場上的月餅琳琅滿目,各種口味一應俱全,可我還是懷念母親曾經做給我們的月餅。每逢佳節倍思親,三 年沒有回家鄉和親人一起過中秋了。家鄉的中秋,永遠有說不完的情意。不知道今年中秋,全家人一起吃大月餅的時候,還會給我留一份嗎?

中秋節四年級小學生的作文6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每當吟誦起李白的這首詩,我便想起去年中秋節的情景。

那天晚上,月亮格外明亮,星星們害羞地躲了起來,只有幾顆勇敢的大星星調皮地眨着眼睛。月亮上的嫦娥姐姐看着我,好像在說:“小弟弟,你們多幸福呀,我可孤單啦。歡迎你能來月宮做客,我做 南瓜餅給你吃……”

嫦娥姐姐是那樣孤單,可是我家鄉的人們都在歡天喜地地慶祝中秋節呢。

奶奶搬出了一張小圓桌,桌子上擺的東西都是我愛吃的。你看,有紅彤彤的大蘋果,黃澄澄的香蕉,紫得發亮的葡萄,圓圓的月餅……

我最愛吃月餅了,剛要伸手去拿,爺爺笑眯眯地對我說:“別急,等敬完了月亮再吃。”爲什麼要敬月亮呢?姑姑告訴我這是爲了祝福家家戶戶都能團團圓圓,爸爸講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小表妹在一 旁開心地跳起了拉丁舞。

月亮越升越高,鞭炮聲響個不停,夜空中的煙花是那麼燦爛美麗,像小朋友的笑臉一樣。我們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一邊看着中秋聯歡晚會,一邊吃着美味的月餅。

這樣的中秋節真令人難忘啊!

中秋節四年級小學生的作文7

家鄉的中秋節雖然比不上春節的熱鬧,比不上元宵節的絢麗多彩,比不上端午節有紀念意義,但是我卻喜歡我們家鄉的中秋節,因爲它有着自己獨一無二的特點。

每年中秋節晚上,我們全家人都會歡聚在一起賞月、聊天。記得去年中秋節我非常的高興,吃完了晚飯,就拉着家人跑到陽臺去看月亮,那晚的月亮可真圓啊,就像一輪金黃、明亮的大圓盤,從東方冉 冉升起。把皎潔的月光毫不吝嗇的灑向了大地,它看上去離我們是那麼的近,彷彿伸手就能夠得到。我們欣賞着這美麗的月亮,媽媽給我們端來了的月餅,金黃金黃的,就像天上的月亮,我的目光一刻 也不敢離開天空,生怕一會兒的功夫,明亮的月亮就會溜走了。我們每個人都拿了個月餅,放進嘴裏,輕輕一咬,香甜可口,竟然如此好吃,我們每個人吃的津津有味,讚歎不已。

過了一會,聽見外面響起了一陣陣鞭炮聲,可能是有人在放炮祝賀節日吧!我吃着月餅,突然擡起頭來,好奇的對爸爸問:“爸爸,你能告訴我中秋節是怎麼來的嗎?”爸爸笑了,親切的對我說:“當 然可以了。相傳在元朝的時候,爲了反抗元朝廷的暴政,朱元璋帶着我們漢族人奮起抵抗,大家相約在八月十五這天起義,可是又怕讓朝廷知道了,就把消息寫在紙條上,放進餅裏,以送餅的名義,偷 偷把消息傳遞出去。最後起義終於成功,爲了紀念,以後每年的八月十五,人們都會吃月餅,這樣,就出現了中秋節。現在也演變成了人們一家人團圓的節日,每年的今天,在外面忙碌的人,無論身在 何處,離家多遠,都會千里迢迢趕回家中,跟家人團聚,感受家的溫暖和溫馨。”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中秋節,我愛我們家鄉的中秋節,也愛我的家鄉。

中秋節四年級小學生的作文8

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文化,自然也有不少豐富多彩的傳統節日。其中四大節日之一的中秋節就讓我愛得深沉。

每年中秋節的月亮格外的圓,明亮,好像一個得到糖的小孩,整個世界只有它在發光,發亮,感染着周圍的一切!喲,不如去街上逛逛吧!嗯,什麼味道?心裏暖暖的!喲,原來街頭的小李子在炒田螺 ,還真是餓了,咕咕咕咕咕……恩,趕着回家,下次再嚐嚐小李子的手藝!

家裏裏裏外外都張燈結綵,特別熱鬧。什麼三姑六婆,姨媽姑姐,一個不少,羣員到齊。看!二叔他們一家都來了,就連在巴黎留學的小星姐姐也回來了,心裏莫名多了一份溫暖。

晚飯過後,家裏的“三朝元老”開始準備供拜,將家裏的大方桌搬到了院子裏,哇,桌子上好多東西吃啊,先嚐嘗再說。喲,好痛啊!媽媽,你打我手幹嘛!“這孩子怎麼這麼饞,這得給嫦娥姐姐吃先 ,好讓她保佑我們一家團團圓圓,幸福生活!”“哦”桌子上的東西可多了,那金黃色的柚子格外耀眼,據說吃柚子會帶來福氣,所以在供拜後,每人都必須吃一塊。還有那柚子皮,可別小看它,將它 掛在門鉤上可以“辟邪,沾福氣”這可是奶奶告訴我的!瞧我這記性,差點忘了那田螺。它可使用自家祕製的香料做的,吃一個,今生便難忘!還有今天的主角——月餅。早在七月份,人們就開始互贈 月餅,一盒一盒的,堆起來可高了,恐怕只有“世界屋脊”能跟它媲美了!那盒“七星伴月”在桌子上閃閃發光,裏面有各種口味的,小孩子可愛吃了。尤其是那圓鼓鼓的蛋黃,油而不膩,剛剛好!代 表着人們的心思……

家鄉的中秋就這樣,平凡卻有着滿滿的幸福!

中秋節四年級小學生的作文9

中秋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因爲,媽媽告訴我:中秋節又叫團圓節,是家人團圓,品嚐月餅,飲酒賞月,盡享天倫之樂的好日子。並且還有一天 的假期呢,所以我喜歡中秋節。

在我的家鄉,人們早早地盼望着中秋佳節的到來。瞧,琳琅滿目的月餅是超市裏的熱賣品,人們爭相搶購。“餈粑,又香又糯的餈粑。”小販們在各處叫賣,好不熱鬧。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終於到了,奶奶早早地準備好了豐盛的大餐,我們一大家子圍坐在大圓桌旁,吃得可起勁了,都相互祝福着乾杯,真是其樂融融。不久,一輪明月高高掛在天上,又大又圓,把 整個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我們興高采烈地來到陽臺賞月。我問爸爸:“中秋的月亮爲什麼那麼圓?”爸爸回答說:“因爲家人團圓,所以月兒圓。”我問了一大堆問題,爺爺還饒有興趣地爲我講起了 《嫦娥奔月》的傳說,我聽得津津有味。

桌上的美食散發着誘人的香味,我拿起月餅開始狼吞虎嚥了起來。,一下吃了三個,心裏像灌了蜜似的一樣甜美。爸爸見我的吃樣,就開始給我講中秋吃月餅的由來:“古往今來,月餅作爲中秋節的應節 食品,其餅面圖案無不與月亮相關,百花齊放讓你看不過來,在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

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月餅的由來。傳說安通商的吐番的人給李世民一盒圓餅,從此中秋的習俗變流傳了下來。”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頭。

中秋節既可以賞圓月,嘗美食,又豐富了知識,可真是一舉多得呀!

中秋節四年級小學生的作文10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爲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爲“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着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爲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羣衆賞月遊樂活動所替代。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着團圓。月餅的製作從唐代以後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當時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爲相近了。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爲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爲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爲其留下一份,表示閤家團圓。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